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农场》第452章


隔天,李晟就和陈博一起乘坐吉洛洛公主号飞到京城。
二十七号是新东亚种子公司的总结会议召开的日期。不过他们早上便到了京城,下午和晚上都有时间。
陈博约了罗峥的双胞胎哥哥罗恒,在京城,李晟就暂住在陈博的家里,两人安顿好之后,晚上就去了和罗恒约定的地方。
陈博并没有约在什么大酒店,而是一个王家菜的私家菜。
这胡同里想要停车是没有可能的,陈博找了一个停车位,带着李晟往胡同里走,一边走一边说:“这王家菜是这两年才新开的,不过粤菜做得很不错。”
李晟奇怪了:“罗家不是临港人吗?”
“罗恒在小时后在南粤待过好几年。”陈博其实和罗家有着七拐八弯的亲戚关系,所以他才会和罗峥认识。“罗恒娶的也是南粤人,他很吃惯了粤菜。”
他们到了地方,陈博说了自己的姓名,伙计就带着他们进了们。
这王家菜馆外面看着挺寒酸的,就一个小四合院侧面的一个小门,门上就一个招牌。但是进去后却别有洞天。
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四合院,中间的花圃有一个小池塘,打理的很有居家的气息。四面其中一面被厨房占据了,另外三面都只算是一个包间。
两人被伙计领进了包间,李晟才问:“这里就三个包间?”
“后院还有两个,不过听说那已经预定到下个月了。”陈博笑着说。
李晟点了点头。
私房菜其实吃的是家常菜,但却要有五星级酒店的手艺。要不然开在这么偏僻的地方,鬼才上门。
李晟打量了一下包间,这包间应该就是一个厢房,中间有一个八仙过海的青玉屏风,木材看着应该是花梨木的。厢房内,一边是客厅,有花梨木家具,还有一套功夫茶具。另外一边则是餐厅。
李晟他他们就坐在客厅这边等着。
陈博看了一下时间,说:“应该差不多到了。”他约的是七点。这会已经是六点是十分了。
这个时候,伙计打来了一个碳炉和一个烧水壶。伙计出去没多久,烧水壶里的水就开了。陈博熟手地冲洗茶具,然后泡茶。
李晟还真没见过他这么泡茶的。这么用牛眼小杯喝还是第一次。
“有模有样啊。什么时候学的?”
“这东西学精了难,但学个样子还是很简单的。”陈博笑着到了四个杯子的,然后给他一杯。
李晟啜了两口,结果茶杯就空了,好像嘴巴都没能沾满茶水。这茶水比较浓,不过他喝着感觉这茶味有点熟悉:“这是寂静茶?”
“可不是?”罗峥又将剩下的两杯交给他一杯说。“你的寂静茶其实现在也已经有些人喜欢喝。虽然价格不是很高,但一些有身份的人也时常买来喝。而寂静茶用来泡功夫茶好像特别适合。”
说到寂静茶,那是寂静农场中生意仅有的两种亏本的生意。另外一种是红酒。
不过红酒现在已经开始推广,看态势应该可以转亏为盈。而茶叶已经销售了接近两年,但是一直没有打开市场,而且状况一直都没有好转。寂静那片茶林,工人也不是固定的。如今因为没有效益虽然每年都有采摘茶叶,但也就是工人有空闲的时候和茶叶最好的时节才派人去采摘,其余时间,都没人怎么管。
他们正喝着茶,门被轻声敲响了三下,门被推开后,刚才领他们进来的伙计领了一个年轻人进来。李晟看到他,马上就认出了这就是罗峥的双胞胎哥哥。两人的相貌,差别好像就只在头发上。罗恒是西装头,而罗峥是寸头。另外罗恒带着一副玳瑁黑框近视眼镜。
陈博站起来笑着对罗恒说:“罗恒,我给你们介绍,这就是李晟。李晟,这就是罗子的哥哥罗恒。”
“李先生你好。”罗恒带着笑容,伸出手说。
这时李晟也已经站了起来,说:“罗主任你好。我和罗峥是朋友,你叫我李晟就行。”
罗的笑容在脸上稍稍扩散了一些,说:“那李晟你叫我罗恒吧。叫主任太客套了。”
寒暄完之后,陈博让人准备上菜。三人也就继续坐在客厅里泡茶喝。不过泡茶的工作,罗恒接了手。看的出来他的手艺要比陈博要讲究得多。
陈博一边看着他泡茶,一边说:“罗恒,李晟是罗峥和我的朋友,也是合作伙伴,这里也没有外人。我想,我约你出来的目的,罗峥也和你说过了。”
“阿峥确实给过我电话。不过我不是很确定表哥你的意思。”
陈博笑了笑说:“其实也就是李晟和我手上都有点闲钱,想投资些什么项目。不过不知道该往哪里投,你也知道,这投资不仅是要看投资的硬件条件,更要看软件条件。我们都担心投资后,在软环境上吃亏。你走的体制路线的,认识的人比较多,像让你介绍一下那个地方的政策比较好。”
罗恒听他说完,才笑着说:“我熟悉的的人都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工作。”
罗峥也笑着说:“偏僻落后总有发展的一天。而且也有一些项目并不一定要在发达地区投资的。相反偏僻的地方在某些项目上拥有一些优势,比如人工成本,还有原料来源,环境优美等等。”
罗恒点头说:“你说的没错,但那样的投资在收益方面恐怕会有一些影响。”
李晟这时说:“能有很高回报率的生意不多。只要不亏本就能细水长流。”
陈博也说:“虽然我喜欢赚钱。既能赚钱,又能为地方经济做贡献,我觉得那也是挺有意义的事。少赚一些也无所谓。”
罗恒沉吟了一下才又说:“既然这样,那你们手上有些什么项目,我帮你们参详一下,看在哪里投资合适。”
陈博脸上露出笑容说:“我最近正在计划组建一家公司,主要经营碳纤维。你知道那样的高科产业,生产商需要比较洁净的环境。”
罗恒双眼微微一张,说:“那在比较靠近大城市的地区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人吧。”高科技产业确实需要洁净的环境,但人才也非常重要。有些高科技企业连工人都需要大学毕业。所以高科技企业通常会集中在高校多的城市。
陈博点头说:“确实是那样,但大城市的空气洁净度太差。而小城市虽然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但可以在大城市里招聘。”
罗恒笑着点头说:“那我帮你留意一下,看那个地方合适。”他说着有看向李晟。
第四卷 第八十六章 合作项目只是诱饵?
第四卷 第八十六章 合作项目只是诱饵?
(这章感言发布,也不敢说是要补那天的欠更,因为已经补不完了。对不起了!)
(以下正文)
…………
看到罗恒的目光,李晟便笑着开口。
李晟还真的想出了几个项目,不过他的项目没有陈博的那么高大上。他笑着说:“我手上还真的有两个小项目计划要投资的。你知道我有一个酒厂,而寂静农场那边有一些不错的野果,我打算在国内找一片地方种植来酿酒。另外,寂静农场那边也改良了一种矛科植物,这种植物的茅根发达,而且含糖分相当高,而且对生活环境要求很低。这种根茎很适合用来养殖竹鼠。我计划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由我提供竹鼠苗、提供那种植物,还有技术指导。农户养殖出来后再按照协议价回收。”
好像李晟的项目对罗恒更有吸引力,他追问说:“竹鼠,你是打算做皮草生意?打算投资多少资金,推广规模多大?”
李晟并没有考虑,而是直接说:“我是打算和我一个表姐的公司合作,现在她的公司经营着彩虹丝绸。”
“那是国际畅销的有名产品,我知道。”
“这个竹鼠项目,我计划投入三亿用于生产厂房和育苗车间。另外再投入五亿用于推广这个项目。几乎将项目发展成年产五百万只竹鼠的规模。”
罗恒听他这么说,并不觉得他在吹大气。李晟的生意,他听弟弟说过。八亿对于李晟来说,可能只是几天的收入而已。
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很多企业尝试过,也有很多的地方政府引进过。但很多都没有好结果。某些地方政府还没有联系好收购商,就鼓动甚至是强迫百姓搞什么种养殖,结果百姓种出来养出来却没有销路,有些东西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只能打断牙齿往肚子咽。
但李晟提出这样的项目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他有的是钱。
这样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