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140章


的医疗保健条件,因而寿命还能长一点。
最聪明的动物——黑猩猩
猩猩是哺乳动物里最高等的种类,人们把它们称做“类人猿”。现在世
界上有四种猩猩,黑猩猩是其中最聪明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西
部,它们一般身高 1.2~1.4 米,体重 60~75 公斤。头部较圆,眉骨高耸,
眼睛深陷,耳朵大而且向两侧直立起来,鼻子小,嘴巴突出,唇长而薄,没
有颊囊,手脚粗大,臂比腿还要长,没有尾巴。全身除了面部外,都披着乌
黑的毛。炎热而潮湿的非洲热带丛林是它们栖居的地方。它们成群地在树上
筑巢而住,居住很简单,并经常迁移,黑夜在巢里睡,白天外出觅食。喜欢
吃野果、野菜、谷物,也吃荤,地上爬的蜥蜴、昆虫,天上的飞鸟及鸟蛋等
都吃。能活到 30 岁左右。
黑猩猩的脑和面部的肌肉很发达,能做出喜、怒、哀、乐的许多表情和
复杂多样的行为。它还善于用前肢做出各种动作和手势,来表达它的感情和
思想,还能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由于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
仔细研究它们的生活状况,有助于推测一二百万年前古人类的行为和生活的
一些特点。因此长期以来,科学家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世纪初,科学家把黑猩猩看成是理想的实验动物,用它们做过大量的
医学解剖和动物心理实验。它们总是很驯服地进行配合,特别是从小养大的
黑猩猩更是这样。美国耶基斯灵长类生物实验室的海斯及其丈夫抱来一只小
黑猩猩进行饲养,起名为“维琪”,让它和同龄儿童一起生活。经过训练,
它能模仿主人教给它的许多动作和表情,像扬眉毛表示注意到了,摸摸鼻子
表示友好,拍手表示高兴等等。它还学会了使用锤子、锯子等工具,能把木
条钉起来,把木块锯开来。它还顶爱劳动,用吸尘器清扫地毯,开罐头,换
灯泡,给客人送香烟也不会灼痛人的手指。主人还教会它说“爸爸”、“妈
妈”、“起来”、“杯子”等几个英语单词,它还每天和主人同桌吃饭,会
使用刀叉和汤匙。
有的科学家还做了这样的实验,在一间空房子里的天花板上高高地挂了
一串香蕉,墙边放了几只大小不等的空木箱,把饲养的黑猩猩放进屋里,观
察它怎样取食香蕉。开始只见它在地上站起来一次次地向空中比划,为够不
着香蕉而焦急。后来当它发现有木箱后就搬了一只在香蕉下方,站上去还是
够不着,于是再搬来一只叠着放上去,终于攀到了喜爱的香蕉。还有的试验
是,放一张断裂散开的小凳,再摆上铁锤、小钉和木板等东西,黑猩猩居然
能把小凳修理好,站在上面玩耍起来。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观察一只名
叫贝尔的雌黑猩猩,当它发现另一只雄黑猩猩牙齿有病,痛得老捂着脸,贝
尔很热心地拣来一根小树枝,仔细地摘去叶子,把一头弄尖。然后让同伴躺
下,用树枝来剔牙,一直到把同伴牙缝里塞的脏东西清除干净。雄猩猩为了
表示感谢,轻轻地用嘴吻了一下雌黑猩猩。
黑猩猩有没有学习的能力呢?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说明它们能够学会
使用符号语言和手势来表达简单的意思,还可以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塑料
板,拼出“苹果”、“香蕉”、“水桶”、“放入”等词组成的句子。有一
只叫萨拉赫的黑猩猩,经过训练能按照用塑料板拼成的句子,准确地把苹果
放进桶里,把香蕉放到盘子里。 80 年代中,美国亚特兰大市岳克斯灵长类
研究所举行了一场轰动一时的考试,参试的是两头经过训练的黑猩猩山姆和
奥斯汀。让它俩分别坐在两间与外界隔绝的计算机房间里,只见屏幕依次显
示一个个它们学过的象形文字:香蕉、莱果、杯子等等,要求每显示一个文
字图像,就按一下标有“食物”或“用具”的按钮,把主考官出的这些象形
文字题加以归类。结果 17 道题的考试,奥斯汀全对,山姆错了一题,它把“调
羹”归入了“食物”类。大概这是因为山姆平时特别喜欢用调羹吃东西,弄
不清它和食物有什么区别了。这个实验说明黑猩猩已经有了极简单的归纳能
力。科学家还发现黑猩猩在 4 岁以前,学习能力比同龄小孩要强些。但 4 岁
以后,黑猩猩由于没有语言,就无法进一步学习更多东西了。
上面这些事例都是在实验室或动物园里进行的,虽然很有价值,但还不
能完整地、真实地反映出黑猩猩在大自然里的本来面目。要想真正了解黑猩
猩的心理状态和各种行为,包括萌芽状态的原始的劳动情况,就只有到野外
去考察黑猩猩。由于黑猩猩生活在赤道附近的非洲森林里,那里猛兽活动频
繁,气候恶劣,荒无人烟,所以极少有人去做这项艰苦的事情。上个世纪末,
一位叫嘉纳的探险家第一个踏进西非加蓬的热带雨林。他在那里建造了一个
大铁笼子,自己住在里边,经过连续 112 个昼夜的观察,几只胆子大的黑猩
猩只是在很远处张望一下就溜走了,他除了听到猩猩们吼叫的声音以外,什
么也没得到。
大约过了 30 余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耶基斯灵长类生物研究所,派尼森到
西非考察黑猩猩。他到了那里,采用极为隐蔽的方式,悄悄地接近黑猩猩,
从远处用望远镜观察到了它们觅食、筑巢等方面的一些情况,但时间很短,
只有两个多月就结束了。只能说是极为肤浅的调查了。到了本世纪 60 年代
初,一些科学家在非洲中部、东部等三个地点建立了探索野黑猩猩的基地,
三位著名的科学家是柯特兰、里诺尔兹和珍妮·古多尔。他们当中历时最长、
成绩最为显著的是年轻的古多尔,她揭开了许多野生黑猩猩的秘密。
密林里的黑猩猩通常是成群外出活动,有时一大群竟有四五十头之多,
平时只是三五只一家成员在一起,是母亲和它的子女。小黑猩猩只认其母,
不认其父,作为父亲的公黑猩猩是游离于这种家庭之外的,毫不承担一家人
的任何义务。黑猩猩最爱吃的是香蕉等水果,淡季里水果少了,也吃昆虫等
动物。非洲森林里白蚁极多,筑有高高的蚁巢。黑猩猩常常来到巢前用指头
把蚁巢捅一个洞,找来一根草棍或树枝,轻轻地塞进洞里,待棍上爬满白蚁
后,立即拉出来放到嘴里,把白蚁一个个舔着吃掉。草根、树枝断了就修整
一下,或换一根新的,继续“钓”白蚁吃。黑猩猩还会用枝条或麦杆抠鼻子,
用树棍擦去身上的泥土或拉屎后擦拭屁股,有时候身上碰破了,还会采来一
种树叶贴在伤口上,止住血流。在干旱的季节里,口渴得找不到水喝,黑猩
猩会把嚼过的一团树叶当做“海绵”一样,用来吸取树洞里残存的水渴。黑
猩猩也不总是吃素和小昆虫的,它们还会集体行动围捕一些狒狒、羚羊、小
野猪、疣猴等小动物。当抓获猎物后总是由占有者撕下一部分兽肉,分给大
家吃。这也许是人类原始部落以前最早的狩猎行为吧!
黑猩猩之间是怎样交流和沟通思想的呢?通常当两群黑猩猩久别重逢的
时候,总是互相发出大声的喊叫,或者互相搂抱亲吻。它们能够发出许多不
同的声音来表达感情,但更经常依靠的是动作姿势和丰富的脸部表情。例如,
当一头黑猩猩捕获野兽后,别的黑猩猩就会伸出手来讨着要;如果同伴里哪
一个过于急躁,甚至发起脾气来,别的黑猩猩就会把手捂在它肩上,好像是
劝慰它别激动发火。
最有意思的是,野生黑猩猩群体间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一只公的做“首
领”,其他所有成员都要看它的眼色行事。只要它一来到跟前就给它让路,
“俯首称臣”,同时也需要看看“皇后”的态度怎样,即使在它们求爱时也
有这样的等级,而在日常生活中从不会有例外。当一个二等黑猩猩和三等黑
猩猩同时发现一个香蕉时,二等的就有优先享用权。当你看到两头黑猩猩坐
着互相捉虱子的时候,这表明它俩是同一等级的好朋友。其实这并不是在捉
虱子,而是互相挑去毛下的小块干皮,梳理粘在一起的毛。如果一个低一等
级的黑猩猩要想升级加入高一等级团伙时,它往往先用吓唬同级猩猩的办
法,捡起一根粗树棒,勇猛地挥舞着,发出可怕的声音,把同伙一一赶跑,
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