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的山岭》第66章


若是长时间待在超过六千公尺的高度上,大量的脑细胞会逐渐死亡。
爬喜玛拉雅山对于生物而言,等于是整天处于极限状态。
喷射气流。
零下四十度的空气。
若是起风,体感温度会进一步下降。
下雪。
雪崩。
地球上没有几个如此严苛的地方。
深町心想,自己的身心能够忍耐这些事吗?
边想边爬。
无论如何,都要再见羽生一面。
见到羽生,然后竭尽所能地跟着他拍照。
那就是自己如今的坚持。
不能原谅。
深町有那种念头。
不能原谅什么呢?
不能原谅谁呢?
不晓得。
连自己不能原谅的对象是羽生或自己都不晓得。
不过,深町觉得不能原谅。
怎么能输?
一股无以名状的愤怒。
高温。
体内的激情,驱使着深町行动。
总算来到了太阳照射的地方。
终于爬上了山脊。
深町抬起头来。
看见右手边的山坡对面,遥远的白色岩峰沐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眼熟的白色山锥。
这世上唯一的地方。
圣母峰顶出现在那里。
一种揪心、令人难过的强烈情感,向深町袭来。
2
南奇市集——
海拔三千四百四十公尺。
由东边的奶河、西边的胡特可西河这两条河川所形成的两个V字谷汇流处,就是南奇市集。南奇市集是位于圣母峰山群的昆布地区的经济中心,位于圣山坤比拉山的山麓,是著名的雪巴族村落。
人口数大约一百余户。石造的白墙房屋,宛如大杂院般密集群聚于马蹄形的山腰上。
说到雪巴,一般人对他们的认知仅止于挑夫等职务名称,但这是指住在尼泊尔的索罗·昆布地区的雪巴族,意味着“东方人”的种族名称。他们是西藏裔的山地民族,因为住在高地,所以适应高度。
英国在一九〇〇年代初期,企图攻下喜玛拉雅山的巨峰,数度派出远征队,当时着眼于强健的体魄和适应高地的心肺功能,而雇用为向导或协助者的就是雪巴族。
英国人积极教导雪巴族英语和登山技术,并给予登山用品。那成为传统,后来各国的喜玛拉雅山远征队也开始雇用雪巴族。可以说,少了雪巴族,就别想登顶喜玛拉雅山的巨峰。
名为雪巴的山区向导成立的过程,有部分与廓尔喀这个兵团的成立过程共通。因为雪巴和廓尔喀都是尼泊尔人,但都是为了外国人而活的职业团体。
南奇市集因为靠近尼泊尔和西藏的国境,所以原本就是作为流通据点的村落,但当初,南奇市集不过是雪巴族的一个村落罢了。随着来爬圣母峰的登山队和健行者增加,它渐渐变成了昆布地区的经济中心。
虽然称不上是主要大道,但街道两侧有好几家名产店。
西藏地毯。
色彩缤纷的编织品。
民俗艺品。
这些物品从店内一路排到大街上,琳琅满目。
有许多外籍健行者在那里来来去去,入店参观。他们大多是来自欧美的白人,日本人大概也占了一成。
深町走在人群中。
接下来正要爬上围着南奇市集上方的农业道路。深町打算前往达瓦·奘布的家,他家位于靠近农业道路的山腰上。
达瓦·奘布和安伽林活在同一个时代,也是雪巴族的传奇人物。
他三度站上圣母峰顶。其中一次,是在冬天走传统路线登顶。
除此之外,包含卓奥友峰、马纳斯卢峰、道拉吉利峰在内,一共站上了四座喜玛拉雅山八千公尺高峰的峰顶。
深町打算去见达瓦·奘布,向他打听安伽林和Bisālu sāp的下落。
他们现在在哪里呢——?
抵达南奇市集,已经过了四天。
靠近村落中心的地方有涌泉,它变成涓涓细流而下,注入胡特可西河。
深町在靠近涌泉的田里搭帐篷。
这个时期,还不到播种麦子的时候,种马铃薯也嫌太早,因此田里空着。只要向田的主人说一声,付一些钱当作谢礼,就能自由地在田里搭帐篷。
这四天来,深町精力充沛地到处走动。
从抵达的那一天起,他反复去爬附近的山丘,然后当天又下山到南奇。
这是为了从这里移动到海拔更高的地方,而让身体做准备。
为了完全适应这里的高度。
因为若是事先那么做,即使在南奇上方因为高山症而发生意外,下山到这里总有办法治疗。正上方的祥波切,有能够起降赛斯纳轻航机的机场,也有能和加德满都通讯的无线电设备。真的撑不下去时,就能以无线电呼叫赛斯纳轻航机或直升机,一口气下山至加德满都。
虽然气喘吁吁,但幸好适应高度还算顺利。
虽然有轻微头痛,但状况比今年春天来时更好。身体记得这个高度,似乎比上次更快适应。
在日本,也在木曾驹适应了这个高度。
感觉良好。
深町感觉得到,漆黑的能量宛如野兽沉睡在身体底层一般。迟早有一天,如果进一步上升高度,挤出最后一丝体力,将会使用那股沉睡的能量。
一想到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高度,内心便会产生不安,但如今亢奋之情似乎犹胜不安。它抑制住不安,仿佛在体内兴风作浪,掀起某种激情。
长时间待在南奇,还有另一个理由。
为了在适应高度的空档,在这里调查安伽林和Bisālu sāp在哪里。
昆布地区的各种资讯,都会汇集到南奇市集。深町认为,如果在南奇市集到处打听,老虎安伽林和日本人Bisālu sāp——这两个人在哪里,铁定能问出结果。
然而,至今不管问谁,都只得到含糊的回应。
我知道安伽林八年前住在南奇市集。
可是,安伽林现在不在南奇。
他卖掉八年前住的房子,不知道去哪里了,下落不明——即使偶而有人回答,也只是这种回应。
八年前,安伽林的妻子去世。
深町询问的人们说:大概是那件事令安伽林兴起卖掉房子的念头。
那么,安伽林卖掉房子,人去哪里了呢?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
实在很奇怪。
这是一个小村落。
南奇的人几乎都彼此认识。彼此晓得哪个人住在哪户人家,哪户人家生了几个小孩。
安伽林过去生活在那种风俗民情的环境中。
他不可能不告诉任何人自己要去哪里,就这样离去。就算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久而久之,好歹也会传来他住在哪里的消息。名气响亮如安伽林者,一定会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
如今,安伽林进出雪巴族人在加德满都经营的商店“迦尼萨”。只要在南奇向几个身强体壮的雪巴人打听,应该能够得到一些资讯。
深町如此心想。
但是没有资讯。
怪哉。
所有人都毫不知情反而奇怪。
深町甚至觉得,说不定是某人——譬如安伽林本人或羽生丈二封住了众人之口。
如果对方是日本人,就能设法从言语的变化和态度推测出是否撒谎。然而,一旦对方是语言不同的外国人,就听不出话中的微妙语感。更何况,对话主要说的是对于深町、乃至于对尼泊尔人而言都是外文的英语,所以要看穿对方刻意撒的谎,就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是日常对话,深町也能勉强以尼泊尔语交谈,但这么一来,就会专注于理解对方想说什么,而无法试探其言外之意。
但尽管如此,当询问的对象都回答一样的答案时,深町也知道事有蹊跷。
最后,深町决定拜访从前与安伽林齐名、雪巴族幸存的传奇人物——达瓦·奘布。
达瓦·奘布的家位于山坡上,放眼望去几乎能从高处将南奇市集尽收眼底。
不远处有南奇的寺庙。
达瓦·奘布的家盖在寺东边。
由红砖瓦堆叠起来的外墙漆成白色,上方加盖屋顶,在南奇是一般房屋。房子前面是庭院,庭院里有由旧木材组合而成、看似板凳的长椅。似乎饱经雨淋,椅子浮现木纹,与其说是木头,看起来更像是由抽干所有精气后的骨头所制成。
一位老人坐在那张椅子上,俯看着南奇的村落。
白天——
虽然有阳光照射,但一起风,肌肤仍能感觉到强烈的寒气。
三只鸡在老人的脚边徘徊,啄着地面。
或许是察觉到深町一脚踏进庭院的动静,老人把脸转向深町。
深町对老人点头致意,以英语问道:
“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