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被深冬火钵里溅的火星子烫一下,疼,疼得要流眼泪,到底又忍回去。
我们一直活在揾食的命里,身外冷暖,哪有余闲疼痛?生活有时不容我们抬首,兀自一直急急向前。
这样的人生更显逼仄荒荒,寸草不生,怎么样才有安慰?把一双手抚在胸前,小小心脏扑通跳,始终是热的。最对不起的就是这小小心脏,因为它的热烈,因为它的坚持。
我们一直在伤害着自己,浑然不觉,是砒霜,也是蜜汁,一点一点地饮,这就是沉潜、执意、磨砺……最后,把自己给埋伏了,一直没等来谢幕的时候。
铅华谢尽不妒流年。
摘自《嘉兴日报》2007年2月2日
多元化的人生观
作者:闾丘吕薇 字数:2801
多元的尺度
叮咚的泉水,在石缝间涌动,诉说着一个生命的故事。
清澈的溪流,在群山中穿行,蜿蜒着旅途的辛酸。
流淌的江河,在大地上奔腾,养育着一方的水土。
浩瀚的大海,包容万物,吞吐日月。
这些是水的选择。就像这千姿百态的每一滴水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尺度,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尺度给了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给了人们成就事业的方向。
多元的尺度,带给了这个世界多元的结果。
尊重多元的尺度,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包容每个人合理的价值选择,而非丧失立场,丧失原则。
尊重多元的尺度,因为泉水、溪流、江河、大海,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世界也会因此而更精彩。(官鏐)
成功的标准可以很多,可以选择赚钱,也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公务员,或者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也可以去做一个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就是期待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而若有足够的能力的话,可以收养一两个需要爱的孤儿,或者在名校毕业之后去卖猪肉,去做一个乡村的小学教师……一个社会,对于成功不是只有唯一或者少数的定义和标准,成功在于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周围人的标准。
当然,这不是中国的现实。对于成功,在中国的标准非常的清晰——功成名就,如果不是这样的标准,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出现在今天的这个讲台上面,因为在很多的同学心目当中,我应该是成功者的一分子。也因为这样,这段时间听到太多同样的问题,问我如何才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记者,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在我看来,首先要对这个职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其次需要有对专业的追求。但是即便有这些,都未必能够达到这个社会认定的标准的成功,因为如果缺少机遇的话,会永远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记者,但是这样的记者是否就是不成功呢?我只能够说,因为运气,因为我所在的平台,我才能够有今天的知名度,但是即便没有,即便我依然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份职业,而我依然深爱着,也对自己保持着要求的话,在我看来,我是成功的。当然,这样的话现在由我说出来,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因为现实并非如此,我已经是一个既得利益者。
也因为这样,让我觉得,可以去做更多的一些事情。既然如此的幸运,就好像中了一千万的大奖那样,我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还能够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就好像写文章、写书,如果用功利的方法来看的话,在知识劳动并不值钱的中国,这些时间的付出远远比不上参加一次商业活动。但是,我很清楚地知道,这是我可以回馈社会的一种方法,一种我自己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作为一个已经步入中年、业已有些影响力的人,至少我做的这些,可以影响到一些年轻人。在座的你们,不管多少,总有人会从我们这些过来人的所作所为上,发现一些什么。也因为这样,我总觉得,讨论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怎么了,那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如果不去讨论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这些有话语权的成年人怎么了,而把责任以及期待放在年轻的大学生身上,那是一种不负责任。
不过在中国,真的只有很多年轻人说的无奈,说的只能够随波逐流吗?我想到一些人。比如韩寒,不是因为他的名气,而是他的经历和现象。他拒绝了社会和官方制定的教育体制,也没有考公务员,到外企,而是坚持他的独立,用自己的特长来谋生。其实从韩寒的身上可以看到,现在的中国,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让大家有另类的选择,当然,韩寒也同样告诉大家,真才实学对于维持独立性的重要性,而所谓的真才实学,可以是一种技能,也可以是一种专长,或者是一种学问。
我也想到了上海的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樊阳,他用自己的时间,坚持用一种传统教学方式以外的教学方法,用文学来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公民。尽管从数量上来说,接受他这种方法的人并不算多,但是那些上过他课的学生,我相信,对于这样的老师会心存感激,但这并不是他坚持的原因,而是因为他坚信自己这样做的价值,对于他来说,就是人生的一种成功。
还有很多人,比如那次上海大火之后,在街头演出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年轻人们,他们不为了什么,在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前,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因此而出名,而被媒体关注,他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要用音乐慰藉这个受伤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人。他们其实不单单做了这些,他们还因为对于音乐的爱走在了一起,他们觉得有普及交响乐的责任,因为他们相信,美的东西应该和更多的人分享;他们花的时间、精力,在一些人看来得不偿失,因为他们少了其他的娱乐,甚至是赚钱的机会,但是他们因此而满足,而觉得人生的丰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充斥着功利性的这个社会说不。
一段日子,北大又成为了新闻焦点,因为会商问题。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大学还有很多的期待,而所有的这些期待,都落在了北大的身上。但是,这样的期待,是否忽略了更大的问题?当年的北大之所以成为一所兼容自由的大学,如果没有包容这样的大学的社会环境,没有容许北大的老师们倡导这样的思想的空间,那怎会有这个北大?一个大学,如果社会没有足够的包容,怎可能脱离社会,真的成为一座象牙塔?
摘录一个在德国的北大毕业生写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什么学问也不做,就在北大校园里面熏陶的话,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北大精神呢?都知道北大没有校训,最珍贵的特质就是所谓‘兼容并包’的精神,如果能在北大熏四年,熏出一个这样的精神也不错。然而现在这样的精神恐怕也要消失殆尽了吧。在我2003年上北大的时候,同学里面农村的学生还占一部分比例,据说现在几乎都要没有了。夸张的形容,校园生态仿佛已经被城市中产阶级的话语霸权所占领,包括现在要搞的所谓自主招生,正是这种文化歧视的一部分。在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背后,我感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价值单极化,舆论单调化。最近的会商制度又掀波澜,然则,既然思想偏激的学生应该是被包容的,那校长信箱里面要求取消其学位的校友却被大家认为一定是装逼呢?有人可以辍学去写诗,有人可以找不到工作到北京的棚户区去弹琴,有人可以做一个所有人眼中的怪人却依然得到尊敬,而不仅仅是有人可以刚一进校就去公司实习,或者可以参加五花八门的文艺汇演,更不应该是顶着北大学生的光环自以为是,甚至肆意借用北大精神来鄙视、排挤和批判自己看不惯的任何事情,这样才真正算得上兼容并包。”
其实大家都看到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强,更加敢作敢当敢闯,但是在这些特质的背后,需要培养价值观,多元的价值观,而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只允许某一种价值观,某一种所谓的成功途径才有在社会上上升空间的话,那么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自然会打磨掉年轻人的棱角,而社会也就不应该对现在的年轻人有所抱怨。
摘自作者网易博客
人生——社会坐标系中的多元函数
作者:王铁山 字数:1827
每一次不同的选择,都可能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节点。
翻开每个人的履历表,总会发现如下信息: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点、民族、国籍、政治面貌、所在单位、学历、学位、专业特长、职称、现任职务、
小说推荐
- 文苑·经典美文2014年第03期
- =春天,去看一条河在春天,去看望一条河。我居住的城市有一条大河,常年水汽蒸腾。春天,我要坐在河边,好好看看它,去想象河流里每一滴水珠的命运。它从天上落到地下,这段旅程不比一个人走过的路简单。我们常常感叹人生有多么坎坷和磨难,想来最多也就是一滴水的命运吧。我要在春天的河边,和自己娓娓谈心,接受一次浩荡
- 最新章:第28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
- 瞬间作者:李汉荣 字数:893 瞬间是多久?眨眼的那会儿,就是瞬间。写下“瞬间”这两个字,就过去了多少瞬间 风吹过去,一会儿,也是眨眼的工夫,就摇落了多少花,墓地的草色更绿了,放眼望去,死的、寂静的高处,竟是生的、绿意喧嚷的高处“当,钟声响了一下,又响了一下,我身体内有许多石头掉下去,一直掉下去,掉
- 最新章:第31章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作者:张胜友+蒋和欣主编【完结 初游美国容闳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清代学者。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一八四七年一月四日,予等由黄埔首途。船名亨特利思,帆船也,属于阿立芬特兄弟公司,前章已言之。船主名格拉司彼(Capta
- 最新章:第106章
- 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8期
- 法治与市场经济之基作者:震江 字数:2742 西方人对诚信的理解与中国基本一致,都包含诚实无欺、讲究信用、信守诺言等意思“诚信”一词,英文为integrity,有“诚实”和“完全、完整”两层含义。在西方,历来把讲诚实、守信用、不撒谎作为经典训言 苏格拉底是目前所知西方最先提出诚信观点的人。很多人可能
- 最新章:第41章
- 意林2014年第9期
- 勇于“不敢”作者:乔兆军 来源《意林》杂志《明史杂俎》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向大臣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快活?众人各抒己见,都不能令朱元璋满意,这时,一名叫万钢的官员奏道:畏法度的人最快活。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连声叫好“不敢,它的深层含义就是人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天
- 最新章:第23章
- 炎黄春秋 2013年第9期
- 特稿落实宪法贵在一个“诚”字作者:杜导正 字数:1071 编辑部商量开这样一个会,讨论如何把我们的宪法(也就是八二宪法)落到实处,我先讲几条,作为开场白 第一,现在社会上讨论宪法和宪政很热闹,大家这样关心国家大事,90年代以来是少见的。关于宪政的讨论,意见针锋相对,网络上还挺激烈的。有人说,这场讨论
- 最新章:第42章
- 张爱玲经典散文集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张爱玲经典散文集》作者:张爱玲一“卷首玉照”及其他但是我发现印照片并不那么简单。第一次打了样子给我看,我很不容易措辞,想了好一会,才说“朱先生,普通印照片,只有比本来的糊涂,不会比本来的清楚,是不是?如果比本来的清楚,那一定是描过了。我关照
- 最新章:第71章
-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
- 作者:张银华】目录编委会前言第一篇 文体知识一、论说文二、史传文三、游记四、杂记五、应用文六、古体诗七、近体诗八、词曲九、其他古代文学体裁第二篇 文化常识一、官职二、科举三、地理四、名号五、礼俗六、宫室七、历法八、日用器物九、年龄十、音乐十一、古注十二、其他第三篇 诗文揽胜一、作品作家之最二、经典推
- 最新章:第52章
- 山海经·故事奇闻2010年第4期
- 弗雷先生的玫瑰花园作者:童树梅 字数:2722 图/万里 这时,德国人掏出了手表看时间,秒针一下一下地走着,那原本轻柔的“嗒嗒嗒”声此刻在弗雷先生听来如同惊雷 年过半百的弗雷先生住在一个街道整洁风景如画的欧洲小镇上,喝喝下午茶、散散步,再侍弄侍弄面积颇大的玫瑰园,生活舒适、安逸。可自从不久前纳粹德国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