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院长在一旁又说话了:
“她在我们这儿,就算身强力壮的了。陆大夫,我记得,你这几年一直是全勤。”
她没有回答。她闹不明白,全勤不全勤,身体好不好,和面前的这位夫人有什么关系呢?她记得,当时只是很着急,担心姜亚芬一个人看不完那些病人。
那夫人盯着她,笑了笑,又问道:
“陆大夫,对于白内障手术,你有把握吗?”
把握?又是一个叫人难以回答的问题。的确,在她做过的多少次白内障摘除手术中,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意外的事故。可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任何意外的情况都是可能发生的。如果病人配合得不好,或者麻醉的大意,都可能使眼内溶物脱出。
她不记得自己回答没有了,只记得秦波那一双包在皱褶里的眼睛,那双眼睛很大,闪着两道不信任的亮光,盯着自己一眨也不眨。这使她感到难以忍受。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病人,感到最难缠的就是一些高干夫人。不过,她接触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当她正考虑怎么委婉答复时,她记得,就在这时,焦副部长不耐烦地把身子在沙发上挪动了一下,朝秦波那边扭过头去。这一来,那夫人不说话了,眼睛也从自己身上移开了。这场很难进行下去的谈话是怎么结束的呢?不记得了。对了,是姜亚芬跑来了,她探进半个身子,叫道:
“陆大夫,你约的那个张大爷又来了,他非等你不可。”
记得秦波立即客气地说:
“陆大夫有事,那就先忙去吧!”
她赶忙起身离开了这间明亮宽大的办公室,只感到这里的空气令人窒息,叫人透不过气来。
啊!多么憋闷!
六
赵天辉院长赶在下班前,匆匆忙忙来到内科病房。
“孙老,陆大夫身体一向不错,怎么突然就病倒了?”赵天辉两手插在白大褂的衣兜里,一边同孙逸民谈着,一边向病房走去。他比孙逸民小八岁,看上去却年轻得多,声音也洪亮得多。
“这是一个信号啊!”赵天辉摇摇头又说:“中年大夫,是我们医院的骨干力量,工作上担子重,生活负担也最重,身体素质一年不如一年,长此以往,一个个病倒了,你这位主任,我这个院长就没法办了。陆大夫家里几口人?住几间房?”
他侧身看了看心情沉重、面带愁容的孙逸民,又说:
“什么?四口人一间房?是啊,是啊,是这个情况。工资呢?工资多少?五十六块半?你看,你看,难怪人家说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真是一点不假。嗯?去年调工资,怎么没给她调?”
“僧多粥少,调不过来。”孙逸民冷冷地说。
“唉!真是个问题啊!孙老,我看就请你和支部的同志商量一下,在眼科搞个中年大夫的调查,他们的工作情况,收入情况,生活情况,还有住房情况,搞个材料给我!”
“这有用吗?我记得这种材料,开科学大会的时候就让写过,交上去不也就完了。”孙逸民客气地反驳着,眼睛看着地面,不看身边的人。
“孙老,你就不要带头发牢骚了嘛!有个材料总比没有材料好。我拿了它去找市委,找卫生部去,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求爷爷,告奶奶,也要把这张状子递上去。中央三令五申,要珍惜人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科技人员待遇,总不能到了下边就变成一句空话吧!前天还传达市委开会的精神,要重视中年干部。我还是相信,有办法的,会解决的。”
赵天辉挽着孙逸民的手臂,跨进陆文婷的病房,才停了话头。
傅家杰早已站了起来,赵天辉冲他挥了挥手,就一直走近床边,弯下腰去,端详着病人的脸色,又从值班大夫手上接过病历。这时,他已经丢掉院长的身份,进入大夫的角色。
赵天辉是国内著名的胸科专家。全国解放时,他在国外学成归来,以自己精湛的医术服务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他的政治热情很高,五十年代中期就被视为又红又专的典范,入了党,后来又被任命为院长。自从担任了这个行政职务,一大堆行政管理事务和会议压下来,使他除了参加重要的会诊,就很少有机会接触病人了。那十年,住“牛棚”,扫院子,自然谈不上发挥他的专长。这三年又处在拨乱反正的特殊历史时期,身为一院之长,每天处理成堆的问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上手术台了。
现在,赵院长亲自来到病房,显然是为陆大夫看病来了。内科病房的大夫都被吸引了出来,在他身后围了一圈,悄悄地观摩他的临床诊断。
然而,他似乎有些令人失望。他看完病房记录和心电图记录,又看了看心电监视仪的荧光屏,只嘱咐要继续密切监视心电变化,防止出现合并症,就回头问孙逸民:
“他爱人来了吗?”
孙逸民把傅家杰拉到前边来作了介绍,赵天辉才知道他原来就是陆大夫的爱人。他打量着傅家杰,一眼就看到他的秃顶和额前的皱纹,心里有点奇怪,这个面目清秀的中年人怎么已经开始秃顶?看来,他不大会保养身体,当然也就不会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妻子。
“你要多辛苦了。”赵天辉握了握他的手说:“陆大夫需要绝对静卧,不能让她动,大小便,翻身,都要人,应该二十四小时都有专人护理。你在哪儿工作?需要跟你们单位领导讲一讲,这几天你不能上班了。当然,你一个人也不行,还得有人替你。你们家还有什么人没有?”
傅家杰摇摇头说:
“有两个孩子,都还小。”
赵天辉回头问孙逸民:
“眼科能不能抽人值班啊!”
“一天两天,当然是可以的。”孙逸民说,“长期值下去,人力就安排不过来了。”
“先顾眼前吧!”
赵天辉又回头凝望着陆文婷苍白的瘦脸,心里简直不能明白,这个以精力旺盛著名的小陆大夫,怎么突然间就病成这样?
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会不会是给焦副部长做手术,心里过于紧张了?不可能呀!陆大夫不是一个新手,即便是个新手,也很少发生因手术时精神负担过重,导致心肌梗塞。更何况,心肌梗塞的发病常常来得很突然,不一定有什么诱发因素。
他想排除这种念头,但是,不行。不知为什么,焦部长的手术和陆大夫的病总是绞在一起,好像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他甚至有些后悔,当初不该竭力推荐她。而且事实上,那位副部长夫人从一开始就不愿意让她做手术。
“赵院长,我想问一下,陆大夫是副主任吗?”那天,陆文婷走后,秦波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不是。”
“那么,她是主治大夫吗?”
“不是。”
“是党员吧?”
“也不是。”
“我的同志哟!”秦波不大客气地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恕我直言,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夫来给焦部长动手术,这,是不是有些考虑不周……”
她的话被焦成思手杖“笃、笃”戳地的声音打断了。焦副部长把头扭向他夫人这边,生气地说:
“秦波,你说些什么?听医院安排嘛!谁做不都一样。”
秦波并不屈服,她向焦成思开起连珠炮来:
“老焦,我就不赞成你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是对自己的眼睛不负责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要对革命负责,对党负责!”
眼看老首长两口子要开战,赵天辉不得不过来劝解。他笑道:
“秦波同志,请你相信我们。陆大夫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夫,却是我们眼科的一把好刀。她做白内障手术是很有把握的,请放心吧!”
“不是我不放心。赵院长,也不是我替老焦考虑过多。”秦波叹口气说,“我在干校的时候,有个老同志,也是白内障。当时,不准他回北京,就在当地一个小医院开刀。结果,手术没做完,眼珠掉出来了。赵院长,老焦被‘四人帮’关了七年,刚出来工作不久,他可不能没有眼睛啊!”
“不会的,秦波同志,我们医院很少有这样的事故。”
秦波考虑了一下,还是力争着:
“赵院长,能不能请眼科孙主任亲自替老焦动这个手术?”
赵天辉摇摇头,笑了笑说:
“孙主任已经快七十了。他自己的眼睛也不行了。再说,他已经好几年没上手术台。他现在的任务是搞点学术研究,带好这一批中青年大夫,还有教学的任务。让他做手术,老实说,还不如让陆大夫做更有把握。”
“要不,请郭大夫做,行不行?”
“郭大夫?”赵天辉一愣。
看来,这位副部长夫人对这里的眼科很作了一番调查。她提示说:
“郭汝清。”
小说推荐
- (网王同人)人不中二枉少年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网王]人不中二枉少年作者:张子鄀文案忍足侑士第一次遇见忧木流奈时,他以为他的春天来了。结果“待吾觉醒之日,便是世界毁灭之时”这个中二病是谁啊!忧木流奈第一次遇见忍足侑士时,她以为她努力多年终于找到了组织。结果“你这是中二
- 最新章:第20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第一章祸起萧墙窝里斗开始郑庄公跟他亲妈和弟弟都翻脸了。1这事发生在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即春秋的第一年。也就在这年,立国二百年的以色列被亚述灭亡,只剩下犹太王国苟延残喘。但,亚述灭以色
- 最新章:第26章
- (全职高手同人)[叶蓝]从边缘到中心
- o o╮ˋ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浅沫】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叶蓝]从边缘到中心作者:无忧其实很忧文案“我用十多年时间来向他们表现我玩荣耀、当职业选手的决心,同样也能用更长的时间来证明想和你过下去”蓝河觉得这大概是他这辈子收到过,最动听又极具说服力的
- 最新章:第30章
- 我的女友会除妖
- 我的第一个女朋友,是替人相亲时认识的。初次见面,她告诉我,她是一名“专业”的除妖师。而我,其实就是她一直想除掉的那只“妖怪
- 最新章:新书内投已过
- 关于我穿越到小说中去写同人文那件事
- 文案:内容标签 灵异神怪 恐怖 系统 穿书搜索关键字:主角:吴梓、沈越 配角:陈婧、陆言 其它:作者没吃药、作者想撸猫、饲养情缘、水厄(一 初秋的天已经开始转凉了,校园大道上的树叶被风裹挟着,试图离开分解自己的土地。沈越走下楼,裹紧了身上的外套,抵御着这个季节的凉意。沈越作为当代底层大学生,日常是靠
- 最新章:第139章
- 穿越到四十年后爱人变成了老头怎么办
- 作者:扶华文案:新婚周年纪念日,出门买了个菜,结果眨眼就穿越到四十年后。提着小菜满脸懵逼的俞遥被送到市民服务中心,被已经变成老头的丈夫接回了家。江老师年轻时妻子突然失踪疑似死亡,鳏夫当了四十年,没料到妻子竟然还有回来的一天,而且容颜未改“唉,江老师,这姑娘是你孙女“不是,我是他老婆…老、老婆”于是关
- 最新章:第53章
- 70年代的香艳往事我生命中的女人们
- 成长并快乐着之[我跟N个女人的故事]第一章出生光荣史(1)我是1970年6月15日出生在东北三省的最北面,也是他奶奶最穷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也许现在的年轻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在哪,当时却和青海,西藏齐名,穷的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省会哈尔滨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全国著名的冰城,可我并不是出生在冰城,但我的出生地
- 最新章:第2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猫生十年:一只老猫眼中的人生
- 作者:赵玉皎【由文】写在前面的话小说用一只老猫的口吻叙述,通过猫眼观看人生十年,呈现出京城年轻人的十年青春,追求与挫折、爱情与梦想,似水流年的慨叹。一种淡淡的忧伤,缓缓流过生活的画卷。序:说是“猫生十年,其实更主要的还是人生十年,之所以叫做《猫生十年,我想,这是因为猫不仅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还是重要
- 最新章:第4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