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草原,爱惜生态,就当是爱惜自己的眼睛该多好,就当是虔诚的信徒,永恒地在心中持有一方圣地。
我祈祷,为我的家乡草原,那种苍苍茫茫、那种连绵起伏、那种望而无垠的郁郁葱葱的绿野所在,真得该恒久地存在着。因为只有这才是它唯一的生命底色,啊──我的生命草原。
茱萸之谜
作者:余光中 字数:1373
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韬兮,榝又欲充夫佩帏。”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一种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富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登高、落帽、菊花、茱萸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本于《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斐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重九的吟诗传统,大概是晋宋之间形成的。二谢戏马台登高赋诗,孟嘉落帽,陶潜咏菊,都是那时传下来的雅事。唯独茱萸一事似乎是例外。《续齐谐记》的作者是梁朝人吴均,而桓景和费长房相传是东汉时人。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饮菊花酒、带茱萸囊,这些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但其起源则在东汉。可是《西京杂记》中贾佩兰一段,却说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此说假如可信,则重九的习俗应从东汉上推,以至汉初了。但无论我们相信《西京杂记》或是《续齐谐记》,最初佩带茱萸的,似乎只是女人。不但如此,南北朝的诗中,也绝少出现咏茱萸之作。
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不但成为男人的美饰,更为诗人所乐道。当时的女人仍佩此花,但似乎渐以酒姬为主,称为茱萸女,张谔诗中便曾见咏。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男子佩花之盛。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花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尽管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
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日”,说明此树的果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佩带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绅”。至于李峤的“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之席,而李义的“捧茱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储光羲的“九日茱萸飨六军”,恐怕是指茱萸酒,而不是指花。
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其实分为三类: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吴茱萸和食茱萸则属芸香科,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叶落井中,人饮其水,得免瘟疫。至于说什么“悬其子于屋,辟鬼魅”,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性烈之意,正如西洋人迷信大蒜可以逐魔吧。郭震所谓“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正是此意。除此之外,吴茱萸还可以“起阳健脾”,山茱萸更能“补肾气,兴阳道,坚阴茎,添精髓,安五脏,通九窃”。不知这些功用和此物大盛于唐有没有关系?据说茱萸之为物,不但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可制酒。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恐怕正是这种补酒。
摘自当代世界出版社《余光中经典作品》
秋浴
作者:阿成 字数:1096
人需要有灵魂的“憩息日”:一切都不去做,“出一次家”,脱离一次“工作”的载体,远离城市,远离喧嚣,远离家庭,找一块相对干净的地方,对往日的岁月、行为、判断,做一个小结,做一次反省,对灵魂进行一次彻底的沐浴。将头脑里那些塞得透不过气来的人间琐事掏得空空荡荡,如同空房一样,在简单与清爽之中,做重新的设计。
当日,故乡正是秋浓盖世的时节。兼秋凉与秋寒的交替袭来,渡江的游人已成为寥寥。我独自一位,买舟过江。
由于渡江人少,使得舟资下跌,只几毛钱的买卖。即便如此,偌大的仓内也只有三四位客人。
摇船北渡,但见,秋水如泻,滔滔然从西天逶迤而来,煞是壮观。大江之宽虽不足三里,但天荒地老,其行程却有千里之遥,兼无边碧落之上的南行雁阵,与江争速的逐水江鸥,聚众聒噪的觅食乌鸦,连同江心小洲上密不透风的蜡色芦苇,竟让我这个舟客有如砍头喷血般的大痛快。真该向天地江河作一大揖。
水涌浪拍,船抵北岸,攀堤而上。
太阳岛,风清气纯,幽静大焉。一位老渔人,坐在一株古树下,盆卖新网的跳跳小鱼。一切俨然古画之中。漫步过去,躬身垂问,价格竟惊人的便宜。
“炸大酱吃,好——鲜呐——”老渔人招揽地说。
孩提时,故宅亦在江边。有道是“靠水吃水”。母亲也常做这种“鱼酱”。掺以嫩葱和鲜姜,刚刚出锅为最佳。热热的,其味道之鲜、之美,由舌而漫布着我整个生命流程。
……
随心所欲,沿堤信步而行,秋高气爽,我已年少矣。
大江的北岸,其实并无名胜,亦无古迹可观。江北的胜境,尤属秋节,品在清晨,更在黄昏落日之时:西天上,辞日如血,大造辉煌。江水、霞云,滔天滔地,俨然传世高僧临江坐之丰采,西天佛祖凭空吊唁之气派。放怀赏去,大江上下,天上人间,不可一世。
夕照的前路上,恰有一条供游人憩息的长椅闲在那里,便临时坐下,舒展全身。燃一根烟,擎着吸时,一脸的怡情。再看秋浴之下的树木花草,先季轻灵的绿色已成杏黄与老紫,姹紫嫣红,层层簇簇,汇入心界,融入西天。坐在这条长椅上我才悟出,大江北岸的太阳岛,之所以是人间佳境,其实尽在一个“静”字上,幽静才是人间的极品,莫大的享受啊。楼台亭阁,古榭寺院之类,固然可偶或一赏,但绝非久恋之家,比之造化无涯的天籁之境,终是逊之一筹。这恐怕已是当代成熟民众的共识了。
归途上,凭江而渡,几度把栏杆拍遍。江面上,船家猛地一声召唤,让我顿时惊住,蓦然回首,见逝水滔滔,才体悟出人生苦短的分量来。
摘自《跨世纪》2006年第1期
立夏,聆听村庄
作者:寒冰 字数:1743
春天的最后一阵风,飘落了杏树在花季里最后的一桩心事。新生的青杏,躲进青翠的叶片背后,顽皮地抿嘴一笑间,村庄就换上了一身轻巧而又清爽的夏装。
田野里,麦苗在自己的土地上神情安闲,轻风拂过,轻轻地摇曳着苗条的身躯翩翩起舞,在它们自己的旋律里享受着拔节给生命带来的激情和活力;玉米挺直了高挑的身材,迎着轻盈的晨风,挥动青春的旗叶,跟着季节在大地上疯狂地奔跑;豌豆,头戴着含苞未放的花蕾,安静地依在大地温暖的怀里,微笑着,看塬上你追我赶的少年;胡麻的种子忍受不了襁褓里温热的气息,伸开两片有力的托叶奋力一顶,就看见顽皮的青杏紧贴着蓝天的脸颊,一脸灿烂;谷子舒服地躺在温热的被窝里酣睡,一只粗心的蛴螬不小心爬在了谷子的脚板上,谷子在睡梦里一伸脚,吓跑了饥饿的蠹虫;杂生的草,跟在庄稼的身后,拍着手,跳着、笑着,追赶晨曦里洒下来的第一缕阳光。
白杨树用挺拔的身躯提升着一个村庄的高度,它在晨风里伸一个懒腰,抖落一地毛茸茸的败絮。凋谢的花絮,在风中轻轻地飘落,落在屋顶上,落在院子里,落在牲口的身上,落在田里的庄稼上。大清早出圈的公鸡,腾空而起,接住在空中飘落的花絮,一甩头,才清醒过来,原来铺天盖地而来的不是毛毛虫。失落的公鸡,抬头看一眼枝头婆娑的白杨树,白杨树轻轻抖动浓密的叶片,笑声如同山涧欢畅的小溪。
老柳树和?
小说推荐
- 文苑·经典美文2014年第03期
- =春天,去看一条河在春天,去看望一条河。我居住的城市有一条大河,常年水汽蒸腾。春天,我要坐在河边,好好看看它,去想象河流里每一滴水珠的命运。它从天上落到地下,这段旅程不比一个人走过的路简单。我们常常感叹人生有多么坎坷和磨难,想来最多也就是一滴水的命运吧。我要在春天的河边,和自己娓娓谈心,接受一次浩荡
- 最新章:第28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
- 瞬间作者:李汉荣 字数:893 瞬间是多久?眨眼的那会儿,就是瞬间。写下“瞬间”这两个字,就过去了多少瞬间 风吹过去,一会儿,也是眨眼的工夫,就摇落了多少花,墓地的草色更绿了,放眼望去,死的、寂静的高处,竟是生的、绿意喧嚷的高处“当,钟声响了一下,又响了一下,我身体内有许多石头掉下去,一直掉下去,掉
- 最新章:第31章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作者:张胜友+蒋和欣主编【完结 初游美国容闳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清代学者。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一八四七年一月四日,予等由黄埔首途。船名亨特利思,帆船也,属于阿立芬特兄弟公司,前章已言之。船主名格拉司彼(Capta
- 最新章:第106章
- 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8期
- 法治与市场经济之基作者:震江 字数:2742 西方人对诚信的理解与中国基本一致,都包含诚实无欺、讲究信用、信守诺言等意思“诚信”一词,英文为integrity,有“诚实”和“完全、完整”两层含义。在西方,历来把讲诚实、守信用、不撒谎作为经典训言 苏格拉底是目前所知西方最先提出诚信观点的人。很多人可能
- 最新章:第41章
- 意林2014年第9期
- 勇于“不敢”作者:乔兆军 来源《意林》杂志《明史杂俎》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向大臣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快活?众人各抒己见,都不能令朱元璋满意,这时,一名叫万钢的官员奏道:畏法度的人最快活。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连声叫好“不敢,它的深层含义就是人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天
- 最新章:第23章
- 炎黄春秋 2013年第9期
- 特稿落实宪法贵在一个“诚”字作者:杜导正 字数:1071 编辑部商量开这样一个会,讨论如何把我们的宪法(也就是八二宪法)落到实处,我先讲几条,作为开场白 第一,现在社会上讨论宪法和宪政很热闹,大家这样关心国家大事,90年代以来是少见的。关于宪政的讨论,意见针锋相对,网络上还挺激烈的。有人说,这场讨论
- 最新章:第42章
- 张爱玲经典散文集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张爱玲经典散文集》作者:张爱玲一“卷首玉照”及其他但是我发现印照片并不那么简单。第一次打了样子给我看,我很不容易措辞,想了好一会,才说“朱先生,普通印照片,只有比本来的糊涂,不会比本来的清楚,是不是?如果比本来的清楚,那一定是描过了。我关照
- 最新章:第71章
-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
- 作者:张银华】目录编委会前言第一篇 文体知识一、论说文二、史传文三、游记四、杂记五、应用文六、古体诗七、近体诗八、词曲九、其他古代文学体裁第二篇 文化常识一、官职二、科举三、地理四、名号五、礼俗六、宫室七、历法八、日用器物九、年龄十、音乐十一、古注十二、其他第三篇 诗文揽胜一、作品作家之最二、经典推
- 最新章:第52章
- 山海经·故事奇闻2010年第4期
- 弗雷先生的玫瑰花园作者:童树梅 字数:2722 图/万里 这时,德国人掏出了手表看时间,秒针一下一下地走着,那原本轻柔的“嗒嗒嗒”声此刻在弗雷先生听来如同惊雷 年过半百的弗雷先生住在一个街道整洁风景如画的欧洲小镇上,喝喝下午茶、散散步,再侍弄侍弄面积颇大的玫瑰园,生活舒适、安逸。可自从不久前纳粹德国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