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261章


法国几家医学杂志上发表见解,认为拿破仑曾经在远征埃及和利比亚时便染
上了一种热带病,虽然后来已经治愈,然而在流放期间,导致旧病复发,从
而夺走了他的生命。还有人以十分肯定的口吻认为拿破仑死于圣赫勒拿岛上
猖獗流行的肝病。
关于拿破仑死于毒害的看法,最早流行于法国人中间。因为英国人视拿
破仑为“刽子手”和最可怕的危险人物,对自己控制下的囚徒,他们绝不会
放过置之于死地的机会。法国人出于对自己民族杰出的英雄的爱戴,产生这
样的怀疑,从感情上讲是情有可原的。然而,这决不是证据确凿的科学论断。
至于不久前美国医生提出的拿破仑是因为男性激素严重障碍而死的新见
解,也只能是一个看法而已。
1982 年初,一个震动法国,在西方史学界引起轰动效应的结沦诞生了。
瑞典医生、毒物学家斯坦·福舒夫伍福,在他撰写的《谁是杀害拿破仑的凶
手》一书中声称自己曾翻阅了全部有关拿破仑的回忆录,认真研究了拿破仑
的病历档案,以大量的“史料”、“科学的凭证”,并以弄到的拿破仑的几
绺头发的化学分析中,测定出受害人体内砷的含量是正常人的 13 倍。由此,
他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拿破仑是被凶手用小剂量的砒霜使之慢性中毒而死
亡的。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的可靠性,这位瑞典医生还对曾经生活在拿破仑身边
的人进行了逐一分析,找到了实施这一计划的重大嫌疑人犯,那就是他过去
的部下,一位在战场上毫无树,从不被他重视的蒙托隆将军。蒙托隆利用负
责拿破仑生活日用品供应的便利条件,在他专用的淡葡萄酒中施放砒霜,使
之日积月累,逐渐中毒死亡。
福舒夫伍德从大量的历史事件中证明蒙托隆完全有作案动机,一方面是
他与拿破仑的私怨,另一方面则是他受阿图瓦伯爵之命,充当拿破仑身边的
一名奸细,伺机进行谋杀,以消除波旁王朝因拿破仑的存在而导致的心理上
的恐怖与不安。
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看法的可信性,1994 年 6 月 20 日法国收藏家费舒
在“美国拿破仑研究会”10 名历史学家的协助下,将一个红皮饰盒,交给了
联邦调查局总部的情报官员。盒内是分成 8 绺的 220 根拿破仑的头发。随后,
加拿大医生威达尔也提供了第 9%绺头发。他们希望联邦调查局能辨别真
伪,并运用高科技手段对这些头发进行脱氧核糖酸分析及“原子吸收”化验,
以解开一度称雄欧洲的拿破仑是否惨遭谋害之谜。人们正拭目以待这一研究
成果的问世。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生死之谜
1864 年 1 月 20 日,一位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叫费道尔·库兹米奇的 87
岁老人与世长辞了。商人克罗莫夫出资安葬他后,并在他的墓前竖起了一座
十字架形的墓碑,上刻“这里安葬着伟大的长老,上帝的选候费道尔·库兹
米奇”。而“上帝的选候”,正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战胜法国皇帝拿
破仑一世后正式接受的称号。这位神秘的老人是谁呢?难道他就是曾经叱咤
风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吗?至今还没有一位史学家能以确凿的证据,作出
肯定的回答,只能从一些疑点中作出自己的推测。
弑父自立的俄国沙皇
1801 年,著名女沙皇叶卡特林娜二世的孙子亚历山大,发动宫廷政变,
推翻了他父亲保罗一世的统治,并杀害了他,从而取得了皇位,开始了自己
的执政生涯。他登上皇位后,对内,重用奸臣阿拉克切也夫,强化封建专制
统治;对外,穷兵黩武,恣意征战,在“神圣同盟”的旗帜下,干涉欧洲各
国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扮演了“欧洲宪兵”的角色。他一生的唯
一功绩,就是击败了拿破仑 50 万大军的入侵。他的声名因此也远播欧洲大
陆,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俄国沙皇。
然而,他的暴政,他的倒行逆施,却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导致朝政
腐败,民怨沸腾。他的统治,正处于穷途末路。在一道“圣谕”中他写道:
“根据传闻,自由思想或自由主义的可怕精神已经至少在军队中传播。”这
时,恰逢莫斯科洪水泛滥,房倒屋塌 500 多人因此毙命。与此相似的洪灾,
在亚历山大出生的那年也曾发生过。这种巧合,使他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
视之为“上帝对自己的惩罚”。因为杀死父亲的罪行,多少年来,一直萦绕
在他的心头。
精神濒临崩溃的亚历山大,为了摆脱内心的忧惧,决定偕同皇后伊丽莎
白去亚速海岸一个叫塔冈罗格的小镇去休养。不久,俄国皇室发出讣告:沙
皇陛下在休养地因病驾崩,终年 47 岁。
对于亚历山大的突然去世,人们不得不联想到他在卫国战争胜利以后的
一些反常的心理状态和表现。这以后,他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骄傲,变
得逃避现实,笃信宗教。沉郁的心绪总是像魔鬼一样缠绕着他。有人把他的
这种突变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杀死自己的父亲后,造成长期以来的内心
愧疚,使他终日惶恐不安;国家的内忧外困,穷途末路的政治形势,使他心
力交瘁,而又无力回天。不管怎么说,种种迹象表明,这时他的精神已经濒
临崩溃,也许这是他到塔冈罗格镇去休养的真正原因。他似乎看破了红尘,
厌倦了政务,向往着无忧无虑的山林隐逸生活。
是驾崩还是驾返山林
亚历山大一世驾崩后,给当时的人们就留下了许多疑谜。
首先,人们不解的是既然要去“休养”,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僻远的小
镇?那里濒临亚速海滨,水质浑浊,腐臭逼人,背后又是无边无际的草原,
风沙蔽日,萧瑟凄凉,实际上是囚犯们的流放之地。在皇后还未到达这里之
前,亚历山大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他并对侍从们说“要习惯过另外一种生活”。
这句话的弦外之音,难道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吗?
其次是沙皇的病情报告。据说他是 10 月末来到乌龙佐夫伯爵邑地的。路
上喝了一杯伏牛花果子露以后,他便患病了。11 月初回到塔镇,经医生全力
诊治,他的病情有了好转。但有的记载又说他病情日趋恶化。然而,10 天后,
人们却突然听到了沙皇驾崩的噩耗。如果沙皇是因病医治无效死亡,那么怎
样解释下面的现象?他 19 日病逝,然而死亡证书却发布于 32 小时以后,而
且被召的 10 名医生中只有 2 名在证书上签了字。病情报告中所述亚历山大病
况,又多处与实际情况相悖。证明书中说他患的是间歇热,因而肝脾肿大,
但沙皇实无此病。
其三,是沙皇尸体的奥秘。两天后,即 21 日,人们参加了他的尸体防腐
典礼,然而,死者的面目已经完全腐烂。人们已无法辨认出这位昔日沙皇的
仪容了。次日,棺木便被禁止打开,而且灵柩迟迟不能运回首都。种种迹象
都显得不合常情,令人疑窦丛生,百思不得其解。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沙皇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
从乌拉尔到西伯利亚
就在亚历山大去世不久,有关他驾崩的街谈巷议便沸腾起来,人们绘声
绘色地讲述着种种传奇故事,情节离奇,形象逼真。
有人说沙皇并没有驾崩,而是搭乘一艘英国游艇,到耶路撒冷朝圣去了;
有人说沙皇已秘密前往美洲隐居。千奇百怪的传闻与猜测,本来不足引起人
们的深信,然而一件证据确凿的事实,则为这些故事的可信性提供了一个有
力的佐证。1921 年,苏联发掘亚历山大的墓葬时,发现里面的尸骨不翼而飞。
据此,历史学家设想,这位驾崩沙皇的“替身”尸体已被悄悄运走了。
看来,沙皇也许未死,然而,他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10 年后的一天,在乌拉尔山区的一个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位雍容高雅、
仪表超俗、自称费道尔·库兹米奇的老人。经警察盘问,他声称对自己的一
切毫无所知。于是,他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在这里,他居无定所,含辛茹
苦,生活十分艰难,后由一位富商克罗莫夫的资助才有了自己的小屋。他学
识渊博,待人宽厚,深得当地群众爱戴。这期间,他潜心研读圣经,领悟透
彻。与朋友交谈间,人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