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家》第24章


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虽然没挡住道路,但每次经过总有不适感。
郭威这天晨跑回庄,鬼使神差地在大石前停下来。想看看能不能做个跟后世有些单位门前立块带标示的装饰。
这一看就再也挪不动脚了。
大石的顶部间歇地显示各种石纹,团状,条状,褐灰相间,极似天空中的浮云。大石一端似是含铁矿石,褐红散布一片,隐隐向石块中心延伸。石块中心大部分为灰白,无数块状暗影夹杂其中,大小不一,有的阴影连接到石块边沿。石头接地褐色绿色黄色连成一片。
“好一幅朝霞湖景图。”郭威暗自喝彩。褐红石斑似东方朝霞,石中暗影如湖中小岛,接地杂色石斑不就是湖边陆地嘛?
他一边回身看实景,一边再转回对照,越看越奇怪,越看越心惊。
这不就是一幅太湖浓缩图吗?
这石头上的图形明显不是人为的,他只知道海市蜃楼是一种水气折射自然现象,而这块石头如此真实的影印浑然天成。
太湖流域根本没有这种类似鹅卵石,怎么就能如此巨大的出现在这里?太湖浓缩图又是怎么形成的?
这只能归功造物者的神奇了。
郭威来来回回在这大石边转了有半个时辰,一些路人疑惑不解;过来围观,并互相打听博雅先生在这转悠啥?
最后,他把自己的发现给大家一说,马上得到一致的认同。
同时还有人找出石块上其他神奇的图形,更加佐证上面就是太湖
每个人的感官和想象力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充分调动的想象力确实能找到更加奇妙更加不可思议的图示。难怪后世风景区的导游们总指着远方的某某山形石样,编些离奇的故事,诱导性启发大家去发现。
一木一石都有美;一山一水都有情。只要善于发现,你都能找到身边原本很平常的事物,原来也是有着不同的美妙。
山无石不美,园无石不秀,家无石不安。这块大石无需任何雕刻加工,虽然体型平常,但以它自然天成的形状、图案、色彩和质地,精彩地浓缩了太湖的美景,演绎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临离开,郭威决定找石匠在这大石上方刻上“锦绣太湖”四个字,作为他镇庄之石。
进得庄来,他还在一路苦笑,原计划找些太湖石来玩,结果一步还没动,却找到这样的大石,也算是意外之喜。
说也奇怪,郭威一直也在留心查看太湖石的踪影,除了庄园里零零散散地几块没有特点的灰白貌似太湖石的石头外,庄外偶而也能找到点散碎的石头,根本没有发现大量堆积的太湖石。
虽然没有计划将太湖石作为发展博雅文化的大产业,但就目前这点资源,就连做点简单的景观都难啊。
大食堂里,奴隶们已经吃完离去干活去了。郭福等人还在等着郭威一起吃早饭,他要不吃,他们就一直等着,这都形成定制了。为此郭威也说了几次,不听,也就随他们。
郭福老夫妻和小鱼儿爷孙都是老太湖,对太湖周边各类土石结构应该了如指掌,就是不知道他们对太湖石是有多少认识。
郭威边吃边跟他们说了早上在门口发现的事情,大家听了也是一脸的好奇。
吃完饭,他吩咐郭福找石匠把“锦绣太湖”几个字刻上去,同时把大石四周清理干净,但大石接地的青苔一定要保护好,那片青苔象征着太湖岸边的绿草地。
小尾巴早已经耐不住好奇,等郭威一说话就要拉小鱼儿去看石头。
他拦住他们说道:“你们知道太湖石吗?”
。。。。。。
没反应?“就是我们园子里一进门的那个假山石头。”
“我知道”,“我也知道。”有实物对照,大家纷纷明白了。
“我们以前住西山,那边好多这样的石头,死沉死沉的,不规则,上面还有很多空洞,做不了大用,我们都没理会。”张老头说道。
这就对了,太湖石外形十分丑陋不说,上面坑坑洼洼的还满是漏洞,别说砌房子,就是做阶梯都硌脚的。
太湖石又叫湖石,是石灰岩在水的长期冲刷和溶蚀下形成的。有灰白、浅灰、灰黑等色,以纯白色为最佳。石料质地坚硬,质地稍有脆性,能少量吸水。线条柔曲圆浑,石面皴纹起伏回转,宛约多变,石上有许多奇态异形的洞穴,洞窝层层相套,玲珑剔透,称谓弹子窝。
明代文震亨著《长物志·水石篇》中对太湖石这样描述:“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为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在山上者名旱石,枯而不润,赝作弹窝,若历年岁久,斧痕已尽,亦为雅观。吴中所尚假山,皆用此石。又有小石久沉湖中,渔人纲得之,与灵璧、英石亦颇相类,第声不清响。”
这种湖石主要产于江苏太湖、安徽巢湖及其他石灰岩地区,以太湖西洞庭所产为最佳,故以太湖石命名。
找到了出处,这可就再也坐不住了,趁今天天气不错,拉着一帮人呼拉的出来。
趁大人们还在把一条小渔船绑到游艇后面的时间,小尾巴拖着小鱼儿去看了门口的大石头。等回到游艇上,两小屁孩还在争论着那大石上的差别。
太阳已经把湖面上的晨雾赶走了,阳光照射在波光粼粼的太湖上,太湖好似一条条五彩的丝带,不停地扭动着纤细的腰肢。
时值冬季,空旷的湖面,空气里却灌满了无尽的寒冷。游艇速度不快,但也激起寒风冽冽。穿着有些单薄,郭威感到一股冰凉刺骨的东西正悄悄侵入我的肌肤,于是,他整个人不禁打了个冷战。
郭威已经开始教小游怎样操控驾驶游艇了。先现场讲解各种仪表作用,以及基本原理,他太多的不明白,教得很费劲,最后只能用死办法,让他把步骤背下来。虽然费事点,但郭威还是很放心,也只能是他,亲信中只有他最合适。偶尔在庄里的内河让他做启动,关闭要领。
这会湖面很清静,冬天很少有渔民出船打鱼。冷风吹的郭威有些抗不住了,只能把方向盘交给一直在旁边观摩的小游,让他慢慢开,也算练练手。自己则躲后面避风了。
不一会,小鱼儿在外面大喊到了,郭威接着方向盘找个合适的地方靠岸。
上得岸来,可就开了眼了,脚下踩的,手上摸的,眼里看的,全是形状各异的太湖石。
或灰白、或浅灰、或灰黑,杂树下,乱草中,黄土里,四处散落。
有的涡洞相套,皴纹纵横,有的柔曲圆润,玲珑多窍,有的挺拔峻峭,突兀耸立。
似虎啸,似龙吟,有恶鹰扑兔,也有常娥奔月,很多只要稍微改动下方位,无需任何加工雕凿,就能成型使用。
这里是太湖石的博物馆,也是太湖石的世界,这还只是裸露在岸上的,水下的景象估计更加惊心动魄。
小鱼儿还一个劲地拖着郭威去看其他地方,他从小在此长大,当然知晓这种石头哪儿更多。
也不好错过小鱼儿的美意,跟着他去看了其他几个地方,目不暇接,大同小异而已,不久郭威就出现审美疲劳了。总而言之,他看到的已经不是石头了,而是满地的银子。
每到一处,看着中意的,郭威都在上面做个记号,倒不是表示占有,更不是说明到此一游。主要是数目太多,看着眼花缭乱,怕箩筐选瓜,越选越差。审美是惊艳一瞥,也似男女一见钟情,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看得惊心,看得尽兴,郭威有些得意的唱着《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
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
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呀啊
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
嗨~~~~~~
石头是无言的诗,石头是不朽的画,石头是无声的歌。既然让我博雅先生发现了,那就让我将后世的美学理念提前带到这个时代吧,让古人的欢乐、幸福、神奇、美丽和财富与这微不足道的石头紧密联系起来吧,郭威暗自想。
面对如此众多,奇特的太湖石,爱不释手,应接无暇,跟个熊瞎子扳玉米棒子一样,摸这个,丢了那个。
一个大问题来了。
怎么搬回去啊?
成型的大的上千斤,小的也有几百斤,关键是这些石头都在这西山湖中,没有大型船只怎么运走呢?
望着一望无边的湖面,为难的沉思起来。
“先生,您看这像不像师娘?”小鱼儿双手吃力的捧着一块难得的白色太湖石来到郭威面前。
看来小鱼儿跟梦雅有缘,找块石头都能想到她,也难怪,从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