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248章


取有力措施,予以限制了。但在欧洲不同,早在奴隶社会,那里的商品经济
就已经相当发达了,整个中世纪时期又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中统一的封建
王国,所以,在那里商品经济就不可阻挡地发展起来了。当时由于毛纺织工
业的迅速发展,养羊特别有利可图,许多英国商人、贵族把大批农民从土地
上赶走,改为牧场,史称“圈地运动”,又叫“羊吃人”运动。这一运动从
15 世纪末开始,到 19 世纪上半叶,一直持续 300 多年,几乎所有的英国农
民家庭都因此而贫困破产、流离失所。正是由于付出了这样惨重的代价,英
国资本主义工业最早在世界上兴旺发达起来了。究竟当时是怎样一幅惨绝人
寰的图景,我们实在想象不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
件事实:19 世纪初,英国苏格兰地区有一位公爵夫人决定把全郡都变为牧
场。从 1814 年至 1820 年,短短 7 年时间,有 15000 人,大约 3000 户被赶出
了家园。他们的村庄全都被破坏和烧毁。有一个老太婆因不肯离开小屋,就
被活活烧死在里边。结果到 1825 年,原来这块土地上生活的 15000 人,变成
了 131000 只羊。而且还不只是英国农民遭此惨祸,在英国的遍布世界的各个
海外殖民地,普通的劳动群众都莫不到处血泪横流。马克思说:“资本来到
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就这样以广大农民的苦难为代价,英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崛起了。到 17
世纪中叶,暴发起来的英国资产阶级再也无法忍受封建王朝的统治了,他们
与封建王朝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了。于是 1640 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
命,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到 1688 年终于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这
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又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酝酿,到 18 世纪下半叶,终于一场急风暴雨式的
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了。1733 年发明了织布机飞梭。1764 年发明了珍妮
纺纱机。1769 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随后,1771 年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工厂。
1779 年发明了一种新的纺纱机叫“缧机”。1785 年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纺
织工业的发展,对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 1784 年著名的瓦特发明了一种
新型联动式蒸汽机,宣告了“蒸汽机时代”的来临。蒸汽机很快就广泛应用
到了钢铁、煤炭等工业部门。1807 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问世,1814 年又
发明了蒸汽机车。最后,刨床于 1817 年,机床于 1836 年,蒸汽锤于 1839
年,陆续发明应用,实现了用机器生产机器,从而完成了这场伟大的产业革
命。在大约 100 年左右的时间里,英国的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巨额财富。
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也陆续在 19 世纪内完成了上述产
业革命。习惯上,“工业革命”就是指这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实际上,
“工业革命”是指从 15 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工业萌芽、崛起,直到取代农业
成为国民经济主导部门的整个过程,它是一场深刻的生产技术革命,也是一
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制度革命。
现代农业的产生
紧接着上述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之后,第二次技术革命又于 19 世纪下半
叶开始了,电力、电讯、内燃机、钢铁、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如雨后春笋般
地相继涌现,带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向前飞速发展。市场上对农产品的需求
急剧增加。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可能,这就是用现代工业改
造传统农业。
这一过程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因为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整个传
统农业几乎完全被毁灭了。在欧洲大陆,又有相当顽固的传统小农经济势力
和封建残余势力的阻挡,一时难以改造。只有美国近于白手起家,没有那些
传统包袱,可以一开始就立即应用现代工业提供的各种技术手段对农业进行
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另外,欧洲市场对产品的大量需求和美国本土地广人
稀,劳动力缺乏,则是其农业现代化的强大经济动力。
1776 年美国宣布独立时,其农业是相当原始的,基本上是靠人力耕作,
使用的工具也相当简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步,美国首先用 70 年左右的
时间,从 1840 年到 1910 年实现了农业的半机械化,人称“骡马革命”,广
泛推广应用了一批畜力耕作机械,如马拉二铧犁,三铧犁、四铧犁、马拉播
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割草机等等。甚至还有一种集收割、打谷、去秸、
扬场于一身的联合收割机,重达 15 吨,要 40 匹马才能拉动,后来又改为用
蒸汽机推动。
1910 年左右,美国农场开始使用拖拉机。这一年美国农场拥有大约 1000
台拖拉机。但随后发展十分迅速,5 年以后,已经增加到 25 万台。到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达到了 248 万台。与此同时,各种配套作业机具也迅
速增加。联合收割机也改为内燃机来推动,并得到广泛应用。1910 年大约有
1000 台这样的联合收割机,1920 年增加到 4000 台,1930 年猛增至 6.1 万台,
战后 1946 年初达 42 万台。畜牧业方面则出现了挤奶机,1910 年大约 1.2 万
个,1930 年增加到 10 万个,1945 年达 36.5 万个。此外,还有饲草收割机、
捡捆机,到 1945 年分别达到 2 万台和 4.2 万台。这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时,美国农业上各种主要的繁重农活,几乎都可以由机械来完成,基本上
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与农业机械化同时,农业化学化也在这一时期起步了。1840 年,德国伟
大的化学家,人称“有机化学之父”的李比希出版了他那本非常著名的《有
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这标志着农业化学的诞生,也可以
看作是农业化学化的开端。从 1845 年起,李比希开始从事化肥生产的研究,
他发明了一种把碳酸钾和碳酸钠混和在一起的钾肥,还发明了用硫酸处理骨
头的方法生产过磷酸钙。他获得了发明专利权,并把它们卖给了英国和德国
的工厂主们,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化肥生产。这些化肥应用于当时的农业生
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英国人甚至在整个欧洲到处翻挖古墓,平均每年用船
运回 350 万人的尸骨骨粉,以支持本国化肥生产。李比希痛斥他们是“寡廉
鲜耻”。
不过,整个 19 世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农业化学化进展并
不大。这大约因为那时候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所致。美
国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使用矿物肥料的。1900 年,美国使用化肥(实物量)
247.7 万吨,平均每亩 1 公斤,1995 年增至 1846 万吨,平均每亩 9.5 公斤。
可算初步实现农业化学化。
这样,从 19 世纪 40 年代到本世纪 40 年代,美国经过大约 100 年左右的
时间,初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农业技术又进一
步完善和提高,并迅速向各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推广普
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括起来,没有现代工业,就没有现代农业,正是
现代工业塑造了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现代工业浇灌培育出的一朵美丽的奇
葩。
市场的魅力
如上所述,在历史上,正是市场经济创造了现代农业。15 世纪末以后,
欧洲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使简陋的手工业脱胎换骨,变成了现代工业,然
后现代工业又着意装扮,使传统农业换了新貌,成为现代农业。在这里,市
场就好比是上帝,他首先创造了现代工业这个亚当,然后又用这个亚当的肋
骨塑造夏娃——现代农业。基督教《圣经》上说,上帝造人,那是胡扯;不
过用来比喻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诞生倒是十分贴切。依靠市场、服务市场,
与市场共命运、同生死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根本性特征。
首先是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例如,美国一个普通的家庭农场,二三个
人,种地一万多亩,每年生产粮食二三百万公斤。即使这一家都是巨人,也
吃不了这么多。当然几乎百分之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