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那件事之后,他在村里,刀是从来不离身的。有时候,走着走着,他就会拿着刀乱舞一阵儿,谁也不敢拦他。你想,出了砍人的事儿,谁还敢上他跟前?”他为啥非要把鱼送给哥哥?因为当年打官司,哥帮他请律师,找精神病院作鉴定。他心里还是明白的。
吃完早饭,我让哥给我讲讲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清立,今年可能四十四岁吧。原来做过小生意,很精明,干活也出力,干瓦工。他们家在梁庄也属于被欺负的对象,他爹属于脑子特别死的那类人,没有一点正义感,没团结住人。想巴结村干部,但又巴结不上,村里人都看不起他。“文革”时曾经得势几天,但也只是打手,那时候咱爹受批判,他也跟着别人,上去又踢又打。在村里没一个朋友,很少有人到他家去串门,几乎没有摆过酒场。清立,在农村属于能干人,但为人处事也和他爹有点相似,性格孤僻,很少交到朋友,但见人说话打招呼比他爹强。
清立没挣来多少钱,娶个老婆却很逞强,老是吵他没本事。其实当时,整个社会环境都没钱,清立分家后,日子在村里过得不算最差,可他老婆不愿意,俩人为此常吵架、打架。清立吵不过,也打不过。可能那时候性格都有点压抑,村里的人感觉到他神经有点不正常,但也没出过啥事儿。
清立和梁兴隆的矛盾根源在于房子的问题。清立的房子在坑塘边,离兴隆家比较远。但是,兴隆家的下水道被挡住了,其实不是个大问题,下水道都是自己挖的,怕下雨了排水不畅,稍微改一下就行了。但是,兴隆当支书那些年,习惯了以势欺人,就直接跑去骂清立,清立还了几句嘴,还把兴隆推倒在地。后来,兴隆的几个儿子认为非得治清立一次不可,敢欺负到太岁爷头上,那还了得?兴隆的仨儿子跑到清立家里,把清立揍了一顿,打得不轻。到大队那儿评理,村里治安主任是兴隆二儿子的亲家,你说,清立能说赢吗?把清立定为没理,因为打了梁兴隆,又给赔了五百块钱的医药费。从此之后,清立种下心病,彻底神经了。
一天夜里,梁兴隆的儿子在周家看完电视回去,正准备开门,有人拍拍他肩膀,他一回头,就被戳了几刀。有人怀疑是清立干的。他们去找清立的事儿,清立说他没有,大家都不信。又打了一架,这次,清立更吃亏了。这中间,清立的老婆也带着儿子走了,找不着,可能出去打工了,连个信儿都不给清立留。
有几个月的样子,大概是1999年的夏天,具体哪一天忘了。清立手里拿把砍刀,不知道是为啥,跑到兴隆家里,先打兴隆老婆,把他老婆手指砍断,头上还弄个窟窿。梁兴隆吓得满村跑,清立拿着刀满村追,兴隆的脖子被清立用砍刀割了一下,肩上、腿上也砍了几刀。旁边的人去拉,清立拿着砍刀满村追,吓得也没人敢上来拉架。人们说,兴隆这次肯定是活不成了。
兴隆和他的老婆都住进了医院,清立被抓到了派出所,兴隆花了一万六七,弟兄几个为谁出多少钱吵得像鳖血'1'一样。俩人都是重伤,后来还作了伤情鉴定。按法律规定,可以把清立判刑,至少十五年。
这时,不知谁出个主意,说应该给清立请个律师,作个精神鉴定。他爹来找我,开始我想着不能管,兴隆跟咱们家有仇,别想着我是公报私仇。后来,我又想,我这是坚持正义哩,万一清立是真有病呢?一个病人,也不能这么冤枉他。我这才帮他联系律师,找医生作鉴定。一鉴定,确定清立为躁狂型精神病。
开庭时,法官问清立:“梁清立,你为什么要杀梁兴隆?”清立说:“我日他姐,我就是想把他弄死。弄他弄得还嫌轻了。”问了好几次,清立都是这句话。法官审不成,开庭没多长时间,就宣布休庭,又让清立去作精神病鉴定。后来,在地区作了鉴定,确实是精神病人。几个月后,清立被无罪释放。
回来之后,也不知道是害怕,还是为了吓人,反正无论走到哪儿,他总是刀不离身。
我黯然。古老的乡村故事仍在延续,即使现代之风已经吹了几十年,仍没有改变乡村内部的生存结构。当然,对于清立来讲,法律的公正已使得他逃离了刑罚的苦难,但是,他精神内部的崩溃又有谁能负责呢?哥哥一定要让我看看清立的房子,可能会更有启发。吃完午饭,我和哥哥到清立家。清立的房子其实就在一进村的那个坑塘边,我一直没有在意。房子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盖的那种青砖混泥瓦房,墙一半是砖,一半是泥。不知道为什么,他把东屋和西屋的两个窗户全部用砖砌了起来。
清立看我们来了,非常高兴,把我们让到屋里,屋里光线非常暗,能闻到一股腐败的垃圾场的气息。进门的正屋还算有点光线,可以看到家里的摆设。其实,也没什么摆设,中间一张破旧、低矮的小桌子,两个凳子,桌子上落满了灰尘,估计好久没有人来了。后墙是用泥砌的一个长条凳,上面放着各种杂物,物品上面挂满了蜘蛛网,有着尘封的感觉。西屋里面几乎是黑的,支着一张床,床上一张破席,几件衣服,没有枕头。那把砍刀赫然放在床上,在微黑的光线中闪着亮光,让人有些莫名的心惊。
屋里的味道让人无法忍受,我们急急地退出。本来想照张相,又怕清立不高兴,我就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哥哥给我示意了一下,让我看看院子里的猪圈。猪圈里也是漆黑一片,没有猪,但是,里面却铺满了长长的蒿草。从清立家出来之后,哥哥说:“现在,清立每天的工作是去河里砍蒿草,铺在里面。再去砍,过一段时间,满了,弄出来扔了,再砍再铺。”问他干啥,说是磨刀,清立说:“日他姐,长时间不用,刀就钝了,那会行?万一要使可咋办?”
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墓地里
第一次看到墓地里的这户人家大约是在十年前,也是夏天。一场暴雨之后,我和哥哥去给母亲上坟。哥哥说墓地另一头住着一户人家,是另一个自然村的,但不知为什么离群索居,住在这里。我很好奇,就跑过去看。墓地尽头的那片地已经被精心修整过,有碾平的打麦场,上面堆着尚未碾下麦粒的麦秸秆,可以看到最下面那厚厚一层发了芽的麦粒。还有一口水井和自制的磨盘等。中间的开阔处,有两个男人正在盖房子,墙刚刚垒好,旁边是自己打制的粗糙的土坯,好像要搭屋梁的样子。旁边有一个小茅草屋。两个男人非常警惕地看着我们,不说话。哥哥给他们发了一根烟,他们的神情才略微有所放松。我弯腰走进茅草屋,等眼睛适应了里面昏暗的光线之后,我被里面的情形惊呆了。
茅草屋并不完整,前面还有一个所谓的门洞,后面却只是玉米秆之类的东西糊起来的墙,暴雨穿透这些脆弱的遮挡物,浸泡了这狭小的空间。这应该是一个厨房,锅灶上面已经被雨和泥弄脏,没有看见可以吃的东西。整个空间唯一干燥的地方是灶台前面的那片地,空间狭小。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蜷伏着三个人,一位可能是母亲,两眼痴呆地望着前面。还有两个小孩,一个小孩趴在地上,下面有麦秸秆垫着,头发披散着,看不见她的脸,整个人一动不动。另外一个大一点的小女孩正在哭,大概有十来岁的样子。哥哥过去摸了一下趴着的那个小孩,发现小孩发高烧了。哥哥和那个年龄大的女人说话,她却没有任何反应,又问外面的两个男人,男人说是昨晚小女孩儿淋雨了,一直在发烧。
我们返回到镇上,拿了药,买了些面条、饼干、盐、菜,去五金店割了几丈宽的厚塑料布,又回到那里。我把饼干递给姐姐,姐姐没有吃,扭过头去喊她的妹妹:“妹妹,妹妹,饼干。”姐姐轻声地叫着妹妹,妹妹还是一动不动。哥哥让两个男人把那位妇女搀出去,让小姐姐扶着妹妹,翻过身来,抱在怀里。小女孩儿满脸通红,眼睛紧闭着,好像没有呼吸的样子。哥哥给她打了一针。
后来,我一直在琢磨,灶台前那只容得下三张椅子大小的地方是屋里唯一一片干燥的地方,晚上有五个人,有生病的小孩子,两个男人,一个半傻的妇人。他们如何度过那个夜晚,那个漫长的、冰冷的、大雨如注的夜晚?到现在想起这个问题,我的心口还是莫名的疼痛。对我来说,它是一个永远的谜。
十年后,我重新又踏上了这片土地。刚能望到墓地头的那个小屋,就看见两个人在前面的那块荒地里干活,一老一少,老的挥舞着锄头,少?
小说推荐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文前部分 自序 我的村庄我的国(1)还是从十年前说起吧。2001年春节,我回江西老家过年。基于岁尾年关的一些观察与感悟,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我写了一篇题为“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田野调查,浮光掠影地讲述了当地农民几十年来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变迁。这些文字随后发表在《南风窗》上。之所以有
- 最新章:第19章
- 梁国诗之燕宿雕梁
- 梁国诗之燕宿雕梁作者:冰可乐苏文案黑暗逆袭,由此开始他端坐金殿,是至高无上的王她斜靠山谷,是静待时机的匪她曾是大梁的盘瑶郡主,护国公主,机敏而善良却在他的一步步逼迫下,成了最黑暗的人这是一位郡主的复国复仇路读文攻略:1.女主是一蹦一跳的小郡主,听说要和好几个漂亮的男生谈天说地,想想还有点儿小激动呢2
- 最新章:第91章
- 中国球员在欧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 莫非南充.白塔中学.一个瘦高的人影轻轻将门关上.摇了摇头,缓缓地靠在墙上轻轻的吐了口浊气“呼~似乎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好大一
- 最新章:第114章
- 中国铁匠在异界
- 《中国铁匠在异界》作者:阿首[中国铁匠在异界 阿首 著/书籍介绍 这是我的地盘!只要来到这里!你就得和地位最为卑微的任何族群一样—都得排队 什么?你是高阶圣骑士的仆从 混蛋!叫他自己来!咱是铁匠知道么?十里八里都晓得咱的铁匠!求我修剑,那就是元首也得亲自来!这叫做待遇and规格 你问我什么身份?什么
- 最新章:第123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贵妃在民国离婚中
- 作者:半袖妖妖【文案 宁贵妃从后宫穿到了民国时期,成了包办婚姻的新太太一枚 恰好赶上离婚热潮,她那还在读书的丈夫,带回了他的女同学,想向她提离婚 宁贵妃:让她做小 女同学 后来,宁贵妃懂得了离婚什么意思,当然要一婚更比一婚好 男主:把离婚日常划掉,等她成了我太太,没有这项 本文属于打脸日常,也是贵妃
- 最新章:第155章
- 一个中国军人在越南的奇遇
- 上部 前传(更新时间:2003-5-7 0:02:00 本章字数:9710 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然而他的轨迹又在哪里呢 在一座金碧辉煌的楼房的房顶上,一个军人正久久地凝视着夜空“国生”一声呼唤,那军人应声回了头。他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脸庞黑黝黝的,几点疤痕点缀着他那本来十分英俊的面孔,此刻他摇
- 最新章:第65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作者:天柱墨客正文第一回 夺舍转世话说胶东一位学子,暑期进山游玩。偶然捡到一块黄色玉石,晶莹剔透,古意盎然,杂色为白,间有绿纹为流云状,顶端有一小孔,令人爱不释手。学子夜宿寺庙,寻红线将小石系于胸前,日夜不除。一日,学子听长老讲禅,取石于手把玩,为长老所见。长老询问此石来历,学
- 最新章:第20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