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 莫言》第63章


是你们大帅的朋友,有重要的事情与你们大帅商量……”
知县打马冲进大门,竟然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进大门时他绕过那个巨大的
陷阱,看到十几个身陷其中的德国兵在里边挣扎、惨叫。陷阱足有一丈深,底下
栽满如刀似剑的竹签和铁齿,德国兵有的已经被扎死,有的受了重伤,宛如穿在
签子上的青蛙。从陷阱底下散发上来扑鼻的臭气,说明孙丙不仅仅在下面栽满了
利器,而且还倒上了大量的粪便。知县蓦然想起,几十年前洋人初进中国时,某
位封疆大吏曾经郑重地给皇上建策,说洋兵最爱清洁,最怕的是大粪,如果让我
天朝的士兵每人背上一桶大粪,上阵之后,只管将大粪淋过去,那些洋兵就会掩
鼻败退,甚至会呕吐而死。据说咸丰皇帝对此策深为嘉许,认为这是富有创意的
提案,既能克敌制胜,又可以为天朝省下大笔的开支。这件事是夫人当做笑话讲
给他听过的,他当时也一笑了之,没想到此法已经被孙丙改头换面加以运用,这
种富有特色的中国战术充满了恶作剧的精神,令人哭笑不得。其实,从昨天那场
荒谬绝伦的人质交换中,知县已经对孙丙的战术风格有了大概的了解。是的,他
很幼稚,他的许多做法完全是儿童式的,但往往能出人意料,发人深思,而且十
分管用。知县在绕过陷阱时还看到,两边的土围子上,拳民们伤亡惨重,许多熬
粥的铁锅被炸得稀烂,热气腾腾的粥和鲜血混合在一起流淌,尚未死利索的人们
在那里痛苦哀号。那条他不久前行走过的大街上,头缠红布的拳民和妇女孩童在
毫无目标地乱窜,似无头苍蝇一样。
实际上镇子已经破了,知县想,德国兵完全可以长驱直入。想到此知县感到
自己的决定英明无比,牺牲孙丙一个,可以换来千百条性命,无论如何,也要把
孙丙弄出去,文的不行,就动武的,尽管适才没接马龙标的手枪,但知县自信能
够制服孙丙。
他感到自己沉浸在英勇悲壮的氛围中,耳边仿佛响起了鼓角声,他纵马飞跑,
跑向那个建立在大湾子旁边的席棚。他知道孙丙在那里。
知县看到,湾底有数百个拳民正在喝符子,每人手捧着一个大碗,碗里是用
水调和的纸灰。他要找的孙丙站在砖台子上,正在高声歌唱着他的咒语。那个从
曹州来的义和拳的大师兄孙悟空不在了,只有二师兄猪八戒站在台下表演着耙术
为孙丙的仪式助威。知县滚鞍下马,径直地上了砖台子,一脚踢翻了孙丙面前的
香案,大声说:“孙丙,你的人在围子墙上已经血流成河,你还在这里妖言惑众!”
孙丙身后的护法冲了上来,知县飞快地转到孙丙身后,从袖子里摸出一把雪
亮的匕首,抵在了孙丙的后心,说:“都别动!”
孙丙愤怒地说:“狗官,你又来破俺的神拳!俺是铁头铁臂铁身子,刀枪不
能入,水火不能侵!”
“乡民们,你们去围子墙上看看吧,人的肉体如何能挡得住大炮?”知县大
胆地假设着,“连你们武艺最高的大师兄孙悟空也被炸成了碎片!”
“你胡说!”孙丙怒吼道。
“孙丙,”知县冷冷地说,“你可是练就了刀枪不入之体?”
“俺是金刚不坏之躯,连那番狗的子弹都打不进去!”
知县弯腰从台子上揭起一块砖头,迅疾地拍在了孙丙的额头上,孙丙不及躲
闪,往后便倒。知县抓着衣领把他提起来,说:“让大家看看你的金刚不坏之躯!”
一道黑色的血从孙丙的额头上流下来,仿佛几条蚯蚓在他的脸上爬行。二师
兄猪八戒挥起耙子对准知县的屁股搂过来。知县闪身躲过,同时将手中的匕首甩
了出去,正中了猪八戒的肚子。猪八戒哀号着滚到台下去了。
“乡民们,你们可看清了?”知县道,“他们是你们的师兄和坛主,可他们
连本县的砖头和小刀子都避不开,如何能避开德国人的大炮?”
拳民们的意志开始瓦解,台下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知县道:“孙丙,你是一条好汉,不能为了你一人,让全镇的乡亲们去送死,
本官已经说服了德国总督,只要你投降,他就下令撤军。孙丙,你已经干出了让
全世界都吃惊的大事情,如果你能牺牲自己,保全乡亲们的性命,你就会流芳千
古!”
“天意啊,天意,”孙丙长叹一声,唱道,“割地输金做儿臣~~忍弃这中
原众黎民,十年功业一朝尽,求和辱,覆巢恨,只怕这半壁江山也被鲸吞。休欺
我沉沉冤狱无时尽,天下还有我岳家军~~乡亲们,你们散了吧!”
知县紧紧地抓住孙丙的手跃下台子,趁着人群中一片混乱的当口,匆匆地往
大门的方向走去,连那匹马都忘记了。八知县一人将孙丙擒出马桑镇,心中充满
了英雄气概,但随即发生的事情让他的心遭受了重创,使他痛感到又犯了一个比
交换人质还要愚蠢的错误:克罗德并没有因为孙丙的投降而撤军,当他看到知县
将孙丙拉到面前时,立即就对他的炮队下了命令,十二尊大炮一起怒吼,成群的
炮弹呼哨着飞进镇子。镇子里硝烟滚滚,火光熊熊,百姓的哭叫声惨不忍闻。孙
丙发疯般地掐住了知县的脖子,知县没有反抗,心甘情愿地想让他把自己掐死,
但马龙标指挥着护卫们制服了孙丙,解救了知县的性命。在孙丙的怒骂声中,知
县闭住了眼睛。他在昏昏沉沉中,听到了德国军队冲锋的声音,他知道,这个高
密县最繁华的大镇,已经不存在了。而导致这一后果的,可以说是孙丙,可以说
是德国人,也可以说是他自己。
第十四章赵甲道白
昨天还狗仗人势、狐假虎威、人称三爷、无人不怕的衙役头儿宋三,今日却
满脸媚笑着站在咱家的面前。这厮昨天还挺得笔直的脊梁骨,今天弯成一张弓。
后生们,咱家在京城衙门混了四十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什么样的事没经过?
天下的衙役都是这副鸟样子,如果高密县的衙役不是这副鸟样子,那高密县也就
不属于大清朝的地盘了。衙役头儿在咱家的面前打了一个深深的躬,嘴里叨叨着
:“老……老……先生,请问,把您要的东西抬进来吗?”
俺歪歪嘴角,把冷笑藏在心中。俺知道这狗嘴里那一串“老”字的意思,他
想叫俺“老爷”,但俺分明不是老爷;他想唤俺老赵,但俺又坐着皇上赏赐的椅
子。
他只好称呼俺老先生了。好一个聪明乖巧的杂种啊!俺微微地抬抬手,说:
“搬进来吧。”
衙役头儿撇着长腔,像唱戏一样喊叫着:“把老先生的东西抬进来呐!”
衙役们像一队黑蚂蚁,搬着俺在县衙大堂上向袁大人点要的东西,一个跟着
一个地走进院子。他们将东西一件件地放在面前让俺过目:一根长约五尺、宽约
五分的紫檀木材,就像秦叔宝使用过的铁锏,这是不可缺少的。
一只白毛黑冠子的大公鸡被红布条儿绑着腿儿蹲在一个白脸的衙役怀里,好
似一个怒气冲冲的小男孩儿。这样的白毛黑冠大公鸡十分罕见,不知道高密县是
从哪里搜求来的。
一捆新牛皮绳子散发着硝碱的生涩味儿,颜色浅蓝,仿佛染了草汁。
两柄油坊里使用过的木榔头闪烁着紫红的光芒,很可能是康熙爷年间的物事。
这东西是用多年的枣木疙瘩做成,在油坊里浸淫多年,已经吃饱了油,比钢
铁还要沉重,但它不是钢铁是木头,比钢铁的性子要柔,咱家要的就是这刚中有
柔的劲道儿。
白米二百斤,用两个大大的箢篼盛着。上等的白米,散着清香,白里泛着青
色,一看就知道是从盛产好米的登州府来的,高密县没有这样的好米。
白面二百斤,用四个面袋子装着,面袋子上有同和洋面厂的标记。
鸡蛋一篮子,个个是红皮。有一个还是头蛋,蛋皮上沾着血,看着这沾血的
蛋咱家仿佛看到了那个初次下蛋把脸憋得通红的小母鸡。
牛肉一大方用一个大盆盛着,肉里的筋络似乎还在颤抖。
一口十八印的大锅两个人抬着。好大一口锅,能煮一头牛。
…………
还有人参半斤在宋三的怀里揣着。他摸出来,亲手交给俺,隔着纸包俺就嗅
到了一等好参那股苦苦的香气。宋三眉飞色舞地说:“老先生,这参是小的亲自
去生药铺里,亲眼看着秦七那个老狐狸开了锁着三把大铁锁的揪木柜子,从一个
青花瓷坛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