《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第2章


占伊犁的消息传来,他当即表示“西顾正殷,断难遽萌退志,当与此虏周旋!”(《全集》书信二,第246页)在伊犁交涉处于紧要关头时,年近古稀的左宗棠毅然站在抗俄的斗争第一线,出屯哈密,表示“至马革桐棺,则固非所计矣!”(《全集》书信三,第583页)在中法战争中,左宗棠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不但积极备战,而且表示如遇“寇警”,“防所即是死所,当即捐躯以殉”(《全集》奏稿八,第263页)。
左宗棠还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易传》云:“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左宗棠则从救国救民的目的出发,表达了对自强精神的追求,他说:“我能自强,则英、俄如我何!不能自强,则受英之欺侮,亦受俄之欺侮,何以为国?”(《全集》书信二,第570页)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民本思想是一大特点。儒家坚持“民为贵”的理念,左宗棠承继这一思想,并加以发挥,他强调“为政先求利民,民既利矣,国必与焉!”“欲知民事,必先亲民”,“一片心肠都在百姓身上”(《全集》札件第427页、第270页、第139页)。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左宗棠提出并实施了“兴利除弊”,为民造福的诸多举措,不但兴屯田,修水利,植桑养蚕,造林制茶,而且设厂开矿,创办近代企业,誓要“不夺民间固有之利,收回洋人夺取之利,更尽民间未尽之利”(《全集》秦稿八,第539页)。
当然,如同一切历史人物一样,左宗棠不是“完人”,他必然受到历史时代、阶级地位和个人思想认识的种种局限。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不可能跳出封建旧垒,他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会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这是毋庸讳言的,但不应苛求于前人。
去年是左宗棠诞生200周年,在这位历史伟人的故乡——湖南湘阴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和学术活动。今年,湖南籍作家、学者徐志频又经过自己辛勤的耕耘,出版《左宗棠》一书。我细读了一遍书稿,感到这是一部用力颇勤、基本尊重史实,且具有一定时代感的历史传记文学作品。作者在讲史中穿插传闻、故事,偶尔联系现实,拉近历史人物、历史环境与今人的距离。语言流畅,娓娓道来,饶有趣味,适合当今人们的阅读要求,也能起到“鉴古知今,以史育人”的作用。
当然,作家并非以历史为专业,对左宗棠这位历史人物也许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在历史事实和时代分寸感的把握上会有一些欠缺和瑕疵,这是不足为怪的。但瑕不掩瑜,志频先生献给广大读者的这部新作必将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激励,用一句当下时髦语说:这部书为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注入了正能量。
杨东梁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委会传记组专家)
第一章 梦断科举
自命今亮
公元1812年,按黄帝纪元是4510年,在中国十二生肖中属猴年。这一年,全球发生了三件看似无关联的大事:一,法国统帅拿破仑率领65万大军入侵俄国,俄法战争爆发;二,美国纽约花旗银行的前身纽约城市银行宣告诞生;三,中国的嘉庆皇帝因祈雨灵验,又给龙神加了个“广润灵雨祠沛泽广生”封号,并命令全国从此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派遣官员前去祭祀。
没有谁注意到,在全球化大幕撕开一角的时代,一个叫左宗棠的男孩,像一条野龙,在天朝已经做了17年皇帝的嘉庆的祈祷声外悄悄诞生了。
1812年11月10日,左宗棠在湖南湘阴出生。一个“牵牛星降世”的传说,伴随着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穿透深山暮色,越过愁雾浓云,游进星空天河。
传说源于左宗棠出生当夜的一个惊人大梦。做梦人是左宗棠奶奶。
《晚清名将左宗棠》一书还原了现场:左宗棠3岁那年某天夜里,奶奶突然给他一个精致的锦囊。左宗棠拿到后,奶奶当夜仙逝。家人打开锦囊一看,都吓了一跳:锦囊里居然藏了奶奶一个守了三年的秘密:左宗棠出生当夜,天气异常,母亲反常。奶奶出门看天象,神情恍惚,心头纳闷。回房后闭目凝神,梦见一个神人从空中飘进自家庭院,告诉她:牵牛星正在降世,孩子将来必成大器。说完闪身即逝,房屋中突然有光如白昼,灯光已缩成豆大的火苗。再过了好一段时间,天才蒙蒙发亮。
故事比较离奇,但《左宗棠年谱》居然收录了。奶奶当夜产生了幻觉,或者说心思入梦,与真实混在一起,不是没有可能。但神人与白光,科学证明不可能。
梦境到底有无,只有奶奶知道。但梦幻的故事,无疑流传下来了,而且也入了左宗棠的心。他终生都以牵牛星自比,潜意识中将自身一些特征,往牛的形象上靠近。
左宗棠小时候长什么模样?跟牛还真有几分形似:“燕颔虎颈”。颔就是下巴颏,“燕颔”指像燕子那样,下巴的肉比较丰满;颈就是脖子,“虎颈”指脖子像老虎一样,短而粗壮。燕颔虎颈,旧时专门用来形容王侯神态富贵,或武将相貌威武。
这看上去有点奇特:一介书生,却生就一副武人相。
传说被传得知道的人多了,就成了事实。4岁那年,二姐左寿贞写诗祝贺他:“余家季高弟,天遣牛郎星”。没有疑问,牛郎星的传说,通过亲人间的口碑传播,逐渐让左宗棠似灵魂附体。
小时候的左宗棠,体形确实有点奇特:从头顶顺着脖子往下看,“肚大脐凸”。肚子很大,肚脐往外凸出来。
这种特别的身形,倒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造成的。
母亲生左宗棠那年,38岁。前面五个孩子,吃空了左母的奶水。穷苦里的孩子,会哭也没奶吃,只能喝米汤。这自然营养不够,也吃不饱。常年饥饿的小宗棠因此经常闹哭,日夜不停地哭,肚子不知不觉哭得鼓了起来,肚脐自然跟着凸了出来。骨粗皮薄,身体看上去也就羸弱了。
左家很穷苦吗?
左家多代书香门第,开头并不算穷。宋朝时从江西搬迁到湘阴左家塅,已居数百年,日子平静,岁月祥和,家境宽裕。
富裕的左家,有个家风,好施慈善。
祖父左人锦,曾是国子监生。他很有善心,对公益事业终生有着特别的兴趣。他曾专门写过一本《族仓条约》,仿效古代“社仓法”'1',提议乡里一道设一座“义仓”'2',劝乡民们拿出一些收割的稻谷,收积起来,名为“族仓”。他自己带头捐谷,碰上荒年,就开仓赈济,解决族人温饱之不足。
父亲左观澜,做过县学廪(lǐn)生,是名列一等的秀才。他延续慈善家风,不但捐谷,还捐钱,在县里修建了一所宗祠。1816年,祖父左人锦将全家老少全部迁居长沙,设馆授徒。左宗棠随父亲左观澜迁往长沙。
但打左宗棠出生后,左家日子变得拮据。晚清中国家庭,只要不是名门望族,家庭一大,吃饭人多,碰上灾荒年岁,坐吃山空,生活自然紧巴。
尤其大哥一死,父母相继故去,姐姐陆续出嫁,家道开始衰落,寅吃卯粮,入不敷出。
左宗棠因穷苦造成的这种奇特的体貌特征,吸引了一些民间高人的注意。这些有根有据的流传,则是现实版的“牵牛星降世”:
左宗棠幼年时代,父亲带着他与大哥左宗棫(yù)、二哥左宗植一起到橘子洲边游泳,顺着湘江游到了牛头洲。父子四人,开心谈笑着回长沙贡院东街,迎面碰到一个叫张半仙的道人。
张半仙瞧见了左宗棠,盯了好一会儿,向左父表示,他愿意免费帮左宗棠看相。
张道人这次看相,具体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左宗棠还小,他懵懵懂懂,好奇全记心里了。
让左宗棠后来感到惊奇的是,张半仙当年预言的那些大得没边的话,什么“王侯将相命”,都应验了。这弄得左宗棠一度对命相将信将疑。正因为这样,68岁那年,他命令士兵帮自己抬着棺材去收复新疆,以为这次必死无疑。原因之一,是想起张半仙半个世纪前给自己看相,算定他性命多舛,熬不过这把年纪。左宗棠真信了,他给妻子写信,说“料定此生不能生还矣”。
没想到张道人看走眼了,左宗棠活到73岁。
真有看相算命这回事吗?不然,张道人为什么猜对了左宗棠不少日后的命运呢?
科学地说,看相算命的,依据医学的一些原理,对人的性格、气质、才能,做一个基本的判断,虽是猜测,有一定的准确性。
左宗棠天生骨骼清奇,既“燕颔虎颈”,又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