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梦(空间)》第52章


他在家是老小,再加上得来不易,从小被众人捧在手心里,往往说一不二,有小魔王的味道,家里唯一能降得住他的,就数刘文青了,只要吵闹不休的时候,提醒说你姐姐来了,立马晴转多云,跟个乖宝宝似的,让人纳罕不已,直道一物降一物,一点不错。
“你个臭小子,就你能,看哪天不给你松松骨头。”刘习廉佯装生气道,他对几个孩子是疼到心坎里,哪舍得动根手指头啊,要是孩子受到伤害,他非上去跟人拼命不可。
刘文望知道爹是个纸老虎,才不怕他呢,也不理他,一个劲地往姐姐怀里钻。姐姐身上软绵绵的,还香香的,哪里像哥哥和爹身上那样,硬邦邦的,看来以后要找个和姐姐一样的媳妇才行。早熟的刘文望现在已经开始考虑娶媳妇的事情了。
“这又换了一批人啊,”刘文青拿起来一看,小到十一二岁,大到十六七岁,各个年龄段都有,看啦大哥不是一般的吃香啊。
“咦,看来小哥也要早早挑选好嫂子才行,省得好的都被人挑光了。”这时候,有闺女的人家,十一二岁就开始四处打听,挑选合适的人选定下来,只等及姘就成亲,就连刘任氏也是早早替她物色了,只是没有定下而已,所以她才有这一说。
“也好,不如两个儿子一块成亲得了。”刘任氏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转头看向男人,询问他的意见。
刘习廉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两兄弟一块成亲,不失为一个佳话。把之前媒婆送来的纸张都翻出来,打算再过一遍筛子,看有没有条件不错的,年龄偏小的漏网之鱼。
“爹,娘,我觉得比小哥,大个岁把,也没关系,女大一,穿锦衣嘛。有合适的,倒不需要拘泥于年龄。”刘文青之所以这么说,是觉的二哥毕竟年纪小些,历练不够,性子还有点单纯憨厚,想找个精明成熟点的,在旁边看顾,提点一二。
“恩,不错,但是不能太世故,我们家可不要那种媳妇进门,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就像刘张氏一样,天天闹得家宅不宁的,搞的兄弟不兄弟,爹娘不爹娘的,关系生分的不行。可得好好挑挑。”越想越觉得这个问题严峻,拧紧眉毛翻看着手里的纸张,恨不得看出朵花来。
“你们也不要太紧张,时间还早呢,我们可以慢慢选,挑出合适的,比较比较,再去左邻右舍打听打听,心里就有个大概,□不离十了。”看出爹娘紧张的情绪,刘文青出言安慰道。
“是啊,是啊。”两人也有些不好意思,年纪一大把了,还没闺女来的稳重,一遇到事就乱了方寸。想到这么好的闺女将来也要配人了,心底都涌出一阵不舍。
刘文青在乡亲的眼里,那俨然是闺中女子的代表,举止大方,体态风流,一看就是好生养的,事情也是办得周全,让人挑不出错来。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绣活,比城里成衣铺子的娘子,也是不遑多让的,简直是当家长媳的最好人选。
而且听说赚钱也有一手,在很小的时候就写了不少童话故事,还出书了呢,那些故事小孩子都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儿子娶了她,就相当于娶了个金山回来啊,要是有这媳妇进门,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不管多少人在明理暗里的打她主意,她都稳如泰山,这是这时代女子的必经之路,她也不能免俗。
刘文青这些年已经写了三本童话,都有出版社联系出了书,现在她已经开始着手写长篇小说了,然后会在报纸上连载,现在她已经得到一定的话语权,业内也算小有名气。
只是她打算控制着小说出产的数量,三四年弄一本出来,现在她又不差钱,不像刚重生过来的时候那样,斤斤计较,时时刻刻地盘算着怎么赚钱。
出版社这行算是暴利,分到她手上的也相当可观,等两哥哥成亲的时候,她打算在城里买三套相邻的房子,一家一套,算是贺礼。
这样的开支她还是应付得了的,这样,成亲后分开来住,虽然没有分家,但总归不像两房媳妇住在一个家里那样。处得再好,也有私心,难免会比较,容易滋生不合,牙齿和嘴唇还有磕着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哪会没有矛盾呢,只有尽量的控制,小吵小闹,无可避免。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键盘不知道怎么回事,卡得不行,没办法打字,太慢了!
正文 59刘翠花
之前的灾荒让各家各户元气大伤;可是体会了一把粮食的珍贵,如今越发用心的侍弄,手里拥有的几亩地。
大伯家那么多口人,要不是刘文青家后期的支持,估计也落不了好。
看自己家粮食能余下不少;灾荒也差不多快结束;只等这一季的收成;刘文青就没阻止爹的帮衬;大伯也不算多坏的人,就是有点耙耳朵;对刘习廉这兄弟还是有感情的,这样;也算成全了爹的兄弟之情;让他心里稍微好过些。
大哥早早地穿了他一身制服上工去了,新丁嘛,新鲜期还没过,很是积极。每次上工的时候,总会迷倒几个专门等着的少女,在她们痴迷的眼光中进城,也不知道是被哥哥独特的气质吸引,还是因为身上穿的那身笔挺的皮!
二哥也跟着师傅出去治病去了,如今白天家里就剩爹,娘,弟弟还有她。爹现在也不去做伙计了,几个孩子都有出息,就让他在家享福,而且家里的闺女大了,没个男人在家镇着,总归不大放心,虽然晓得她武力值不低,但难得一片慈父心肠。
而且可以多陪陪孩儿娘,年轻的时候忙于生计,这般空闲的时候很少,猛得闲下来,还有点不适应,还好有个小儿子整天在跟前晃悠,有点事做,才没那么寂寞。
刘文望如今正是猫狗都闲的年纪,整天不是上树逮鸟,就是下河摸鱼的,哪儿哪儿的都有他,能烦死个人。刘文青早早地就和爹说了,来年把他送到学校去念书,省得在家没个安静的时候。
现在上学的地方统一称为学堂,不再是老老的私塾了,几十个人在一个教室,由先生在上面授课,好的学堂中午还管顿饭,家里没空照应孩子的人,早早就把孩子送进去了。
银钱制度也改革了,流通的货币不再是金银,而是改成大洋了,铜子还在用,便于小额交易,简单的来说,银块就相当于大洋了。大额的支出有支票,比以前方便不少,金子跟玉一样,被算在收藏行当里了。
刘文青现在手上正存的稿,是射雕英雄传,已经在报纸上连载到了25章,反响很好,粉丝也不少,经常能收到不少的信件和礼物,都被负责的于编辑保管,等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再送到她手里,礼物中不少吃的都便宜了小弟,被他打了牙祭。
每次于编辑来就是他最安静的时候,因为成包的礼物等着他拆,很是乐在其中。
刘文青现在也享受到了这种待遇,有专门的人负责,相当于后世的经纪人。
还记得于编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虽然有足够的心里准备,对方是个小娃娃,但才六七岁,家庭也不是他们先前所猜测的大户家,可以说是除了年龄预测相差不大外,其它的没有一条猜中目标的,那心里的震撼,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不知道贫苦人家是怎么飞出条金凤凰的,难不成真是风水好?
但是于编辑还是谨守本分,没有因为年纪,就小瞧她,事情办得妥妥当当,保密功夫也是一流,笔名青青河边草,读者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读者多次来信询问,可得到的资料是极其有限。
之前写童话用的笔名已经弃之不用了。那个知名度也很大,但受众不同,所以虽然是公开的,也都晓得是刘文青,但也没惹上什么麻烦,遇到什么狗血事件。
观察对方许久后,才和编辑签了合同,对外的事情都交给他全权处理,只需支付他一定的提成,刘文青并不露面。
所以于编辑拿的是双份工资,报社给工资奖励,刘文青这有提成,日子要多潇洒就有多潇洒,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实习编辑,苦哈哈地等着转正的小菜鸟了。谁让他发现了文坛的一颗新星呢。
机遇在身边,就看有没有本事抓住了。
如今名和利都有了,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名声太盛不见得是好事,所以和于编辑商量,转型写小说,换个笔名,重新开始。于编辑哪有不答应之理,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这个姑奶奶就是他的财神爷,当然要伺候好了。
在家写着小说,才过了片刻,刘任氏来敲门,说是刘翠花来找她了。
挣钱之后,刘文青请人把家里重新改建了一下,装上了房门,另外多建了两件卧室,哥哥们都长大了,也不好像小时候那样睡一个房间,都需要隐私的。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