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为“真好逑中出类拔萃者”,令重结花烛,以光名教,且云“汝归宜益懋后德以彰风化”也。
又有《铁花仙史》二十六回。题“云封山人编次”。言钱唐蔡其志与好友王悦共游于祖遗之埋剑园,赏芙蓉,至花落方别。后入都又相遇,已各有儿女在襁褓,乃约为婚姻,往来愈密。王悦子曰儒珍,七岁能诗,与同窗陈秋麟皆十三四入泮,尝借寓埋剑园,邀友赏花赋诗。秋麟夜遇女子,自称符剑花,后屡至,一夕暴风雨拔去玉芙蓉,乃绝。后王氏衰落,儒珍又不第,蔡嫌其穷困,欲以女改适夏元虚,时秋麟已中解元,急谋于密友苏紫宸,托媒得之,拟临时归儒珍,而蔡女若兰竟逸去,为紫宸之叔诚斋所收养。夏元虚为世家子而无行,怒其妹瑶枝时加讥讪,因荐之应点选;瑶枝被征入都,中途舟破,亦为诚斋所救。诚斋又招儒珍为西宾,而蔡其志晚年孤寂,亦屡来迎王,养以为子,亦发解,娶诚斋之女馨如。秋麟求婚夏瑶枝,诚斋未许,一夕女自来,乃偕遁。
时紫宸已平海寇,成神仙,忽遗王陈二人书,言真瑶枝故在苏氏,偕遁者实花妖,教二人以五雷法治之,妖即逸去,诚斋亦终以真瑶枝许之。一日儒珍至苏氏,忽睹若兰旧婢,甚惊;诚斋乃确知所收蔡女,故为儒珍聘妇,亦以归儒珍。后来两家夫妇皆年逾八十,以服紫宸所赠金丹,一夕无疾而终,世以为尸解云。
《铁花仙史》较后出,似欲脱旧来窠臼,故设事力求其奇。
作者亦颇自负,序言有云,“传奇家摹绘才子佳人之悲欢离合,以供人娱目悦心者也。然其成书而命之名也,往往略不加意。
如《平山冷燕》则皆才子佳人之姓为颜,而《玉娇梨》者又至各摘其人名之一字以传之,草率若此,非真有心唐突才子佳人,实图便于随意扭捏成书而无所难耳。此书则有特异焉者,……令人以为铁为花为仙者读之,而才子佳人之事掩映乎其间。”然文笔拙涩,事状纷繁,又混入战争及神仙妖异事,已轶出于人情小说范围之外矣。
※ ※ ※
〔1〕《金瓶梅》这个书名系摘取小说中人物潘金莲、李瓶儿、春梅三人名字中各一字组成。蹈袭这种做法的,如《玉娇梨》,系取白红玉的“玉”,吴旡娇(白红玉的化名)的“娇”和卢梦梨的“梨”三字组成;《平山冷燕》系取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四人之姓组成。
〔2〕《玉娇梨》、《平山冷燕》法译本 《玉娇梨》法译本《Ju-Kiao-Li》,最早为法人锐摩沙(ABRémusat)所译,又名《两个表姐妹》(《Lesdeuxcousine
s》),一八二六年巴黎出版。后又有裘利恩(SBJulien)的译本,亦名《两个表姐妹》,一八六四年巴黎出版。《平山冷燕》法译本《Ping-Chan-Ling-Yen》,也是裘利恩所译,又名《两个有才学的年青姑娘》(《Lesdeuxjeunesfilleslettré
es》),一八六○年巴黎出版。
〔3〕《好逑传》法德译本 法译本有《Hao-Khieou-tschouan》,为阿赛(GBd’Arcy)所译,又名《完美的姑娘》(《Lafemmeacp-lie》),一八四二年巴黎出版。德译本较早的是《HaohKjo’hTschwen》,为摩尔(CBGBVonMurr)从英文转译,又名《好逑快乐的故事》(《DieangenehmeGeschichtedesHaohKjoDh》),误以好逑为人名,一七六六年莱比锡出版。直接从中文翻译的名《冰心与铁中玉》(《EisherzundEdeljaspis),为法朗兹·孔(FBKuhn)所译,又名《一个幸福的结合的故事》(《DieGeschichteeinerglücklichenGatEtenwahl》),一九二六年莱比锡出版。
〔4〕《玉娇梨》 清张匀撰。题“荑荻山人编次”。(“荑荻山人”一作“荻岸散人”)。
〔5〕盛百二(1720…?) 字秦川,清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曾任淄川知县。所撰《柚堂续笔谈》,三卷,内容多记文坛轶事和掌故。
张博山,名劭,清秀水人。撰有《木威诗钞》,《两浙輶轩录》收有其诗。
〔6)据《好逑传》,“韩愿妻”应作“韩愿女”。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宋人说话之影响于后来者,最大莫如讲史,著作迭出,如第十四十五篇所言。明之说话人亦大率以讲史事得名,间亦说经诨经,而讲小说者殊希有。惟至明末,则宋市人小说之流复起,或存旧文,或出新制,顿又广行世间,但旧名湮昧,不复称市人小说也。
此等书之繁富者,最先有《全像古今小说》〔1〕十卷,书肆天许斋告白云,“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刻”,绿天馆主人序则谓“茂苑野史家藏古今通俗小说甚富,因贾人之请,抽其可以嘉惠里耳者,凡四十种,俾为一刻”,而续刻无闻。已而有“三言”,“三言”云者,一曰《喻世明言》,二曰《警世通言》,今皆未见,仅知其序目。
《明言》二十四卷,其二十一篇出《古今小说》,三篇亦见于《通言》及《醒世恒言》中,〔2〕似即取《古今小说》残本作之。
《通言》则四十卷,有天启甲子(一六二四)豫章无碍居士序,内收《京本通俗小说》七篇(见盐谷温《关于明的小说“三言”》及《宋明通俗小说流传表》),因知此等汇刻,盖亦兼采故书,不尽为拟作。三即《醒世恒言》,亦四十卷,天启丁卯(一六二七)陇西可一居士序云,“六经国史而外,凡著述,旨小说也,而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词或伤于藻绘,则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此《醒世恒言》所以继《明言》《通言》而作也。”是知《恒言》之出,在“三言”中为最后,中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一事,即《京本通俗小说》卷十五之《错斩崔宁》,则此亦兼存旧作,为例盖同于《通言》矣。
松禅老人序《今古奇观》云,“墨憨斋增补《平妖》。穷工极变,不失本来。……至所纂《喻世》《醒世》《警世》‘三言’,极摹世态人情之岐,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平妖传》有张无咎序,云“盖吾友龙子犹所补也”,首叶有题名,则曰“冯犹龙先生增定”,因知“三言”亦冯犹龙〔3〕作,其曰龙子犹者,即错综“犹龙”字作之。犹龙名梦龙,长洲人(《曲品》作吴县人,《顽潭诗话》作常熟人),故绿天馆主人称之曰茂苑野史,崇祯中,由贡生选授寿宁知县,于诗有《七乐斋稿》,而“善为启颜之辞,间入打油之调,不得为诗家”(朱彝尊《明诗综》七十一云)。然擅词曲,有《双雄记传奇》〔4〕,又刻《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5〕,颇为当时所称,其中之《万事足》《风流梦》《新灌园》皆己作;亦嗜小说,既补《平妖传》,复纂“三言”,又尝劝沈德符以《金瓶梅》钞付书坊板行,然不果(《野获编》二十五)。
《京本通俗小说》所录七篇,其五为高宗时事,最远者神宗时,耳目甚近,故铺叙易于逼真。《醒世恒言》乃变其例,杂以汉事二,隋唐事十一,多取材晋唐小说(《续齐谐记》《博异志》《酉阳杂俎》《隋遗录》等),而古今风俗,迁变已多,演以虚词,转失生气。宋事十一篇颇生动,疑《错斩崔宁》而外,或尚有采自宋人话本者,然未详。明事十五篇则所写皆近闻,世态物情,不待虚构,故较高谈汉唐之作为佳。
第九卷《陈多寿生死夫妻》一篇,叙朱陈二人以棋友成儿女亲家,陈氏子后病癞,朱欲悔婚,女不允,终归陈氏侍疾,阅三年,夫妇皆仰药卒。其述二人订婚及女母抱怨诸节,皆不务装点,而情态反如画:
……王三老和朱世远见那小学生行步舒徐,语音清亮,且作揖次第甚有礼数,口中夸奖不绝。王三老便问,“令郎几岁了?”陈青答应道,“是九岁。”王三老道,“想着昔年汤饼会时,宛如昨日,倏忽之间,已是九年,真个光阴似箭,争教我们不老?”又问朱世远道,“老汉记得宅上令爱也是这年生的。”朱世远道,“果然,小女多福,如今也是九岁了。”王三老道,“莫怪老汉多口,你二人做了一世的棋友,何不扳做儿女亲家。古时有个朱陈村,一村中只有二姓,世为婚姻,如今你二人之姓适然相符,应是天缘。况且好男好女,你知我见,有何不美?”朱世远已自看上了小学生,不等陈青开口,先答应
小说推荐
- 069、[历史小说] 大唐小郎中 作者:沐轶(起点vip2012.2.4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ω《大唐小郎中》正文 第1章 药房刺骨的寒风穿过县中医院那空荡荡的走廊,吹拂着门诊部挂着的已经有些污垢的白色门帘,哗啦啦响着,更显得空荡荡的走廊格外的空寂。左少阳站在药房门口,两只手插在裤口袋里,缩着脖子,有些悲凉地瞧着清冷的医
- 最新章:第717章
-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作者:韩石山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序言*过去因为尊崇鲁迅,以为鲁迅从来是正确的,把跟他有过争论或对立的人,全贬为落后或反动,这样做太对不起历史了,也太对不起那些曾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过贡献的个人了。还鲁迅一个公道,也是还历史一个公道,还历史上许多人物一个
- 最新章:第41章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作者:荡寇入关与出关楔子雨亭是一个大学生,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中国的文科其实也很轻松,至少在雨亭看来是这样的。当别人都在死记硬背的时候,他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看书,他只是觉得背书太累了,不如看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自己也没多大压力。老天还是不长眼,高考中居然获得了
- 最新章:第147章
-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 本篇系鲁迅一九二四年七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记录稿,经本人修订后,收入西北大学出版部一九二五年三月印行的《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么,中国当然不会在例外。但看中国进化的情形,却有两种很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羼
- 最新章:第8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
-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无上,惟我独尊。从轩辕黄帝到辛亥革命一声吼,推翻帝制,将"帝王"皇帝"扫入历史垃圾堆,前后约5000年,中国共出了300多位帝王 前言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
- 最新章:第127章
- 天意 完全版本 03年中国最强历史科幻小说
- (﹏(﹏╯天 意作者:钱莉芳三代禅让,商汤伐桀,宗周革命,春秋战国…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然而又有谁能想到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更替背后,竟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操纵。在大秦帝国即将崩溃的前夜,淮阴韩信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身怀治国平天下之策,却无人赏识。潦倒中,一位神秘的黑衣人出现在他
- 最新章:第47章
-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
- 1,毁灭的盒子 在《史记》里,司马迁记载一个盒子“昔夏后氏之衰,有二神龙止于夏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先君也”龙是一神秘罕见的物种 许多历史记载里,都有关于龙的记载。如三国时期的吴国 因为屡有人发现龙 并且出现在吴国大地的龙 还有许多种颜色,如黄龙,青龙等。所以吴王曾经用“龙”作为王朝的年号,如黄龙元年
- 最新章:第54章
- 鲁迅传
- 《鲁迅传》作者:王晓明序言为鲁迅写一部传,一部凸现他精神危机和内心痛苦的传。是我久蓄于心的愿望。我曾经那样崇拜他,一直到现在,大概都没有像读他这样,认真而持续地读过其他人的书。书架上那一套淡绿色封面的《鲁迅全集,大多数分册的书脊,都被我摩挲得裂了口,我生长在那样一个荒谬的年代,今天的年轻读者也许想象
- 最新章: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