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之王》第522章


别的?谁知道呢。在我看来,从电影行业的整体规矩出发,这或许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所在……”
这篇影评同样是毫不吝啬地给《楚门的世界》打出了10分的高分。
评论《楚门的世界》中植入广告的影评并不是只有这一篇,还有一篇同样被顶了上来的长影评也是关于这方面的,只不过和上面这篇完全从正面角度出发的影评不同,这篇叫做《坏孩子杜安》的影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了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杜安的惊人脑洞让植入广告成为电影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一构想成为可能,2。6亿的巨额广告收入更是令许多人垂涎欲滴,但这正是令人最担忧的地方:如果导演们都将目光放在了如何创建出一个广告和故事完美融和的电影上,指望着广告收益的话,那么电影行业会变得多么糟糕?”
“就算因为种种客观因素的存在,情况不至于发展到如此糟糕的状况,可是植入广告的增加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将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状况,我们会在越来越多的电影上看到‘雕牌’,看到‘微软’,甚或是‘老干妈’。它们将会挤占掉真正的电影时间,让电影们的质量变得糟糕,未来电影的制作环境,将会越来越恶化。杜安这个坏孩子依仗着自己的天才,正在不声不响地掀起一场电影界的‘文革’,我喜欢杜安,他带来了精彩的电影,我讨厌杜安,他正在毁了电影行业……”
虽然这篇长影评中对于杜安多次提出了批判,但是最终在打分上却打出了10分的高分。
笔头虽然嫌弃,身体却是很正直的呢。
还有的影评人甚至都已经魔怔了。
《原来杜安也曾恐慌过》,这是难得的一篇没有对影片做出任何评价,却被顶到了前排的长影评。
“初中时候我写过一篇日记,描述了我一天的正常生活,结尾是上帝与手下的对话,大致上是说我们设计这个世界观察某某人的生活真的挺有意思的。作为一个随处可见的故作深沉的初中生,我还在最后加了很装逼的话例如‘我们都是上帝的羔羊’什么的。我还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很好,看了我这篇日记也没有说什么,其实当时我已经病态到了认定她看过之后一准会把敲晕然后带到上帝那儿汇报:‘老板,这家伙已经看穿了。’想想那时候的我的确符合妄想症的所有特征。然后昨天看到了《楚门的世界》,我热泪盈眶——这不就是我那篇日记的现实版么!一瞬间我就湿了,我爽了,我腰不酸了,我腿不疼了,我一口气能上五楼了!……”
“……话说回来,那个语文老师也许真的是上帝的手下,因为当时我想如果她把我敲晕那就证明我想的是正确的,那么她也就可能在想:这家伙现在肯定在想如果我把他敲晕那就证明他想的是正确的,所以我便不把他敲晕。于是我想:她知道如果把我敲晕就会证明我是正确的所以才不把我敲晕,所以正是不把我敲晕才证明了她心里有鬼所以我是正确的……”
看得出来,写这篇影评的豆油从《楚门的世界》上得到了极其强烈的心理共鸣,所以他不单只打了10分的最高分,还在文章的最后声称如果不是因为有10分的上限的话,他都想打12分了。另外,这篇影评下面的评论里,很多豆油也都表示自己和作者一样,在小时候都曾有过类似的幻想。
一样事物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除了这些打高分的正面评价外,还是有一些3分4分这样的低分评价的,这些影片通常也都不长,比如“糟糕的电影,无聊到我差点睡着了”“杜安水平下滑得厉害,我把自己用力按在椅子上才看完了全片”“杜安向学院派彻底投诚了?还是希望看到杜安的商业电影”之类,主要集中在觉得影片无聊上。
在这一夜之间涌现出来的24821条各式各样的评论的助攻下,《楚门的世界》评分惊人,一夜之间跃升到9。2的高分上,和杜安当年的那部《飞越疯人院》旗鼓相当——要知道,《飞越疯人院》当年可是横扫华表奖的主啊!评分和那相当,妥妥的当得上“好电影”的称呼。
1。58亿的惊人票房,9。2分的超高评价,《楚门的世界》一时之间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叫好又叫座。
第四百九十七节:热度
(昏头了,昨天的是496节,写成了596节,标题也修改不了,只能这么放着了……大家明白就好)
《开画票房惊人》,这是《南扬晚报》的一篇报道。
在一天的消息整理和滞后之后,类似的报道大量地出现在7月1日的各大晚报和7月2号的各大晨报的娱乐版块上,甚至就连部分报纸例如《华商报》的社会新闻版块上都出现了这条消息。
“……《英雄》的出现预示着大片时代的到来,给电影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在经过几年的发酵之后,随着《解放日》的点燃,到《黄金甲》的延续再到今天的《楚门的世界》再次超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影市场的第一波票房大爆炸时代还在继续。1。58亿的惊人单日票房,这在几年前是很多电影一周甚至于一个月都难以达到的目标,如今《楚门的世界》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取得,电影本身的质量过硬是一个因素,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以上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出,不光是名导大片在票房市场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一些新锐导演、小成本影片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正处在一个票房大爆炸的时间段。如何拉长这个时间段、如何好好利用这个时间段,将是我们电影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很可能会让中国电影再次迎来一次整体的水平飞跃……”
这就是《华商报》社会新闻版块上关于《楚门的世界》的新闻,各大报纸娱乐版块上的相关报道自然是不会像它们这样完全聚焦在行业角度,角度繁多,内容也轻松很多,没这么严肃。
比如说《齐鲁晚报》娱乐版上的这篇报道。
“……这位最年轻的最佳导演似乎又玩了我们一把,我们不得不怀疑《楚门的世界》上映前的那一番自我拆台是否是宣传手段。事实上这样的怀疑并不是没有缘由,早在《风月俏佳人》时他就曾经面对媒体发出过类似的言论,导致的结果是《风月》得到了力度相当大的宣传,那也是当年杜安在刚刚崭露头角还风评不佳的情况下,《风月》却还能取得优秀票房的重要因素之一……故伎重施或许确实让这位聪敏的导演再一次尝到了甜头,但是随着信任的一次又一次被消费,导致的是粉丝们对他信任的缺失,从长远来看,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显然,他们已经看穿了杜安一周前的那番言论——从这开画势头来看,这部电影怎么可能收个15亿20亿的就下画?你特么地在逗我?而杜安会说出那样的话,肯定就是瞎说,完全就是在炒作了。
还有报纸评就此价起杜安的演技来。
“……杜安是演技最好的导演之一,这一点无可否认,在他的新片《楚门的世界》中,他再一次地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论是台上还是台下……他在《楚门的世界》中的表演完美地演活了吕瓦这个角色,这或许将使他参与到今年华表奖最佳男配角奖项的追逐中去,而若是加上他在一周之前、在数百位媒体记者和粉丝朋友面前的现场个人秀的话,那么今年华表奖的最佳男主角颁给他在记者看来也是可能性极大的一件事……这位最年轻的最佳导演似乎有些得意忘形,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他的片场……”
评价周星池表演的报道自然也是必不可少。
“……这位喜剧大师一反常态,抛弃了他标志性的无厘头表演,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周星池。我们无从得知杜安这位年轻的导演是如何说服周星池放弃他一贯的表演风格的,我们唯一能够得知的是放下了过去的自己的周星池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华丽转身……其极具表现力的,自然的、层次丰富的、流畅的细腻演技令人惊叹,也让我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位嬉笑怒骂的喜剧大师卸下小丑的面具之后,演技并不输那些以演技惊人著称的老牌男星……这位在商业上无比成功却从来都和华表奖最佳男演员无缘的演员,从来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距离华表奖最佳男演员的奖项是如此的近……”
当然,更多的还是聚焦开画票房惊人的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