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华之浮梦兰陵》第143章


“要多久……”
长恭看着他的样子,有一些不忍心:“少则半月,多则三五月。”
她抱住他,有一些舍不得:“长恭,我等你回来。”
这句话,她每次都要说,因为她相信,只要她等,他就一定回来。
“嗯。”他吻了吻她的脸庞。
“我送送你。”她拽着他的手,眼里泪汪汪的,全是不舍。
他不忍心不答应:“好。”
一路上,长恭都尽量说着一些调节气氛的话,后面跟着的士兵都有一些眼红了,这王爷也真是好福气,带兵打仗,美人相送也就算了,这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不就是让他们眼红的嘛。
“子萱,好了,再送就送到紫陌桥(出了邺城外的城桥),天气凉了,快些回去吧,小安自己待在府上,我也不放心。”说着,派了随从送子萱回去。
子萱不舍,也没有办法,又叮嘱了一番,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
冯子琮被贬到郑州之后,心里就一直憋着一口气,他知道是有人背后作怪,可是不知道是谁,只能干着急。
仁威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说手里握着京畿大都督的权力,可是日子过得哪有先前舒坦?
延宗来找他吃酒,他便说起了这件事,延宗看着他:“仁威,这事儿你不知道谁背后挑起来的?”挑眉看着他。
仁威一脸茫然:“皇上哥哥忌惮,难道这事儿里面还有……?”
不等问完,延宗那头就摆了摆手,一副“不是这么回事儿”的样子:“你哥哥忌惮是一方面,你真不知道?”说着,还很是惊讶的样子。
仁威一见他这副样子,更加摸不着头脑:“真不知道。”
“和士开你知道吧?”延宗拎起一个鸡腿往嘴里塞。
一听和士开,仁威这里可来劲儿了:“怎么不知道!那个大奸臣,我恨不得千刀万剐了他!”说完,又把延宗的话连起来,“你是说,我的事情也是……?”
延宗就着鸡肉喝了一口酒:“你整天见了他就一副要扒了他皮的样子,人家能不忌讳你?就他那张嘴,仁威我给你说,我大哥三哥的死都跟他逃不了干系!你知道当时我大哥跟你父王那交情……”说着,叹了一口气,“都抵不过那个佞臣的一张嘴。”
仁威一听,心里火大,一拍桌子:“我非得宰了这个奸佞!”
延宗把他拉下:“仁威,你老是一股莽撞劲儿没用,以前我也是你这副样子,结果怎么样,还不是差点儿被你爹打死。”还是一副“过来人”的表情,“我听说,最近就是你那个姨夫都被疏远调离邺城,到了郑州去了。”
“冯子琮?”仁威皱着眉问道,心里打起了另一副小算盘,良久,扬了扬眉毛,“延宗哥哥,你说我们去找这个人想想法子怎么样?好歹我们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他这句话正合了延宗的心意,他这次来就是孝珩让他来打探口风的,现在大齐和周国交战,正是乱世,二哥算计着宜阳这一战周国赢不了,就在这个空当密谋仁威换位的事情再好不过,到时候就等着班师回朝的关头造反,打他个措手不及。
“嗯……仁威,你有没有想过……当皇上。”延宗试探着问道。
结果仁威犹豫了一下:“不是没想过,当初还因为没有易储的事情跟父皇闹得不高兴,但是父皇临终有托,我答应过他不抢哥哥的皇位。”
一听这个,延宗就有一些泄气,他心里也清楚高湛当时宠爱仁威,仁威答应他的事情一定做到,如今看来要让仁威主动造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借着和士开的事推他一把,到时候什么也是可能的。
“说的也是,毕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仁威,你这样做也对。”他点头赞同道,“只是这和士开着实可恶,你父皇当时把京畿大都督的权力留给你,也是想着让你们兄弟齐心,现在有这么一个奸佞,皇上碍于太上皇刚刚没了,不去查办他也是……”
“那我可不用担心父皇的情面,这个人太可恶了,我一定要杀了他!”仁威咬着牙说道,“延宗哥哥,这件事孝珩哥哥有什么好主意?”
其实这件事情孝珩本打算是自己向皇上说,安排他们一步步来的。可是现在延宗转念一想改变了主意,皇上虽然信任二哥,可是太后可不见得向着他们兄弟,倒是冯子琮更适合一些,不如就顺水推舟,同仁威一起去一趟郑州,看看冯子琮是怎么个意思。要是能同他们一条心最好,不能,再另谋计策也不晚。
“冯子琮是你们的姨夫,我听说他虽然被贬郑州,可是皇上还是很重用他,他的一些条陈意见也全是赞许。再者,太后也是信任他,咱们好歹在他老人家面前也是个晚辈,不如去问问他的意见。”这个时候,延宗倒是搬出家族长幼来说事了。
“好!”仁威一拍桌子,十足一副小霸王的样子。
两个人到了郑州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冯子琮便留下他们住在府上,这正合了两个人的意思。
“姨夫,儿今天来找你是为了一个人,儿实在不能忍受他再兴风作浪了,你今天一定要给儿拿个主意。”平日里仁威说话可不这么客气,同冯子琮也没有那么熟络,这个时候却拿足了一副晚辈的样子。
第20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6)
冯子琮看他同延宗一起来,其实心里已经清楚了八九分,可还是想听听仁威怎么说这件事。于是开口道:“琅琊王真是客气了,有什么需要下官的吩咐就是。”
“姨夫,实不相瞒,小儿现在被调离邺城,全是拜和士开那个小人所赐,这也就算了,姨夫现在被调在郑州,也是那个奸佞所为,现在我们兄弟相猜,母子相离事小,只怕以后这样的奸佞祸害朝堂,危及社稷,所以前来请姨夫拿个主意。”他表情严肃地说道。
冯子琮站起身来,仁威说的句句属实,其实他心里有一个和延宗一样的想法——废帝。
“杀了和士开并不难,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他看着两个人,从桌子上随手拿起一封条陈,“皇上现在对于我的条陈都是赞同,起初我以为是皇上对上面的意见赞许,后来发现其实是皇上懒得细看罢了,所以——”他的语气稍稍顿了一下,“仁威,我需要你找一个人简单地上奏一封弹劾和士开的条陈,请求皇上把他收监,这封条陈夹杂在我每次大量上奏的条陈里就好。”
延宗皱起眉头:“冯大人,万一这次皇上就仔细瞧了条陈,我们岂不是自找不痛快?”
冯子琮笑着摆摆手:“皇上现在沉醉在他的美人温柔乡里,怎么会仔细看我唠叨这些事情,安德王放心,这事情不会出差池。”
仁威倒是不担心这个,只是奇怪为什么冯子琮不自己上奏,非要让他找人上奏,便问起这件事。
冯子琮并不回答,延宗心里当然明白,这件事确实能做,但是事后皇上追究起来,谁担得起这个责任?心里也暗暗感慨姜还是老的辣:“仁威,冯大人这样做,自有他的考虑,我们听从他的差遣便是了。”
仁威听延宗这么说,也放下心来:“好,我回到府上就派人写了条陈,到时候给姨夫送过来。”
冯子琮点点头:“琅琊王,这件事就拜托了。”说着,又转向延宗,“安德王爷,有些话,下官想单独同你说说。”
“好。”延宗看着他,两个人心里都知道彼此的想法,只是想要相互确认罢了——废帝。
斛律光和长恭赶到宜阳的时候,天又下起了大雨,他们只得先停止前进,两个人回了军营,喝了两杯酒。
斛律光在图纸上圈圈画画,许久才停下来,两人商讨着作战策略,定下来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很深了。
斛律光不由叹了一口气。
长恭问道:“大将军有什么心烦的事?”
斛律光喝了一口酒:“兰陵王,当初我们这一辈人跟着你祖父打天下的时候,要比你现在还年轻一些。那时候马背上指点天下的局势,草原上风餐露宿都是经常的事情,日子过得艰苦,常常想哪一日得了大势,荣华富贵一定好好享受一番。”
长恭也喝了一口酒:“大将军的女儿现在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儿子也娶了公主,何来这番感慨?”
他微微闭上眼,脸上的纹路像是图纸上纵横的沟壑:“别人都会觉得这样,可是现在我却向往原来平淡的日子了,自打凌雪没了,我就没有一晚上睡得是安宁的。”
长恭其实心里也明白,木秀于林,功高震主,自古就不是什么好事,可是这个世上许多事并不是道理摆在面前就会让人罢休的,他们的心里都守着一方自己的信念,或许各不相同,但最终殊途同归。
“我们家现在这么高的荣耀全都是皇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