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第11章


氯率裁矗俊?br />
人们一时肃静,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挤上前瞪着姚局长喝问:“你又是干什么的?你算他妈老几?你又凭什么跟大家伙咋咋呼呼的?李老现在不但是太极拳教练了,还是政协委员了!我们有问题向他反映理所当然!要不他就干脆别当!”一边说,一边不停地推姚局长的胸。
姚局长见汉子鲁莽,怯怯地闪开了……
李一泓终于明白大家为什么围他了,劝说道:“哎哎哎,这位兄弟,骂人可不好,动手就更不好了。今天对不起大家了,我还要赶去单位呢,我们文化馆也正面临烦恼的事啊……”
汉子一把握住李一泓的腕子:“你们文化馆的事我不管,我的事你却必须管,你政协委员有这个责任……”
“那你也要有话好好说!”李一泓走到石桌那,从拎包里取出了笔和小本,“好吧,排队,一个一个说。”
姚局长和杨亦柳站在不远处,面色各异地望着此情此景……
姚局长问:“你怎么看?”
杨亦柳反问:“你指什么?”
姚局长朝李一泓那儿翘翘下巴:“连文化馆的副馆长,也能当政协委员了!”
杨亦柳不冷不热地答道:“谁能不能当政协委员,那可不完全是以干部级别的高低来论的,这点常识你局长大人也应该清楚。”
“像李一泓这样的政协委员如果再多起来,我们当公仆的肯定更不好当了!”
“现在什么人好当啊?我当校长的就好当吗?又要当公仆,又要公仆好当,以后不会再有那样的事了!等着吧,李一泓让你们公仆们心烦的日子还没开始呢!”
“我怎么听着,你有点儿幸灾乐祸似的?”姚局长觉得杨校长的话不是味。
“我不是幸灾乐祸,是为中国的民主进程感到欣慰。”
“我忘了,你是政协常委,和他一样的角色,都是瞪大眼睛时刻准备挑我们碴儿的!”
杨亦柳笑了:“你说错了。不是挑碴儿,是促进工作。我们政协,今天常委还要开议案会呢!”
文化馆剩下的砖瓦已被码成了矮墙,齐馆长站在矮墙内望见李一泓出现,迎上前去。两个人来到办公室里,刚一落座,齐馆长就开口问:“老李,你从网上给市委发了一份帖子?”
“没有啊。”
“现在没外人,你可要对我说实话!”
“真的没有!那种事儿,我要做也会预先跟你商量……等等,我明白了,准是我家素素干的!她见我为咱们小仓库的事儿着急上火,替咱们文化馆愤愤不平,怂恿我以政协委员的名义给市委写信。我连委员证还没见着呢,你说我能听她一个孩子吗?可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怎么敢瞒着我……”
“别说了,肯定就是那么回子事儿了!也不知她都写了些什么混账话,我看咱俩今天肯定是凶多吉少了!唉,老李哇,你可不能因为素素是小女儿就宠惯她!”
李一泓恼怒地说:“我回去一定教训她!”
“来了!”小刘探进头来报信。
李一泓和齐馆长同时站起,齐馆长小声叮嘱:“可千万别说是素素发的帖子,那更糟。你得挺直腰杆自己扛……”
一见面,市政协的蒋副主席打量了李一泓一眼,说:“李一泓同志这身衣服很显精神嘛!”
李一泓笑着说:“清晨在公园里教太极拳来着,没来得及换下。”
齐馆长介绍道:“我们李副馆长是太极传人,他祖父曾是太极高师。”
林局长刮目相看地说:“以后也收我做徒弟如何啊?”
李一泓连想都没想就回答说:“没问题。”
蒋副主席哈哈一笑:“听,多痛快。”
齐馆长说:“我们李副馆长见了领导不太会说话,两位领导千万别见怪。”
蒋副主席说:“我们也没见怪呀。齐馆长,是不是你自己见了领导太会说话了啊?”
齐馆长不好意思了,其他人都被蒋副主席的话逗乐了。
蒋副主席喝了口茶,又说:“你们文化馆的问题嘛,就呈现在那儿,谁也不能说那不是个问题,更不能说那些问题不解决也行。一泓同志,你给市委办公室写的信,市委领导们很重视,虽说措词尖刻了些,但领导们并没有不满。情况通告给政协了,所以我和林局长今天就来了。解决你们的问题,没钱不行。现在已经是下半年了,各级政府部门财政都很吃紧,我和林局长想当面听听你们的意见,你们希望怎么个解决法呢?”
齐馆长暗地里捅了捅李一泓,李一泓会意,说:“无论如何,恳请领导们批给我们一笔钱,让我们好歹把小仓库再盖起来。”
林局长试探地问:“那,你们的意思……多少才够呢?”
李一泓鼓了鼓勇气:“两万!”
蒋副主席看了眼林局长,林局长面露难色。
齐馆长情绪化地说:“要不就大胆点儿,把我们这文化馆彻底翻修一新,也是办法。可一万两万都乞求不到,我们能指望哪方面批给我们二十万、三十万吗?”
蒋副主席又喝了口茶,说:“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指望呢?”
齐馆长和李一泓你看我,我看你,再一齐看蒋副主席,不明所以……
蒋副主席说:“我们这个省,是个经济欠发达的省。我们这个市,在全省又是个经济欠发达的市。这就使我们的某些领导同志,对发展经济和关怀群众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长期的错误观点,他们成天在那里发誓——让我们把蛋糕做大,让我们把蛋糕做大。言下之意那就是,等他们把蛋糕做大了,自然就会回过头来满足老百姓的种种诉求。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任何道理都应该具有灵活性,否则就是僵理了。GDP的增长是件较复杂的事,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又要把蛋糕做大,那很不容易。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市,也许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那么这十年二十年里,老百姓既普遍又一般的愿望,就都有理由因为一般而不理不睬了吗……”
齐馆长和李一泓都忘了记录,听呆了。连小刘倒完水后,也在一角听起来……
蒋副主席继续说:“据政协许多委员们反映,节假日无处可去,文化生活单调,也是市里群众抱怨之声颇多的事……”
林局长插言道:“有资料显示,他们文化馆在几乎没有什么经费支持的情况之下,那还是人人尽力而为了的。”
齐馆长说:“我们文化馆老李最辛苦,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的事情也最多。”
蒋副主席说:“一泓同志,所以咱们政协常委会上,全票通过增补你为委员啊!那么,你能不能就你这二十几年来做群众文化工作的体会向我们谈谈你的思考呢?”
李一泓显得还是有点局促:“这……其实我也没形成过什么成熟的思考……”
齐馆长又急了:“嗨,你这人!你别这样啊!领导让你谈,你还犹犹豫豫的干什么?你经常跟我说的那些话,那就都是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嘛!”
李一泓说:“好,我谈谈。刚才齐馆长说的那些话,我是都对他说过的。有的领导听到了肯定会发火,但我有我的道理,所以那不完全是牢骚怪话。比如群众文化工作吧,有的市领导就不了解,我们这一座城市的百姓,一半以上二十几年前都还是农民。对于他们,光看电视是不行的。电影票价又太贵,他们舍不得花二三十元看一场电影。他们身上,还保留着农民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习惯,比如逢年过节耍龙灯、舞狮子、扭秧歌、跑旱船、赛歌、唱地方戏、设擂台比武艺,等等。他们的生活里还得有这些。如果没有,他们就会觉得生活太没滋味儿了,年没年劲儿了,节没节劲了。我们文化馆的工作,就是要给群众的日子里加进那些。可前几届市领导中却有人说——电视里那么多频道,还整天看不够哇?那些都过时了,太土了!文化馆的存在没必要了,多余了!还不如拆了,卖地算了!招商引资才是正事!这样的领导干部根本不理解,我们这个城市里的百姓,不但要文化娱乐,还要在户外进行的,集体的,有声有色的!他们是些有活力的百姓!”
蒋副主席轻拍桌子:“说得好!我完全同意!”
“你们二位馆长,为什么就不敢提出把文化馆彻底翻修一下呢?要敢嘛!有些事,要有人敢想,那才有希望变成现实啊!”
蒋副主席的话语重心长。
李一泓摇摇头说:“那恐怕需要四五十万啊!”
齐馆长也说:“还是不敢指望,不敢指望。”
林局长说:“你看你们,蒋副主席为你们指点迷津,你们反而这么不开窍!”
蒋副主席笑了:“四五十万要想让市政府现在拿出,门儿都没有。但今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