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枚金花钿》第4章


样一条古老的街道,还有斑驳的码头,海浪冲上沙滩,鼻子甚至能闻到一种特有的海水咸涩的味道。他看见父亲低着头走在街道上,走在海岸边,一闪而过,怎么追也追不上。
渔村都是相似的,却也各有不同。林默然一时之间,分辨不出这到底是相似还是相同。
“怎么?”唐泽对林默然的态度感到有些奇怪,不由地问道:“这地方你去过?”
“不,没去过。”林默然摇了摇头说:“但是刚才突然看见照片的时候觉得有些眼熟。”
“哦。”唐泽道:“估计你到过别的渔村,其实很多地方都是差不多的。比如,城市一眼望去都是高楼大厦。渔村一眼望去便都是渔船和渔网。”
“应该是的。”林默然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然后道:“我挺喜欢旅游的,这些年去了不少地方,可能是在哪个海边看到过相似的景色,刚才乍一看才觉得那么眼熟。”
这是绝对说得通的解释,唐泽虽然觉得林默然此时的状态突然有些异样,但是并没想太多,顶多想到他曾经是不是在某个海边遇到过特别的事情,所以乍一看见才会如此失态。随后唐泽让林默然将资料拿回去慢慢看,顺便收拾好东西,把店安排一下,明早出发。
如果说本来林默然还有心情和唐泽闲聊几句的话,在看到这几张照片之后,便彻底没了心思。
以前,林默然也追寻过梦中的场景,但是那很难。仅凭借着回忆梦中的几个模糊的镜头去寻找一个确切的地方,几乎是件大海捞针的事情,可如今却看见了希望。他从来不曾离那个梦境那么近。
本来他还觉得今天才签了合同明天就出发实在是有些仓促,可如今却是恨不得马上就走,一时也不想耽搁。但是马上就走显然是不合适的,林默然按捺了一下急切的心情,带着唐泽给的一袋资料回到了自己的古董小店。
回到店里,他急忙将资料一页一页地铺在桌上,细细地查看。可惜除了那几张在梦境中见到的街道和海滩外,他再没看出有什么异样。随着时间推移,梦境会越来越浅,梦境中的图像也越来越模糊,终于消失不见。若不是照片放在桌上,真真切切地告诉他这地方确实是存在的,他以为梦中的一切都是幻觉。
看着照片呆坐了半晌,林默然轻轻叹了口气,摸了摸胸口装着纸条的吊坠站起身来。
他找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想过放弃,如今终于离目标更近一步了,那还有什么失望的理由呢。
他打起精神收拾了些东西。也不知道这一趟什么时候能回来,古董店虽小,却也还是有些生意要交代的。林默然将客人定下的东西包装起来,写了册子放在隔壁店里,又一个个电话通知。店里的东西虽然没有很值钱的,可也是自己吃饭的家伙,长时间无人照料,有很多要装盒才好保存。林默然动作虽然熟练利落,可等一切忙完也到晚上了。
林默然以为自己一定会为了心中的谜团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谁知道闭上了眼睛便一夜好眠,直到第二天一早七点半被闹钟的铃声吵醒。
和唐泽约的时间是八点,林默然一个大男人,早上起来没有什么可折腾的,洗脸刷牙拎了简单的包裹,大门一锁便能出门。
出了门,街上有五块钱一套的煎饼,他想了想买了两个。吃一个七分饱,吃两个稍微撑,林默然决定和唐泽客气一下,如果他不吃自己也不会浪费。
林默然从小就是草根阶级,没接触过上流社会,不知道那些钱多得用不掉的公子哥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吃早饭也要开瓶拉菲漱口。但是他看唐泽似乎没有什么架子的样子,总不好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先将人定了位。
林默然站在街边,把自己那份煎饼啃得差不多的时候,一辆墨绿色的卡宴从远处疾驰而来停在了他面前。
唐泽隔着副驾驶探头过来招呼他:“上车。”
林默然唔了一声,将剩下的一小块塞进嘴里,然后对着唐泽一举袋子问:“吃早饭了吗?”
估计唐泽很久没遇见用一袋几块钱的早点来讨好他的员工了,稍微愣了一下,索性下了车坐上副驾驶,拿过林默然手里的煎饼,咬一口之后满意地点点头含糊道:“你先开,累了换我。”
林默然开始还为自己那有点儿囧的邀请行为捏了把汗,见唐泽十分自然地接受了,这才松了口气。他是自由职业者,又是做生意的,有时候难免随兴一些,要是碰上个中规中矩的老板,那可就别扭了。
一路无话,两人偶尔就金饰和观和渔村交换一下观点,然后便是找路。
从金陵去舟山走高速大约五个小时,非节非假的日子一路畅通无比。但是下了高速之后就比较麻烦了。观和渔村不是旅游景点,比较偏僻,唐泽在路上买的舟山地图上有这个地方,但即便是看着地图、开着导航,两人也走错了几次路,直到下午三点,才在一条岔道上看见一块破旧的牌子。
牌子是木制的,斑驳破旧,牌子上用红漆规规整整地刷着几个大字:“观和渔村欢迎您”。
第三章 老金匠
今天的天气不好,从金陵出来的时候天色就有些阴沉,如今更是黑云压顶,感觉倾盆暴雨会随时从天而降。
观和渔村里大部分是渔民,靠打鱼为生。这样的天气,海上风大浪大,是不能做事的。渔民们往往将船停进码头,或者织补渔网、修修工具,或者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打个麻将、推个牌九,休息一天。
资料上显示,观和渔村有条老街,建国前便是个街市。周边五里八乡的村子逢五赶圩,便都聚在这老街上以物易物,换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现如今经济交通发达了,赶圩的习俗渐渐淡了,但这条老街却还是保留了下来。长长的一条青石板路,两边两排门面,摆着日杂用品,衣服鞋帽、渔网渔具应有尽有。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富贵金铺,就在老街的中间,经历了风雨飘摇,虽然破旧却别有一番沧桑韵味。
林默然和唐泽将车停在街头便往金店走去。这条街说是长街,不过是在古代商业建筑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今看来一眼便能看见尽头,规模并不算大。
林默然的视力很好,远远地便看见街中心一家和照片上一模一样的招牌,虽然破旧,但是“富贵金铺”那四个字却还是很好辨认。
店门是开着的,店里隐约地还能看见人影晃动,而且绝不止是一个人。
林默然有些意外,回头对唐泽道:“看来这家金店的生意还不错,店里客人不少呢。”
这不是大城市商业街,在这样人均消费极其有限的地方,做奢侈品的生意,按着林默然的想法,几天能做一笔生意就已经很不错了。
唐泽正在路边的小店里买水,闻言探了下头,还没等表示赞同,便听正在找钱的杂货铺老板接了一句:“好什么呀。”
“怎么?”林默然奇问道:“生意好,难道不是件好事?”
杂货铺老板一边将零钱递给唐泽一边道:“那哪儿是生意好啊,哎……”
这一句叹得很是有些感慨,听得两人却来了兴致,追问道:“怎么?店里的那些人不是买东西的吗?”
虽然这些年渔村改革开放了,村民对外界的了解也多了,有时候也有些爱猎奇的游客会特意来体会海钓的乐趣,但是终究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常来常往的人大多都是相识的,村民们对外人始终有一些警觉心的。
杂货铺老板虽然自己接了一句话,但是听着两人多问,迟疑了一下道:“看着两位不是本地人吧。来玩儿的?”
唐泽的卡宴就停在离小店不远的路边,很是显眼。杂货铺老板虽然不认识这具体是个什么牌子的车,但是看着便觉得一定是辆值钱的车。
一般到他们这儿来玩的外地人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没钱闲得慌,到处乱转的所谓驴友。一种是有钱撑着了的,大城市待得烦躁了,平常的景点去的多了,便想法方法地往一些偏僻的地方走。
唐泽在杂货铺老板眼里,无疑属于后一种人。
唐泽笑了笑说:“我就是来找富贵金店的,我有个朋友是摄影师,他喜欢到处走,拍些原生态的风景。前阵子来了观和渔村,觉得这个金店很有旧时的味道,就多拍了几张。”
杂货铺老板听得一头雾水。“所以呢?”他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眼,觉得两人看着显然不是摄影师,连个相机也没有啊。
唐泽道:“他拍摄金店的时候,也拍了几张店里面的摆设。我喜欢收集工艺精巧的金器,见了之后觉得金铺老板手艺很好,就和朋友一起来看看。”
喜欢收集金器,这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