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刻划伪妄之处尚多,掊击习俗者亦屡见。其述王玉辉之女既殉夫,玉辉大喜,而当入祠建坊之际,“转觉心伤,辞了不肯来”,后又自言“在家日日看见老妻悲恸,心中不忍”(第四十八回),则描写良心与礼教之冲突,殊极刻深(详见本书钱玄同序);作者生清初,又束身名教之内,而能心有依违,托稗说以寄慨,殆亦深有会于此矣。以言君子,尚亦有人,杜少卿为作者自况,更有杜慎卿(其兄青然),有虞育德(吴蒙泉),有庄尚志(程绵庄),〔4〕皆贞士;其盛举则极于祭先贤。迨南京名士渐已销磨,先贤祠亦荒废;而奇人幸未绝于市井,一为“会写字的”,一为“卖火纸筒子的”,一为“开茶馆的”,一为“做裁缝的”。末一尤恬淡,居三山街,曰荆元,能弹琴赋诗,缝纫之暇,往往以此自遣;间亦访其同人。
一日,荆元吃过了饭,思量没事,一径踱到清凉山来。……他有一个老朋友姓于,住在山背后。这于老者也不读书,也不做生意,……督率着他五个儿子灌园。
……这日,荆元步了进来,于老者迎着道,“好些时不见老哥来,生意忙的紧?”荆元道,“正是。今日才打发清楚些。特来看看老爹。”于老者道,“恰好烹了一壶现成茶,请用一杯。”斟了送过来。荆元接了,坐着吃,道,“这茶,色香味都好。老爹却是那里取来的这样好水?”于老者道,“我们城西不比你们城南,到处井泉都是吃得的。”荆元道,“古人动说‘桃源避世’,我想起来,那里要甚么桃源。只如老爹这样清闲自在,住在这样‘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现在的活神仙了。”于老者道,“只是我老拙一样事也不会做,怎的如老哥会弹一曲琴,也觉得消遣些。近来想是一发弹的好了,可好几时请教一回?”荆元道,“这也容易,老爹不嫌污耳,明日携琴来请教。”说了一会,辞别回来。次日,荆元自己抱了琴,来到园里,于老者已焚下一炉好香,在那里等候。……
于老者替荆元把琴安放在石凳上,荆元席地坐下,于老者也坐在旁边。荆元慢慢的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声振林木。……弹了一会,忽作变徵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自此,他两人常常往来。当下也就别过了。(第五十五回)
然独不乐与士人往还,且知士人亦不屑与友:固非“儒林”中人也。至于此后有无贤人君子得入《儒林外史》,则作者但存疑问而已。
《儒林外史》初惟传钞,后刊木于扬州,〔5〕已而刻本非一。
尝有人排列全书人物,作“幽榜”,谓神宗以水旱偏灾,流民载道,冀“旌沉抑之人才”以祈福利,乃并赐进士及第,并遣礼官就国子监祭之;又割裂作者文集中骈语,襞积之以造诏表(金和跋云),统为一回缀于末:故一本有五十六回。又有人自作四回,事既不伦,语复猥陋,而亦杂入五十六回本中,印行于世:故一本又有六十回〔6〕。
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 ※ ※
〔1〕《钟馗捉鬼传》 又题《斩鬼传》,旧刊本题“阳直樵云山人编次”。徐昆《柳崖外编》谓撰者系清初刘璋。
〔2〕《诗说》 已佚。从《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及金和跋文所引片断材料,可知此书是解说《诗经》的。《文木山房集》,《全椒志》著录十二卷,文五卷,诗七卷。今存有四卷本,即赋一卷,诗二卷,词一卷。
〔3〕冯粹中 名祚泰,清全椒(今属安徽)人,曾任正白旗官学教习。
〔4〕杜慎卿的原型青然,即吴檠(1696…1750),字青然,清全椒人。吴敬梓族兄,曾官刑部主事。下文虞育德的原型吴蒙泉,名培源,字岵瞻,清无锡(今属江苏)人。曾官上元县教谕、遂安县知县。
庄尚志的原型程绵庄(1691…1767),名廷祚,字启生,清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撰有《青溪文集》。
〔5〕关于《儒林外史》扬州初刻本的年代,据金和《儒林外史》跋:“是书为全椒棕亭先生官扬州府教授时梓以行世,自后扬州书肆刻本非一。”金棕亭于乾隆戊子至己亥(1768…1779)间任扬州府教授,故可推知该书刻于乾隆己亥年(1779)以前。
〔6〕五十六回本《儒林外史》,即卧闲草堂本,刊行于嘉庆八年(1803),为今见最早刻本。金和跋载:“是书原本仅五十五卷,于述琴棋书画四士既毕,即接《沁园春》一词;何时何人妄增‘幽榜’一卷,其诏表皆割先生文集中骈语襞积而成,更陋劣可哂,今宜芟之以还其旧。”六十回本《儒林外史》,即增补齐省堂本,刊行于光绪十四年(1888),有东武惜红生序。其中增补之四回,叙沈琼枝嫁宋为富的故事。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说
乾隆中(一七六五年顷),有小说曰《石头记》者忽出于北京,历五六年而盛行,然皆写本,以数十金鬻于庙市。其本止八十回,开篇即叙本书之由来,谓女娲补天,独留一石未用,石甚自悼叹,俄见一僧一道,以为“形体到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隆盛昌明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于是袖之而去。
不知更历几劫,有空空道人见此大石,上镌文词,从石之请,钞以问世。道人亦“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戚蓼生所序八十回本之第一回)
本文所叙事则在石头城(非即金陵)之贾府,为宁国荣国二公后。宁公长孙曰敷,早死;次敬袭爵,而性好道,又让爵于子珍,弃家学仙;珍遂纵恣,有子蓉,娶秦可卿。荣公长孙曰赦,子琏,娶王熙凤;次曰政;女曰敏,适林海,中年而亡,仅遗一女曰黛玉。贾政娶于王,生子珠,早卒;次生女曰元春,后选为妃;次复得子,则衔玉而生,玉又有字,因名宝玉,人皆以为“来历不小”,而政母史太君尤钟爱之。
宝玉既七八岁,聪明绝人,然性爱女子,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人于是又以为将来且为“色鬼”;贾政亦不甚爱惜,驭之极严,盖缘“不知道这人来历。
……若非多读书识字,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戚本第二回贾雨村云)。而贾氏实亦“闺阁中历历有人”,主从之外,姻连亦众,如黛玉宝钗,皆来寄寓,史湘云亦时至,尼妙玉则习静于后园。右即贾氏谱大要,用虚线者其姻连,著×者夫妇,著G者在“金陵十二钗”之数者也。
事即始于林夫人(贾敏)之死,黛玉失恃,又善病,遂来依外家,时与宝玉同年,为十一岁。已而王夫人女弟所生女亦至,即薛宝钗,较长一年,颇极端丽。宝玉纯朴,并爱二人无偏心,宝钗浑然不觉,而黛玉稍恚。一日,宝玉倦卧秦可卿室,遽梦入太虚境,遇警幻仙,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及《副册》,有图有诗,然不解。警幻命奏新制《红楼梦》十二支,其末阕为《飞鸟各投林》,词有云: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戚本第五回)
然宝玉又不解,更历他梦而寤。迨元春被选为妃,荣公府愈贵盛,及其归省,则辟大观园以宴之,情亲毕至,极天伦之乐。宝玉亦渐长,于外昵秦钟蒋玉函,归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这日,宝玉因见湘云渐愈,然后去看黛玉。正值黛玉才歇午觉,宝玉不敢惊动。因紫鹃正在回廊上手里做针线,便上来问他,“昨日夜里咳嗽的可好些?”紫鹃道,“好些了。”(宝玉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紫鹃笑道,?
小说推荐
- 069、[历史小说] 大唐小郎中 作者:沐轶(起点vip2012.2.4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ω《大唐小郎中》正文 第1章 药房刺骨的寒风穿过县中医院那空荡荡的走廊,吹拂着门诊部挂着的已经有些污垢的白色门帘,哗啦啦响着,更显得空荡荡的走廊格外的空寂。左少阳站在药房门口,两只手插在裤口袋里,缩着脖子,有些悲凉地瞧着清冷的医
- 最新章:第717章
-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作者:韩石山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序言*过去因为尊崇鲁迅,以为鲁迅从来是正确的,把跟他有过争论或对立的人,全贬为落后或反动,这样做太对不起历史了,也太对不起那些曾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过贡献的个人了。还鲁迅一个公道,也是还历史一个公道,还历史上许多人物一个
- 最新章:第41章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作者:荡寇入关与出关楔子雨亭是一个大学生,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中国的文科其实也很轻松,至少在雨亭看来是这样的。当别人都在死记硬背的时候,他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看书,他只是觉得背书太累了,不如看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自己也没多大压力。老天还是不长眼,高考中居然获得了
- 最新章:第147章
-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 本篇系鲁迅一九二四年七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记录稿,经本人修订后,收入西北大学出版部一九二五年三月印行的《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么,中国当然不会在例外。但看中国进化的情形,却有两种很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羼
- 最新章:第8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
-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无上,惟我独尊。从轩辕黄帝到辛亥革命一声吼,推翻帝制,将"帝王"皇帝"扫入历史垃圾堆,前后约5000年,中国共出了300多位帝王 前言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
- 最新章:第127章
- 天意 完全版本 03年中国最强历史科幻小说
- (﹏(﹏╯天 意作者:钱莉芳三代禅让,商汤伐桀,宗周革命,春秋战国…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然而又有谁能想到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更替背后,竟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操纵。在大秦帝国即将崩溃的前夜,淮阴韩信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身怀治国平天下之策,却无人赏识。潦倒中,一位神秘的黑衣人出现在他
- 最新章:第47章
-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
- 1,毁灭的盒子 在《史记》里,司马迁记载一个盒子“昔夏后氏之衰,有二神龙止于夏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先君也”龙是一神秘罕见的物种 许多历史记载里,都有关于龙的记载。如三国时期的吴国 因为屡有人发现龙 并且出现在吴国大地的龙 还有许多种颜色,如黄龙,青龙等。所以吴王曾经用“龙”作为王朝的年号,如黄龙元年
- 最新章:第54章
- 鲁迅传
- 《鲁迅传》作者:王晓明序言为鲁迅写一部传,一部凸现他精神危机和内心痛苦的传。是我久蓄于心的愿望。我曾经那样崇拜他,一直到现在,大概都没有像读他这样,认真而持续地读过其他人的书。书架上那一套淡绿色封面的《鲁迅全集,大多数分册的书脊,都被我摩挲得裂了口,我生长在那样一个荒谬的年代,今天的年轻读者也许想象
- 最新章: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