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二足金乌》第94章


伏光放下面饼,整理好衣衫,挤到外面去瞧,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樵夫茫然无措地站在街上,旁边躺着一个破了脑袋的人,已经没了生机。
樵夫大声道,“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想杀他……”
百姓们知道他是无心之举,可这是杀人的大罪,就算想帮也帮不了他。
不一会儿就有官兵来到犯罪现场,问清缘由之后,画地为牢让樵夫在圈里停留,自己转身请教上官,没多久散宜生带着士兵过来,宣布以命抵命,判他死刑。
伏光啧啧两声,这样简陋的法律都能得到百姓的称赞,说明什么?
樵夫听完宣判痛哭起来。
散宜生问他可是有冤情?樵夫说不是,只是有老母要供养。散宜生就允许他回家安顿母亲,十日后返回再处死,樵夫就此离开。
伏光在人群中出来,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散宜生注意到他,见他衣着不凡,眼中有神又内敛含蓄,不像普通人,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为何叹气?”
伏光说,“我叹气并非是因为此人,而是为了侯爷。”
“西伯侯仁慈博爱,妻贤子孝,国家昌明,又有何事可感叹?”
“武吉走后,绝不会依照承诺返回。西岐向来律法言明公正,侯爷就要因为武吉破坏法律,纵容他犯错了。”
散宜生问,“画地为牢时武吉尚未逃跑,必是重信守诺之人。他惦念家中母亲,是个孝子,此人品德无缺,你怎知他不会回来?”
伏光笑道,“因为他会遇到一个人,那人会教他逃脱之法,即便是西伯侯也算不出武吉的生死。如此一来,武吉便能顺利逃脱。”
散宜生看他说的很坚定,信了五六分。
“不知先生是哪方高人?”
伏光摆了摆手,“高人算不上,只为了却因果而来。若非如此,我哪里会多管闲事?现在还不到我出手的时候,就此别过。”
说完他转身就走,散宜生想到姬昌说的“白兔”,忙叫人去追。
看背影分明步履从容,不见丝毫急迫,后面的士兵却用尽了力气都追赶不上,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开。
有士兵叫喊,“神仙,活神仙!”
散宜生吩咐左右,“你们去武吉那里,看看是否真的像先生所说那般。不要惊扰他们,看到什么只管来报。”
“是。”
散宜生回来之后就和姬昌说了这事。
姬昌对伏光很在意,听到散宜生的描述后,道,“白黎先生当真这么说?”
“是的。”散宜生说,“士兵们也传来消息,武吉回家后确实去外面找了一个老头。那个老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是从朝歌来的,一直在河边钓鱼。他教武吉一句口诀,又让他挖了深坑,躺在坑里,头顶供奉三座香炉。”
姬昌听完占卜了一下,沉声道,“白黎先生说的不错,卦象显示武吉已经坠崖身亡,若无先生提醒,我们果真不会再做追究。”
“那飞熊……”
姬昌想到梦里朝自己扑来的生有翅膀的老虎,对姜子牙的好感度不高,也没坏到哪里去。
“姜尚确实厉害。”姬昌说,“西岐正是用人之际,如果能让他入朝为官,也是一件好事。只是不知道白黎先生怎么看。”
散宜生欲言又止。
“你我共事多年,难道还不了解我的脾性?你且请讲。”
散宜生道,“白黎先生恐怕不愿管人间之事。”
姬昌叹道,“你也看出来了。”
散宜生说,“恐怕只有危急存亡之时先生才会出手相救。”
“危急存亡之时……”姬昌恍然,“那不就是……”
梦里老虎扑来,白兔才肯现身。老虎未必代表不祥,还可能与白兔共生。
虎出,兔出。
他抚手笑道,“散大夫,看来我们得亲自走一趟,把姜太公请回来。”
散宜生也笑,“我这就去让人准备。”
伏光在散宜生那里打了小报告,心想按照这个发展来,文王去寻姜子牙的可能性低了不少,他只要防着姜子牙用别的方法参与西岐朝政就行。没想到刚走没多久,文王那边就浩浩荡荡地出门了。
伏光远远地看见姬昌坐在辇轿之中,散宜生和南宫适并列左右,一行人出了城,直往郊外去了。
或许这就是命吧……
伏光真想敲开姬昌的脑子看看他一天到晚都在想什么。
名士认主最高级的形式就是文王请姜子牙,刘备三顾茅庐。主公的态度摆的越低,谋士的分量越大。
伏光一直没出现,打的也是这个主意。现在看来,好像有点玩脱了。
当前形势不明,伏光依旧躲在暗处,看到这对君臣像原著发展中那样相处的其乐融融,而后文王拉车,载着姜子牙走了八百单八步后停了下来。
伏光站在桥上,抱臂看着他们。
姜子牙对姬昌道,“您贵为诸侯,愿意为我一介布衣拉车实属不易,姜尚无以为报,愿以毕生之力,保大周八百零八年。”
文王笑呵呵地应下来,没有贪婪,也没有欣喜。
姜子牙对这个主公十分满意。
散宜生突然靠近姬昌,附耳低声道,“刚才白黎先生似乎过来了。”
“哦?”
“白黎先生就在桥上站了一下,他身影未显,水中却有倒影。”
姬昌看了一眼水面,只见碧波粼粼,没有散宜生说的倒影。
两个人没有再交头接耳,拥簇着姜子牙回了宫殿。等召集众臣开会,封赏姜子牙官职之后遣退众人,姬昌才满意地笑了起来。
他捋着胡子,心想白黎先生容貌年轻,性情也坦诚直率,见他去寻了姜尚便坐不住了。同时也有些担心,这种性子,当真能镇的住大局吗?
幸而还有老成稳重的姜尚在。
第80章 丧葬
姜子牙来到西岐之后提出的第一个大动向就是北伐崇侯虎。战争很顺利,跟原来一样,姜子牙杀死崇侯虎,姬昌的寿命也走到了终点。
姬昌不比姜子牙年轻多少,此时虚弱地躺在床上,他的妻子和儿子们轮流侍疾。伏光出现在文王面前时,姬昌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你是何人?”
他的儿子之一大喝一声,姬昌才恍然回神,“不得无礼……白黎先生道法高深,是天下少有的大能。”他声音低弱,“您总算是来了。”
伏光点了点头,依旧平淡温柔,“你寿数已尽,活不过明日了。”
姬昌自己也有感觉,他摆摆手,让儿子和仆从出去。
“先生超脱人世,无牵无挂,我却不能像先生一般。”姬昌说,“我最放心不下的,西岐的百姓。我有一百子,真正有能力接任王位的,只有考儿和发儿。考儿仁慈,若处治世定是贤明的君主,然而天下将乱,恐怕担不起大任。发儿性格果决,毅力强大,由他带领军队东伐再合适不过。”
文王安邦,武王定国。姬昌确实有过人的眼界。
“我欲让位于姬发,可惜没有太多时间,平衡两个孩子的心思。”他拉住伏光的手,“姬昌恳求先生,协助我儿姬发治理西岐,讨伐纣王。”
伏光问他,“有姜子牙在,哪里用得到我?”
姜子牙都那么大岁数了,万一死在伐纣的路上咋整?而且姜尚跟伏光不是一个类型的人才,人才当然越多越好,怎么能二选一呢?
姬昌觉得伏光这是小孩子心性,很幼稚,不成熟,恐怕难当大任,不由有些失望。他转念又想,即便伏光心性如此也不要紧,只要肯施展法术,在阵前带兵,助大周取胜便可。
“姜太公算无遗策,然战力不足。军中人才凋零,能带兵打仗者,不过南宫适辛甲几位将军,白黎先生神通广大,何处不需要您呢?”
伏光露出无奈地笑容,“有我一人,哪里用得着姜子牙在后方坐镇?你未免太过小瞧我了。今日不妨告诉你,我与姜子牙有些恩怨,若是他在,我实在不愿留下。欠下的因果,等到来世再还吧。”
姬昌一直以为伏光和姜子牙是相辅相成的,没想到两个人竟然有仇,听到这话就懵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他去请姜子牙时,伏光为何会在桥上出现。
根本不是年轻人的意气难平,分明就是不想跟着他干了。
姬昌记得自己的卦象,白兔又对儿子有救命的恩情,他闲云野鹤,没有野心,虽难以掌控,但是还有一份因果。姬昌不知道是什么因果,但是有梦做参考,还有伏光话里透露出的内容,想来是很大的因果,一时半会偿还不完。
他用了好大的力气思考清楚利害,开口挽留道,“如今正值危难,十分需要您的帮助。西岐已经招兵买马,与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