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蛇踪》第221章


煜ぃ腊讣闹⒔嵩谑裁吹胤健蛘咚当景傅囊傻阍谑裁茨睦铩?br />
在会议期间,欧阳平和陈局长住在一个房间里面,会议历时两天半,欧阳平有足够的时间向陈局长请教。每天吃过晚饭以后,陈局长和欧阳平早早回到房间,陈局长详细讲述,欧阳平认真记录。
大家都知道,在此之前,欧阳平已经对“4。17”案的所有材料进行了反复的咀嚼和揣摩。关于资料上的情况,笔者会在下面做详细的交代,在欧阳平介入此案之前,笔者肯定要交代清楚。
现在,我们先听听陈局长怎么说。
下面是欧阳平记录的内容:
阎高山的家在门头村,门头村一共有四十三户人家,阎高山家独居在一个山坳里面——说独居不很准确,在阎家坳里面还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只有一个人,是一个五保户,一辈子没有结婚,此人名叫阎正发,是阎高山的堂叔,年龄在五十岁左右,耳聋眼花,据说小时候得天花留下的毛病——一个耳聋眼花的人,他能说出什么所以然来吗——这样说来,阎高山可不就是独居吗。
和阎高山距离最近的一户人家也有四五百米,中间还隔着一片竹林,再加上阎家坳背靠大山,树木环抱,站在村子里面任何一户人家的门口,都看不见阎高山家三间砖瓦房和两间茅草房——连炊烟都看不见。阎家虽然和村里人关系很好,但由于脱离大家的视线,所以,门头村人对阎家的情况知之甚少。想从门头村人的口中了解阎家的情况,非常困难,当年,陈局长和吴起踏破了门头村四十一家门槛,都没有从村民的口中了解到一点有价值的线索。
门头村在滁河的北边,在老山的南麓——老山原本成南北走向——在东门镇的西边,老山被滁河分开,在滁河北岸开始缓缓拐向东北,门头村距离滁河三里地,在门头村的东边有一个山寨,叫黄石寨,黄石寨和门头村隔河相望,这条河是滁河的一条支流,这条河的名字叫清水河,滁河成东西向,清水河成南北向。在门头村的西边有一个村庄,叫葛家村,葛家村坐落在老山的山脚下,葛家村距离门头村两里地,在葛家村的南边是刘家湾和槐树坡,这两个村子坐落在滁河北岸;门头村的东南方还有一个村庄叫范家营,加起来一共是七个村寨,这就是我们在上一章提到的七个村寨,护国大队一共有十个村庄,另外三个村庄在老山的北麓,这三个村庄的名字很好记:由东向西,分别叫前徐村、大徐村、后徐村。山上有几条山路,将老山南北两麓的村寨连接起来。?br />
正文 第三章 毫无征兆
阎高山的失踪毫无征兆。
每年一到年底,阎高山的活动范围就在老山南麓七个村寨,平时,他挑着卖货的担子,活动的范围在东门镇的周边地区——除了东门镇——阎高山也到东门镇去,他隔一段时间就要到东门镇去补货——当时可没有什么小商品批发市场。阎高山进货的价格便宜不了多少钱,所以,阎高山赚得完全是辛苦钱。
陈局长特别强调,阎高山以挑高箩为生,卖一些针头线脑、点心糖果之类的生活用品,但阎高山也收一些古董文物之类的东西,乡下人,看上阎高山的货,口袋里面又没有现钱,就会拿一些东西和阎高山交换,这样一来,就会碰到一些值钱的宝贝,阎高山祖上三代以此为业,跟这个不无关系。
欧阳平在这一段内容旁边做了一个特别的记号——三个大大的问号。
村里人反映——只要是认识阎高山的人,都会这么说,阎高山为人忠厚老实,待人和善,除了嗜烟好酒,几乎挑不出有什么毛病,阎高山和田二秀的感情也不错,陈局长特别强调,门头村人之所以说阎高山和田二秀的感情不错,主要是根据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他们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出生以后,既办了满月酒,又办了一百天。村上家家都来上份子,阎高山和田二秀夫唱妇随,村里人都看在眼里。第二,村子里面,几乎家家都吵架,村子里面隔些日子,就会有人家吵架,但阎高山和田二秀从来没有吵过架,尽管阎家和各家距离比较远,但彼此之间,还是能听到吵架声的。阎高山和田二秀不但不吵架,还经常跑到别人家去苦口婆心地开导一番。
门头村人众口一词:阎高山从来不和人吵架,乡亲们经常在他那儿赊账,他卖东西的时候,别人少几分钱,他就免受,他还经常给小朋友们糖果吃,阎高山的拨浪鼓成了小朋友们的期盼,只要他出现在村口,小朋友们就会围拢上去。
陈局长还提到了一个细节:阎高山经常接济堂叔阎正发,这么说吧!阎正发除了在生产队领一点口粮之外,全靠阎高山夫妇俩照顾了。
阎高山的老婆田二秀人长得很漂亮,挑高箩在一般情况下赚不到什么大钱,但在落后的农村,有这样一种谋生的手段和路径,一家人应该是衣食无忧,阎高山挑高箩,凭的是勤,靠得是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口碑,又有固定的客户,所以,阎高山很少让田二秀下地干活,顶多是在农忙的时候,扛几天锄头,下几天地,这样一来,田二秀无论从水色,还是从衣着上看,都要比那些整天和泥巴打交道的女人强许多。
陈局长和吴起走访了很多女人,大家对田二秀没有一点微词,陈局长是指男女关系方面,可以这么说,田二秀的名声,在门头村不亚于丈夫阎高山。
陈局长说这些,无非是为了说明,以阎高山的性格和人缘,他家在村子里面是不可能有仇人的;以田二秀的作风,夫妻俩在感情上没有一点缝隙可钻。?br />
正文 第四章 如同幽灵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号,早晨,八点钟左右,有人看见阎高山挑着货郎担走出村子,此人是门头村会计李迎中的老婆门翠华,她正准备下地干活,她打开院门,想看看其他人有没有出院门的时候,正好看到阎高山挑着货郎担从她家院门前走过,双方打了招呼,门翠华还在阎高山的货郎担上拿了一把纳鞋底的锥子。
按照阎高山行走的路线来看,阎高山离开门头村以后,方向应该是到葛家村,因为门翠花的家就住在村子西头,而阎高山家在村子的东头。到葛家村去,肯定要经过门翠花家的院门。
遗憾的是,陈局长和吴起到葛家村调查走访,结果怎么样呢?大家想必已经猜到了。不错,在四月十七日这一天,葛家村人没有见过阎高山——连影子都没有见着。
奇怪的是,陈局长和吴起在葛家村没有找到阎高山的踪迹,他们却在门头村西边的黄石寨找到了严高山的行踪,阎高山如同幽灵一样从门头村的西村口游荡到门头村东边的黄石寨。前面,笔者已经交代过了,黄石寨在门头村的东边,方向刚好和葛家村相反,黄石寨在清水河的东岸,大家已经知道了,整个护国大队十个村寨都坐落在老山南北两麓,有的村庄坐落在山腰上,有的村庄坐落在山脚下,所以,清水河的东西两岸都是丘陵地带。从门头村到黄家寨有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这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几乎是在老山南麓的山腰上。
照这么讲,阎高山消失的地方应该是在黄石寨。
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阎高山虽然出现在黄石寨,但没有在黄石寨做一笔生意,不仅如此,黄石寨的人根本就没有和阎高山照过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
阎高山经过黄石寨,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从寨子中间穿过黄石寨,阎高山平时都走这条路,只要阎高山的拨浪鼓一响,想买东西的人就会应声而至,所有交易都可以在村子中间那棵百年槐树下完成;另一条路是黄石寨北边的一条山路。这条山路和寨子之间一条二十几米宽的河流,阎高山选择这条路,那就是不准备进黄石寨——不准备在黄石寨停留。在黄石寨人的记忆中,阎高山从来不走这条路。
不但陈局长和吴起百思不得其解,四月十七号上午,黄石寨看见阎高山和他的货郎担的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见到的人难道是阎高山的魂灵?
四月十七号早晨八点多钟,在黄石寨,看到阎高山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人是在生产队社场喂牛的马宗生,此人的年龄在六十岁左右;还有一个人是在河边洗衣服的刘双双,此人二十岁左右,是一个刚过门的新娘子,她看到阎高山从河对岸走过去,还喊了一声——刘双双想卖几两毛线和一块香皂,大概是因为声音太小,再加上树木的遮挡,阎高山没有听见刘双双的声音,也没有看见刘双双本人。?br />
正文 第五章 天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