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梦之红尘-尘印》尘印-第49章


“你不用这么看着我!”十三王叔淡淡苦笑:“他虽是太子,可你却是我看着长大的,哪一个受苦我都见不得。事到如今,你就使血咒消了你俩从前种种回忆,带他离开红尘教,找个清净之地去过你们的新日子罢。这贺兰皇朝,兴也好,亡也罢,还不是镜花水月,过眼烟云?从古至今,又有哪一朝能长盛不衰的?就莫再为它误了自己了。”长长一叹,寂寥之至。 
君无双似是今日方真正认识十三王叔,直盯着他,一颗心激跳半天又慢慢凉却,黯然摇首:“用了血咒,他与我都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凝视红尘面容,轻轻道:“他还没有原谅我,还恨着我,我怎能夺了他的自我?” 
十三王叔无奈翻个白眼,就猜得到无双这孩子看似睿智天纵,一旦钻起牛角尖,却也比常人更固执百倍。自己这趟算是白来了,拍拍他肩膀:“你好自为之,还有,他的脸也要尽快医治才好。”临行反手带上了竹门。 
烛焰静默吞吐着,君无双从药箱里拿起一柄薄如柳叶的锋寒小刀,用蘸了药液的白纱细细拭过,轻柔又飞快地挑破红尘面上一处脓血。 
“你不准我忘记你,可你自己却又说永远都不要再见到我吗?我不答应……” 
凄然微笑,手里刀光冷冷。 
**** 
红尘神志完全清醒过来,已是半月之后。整张脸裹在层层纱布里,只留出眼耳口鼻。似乎知道自己的模样很滑稽,他醒来后,就一步也没踏出竹屋。 
每天君无双都会给他喂食洗身,剩下的时候就坐在床边,默默摸着他的手。红尘很难得地没有拒绝,但始终都不跟他说一个字。 
日子就在沉闷和平静中一天天过去。教众似是收到十三王叔警告,居然无人来竹屋打扰。夜罗刹兄弟业已返府,想来伺候君无双,却哪里有耐心与那两人朝夕相对,受那压抑气氛的煎熬?只有方挽晴日日含着泪送来三餐。红尘每次一听她脚步便心情恶化,甩开君无双的手,转头面壁,叫她尴尬无比,只得将食盒搁在门外,回新房暗泣。 
她心里何尝不怨怼夫婿薄情?但见君无双形貌日益清减,纤肠百转,终究恨不起来,仍是打起精神,拖着身子下厨,鸡汤药膳变着花样往竹屋端,风雨不断。转眼已是炎炎酷暑,她腰身也日见臃肿。仆妇几次三番要代她送饭,却都被她婉拒。 
这日将近黄昏,暑气依然蒸腾。她拎了食盒,打着油布伞慢慢朝竹屋走去,远远地,就透过大开的纱窗,见红尘坐在镜台前,身后,君无双正轻轻地替他解开脸上厚厚纱布。 
那清贵出尘的面上漾着她长久以来难得一见的温柔,但不是对她……从前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 
珠泪悄然滑落,方挽晴痴立着无法再动,只怔怔地看雪白的纱布一圈、一圈松开。越来越多光洁更胜往昔的肌肤露了出来…… 
蓦然间,始终端坐无语的红尘迸出一声惊天动地的狂吼,直指镜中的人,如见鬼魅,猛地又尖声大叫。“哐啷啷”一掌震碎铜镜,踢坍了镜台,在烟尘飞扬中扭过了脖子,满脸骇容。 
方挽晴却一惊更甚,食盒和伞啪地掉在地上,掩着樱唇,连叫都叫不出声。 
面对她的,竟是一张与他身边君无双一模一样的脸! 
狂叫着扯起君无双衣领,红尘睚眦欲裂:“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的脸呢?还给我啊——把我的脸还给我!!!” 
像要掐断他喉咙般大力的手让君无双蹙起眉,却丝毫没有要挣扎的意思,反凄凉而笑:“这样你就时时刻刻都看得到我,再也不能永远都不见我了。” 
重如雷霆的一拳飞来,打断了他的惨笑,优美的唇角立即乌青,没等他缓过气,红尘接连毫不留情的两脚,将他踹倒在地。 
“滚————君无双,你给我滚!滚得越远越好!这辈子、下辈子都别在我面前出现!”拉起摇摇晃晃的人,又是狠狠一拳,君无双腾腾撞到墙角,捂着肚,直不起腰。 
这两个人……使劲用手指堵住呜咽,方挽晴泪流满面,倏忽旋身奔出,再不回头,眼泪在身后洒了连串——这里,再没有容她之地…… 
“你还不滚?……”乍始的暴怒如潮水渐渐消退,而一种比愤恨更强烈无数倍的、无法用任何言语笔墨形容的感觉随之填满心胸,红尘胸膛起伏似要炸开,盯视墙角里吃力直起身的人,血红的眼光仿佛要将一切千刀万剐。 
“我绝不会输给你的。” 
一字一句,斩钉截铁。手一抓,已捞起一片锋利的碎镜对准自己面庞:“你不滚是吗?君无双!”冷芒突闪,镜片奋力划落—— 
魂飞胆寒的惊叫伴着血花溅起。碎镜顿在君无双手中,血丝沿白玉般的掌缘蜿蜒。静静地望着那双漆黑充血的眼睛,半晌,他缓缓松手,一步步倒退。 
唇颤抖着扬起一个哀伤的笑容:“……我……滚……” 
转过身,无声无息地跨出了房门,向前走着。 
背后,传来红尘嘶哑的嚎吼,“轰隆”一声巨响,竹屋塌为废墟。 
幽伤笑着,君无双茫茫前行。回到数月不曾踏进的新房,天已黑尽。房内无灯,像冷清的空坟。 
方挽晴不在。 
燃起蜡烛,才发现烛台脚压着一纸薄笺。与方挽晴一样端丽的笔迹,却有好几处沾了水,墨印模糊…… 
默默看完,凑上烛火,顿化青烟缭绕—— 
方挽晴走了。 
宛如被抽离了所有力气,君无双颓然跌坐椅中,抱着头,肩头微微耸动,一两声细不可闻的咿唔间断散在空荡荡的屋子里。 
似哭似笑。 
什么都不属于他,什么也挽留不了。 
烛泪冷凝,天白时,他终于挺直背脊,带着一贯淡淡的优雅微笑,叫上夜罗刹飘然离府。也离开了殷州,一路远上京城。远远离开红尘。 
而就当他抵达京城分坛的同一天,收到了殷州王叔的飞鸽传书——红尘在他离府的第二天,就不顾众人劝阻,孑身一人离教,不知所踪。 
这一走,秋实春华,斗转星移,便是两载。 
**** 
岳阳洞庭湖,烟波千里,极目似无穷尽。 
就在临江,锣鼓喧天,数十条披红挂绿的龙舟你追我赶,争相朝前方竹子架起的高塔上悬挂的彩球划去。引来岸上人头攒攒,欢叫拍掌声简直盖过了乐声,却也不时听到有人气急咒骂。原来这一带民风固然淳朴,但亦好赌。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大会更是摆上了台面的大赌场。甚至输钱跳江者都年年有之,自然也不乏一日暴富者,但获益最大的,当属那幕后的大庄家。 
鼓声骤急,已赛到了精彩处。那些庄家手下的伢仔也急着将手里还捏着的最后几筹抛出,眼光四下搜索生客。 
“这位爷,瞧您样,不是本地人,是第一回来鄙地游玩吧,就抽个彩,保不定能拔个头筹呢,爷!”一个伢仔瞧准了个衣红如火的高大男子,挤上前堆笑积极游说着。虽然这红衣人面目平板,可就看那身鹤立鸡群的轩昂气势,绝对是个“肥羊”。 
咕噜咽了下口水,他笑着搭向正欲转身的红衣人肩头:“哎,爷,您别走啊,抽两注吧!啊——啊——” 
谄笑陡然走调,指尖刚刚碰到红衣,他整个人就被掀上半天,耳边呼呼风过,好像听见男子低沉又冷漠地说了一句:“别碰我……” 
下面的话就听不见了,因为他已掉进了江里。 
“哇!!!还没开彩,就已经有人跳江了啊?好看啊好看!” 
比打雷还响的大叫把岸上所有的喧闹惊叫都压了下去。众人的头一致转向来源。 
高塔上,一个浑身穿得花花绿绿似个大绣球的少年正坐在横竹上,悠悠晃着脚。手里一柄与衣服同样花哨的扇子挥个不停。 
突然的一阵沉默后,人群爆发出轰动的尖叫。 
“是雷神之子!” 
“惊雷公子也来了啊,惊雷公子!” 
一眨眼工夫,岸边原来站着的人全部都矮了一截,跪倒一地:“惊雷公子来了,太好了,今年咱们又能风调雨顺啦!” 
“我不来,一年到头,老天也总有一天憋不住会下雨啊。”听着下面欢声雷动,少年耸耸肩,小声咕哝。 
真是拿这班乡民没办法,居然连龙舟也不划了。有些扫兴地翘起嘴。不过,好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