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家》第53章


别说这时,就是后世,要成为一位独立的绣娘没有个两年三年不成,若资质甚佳还可再短些,要想成为名人或者一代大家,其难度就更难以想象。
郭威现在只有寄希望于梦雅够聪敏和古人们眼界别太高了。
让郭威始料未及的是,自从带梦雅姐妹踏入“博雅苑”以来,他就没有好好和姐妹的任何一人那啥过,不是姐妹俩深更半夜才回来然后烂泥似地倒床便睡着,就是自己也经常被拖在博雅苑里难以脱身地当教授。
古人有些人聪敏得难以想象,而有些人则蠢得不可言喻。梦雅就属于前者,而七十个女绣奴除十来个优秀点,其他的人,郭威恨不得直接把她们免费还给卖家算了。教完就忘,忘了再教还忘;最后每人发一竹箍,画几根线,绣了拆,拆了再绣。
梦雅不愧是百年商家的大家闺秀,良好的教育加见多识广,兰心聪慧,智力超常,更得益于从小酷爱刺绣,坚持不懈的良好基础。
经过自己废寝忘食地,夜以继日地学习和实践,短短地时间里,对夫君教导,既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还能自创自编,巧手立新。真正是:夫君善教妻好学,心有灵犀一点通。不到一个月,绣小鱼儿的素描只能算小儿科,就是绣郭威画的水粉小品,也能绣得七八分真。
紧张,辛苦的培训很枯燥也很无聊。倒也不是完全没乐子。
有一天,大家照常集中在大厅埋头练针功,七十多人在聚精会神做练习,大厅安静得恕R膊恢滥奈恍」媚镌缦瘸粤说闵锻ㄆ氖澄铩R幻涣羯穹帕烁鱿炱āU庖谄匠#性由簿脱诟橇耍馐钡陌簿踩眯」媚锏呐隼吹纳舾裢馇宕啵昂洹钡匾簧恕K淙幻簧段兜溃迅龉媚镫昧持苯颖涑珊锲ü桑班病钡奶映鎏猓惶硬恍邪。ㄉ衷谔庀炱穑故橇返摹?br /> 郭威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博雅苑,被迫的,敢不来?两夫人瞪他。
无聊时,这个绣女群指指,那个绣女队点点,倒也轻松。要不就在雨溪央求下画张画,让她描着绣。这倒让郭威想起苏绣确实有夫画妻绣,夫唱妇随一说。
在这男耕女织的时代,尤其是景色优美的江南水乡,这夫妻搭档的家庭绣坊在一段时期确实大行其道,也是江南刺绣艺术最佳创作模式。
郭威在后世的江南情结是一种综合性的眷念,虽然比较多的关注园林景观,白墙蓝瓦,小桥流水,但漫步在水乡小巷小弄,民居宅院,那些有着小小的轩窗,串楼相连的烟雨绣楼和虚幻的楼里绣娘倩影,则更能引发他一种追忆思绪。
梦雅姐妹也奇怪,夫君对刺绣说起来一道道的,猛一听,那绝对不会怀疑他就是刺绣高手。
但前前后后弄了这么久,就从来没见过他有过类似的作品,哪怕是手把手绣一下也没有。
有一次,雨溪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让郭威帮她捡起掉在地下的绣针。
而这位博雅先生在地上捉虫似的捉半天,也没能把地下的那枚小针捻起来,这可让梦 雅姐妹笑得直喊肚子疼。
你连颗针都捻不住还能绣花?
郭威不但不在意,反而恬不知耻地说:“本老爷是脑力劳动者,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望着一盘散沙似的绣女们,郭威把后世团队管理理念推荐给梦雅,在十名优秀的绣女的中挑选四名面相较好的作为梦雅助手,随苏姓,分别授予增名苏梅,苏兰,苏竹,苏菊。剩下的六十名绣女平均分为6队,按一队到六队命名,由那剩下的六名优秀绣女分别担任队长,再引入竞争机制,以流动红旗加一定的物质奖励,让这六队经常进行业务竞赛,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培训气氛,让这些绣女增强归属感,荣辱感,从而提高整体培训实效,也大大减轻了梦雅姐妹的工作负担。
四大助手属于技能高手,她们将作为梦雅制作极品绣品时的帮手,必要时六位队长也要参加。那六名普通绣女只能用于批量性生产。如此劳动组合,使整个队伍按技艺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配备。
苏梅,苏兰,苏竹,苏菊四女中以苏梅十五岁年龄最长,技艺也最高,尤其性格亲善,也深得梦雅喜爱,理所当然成为大姐,梦雅不在,则需担任总责代替梦雅行使权利。貌似有 雅夫人大弟子形象,未来很可能成为雅夫人衣钵传人。
雅夫人作为博雅庄园主母,在最近一次全体绣女大会上,转达了博雅先生关于博雅苑绣女享受博雅庄园家奴解放政策的通知。鼓励大家积极上进,发挥才智,争取早日解除枷锁。这一通知极大的鼓舞了全体绣女的培训积极性,各队不断涌现一个又一个成绩突出者,同时也使得各队竞争更加白热化,有效地加速了博雅苑的各项基础培训提前完成。
刺绣绝对是个重体力活,郭威知道负重费体力,小女子绣花,看似轻松简单。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天天在原地坐着或站着一动不动,众绣女个个腰酸腿疼不说,光是止血的药水就用了几大瓶,很多女孩手指肿得跟萝卜似的,个个眼睛也红得小白兔一样,这份辛苦岂是常人所能理解和忍受。为此,特地嘱咐梦雅适当安排一些休假福利。
三月下旬,也就谷雨到来之前,在博雅苑大厅里,整齐地排放着六张二米长一米宽的绣棚,绣棚上都夹好了一幅纯白绸缎,绸缎上也画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彩图。走近看,赫然就是郭威在苏家和小鱼儿一起画的《秦淮夜色图》。其中五幅图是画匠们根据郭威和小鱼儿再次联手回忆上次图形画出《秦淮夜色图》的样板临摹的,毕竟是靠记忆想象画的,跟苏家那副原品差别很大,但单就画面表现,还是能明显体现秦淮夜色风情的,尤其是眼前的画是彩色的。
是到了检验培训效果的时候了。现在大厅就在作最大规模和实效竞赛准备。各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各自围着画匠,仔细倾听有关要求。
构图,布局,配色等关键步骤都已经完成,现在就按培训时天天训练的绣法和针法按图索骥就是,无非是场面和篇幅大了些。队员们们没有胆怯,个个充满自信。
与此同时,博雅苑二楼雅夫人的专用绣房里,跟大厅绣棚不同,房里的绣棚是长四米宽一米的窄幅,郭威和他的唯一弟子小鱼儿正在紧张绘制一幅画,而在绣房一面墙边赫然已经安静地摆放着一幅同样规格已经画好的《清明上河图》左幅,郭威手拿一块镇纸边看边画,这是《清明上河图》的即将画完的右幅。两位夫人和四位助手也在屏声痹气地注视博雅先生边画边讲解。
根本不用绣,单看这画就已经让人恍然如梦了。如果把两幅连起来,根本就难以想象是人力所为。
郭威却在心里暗暗告罪:对不起了,张择端先生,你的画还没出,我就先给你绣出来了,要画你就画《清明下河图》好了。
《清明上河图》从画工和画技来看难度并不大,绣起来更没难度,难能可贵的是它恢弘的创意,和对生活的精细了解。猛一看,震撼,再猛一看,更震撼,而且震几天。
最后一笔画完,郭威把画笔一扔,对小鱼儿说了一句:“老爷我先撤,你掩护。”说完,拔腿就走。
“你敢。”雨溪当着众人没大没小赶上前瞪眼拦着。
“好吧,官人辛苦了,回家好好歇着。”雨溪转迅变了。
你道为何?她看着夫君两黑眼眶,跟熊猫似的,心疼了。
看到先生跑了,小鱼儿趁大家没注意,也偷偷往门边溜,被雨溪回头发现,一把扭住耳朵喊:“你往哪跑?老的跑了。小的也跑?好样子不学?”
“哎呀,哎呀,二师娘你轻点,我没跑,我只是去撒尿。”这倒霉孩子。
郭威边下楼边哀叹,哪有歇啊,清明快到了,得赶紧安排制作“明前茶”呢。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而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一般较粗老,品质较差。
“明前茶”由于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明前茶”就更显珍贵了。
这只是郭威着急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他原来约定给几个员外提供的“碧螺春”茶,自郭威婚庆后就断供了。倒不是他特意学后世搞什么“饥饿营销法”,确实是没有存货了,省着点自己喝也就能维持到出新茶。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他想省也省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