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脑人生》第142章


?br />
杨博说:“他们提出什么条件?”
“他们说可以用七濑电机的技术换我们博日电机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噗!”杨博忍不住差点想要放声大笑,尼玛,小鬼子端的是打得好算盘,小鬼子的技术,跟博日电机的技术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他们居然想玩儿蛇吞象的伎俩。“直接拒绝他们,不要让他们抱有幻想,我们博日电机的技术不可能让他们染指。”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想要我们的技术?”潘晶晶奇道。
“怎么?”
“他们提出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我们要把电机技术拿出来跟他们共享。”
“哈哈哈!”杨博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真是异想天开!想拿个破铜钱来换我的金币!”
挂了电话,杨博摇摇头,有点意思。七濑家和宁家的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宁家千方百计要找杨博去给宁浩民治病,而七濑正雄却回岛国去了,估计已经被七濑家当成弃子了,相对来说,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博日电机的技术。
飞达纯电动汽车虽然还没发布,但是电机参数却已经被流传出去,估计七濑家已经拿到实样进行过拆解了。
杨博一点都不担心技术会泄露出去,因为博日电机生产的所有电机无论用任何方法拆开,都只会看到一坨金属,里面的结构是不会有人能够分析得清楚的。而整个生产过程是全封闭自动化,连照片都不会流传出去。
从度假村回到家里,杨博终于见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人:宁志军。
宁志军是带着宁浩民来的,据说已经等了三天三夜。
杨博在果园的龙眼树下见他们。
宁浩民坐在轮椅上,全身浮肿,完全没有了当天的意气风发,看样子已经奄奄一息。
那天回去后,他完全不相信杨博那天说的话。不过几天后,当他发现自己身体发生的症状跟杨博说的一模一样时,才害怕起来。
去了好几家医院,各种检查手段都用尽了,都没有查到病因,也不知道怎么治疗。于是派人来请杨博,谁知杨博根本就不鸟他。当他用尽了所有办法都没法逼杨博就范,终于害怕到了极点,只好去求父亲宁志军出马。
宁志军中等身材,大约五十岁左右,短发,留着短须,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
“杨先生,小儿不懂事,冒犯了您和您家里人,是他罪该万死。不过他现在已经知错了,杨先生能不能给他一个重生的机会?”宁志军的姿态放得很低,他只有这一个儿子,却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的。
经过这段时间,杨博心中的气确实消散了不少,毕竟他们虽然绑架了自己父母,不过最终还是没有酿成大祸。但是要杨博就这样放过他,却是不愿意。
宁志军见杨博没有一口回绝,连忙说:“我们宁家愿意出一亿元买回小儿的一条命。”
杨博沉吟道:“我有几个条件,第一,你准备一亿美元。”
宁志军马上答应:“可以,我马上叫人准备以及美元给杨先生,不知道杨先生是想要现金还是转账?”
“南都大学有一个助学基金,他们主事的人叫林晚珍,你把这一亿美元匿名捐给这个助学基金。”杨博慢条斯理说道。
宁志军稍微愣了一下,“好!我现在就安排人去办。”
“第二,他治好后会破相,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模样。而且会失去生育能力。”杨博指着宁浩民。
宁志军的脸色变得有点黑,不过还是点点头咬牙说:“可以,只要能保住他的命!”相对来说,命比别的都重要。
“第三,他会失去三年的自由。这三年他可以定时跟家里联系,却不能回家。”
宁志军又愣了一下。这样就等于是被判了三年徒刑一样了。
杨博继续说:“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你们如果不愿意就算了。”
“爸!答应他,我不想死啊!”坐在轮椅上的宁浩民喊道。
“好!我们愿意。”宁志军连忙说:“您什么时候给他治病?”
“我都说了我不会治病的!”杨博提高了声音。
“啊!”宁浩民惊叫了一声。
宁志军说:“杨先生,您刚才不是说。。。。。。”
杨博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个坐标,递给宁志军,指了指宁浩民,“你带他在三天之内赶到这个位置。三天后的半夜,会有船去接他。然后他的病会在三年期限内被治好。三年后,你们就可以一家团聚了。但是如果三天之内赶不到这个位置,就只能怨他自己命苦了。”
宁志军满腹狐疑的接过纸条,他不认得经纬度的坐标,但是毕竟是个经历过大事的成功人士,马上反应过来,紧紧攥着纸条,“杨先生,我这就去安排。谢谢杨先生!”
第一百七十八章 如痴如醉
杨博再次来到停在海豚湾的这艘船上,这艘船已经被改造成一艘豪华游轮,杨博把它命名为海豚号,里面的各种吃喝玩乐的设施齐备,而且实现了全部自动化运行,整艘船不需要一个人进行操控。
杨博过来的原因是,他要在船里加装几套用于人体重构的设备。这个设备在生命树里面有介绍,可以达到杨博利用离子能帮人按摩时重构的效果,而且机器设备可以控制得更精准。
林晚珍整个暑假都挺忙的,主要都是助学基金的事情。她组织学生搞了几次义演募捐,只是收效甚微。
不过她也不着急,像这种偏向于慈善的事情,属于细水长流,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不能急于求成,妄想一蹴而就。
她今天正在办公室里看资料,核实一所边远山区小学失学情况。付玉茹风风火火的跑进来,“晚珍,有人给我们捐钱了,你猜捐了多少?”
林晚珍看了她一眼,只见付玉茹气喘吁吁,脸色涨得通红,看样子是很兴奋,而且是跑过来的,不禁抿嘴一笑,“多少?难道又有人捐了一万块钱?看你高兴的样子。”
毕竟只是个校内学生办的一个助学基金会,属于大学生社团,没有多大影响力。之前一次募捐,有人一次捐了一万块,整个团队的人都高兴了一个星期。
“不是!你猜错了,是一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得有六亿多。”付玉茹终于透顺了气。
“啊?”林晚珍以为自己听错了,“多少?”
“一亿美元!”
“咣当”一声,林晚珍手里的文件掉在桌子上,把一个易拉罐花瓶碰倒了,滚落在地上。
“是谁捐的?”林晚珍毕竟不是小门小户的女孩,颇见过些世面,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不太清楚,是一个私人账户汇过来的,属于匿名捐款。我打电话问银行的人,他们说不能泄露客户资料。现在怎么办?”
“按我们的流程走吧!既然有热心人士献爱心,说明我们的基金会已经被人认可了。”话虽这样说,但林晚珍还是满腹狐疑。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捐这么大笔钱,虽然对方不肯透露来历,但是她自忖还是有渠道可以查到对方。
林晚珍回到家里,妈妈潘雅在厨房做饭,爸爸林湛荣还没回家。客厅里却坐着一个年轻人,见到林晚珍高兴的站起来打招呼,“晚珍,你回来了!”
来人却是扶贫工作队队长姚光华。
姚光华是常务副市长姚建国的儿子,带了一个扶贫工作队到草洼村扶贫,前段时间有一个香港富商找到草洼村直属的当地政府,要捐一笔钱,用于修建草洼村出山的那段路。
当地政府的人却摆了个乌龙,以为是扶贫工作队叫过来的人,直接把人领到扶贫工作队。姚光华是个聪明人,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把这笔捐款直接拉到扶贫工作队的头上。
消息传回来,众皆哗然,大家对姚光华的办事能力是大加赞赏,这两天是回来汇报工作。
由于林晚珍当时跟着他们一起去的草洼村搞助学工作调查,他就顺便借着商量扶贫和助学工作的由头来找林晚珍。
林晚珍笑着跟姚光华打招呼,“姚队长,你来了,是找我爸吗?”
“不是!我是专门来找你的。”姚光华彬彬有礼,“还有,私下里你可以叫我姚大哥或者光华哥啊,直接叫我光华也可以,叫姚队长太见外了。”
“哦?”林晚珍有点意外,“姚大哥找我有事?”她觉得跟姚光华之间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谈的。
潘雅从厨房里出来,“晚珍,你姚大哥来了有一会了,我要做饭,没空招呼他,你们到茶室喝茶,慢慢聊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