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家》第17章


古代是没有这个条件的,一些著名大师学画画时,甚至连纸张,画笔都没有,以树枝为笔,以大地为纸,画一些记忆中的人和物,或者当前的景物,也就是后世说的临摹。
临摹也好、写生也好,都是画技,标准就是逼真,准确。在这里天赋和灵感就尤为重要。
小鱼儿现在是看不出有无天赋和灵感的,这得他的画技到了一定程度;有一些质感才能评价,现在他还是菜鸟。
一直以来,郭威都是让他自己画,画他能看到的,能想到,哪怕是传说中神仙,或者鬼怪,也从不加限制。郭威知道他只有越画越想画,越画越逼真,越画越被赞赏,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厚,自我感觉才会越来越好,他未来的艺术创作才会独特,新颖,创新。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作者,一代宗师达·芬奇,14岁开始学绘画,第一课便是画蛋。老师拿来一个鸡蛋,往桌子上一放,吩咐他照着画,然后便去做自己的事了。达·芬奇便是在画蛋过程中学会绘画熟练手法和笔法的基本功,同时也学会了观察。
现在郭威让小鱼儿不停地画,然后对着他的画指出缺点,指出正确的样子,将临摹,写生等比如打线条,比如阴影等素描技巧融入进去,潜移默化,希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似在就画论画,而且针对的还是涂鸦,其实郭威已经把基本功基础教完了。
外人看来郭威是陪小鱼儿鬼画符,但郭威知道他是听进去了,也听懂了,他有切身体会。因为他每次离开时,小鱼儿都会带着敬佩对他恭恭敬敬地致谢。
小游就听不懂,虽然搬个小凳也坐在小鱼儿身边,但眼睛在不停的乱望,显示着他的不烦。每到这时,郭威就干脆把他赶走,省得扰乱小鱼儿情绪。
小鱼儿姓张,大名就叫张小鱼。这名字太随便,让郭威听者就皱眉,万一一不小心,把这倒霉孩子真培养成大画师,回头即使小鱼儿不埋怨,外人听了也会鄙视作先生的。不过他年龄尚幼,待他及冠在给他更名取字吧。
冬天的太湖圣洁而可爱,白雪落在草上,芦苇上,湖面上,薄薄一层洁白的白色,却不厚,就像披了件轻纱。站在博雅楼书房窗口望去,朝阳的光芒倾泻到轻纱,湖上显得那样梦幻、美妙。
在郭威面前摆放着一把T型手杖剑,手杖剑也叫拐杖剑,主要是老人防身用,比较隐秘,也有叫拐杖暗剑。这把剑就是游艇那一批中的一支,当时没去仔细察看。
高碳素材料铸成龙头T型握柄,外壳采用轻质铝合金,雕着精美花纹鞘身,钨钴合金杖尖抗磨损坚硬无比。外形精致,轻便,美观。抽出剑身,两尺长,一指宽,精钢不锈特质,森森透着寒光,在窗外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道道刺眼的光芒。是否能削铁如泥?但肯定强过古人此时任何所谓的宝剑。
中国古代的名剑出自春秋时期的越国绍兴,铸剑大师欧冶子为代表的越国铸剑绝技名冠天下,制作精良、刚柔相济、锋利无比,其在越国铸青铜五把宝剑: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因当时的冶炼技术和对金属的认识,即使再名贵,锋利的宝剑,材质都局限为青铜,熟铁,很少有精钢材料。
两相比较,拿后世即使最垃圾的剑来与古代的任何宝剑对砍,结果不言而喻。
郭威这手仗剑在此时此地,绝对价值连城,给识货的人看到的话,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
五代十国时处唐宋之间,小国边境纷争不断,但也很少大规模吞并战争,各国国内也是一片祥和。吴越国更是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它在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的其他方面呈现难得的有如后世改革开放式和谐。
难怪穿越过来大半年,郭威根本没看到或者听说附近发生仗剑走江湖,快意决恩仇类似仇杀,打斗事件。
看来花心思修炼绝世武功剑术,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豪杰之举,在这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没必要。就算即将到来的大宋朝那也是“百年无内乱”的和谐时代。
这剑就当文明杖好了,最多就是闲暇时在无人处舞几下做健身器具。或者就于老同学公司初衷,当礼品送人。
第十三章 招兵买马育珍珠
更新时间 2013…01…21 09:44:30字数 3841
郭威现在有家有钱了,可就是没人。博雅庄园太大,目前连带庄户的幼儿加进来也才20来口人。别人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郭威是有米没人炊,那就招人吧。
这天一大早,郭福就领着郭威去苏州城边的人才交流中心,不过古代叫奴隶市场。
出门前,郭威就跟郭福说想尝尝苏州的早点,两人来到一条街上,那街竟是小吃街,有饭馆,面馆,包子店,烤鸭店,最多的还是摆摊设点的豆花摊,麻花摊等,就是没有后世通街都是的米粉馆。
这也想吃,那也想尝,看得郭威主意不定。最后两人来到一处立了块招牌叫“娘子鱼汤”的摊档。
摊前已经围坐了不少食客店,每人要了一碗鱼汤和一块肉饼吃了,味道不错,跟后世一样,吃饭得找人多的地方。
早餐后,继续朝前走,咱不急,郭威一面跟着郭福晃悠,一面打量着街两边的店铺。只见两边店铺鳞次皆比,都在自家门头上用繁体字写着各自的名号,简单的就用竹竿挂出一块布帘,上面写着各自的广告词。不过越走越偏僻,铺面也越来越少了,开始可以看到一些临时围起来的栅栏,什么马啊,驴啊,骡等牲畜交易点多了起来,奴隶市场却在最外边。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风调雨顺,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人心安定,同时水陆交通不便,很少也很难出现大规模战争动乱,除了在三国时期乱点,基本没有大型破环性战争,就连吴越国灭亡,那都是自动投降的。所以这里一直是诸多风流才子向往,王公贵族销金理想地,也是各地奴隶集散地。
这里的奴隶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官奴,家奴,有俘奴,艺奴,有成千上万的种族群奴,也有一家人被迫为奴,更多的是单身奴隶;胡姬啦,新罗婢啦,昆仑奴啦偶尔也有。年龄有老到老态龙钟70岁多的,也有小到嗷嗷待乳几个月的。价格因人而异,高达数百两,低至几文。
选购前,郭威确定了几个条件:男要会水,女要能书,尽量不要同乡人,12至15间,男女各20人。
女孩识字有点难买,跑了好几个市场都没买齐。慢慢来吧,过几天再来看看,或者叫卖主留意送来也行。
在奴隶市场外某处路边,一个满身淤泥垢,满头草屑,一身乞丐装的12,3岁的女孩,正搂着一个7岁左右的小男孩,四处寻找着什么。
看见郭威和郭福身后跟着一群跟她大小差不多的孩子们,女孩马上过来跪在郭福身前,惨兮兮的说道:“老爷买我吧,我能洗衣扫地,烧水送茶,老爷买我吧!”
郭威顺声一看,女孩虽然肮脏不堪,但眉目还算周正,问道:“识字吗?”
女孩支支吾吾,郭福见状要走,女孩急喊:“不知老爷要怎样才算识字呢,奴家识的百余字。”
“嗯,还是个比较诚实的女孩。”
郭福看着郭威点头,问道:“那你要多少钱?”
奴隶价钱一般都由奴隶主看人确定,她这卖身为奴却不知怎样算?郭威有些兴趣看着。
女孩搂着已经走到她身边的男孩,怯怯地说:“老爷,奴家能不能不要钱,但求老爷能我弟弟也带上?”
小男孩却走到郭威身边跪着嗑头,嗓音有点伤风的企求:“求老爷开恩,收留我们吧,小尾巴长大一定好好报答老爷。”
这孩子有些眼色,竟然发现郭福看我脸色,知道我才是正主。
有些机灵劲,带回去给小鱼儿做个伴也不错,那就都带上吧。
郭威对管家点点头,知道被看上后,姐姐拉着弟弟嗑头感谢。
经过三天的购买,终于达到目的。加了那小孩一起41个,买了39个,捡了两姐弟,合计花费1000多两。
费心买下这批奴隶,郭威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选的都是童工,主要是一来他们没有多少重体力活,二来没有成家负担,最主要的是,他想把他们培养成传家班底。经过几年工作和成长,不出现意外的话,都给取消奴籍,让他们组合成家,到时候庄园实力足够,也都安排结婚住房,使他们知足安定,以庄为家,从而能效死忠,也为后代储备力量。
选奴几天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