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也是寒窗嘛。”
左万应这番话与铁戈等人的想法暗合,但他们谁也没有应声,因为他们不能轻信左万应这个庆父的话,毕竟大家都是经过判刑坐牢这一过程的人,不可能相信曾经的庆父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这也是监狱里的经验之谈。
当然他们并没有放弃学写古体诗词。
祝平的父亲是个读老书的学究式的人,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他父亲就教他写诗词,所以祝平有一定的基础,在三个人中算是高手。巩长林和铁戈差不多,以前也写过这类东西,但不懂得平仄格律,因此他俩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自从铁戈迷上学写古体诗词的“正业”,球打得越发少了,成天在那儿“平仄平仄平平仄”地鼓捣,吃饭、上班也在背诗词,晚上睡不着觉就手拿一把大蒲扇一边扇风,一边在心里默诵古诗词中的名篇名句,乐此不疲,饶有兴趣地继续着苦中作乐。
七九年九月九日是毛泽东逝世三周年纪念日,也是秋收起义五十二周年纪念日。铁戈写了一首五言诗准备投到中队国庆专刊上,他先给龚瑾看,请他指教。
《五律•;井冈颂》
三湾肃号令,五哨横苍穹。
兵燹掠霜菊,战云凌劲松。
援戈挽落日,走笔啸长风。
先主今何在?萧萧故垒雄。
龚瑾看后说:“‘先主今何在’是实写,如果改成‘先主今犹在’更好。虽然是一种假设的虚写,但能更好地烘托整首诗的氛围,使这首诗的品位更高一些,而‘今何在’让人觉得有沮丧之感。”
铁戈仔细琢磨了一下,认为这样一改比原来的效果更好一些,欣然说道:“伙计,你硬是我的一字师呀,改得好,改得好!”
有分教:
借得邻院几分光,发奋苦读喜欲狂。
炼狱何如监狱乐?铁窗暂且做寒窗。
正是:隔窗借光小犯人苦读诗书,谈古论今老庆父腹藏玑珠。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11。…第一百一十一回 铁窗抚琴秋水一曲思不尽
第一百一十一回
铁窗抚琴秋水一曲思不尽
禁苑唱和梅花三弄意未央
话说到了七九年十二月监狱的大会堂总算峻工了,虽然内部还没有装修,但已不需要四队的犯人做小工,又恢复了原来的作息时间,还是三班倒,二大队的犯人们一个个如释重负额手称庆。
去年祝平的女朋友江茜自从那次接见以后再也没来,这使祝平很长一段时间情绪有些消沉。这人哪就是不能闲着,只要一闲下来就要胡思乱想。
铁戈为了分散祝平的注意力,便让明礼教祝平学打扬琴,因为明礼还有一年就刑满了,放着这样正宗的专业人才不拜师学艺岂不太可惜了?如果祝平能把明礼弹奏扬琴的技巧学到一些,在漫长的刑期里有一个寄托感情的工具,还可以藉着这一手参加中队宣传队,宣传队排节目时犯人可以到原来的小礼堂去(中队干部不会跟着一块去),相应的就多一点“自由”,日后刑满也许还能靠这门手艺混碗饭吃,他认为一切都要从长远考虑。铁戈跟明礼说了这事,明礼欣然同意。
经过几个月刻苦学习,再加上祝平的聪明,他已经演奏像模像样了。八零年元旦晚上大家又开了一个自娱自乐的音乐晚会,祝平露了一手,来了一个扬琴独奏《秋水伊人》,明礼用小提琴为他伴奏,博得满堂喝彩。这一下引得铁戈诗兴大发,当晚就写了两首诗《五绝·元日听祝平君抚琴戏成二绝以赠》:
其一
何人为苦乐,独抚铁窗琴。
莫弄梅花落,不堪元日听。
其二
伊人思未尽,秋水流难休。
打入篱琴里,弦弦不断愁。
他把这两首小诗送给祝平,祝平看了后连声赞道:“写得好,我更喜欢第二首,在我演奏《秋水伊人》的时候,心里想的还是我的江茜。这樊篱中的琴弹出来的真是‘弦弦不断愁’啊。我心里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她。”祝平轻轻叹了口气。
“唉!”铁戈看着无助的祝平,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一九八零年元月二号,北风凄凄,浓霾沉沉。这天下午铁戈和祝平、巩长林都偎在被子里看书,这是犯人们最惬意的时候。龚瑾夹着一本厚厚的《资本论》,神情激动地跑进来告诉铁戈:“喂,重大发现!重大发现!”
铁戈笑道:“你个书呆子,关了几年还有什么重大发现?要是你在《资本论》里发现了什么新的理论,你比马克思还牛。”
“那你就是牛克思。”左万应补了一句,惹得众人大笑不止。
龚瑾正色道:“我发现了一颗梅树,正开花呢。”
众人闻言大惊。
左万应说:“我在这里关了十几年,从来没有看见有什么梅花,你又在瞎扯淡。”
铁戈也不相信:“笑话!这院子也就两个球场大,除了几棵杨树,再就是六队干部办公室窗户下面种了一点花草,那花园还不到二十个平方。”
左万应接着说:“狗屁的花园,那是干部防止犯人偷听的措施,你看哪家的花园要用铁丝网拦起来?”
龚瑾并不争论,说:“铁戈,要是真有梅花你就输一根烟给我。要是没有,我输一根烟给你,怎么样?”
铁戈当然同意。
大家纷纷从上铺跳下来,急匆匆跟龚瑾一起到花园赏梅。
来到花园边的铁丝网旁细细搜寻,众人瞪大了眼睛却无论如何找不到梅花,倒是看见一些残破的花盆里的草本植物枯黄凋零,满目荒凉。
铁戈骂道:“龚瑾,你狗日的在骗人。”
龚瑾在一边微微一笑道:“你们都是高瞻远瞩的伟大人物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只这一句话提醒大家。
于是铁戈收拢目光,果然发现在离他一臂之遥的地方长着一株极不起眼的梅树。这株梅树大约一米多高,大拇指粗细,整株树只有一片树叶,开着两三朵淡黄色的小花,还有几颗骨朵。
铁戈隔着铁丝网把鼻子凑上去,闻到一缕若有若无的梅香,只觉得沁人心脾:“啊!好几年没闻到梅花的香味了,真香啊!”
大家依次去闻那梅花,一个个小心翼翼,好像生怕玷污了心中的圣物一样。
自古以来梅花就是骚人墨客心中无比高洁的圣物,历史上多少咏梅的名篇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铁戈突发奇想:“我们学写诗词好几个月了,眼前就有现成的题目,大家何不以梅为题写几首小诗?”
祝平和巩长林此时也是诗兴大发,举双手赞成。
龚瑾不愿掺和。
左万应连连摇手说道:“狱中写诗,危险哪!”
铁戈笑骂道:“你这个左万应哪,一会儿劝我们学诗写诗,一会儿又说写诗危险,你简直就是个野狐精。”
左万应却说:“也就是说说罢了,哪能真写诗啊。写诗那都是有感而发,万一被干部发现了又是一顿狠斗。别人是背时,坐牢的人统统背十一(意即比背时的人更背时),我才不去找霉挨。”
铁戈轻松一笑道:“写诗如果不是有感而发,写个什么东西?我就是要把我心里的感情写出来!怕他个球,老子就等着干部批斗。关禁闭、上重镣我都不怕,还怕批斗?笑话!祝平、巩长林你们敢不敢写?”
祝平说道:“我就不相信写诗还能给我加刑。”
巩长林也说:“我是有冤无处伸,老子今天还就是要发泄一通。”
铁戈盯着左万应的眼睛说:“这事要是干部知道了,那就是你告的密,看我怎么收拾你!”
左万应当时就发誓赌咒:“我要是告诉干部了,听你发落,打死我都不冤!”
于是铁戈、祝平和巩长林三人回到监号,各人拿出纸笔靠墙而坐,一个个凝神静气,冥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又涂又抹,时而摇头晃脑,时而面露欣喜之色,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每人作成三首。
铁戈看后,作《狱中咏梅诗序》:
“是岁为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年元月二日薄暮时分,余与祝平、巩长林二君困居铁室,囚服不整,海阔天空,谈性正浓。龚瑾君入告余等曰:‘园中一梅已放矣。’余等久居铁室,未见此圣物,以为诈尔,约赌香烟一支,随龚君至园中寻觅,久之未见,遂责龚君曰:‘公诈矣!’龚君笑顾余等曰:‘君何等人物也,高瞻远瞩,雄视海内,何视而不见耶?远在天边,近至眼前。’余寻之再三,果见一梅,高不满三尺,壮不足一握,孤零一叶,寒卉数朵。更有几粒骨朵若少女之酣眼,欲开未开,娇羞动人。凄风起处,摇曳不定;铁篱之中,亭亭而立;孤芳自赏,凌寒傲世,此真乃人间之圣物也。余等皆因身陷缧绁而怜及弱梅,慨然良久,黯然?
小说推荐
- 周恩来文革讲话1966-1976
- 001-050 001)周恩来关于中国对美国政策的四句话 002)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003)周恩来就工作组问题给刘少奇邓小平的信 004)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讲话 005)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讲话 006)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讲话 007)周恩来在北京市革命
- 最新章:1976-第506章
- 李国文历史散文合集 作者:李国文
- 李国文 我们知道《永乐大典》1408年成书,全书22877卷,装订成11095册,由两千多名写手抄成,合计3.7亿个汉字,是清代《四库全书》问世前的一部史无前例的类书,也是体现国力的宏大浩瀚的文化壮举。可惜,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大部分被焚毁,未烧掉的也被劫掠一空。现在,存世约800余册,散在世界各
- 最新章:第56章
- 5702-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
- 目录第一部分古代史部分第一章书籍的制作:印刷机纸张羊皮纸纸莎草纸-石刻和砖刻-木浆纸第二章文学的起源:书面文学源于口头文学-诗歌和散文-罗塞塔石碑字母符号第三章神秘的东方文学:中国-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第四章犹太文学:圣经-犹太法典第五章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波利比
- 最新章: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第35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给历史留下记忆-东方小说史话
- 写给青少年的话(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
- 最新章:东方小说史话-第24章
- 中国文学史
- 作者:章培恒、骆玉明前 言自清末黄摩西撰写《中国文学史》以来,已有许多同类著作出现。优秀的也为数不少。其中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余冠英先生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长期作为大学文科的教材,影响尤为广泛。这些书各有其成就和贡献,因而深受称道。
- 最新章:第318章
- 李国文读史
- 李国文读史: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趣解 作者:李国文不似人君(1“不似人君,何见所畏”这话出自《孟子,是孟轲见到梁襄王后,对这位君主的一段评论 原文为“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猝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用白话文,要费点口舌“孟子见到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人家
- 最新章:第46章
- 文艺编年史
- 《文艺编年史》耶义 著第一章:直接穿到节目组风很凉,甚至还带着一丝海腥味。这是罗锋的第一感受,想要睁开眼,却怎么也睁不开。一股深入灵魂的刺痛朝着罗锋的脑海袭去,罗锋很光棍地再次晕了过去。隐隐约约似乎感觉到有一个女人在自己身边照顾自己,帮自己擦拭额头,可以感受到女人的手很柔很温暖,身上还带着一丝淡淡的
- 最新章:第353章
- 性文化史纲
- 《性文化史纲》作者:李书崇作品相关序言 性问题是人类最古老的第二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人类的起源问题。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为此问题而抢劫,而打斗,而杀戮,而堕落,而作恶多端了。性问题之存在,之发展,之愈演愈烈,之遥遥无尽期,使人不得不猜想,我们的始祖不是上帝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而是上帝同魔鬼合作的一场恶
- 最新章: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