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蛇踪》第205章


罗开良和徐在道考虑得果然周全,也很阴毒啊!
“你老婆陈梅不是见过这些青花瓷吗?”
“她是看过,但她并不知道这是陈家的‘镇宅之宝’。”
“既然陈耀祖让陈梅看到这些青花瓷,为什么不让她知道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呢?”
“不知道,恐怕还没有到时候吧!陈耀祖做梦都不会想到死的额这么。”
“你刚才说,你是在吃晚饭的时候潜入西厢房和密室的。”
“不错。?br />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必有一失
陈家有那么多人,你不怕被别人发现吗?”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都在前院的西厢房了里面吃饭,过去,那里是我们平时吃饭的地方。陈梅把饭菜端给我以后,就到前院吃饭去了,我就是利用这个机会潜入西厢房和密室的,这用不了多长时间,只需要几分钟,我只需把那道门后面的城墙砖移开就行了。”
“为什么要在二十九号的晚上把砖块移开呢?”
“必须在徐在道潜入密室之前做这件事情。”
“这是为什么?”
“陈耀祖是什么人?我对他太了解了,他这个人做事一向非常谨慎,我前面不是说过了吗?他已经有所防备了。”
“你们已经察觉了?”
“他对四个女婿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关键是他看我们的眼神不对了。我前面说过,后来,他睡觉的时间提前了,提前睡觉,就是提前进入密室。”
生活习惯的改变,就说明陈耀祖发现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开玩笑,在黑暗处,有两双凶残而贪婪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以陈耀祖的敏感和精明,有那么一点异样的感觉,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
“陈耀祖精明了一辈子,还是落入了你们设计好的圈套。”
“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陈耀祖,他毕竟老了。”
在罗开良的言语之中,充满了对陈耀祖的不满和怨恨。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自从罗开良原形毕露之后,在罗开良的舌头尖上,“老泰山”变成了“陈耀祖”。这应该是罗开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后来呢?”
“陈耀祖回到家之后,楼下的麻将也不打了,大家都随陈耀祖进了西厢房,我爬上了楼阁。”
“你爬上楼阁做什么?”
“告诉徐在道陈耀祖已经进入西厢房。”
“如何告诉?”
“手电筒。”
“你用手电筒和徐在道对了暗号?是不是?”
“不错,徐在道也带了一个手电筒。”
即使不对暗号,徐在道也会带一把手电筒,因为他要进入密室。没有手电筒肯定是不行的。
由此看来,楼阁上那九个圆形窗还真发挥了作用。陈家的老祖宗在建造这座庭院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楼阁上的圆形窗会派上这样的用场。
“为什么要对暗号呢?徐在道直接进入密室耐心等待陈耀祖不就行了吗?”
“陈耀祖并没有喝多少酒,他虽然上了年纪,但走路一向很,陈耀祖和陈菊走的是曹营关,徐在道走的是扁担巷,扁担巷那条路要绕一点路,徐在道到苍南桥的时候,陈耀祖父女俩已经上了桥,你们也知道,从东门到黄耀岗,只有一条路。我们不敢保证徐在道能在陈耀祖之前进入密室——徐在道必须在陈耀祖之前进入密室,如果,陈耀祖在徐在道之前进入密室,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俩必须对暗号。”
“非常危险?此话怎么讲'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有所借鉴
“陈耀祖在密室里面放了一把剑。即使是在密室里面,他也非常注意自身的安全。陈耀祖进入密室的第一件事情是检查密室里面的东西有没有被人动过,我把密道门后面的城墙砖撬起来,陈耀祖一眼就能看出来。”
“你没有和陈耀祖同处密室,你怎么知道他会检查密室里面的东西有没有被人动过呢?”
“密室,我进去过几次,密室里面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挪过窝,那把宝剑上一点灰尘都没有,但摆放的样子却始终如一。”
“你们是怎么对暗号的呢?”
“我亮一次,他也亮一次。“
“这是什么意思?”
“我亮一次是问他到没到,他亮一次,是告诉我,他已经到了。”
“之后呢?”
“之后,我亮了三次。”
“这是什么意思?”
“我告诉他,可以进入密室了。”
“后来呢?”
“没有后来了,徐在道杀害陈耀祖的过程,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没有跟你说过吗?”
“他没有说,我也没有问——我也不想知道。搁在谁的身上,我看都不会说。”
“带铁锤、铁钉、酒精瓶和酒精棉球,是你们事先谋划好的吗?”
“不错,是我们事先合计好的,但他带什么样的锤子,我不知道,我们当时也没有想这么多啊!要是能想到这么个结果,我们就不会铤而走险了。结果让你们看出了破绽——从这里撕开了一个口子。”
“百密一疏,徐在道做完案子后,也没有跟我提作案工具的事情。这也是天意啊!”
“罗开良,将一根棺材钉加工之后钉入陈耀祖的头颅,这是谁的主意?”
“徐在道出的主意。”
“他怎么会想到这么阴毒的招。”
“他给我看过一本书。”
“什么书?”
“是一本明清奇案集,上面有一个案子。”
“说来听听。”
“在一个大户人家,管家和主人的儿媳妇**成奸,两人合谋将铁钉生生钉入主人的脑袋。衙门介入此案,一无所获,最后开棺验尸,在死者的头颅里面发现了一根铁钉。我当时虽有杀人之心,但心有疑虑,徐在道让我看这个,是想给我吃一颗定心丸。他答应由他亲自动手,我才决定动手。本来是准备两个人一起动手的,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原来,徐在道和罗开良的阴毒是有借鉴的。
“铁钉为什么要从百会穴钉进去呢?”
“我刚才提到的案子,铁钉就是从百会穴钉进去的,徐在道说,人脑袋上的骨头,只有顶骨是最不结实的。”
“根据是什么?”
“人体上所有的骨头都会和外物接触,接触之后,就有了硬度和韧度,只有顶骨,无论站立还是坐卧,接触不到任何物体,尤其是百会穴,是头颅最脆弱的地方。”
徐在道和罗开良在动手之前,还对杀人方式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论证。这种杀人于无形的手法,并非无稽之谈。
“罗开良,徐在道杀害陈耀祖之后,把密室里面的东西拿走了吗?”
“不错。?br />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 莫名其妙
“两个藤条箱藏在了什么地方?”
“藏在了密道里面。”
“密道里面?”
“不错,藏在密道西边的陶窑里面。”
“就是藏铁锤、酒精瓶和酒精棉球的那个陶窑吗?”
“不错,那里原来就有一个洞,徐在道将东西藏进去以后,用砖块将洞口堵了起来。”
“什么时候拿走的呢?”
“陈耀祖出殡后的第二天夜里。”
“是你们两个人一起转移的吗?”
“是。”
大家还能记得这一天吗?这一天夜里面,十二点钟以后,柳妈到陈梅的房间去伺候陈梅吃药,发现罗开良的床上空无一人。
“那天夜里,你是不是在陈梅的茶杯里面放了安眠药。”
“你们连这个也知道啊!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那天夜里,柳妈去伺候陈梅吃药,发现你不在床上。”
“柳妈夜里面到我们的房间去了?”
“陈梅怕自己睡过了,特地关照柳妈十二点钟以后去喊她吃药。柳妈发现陈梅昏昏沉沉的,但她的头上并不烫。”
罗开良脸色苍白,他不是被自己吓着了,就被事实吓着了。自以为神机妙算,考虑周密,没有想到经不住生活中的一次阴差阳错而原形毕露。
“罗开良,封堵密道的工作是什么时候进行的呢?”
“一九六六年下半年——元旦前后。你们说的没错,我是在唐瘸子的烟酒店拿了一包烟和一盒火柴。火柴应该就是在那时候落在密道里面的。封堵密道的工作分三次完成。”
“罗开良,我们再问你一个问题。”
“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一定坦白交代——我不再隐瞒了。”
“徐在道经常夜不归宿,他跟陈菊说在单位值班,可我们到市博物院去调查过了,值班之事纯属子虚乌有。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徐在道在城里有没有落脚的地方呢?”
“他可能和刘湘在一起吧。”
“我们已经问过刘湘了,徐在道从来没有在她家过过夜。”
“这——我就不知道了。徐在道做事向来放在葫芦里面摇,我们除了在合谋杀害陈耀祖的事情上有交流以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