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嗣子》第54章


林崖也抿紧了唇,回头给小厮们递了个眼色。
没过多久,去刚才经过的小吃摊子喝了碗胡辣汤的寿生就擦干净嘴巴儿一路小跑赶了回来,恭恭敬敬说了他打听的消息。
这里竟然是济宁望族徐氏的家庙。
说起济宁徐氏,林崖一时还有些想不起这是哪一家,陈潇轻声提了句徐蔗,林崖才反应过来这究竟是哪一户人家。
徐氏确实是鼎鼎有名的人家,不过从地方豪门到举朝皆知的煊赫府邸还是在徐家现在的老太爷徐蔗发达之后。徐蔗也是昌泰十一年西北大乱的得益者之一,如今官拜镇西将军、兵部尚书。
徐蔗本家人丁不旺,他又是少年参军,娶妻生子都在边关,飞黄腾达后徐家嫡支大都随徐蔗一房在京,留在济宁的多是旁支庶子。可是即便如此,徐家家庙也不该破败成这个样子。
寿生见林崖面露疑惑,连忙把他打探到的消息竹筒倒豆子一般一口气说了出来。
徐家在老太爷徐蔗发达之前不过是一盘散沙,几房富足些的子孙各自有供奉的去处,后来徐蔗显赫了就仗着身份重新把族里梳拢了一遍,只留了一处家庙供奉徐家列祖列宗,又在家庙周围广置祭田,其余几处,便如他们眼前这一个,少了香火供奉就日渐败落下来。
至于他们听到的哭声,十有八/九是徐蔗一房嫡出的九姑娘。前几日刚刚到的济宁,说是孝心可嘉,亲自扶了暴病而亡的生母灵柩回祖籍安葬,又要亲自遁入空门,为长辈祈福。
林崖对京中各豪门大户的人口姻亲都还不是很清楚,只是根据寿生的话推测出徐九姑娘该是卷进了什么阴私里,陈潇的面色却是一下子就难看的厉害,猛地起身就走,带着林崖等人七绕八拐,在济宁城码头边的茶楼坐了下来,一面吃茶一面听南来北往的行商们谈天说地。
这一听,还真的听出了一个大消息。
二皇子忠禧郡王楚容昭私通蛮族首领、勾结边关守将,意欲引蛮族入关篡位,已经被赐死,妻妾全部殉葬,儿女则俱贬为庶人。二皇子母族、妻族都是判的合族抄家流放。
算算日子,忠禧郡王府的事儿刚出了不到一旬左右,他们从扬州出来时邸报还没送到,这样关系到皇室宗亲边陲战将的大事反而与小民们没甚牵扯,是以他们竟然聋子一般到这会儿才知道。
陈潇听完默然坐了一盏茶的时间,一副出世高人的模样冷着脸回到船上后,突然就笑了,笑容里是难以形容的讽刺轻蔑。
“你可知道天上又没落雷,徐家怎么就好端端暴毙了一个正室奶奶,又送了个嫡出的姑娘到那样的破庙里等死?”陈潇清俊的眉眼带着不加掩饰的冷意:“我教你一个乖,让你看看这些大户人家是个什么东西。徐九姑娘的父亲是徐家二老爷,娶得是平城周家的姑奶奶。”
平城周家,那就是忠禧郡王妃的母族了。
林崖哑然。
如果是这样,那徐家岂不是在忠禧郡王府一出事的时候,就逼死了出身周家的媳妇,又把亲孙女撵了出来?多半是怕罪人之女拖累了自家的荣华富贵,干脆弄死了事。
瞧见林崖眼底难以掩饰的震惊,陈潇笑得愈发讥讽:“他们又怨得了谁?这样好的风气,还是当年义忠王爷故去后周家自己兴起来的。平城周家当日哈巴狗儿一样求了临洮许家的女儿去,扭头一出事,就把人家女儿病逝了,听说嫌弃年轻福薄,连祖坟都没让进。那一年京里风调雨顺的,却不知道多少后宅女眷年轻福薄,能有命出家的都是夫家慈爱。你且等着瞧,咱们这次进京,不知道能碰上多少要给自家新添的鳏夫寻继室的人家呢。”
这些旧事牵扯颇大,林崖倒是听过几句。
当年并不是人人都能直接老辣无耻的弄死并没有多大过错的儿媳孙媳,奈何先动手的几家竟然得到了当今的褒奖,儿孙还有升官的,剩下的人家自然也就闻风而动,闹得十分不堪。
林崖本人对此十分不齿,可这样的行事俨然已经成了风气,也只能说现在真的是纲常崩坏、世风日下了。
师徒两个又枯坐片刻,陈潇罕见的露出一副懒怠说话的样子,没过多久就将林崖赶了出去,晚膳都没有出来用。
他们在济宁也只停留两日,林崖左思右想,第二日还是让小厮们走了一趟,编了个化名去那处庵堂布施了十两银子,谁知小厮回来之后悄悄禀报,说是遇见了陈先生身边的僮儿,也去捐了十两香油钱。
林崖听了,纵是心中苦闷也不禁抽了抽嘴角,师徒两个再见面时却都跟压根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似的,依旧是陈潇一边力求用功课压垮林崖一边拉着唯一的弟子饱览秀丽江山,林崖则一根蜡烛两头烧,又要做文章又要舍命陪先生的样子。
十月中的时候,林家一行人终于在直隶境内上岸登车,改从陆路往京里走。
林家几个得用的管事早在林崖下场之前就来了京里,这时候林家在京城的旧宅院也已经收拾妥当,管事们则三五日前就候在了码头上,眼巴巴等着。林崖一下船,管事们就围了过来,一阵忙乱后倒将林崖这些日子以来心中的那份郁气冲淡了不少。
不过他心里到底存了一段心事,后来还是旁敲侧击打听了下徐家的事情,才知道徐家嫌弃媳妇周氏死的不清白,不肯为她大办白事,头七都没过就送回老家,据说最后是按妾室身份葬了的。这样的做法虽然凉薄,但是人们见得多了,也就不以为意。
当日在码头上等着的却不止林家自己的下人。
眼看着下船的确实是林家大爷林崖,少说有三四路人悄无声息的回了京城,向各自的主子禀报。
腰伤初愈又一连添了两个姨娘的贾琏最近几日过的依旧十分没有滋味,这日他正与大舅子王仁在外头吃酒听戏,心腹小厮来旺儿就弓着腰进屋小声回话,而另一边的王仁身边也多了个附耳密报的下人。
贾琏与王仁因为贾王两家几辈子的姻亲关系也是多少年的老相识了,这会儿一对眼,就猜到彼此收到的是同一个消息。
王仁挥退下人,有些浮肿的眼皮一动,想起之前贾琏与林家小子那不可说的过结,脸上自然而然的浮起一丝笑意:“君子不夺人所好,琏二哥先请。”
这就是把亲手收拾林崖的机会让给了贾琏。
刚才听说林家小子马上就要进京了,贾琏牙根咬的都有些疼,这会儿王仁表示先不插手,他自然称心如意,也不管王仁是不是要玩一出借刀杀人、隔岸观火,先道了声谢:“好说,改日雨霖阁,我欠舅兄一席。”
什么样了不得的野种,当初仗着扬州是林家的地界那样折辱于他,如今到了京城,不把他收拾的哭天抢地再也没有脸面见人,他琏二爷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冷眼瞧着贾琏有些狰狞的面色,王仁笑眯眯与他一碰酒盅,仰脖干了杯中酒。
而荣国府正房荣禧堂内,王夫人也在得着林家小子即将抵京的消息后含笑放下了茶盏,由心腹陪房周瑞家的陪着,一起到了院内单独供奉的小佛堂内上了一柱香。
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他偏闯进来。一个无知小儿也来坏她的事,这次定要叫他有命来没命回。
诚心诚意拜了半晌,王夫人站起身来面容端肃的出了佛堂才淡淡开口问起贾琏夫妻的去处。周瑞家的不敢说琏二爷最近对这边一直不冷不热的,只好推说临近年关,八成是在忙铺子里的事儿,王夫人这才罢了。
谁知一直等到掌灯时分,还没得着贾琏的消息,贾政书房里伺候着的小幺儿先慌里慌张的跑了过来:凤凰蛋贾宝玉又吃了他
☆、第41章
说起来这事儿也不能全怪贾宝玉。
他如今不过十岁,就是被贾母王夫人等人吹到天上去;也免不了犯些诸如不够自律之类的毛病。再加上荣国府的男女主子们从老到小就没一个真正懂得自律的;贾宝玉在这样的温柔富贵乡里虚掷光阴也是难免的事儿。
以往二太太王夫人再偏疼贾宝玉;总还有一分让儿子上进的意思,时不时派人敲打敲打贾宝玉身边的丫鬟,也会看着贾宝玉写几页大字,就连贾母听说贾宝玉在读书,也会十分欢喜。
可惜自从林家过继了嗣子;贾母王夫人等连番谋划都付诸流水;对贾宝玉的约束也就愈发松懈了。这也是人之常情,越是得不到就越是难以放手;以至于她们光想着别人的子嗣家私,倒忽略了家里这一个。或者她们觉得横竖贾宝玉是大造化的,无需像凡夫俗子一样刻苦读书也会有锦绣前程,所以可以暂且放放?
总而言之,当贾政不知道听了谁的挑唆,查了查贾宝玉的功课后,直接就赏了他一顿竹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