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道》第37章


耙院臀蟆保舜撕托诚啻Γゾ椿グ攀呛虾踔泄桌淼木瘛?br />
然而,我们并不认为,劳资之间和睦相处,便不需要工会的组织。依照中国管理民主化的观点,劳工工会的存在,对企业和整个社会,都非常有益。原来欧美资本制度盛行,劳工为了对付资本家专利、保护劳工地位与提高劳工福利,乃组织工会,以求制衡。中国伦理社会,并不需要制衡,但是中国人观念,资方和劳方所谋求的目标,最后是一致的,大家共同以“安人”为目的,不过公司和工会所注重的要点,各有不同,借着双方的互调与协助合作,更能加速“安人”目标的达成。公司与工会之间,诚心诚意相待,和衷共济相处,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宝贵的意见,自不同的立场考虑相同的问题,不仅公司加速发展,员工福利也能提高。
再就科学的取向来看:劳资关系,有如车的轮子,如果一边大,另一边小,车子就很难适当和缓的向前进,还是必须维持两边的轮子同样的大小均衡才好。因此当一方的力量较大时,肯帮助对方的发展而出力,有如此的度量才是可喜的。公司和工会双方的力量相当平衡,才能产生最好的劳资关系。
由此可见,中国管理现代化,既不抱持“没有工会省掉麻烦”的保守心态;也不坚持“所有工会运作比照西方”的西化心态;更彻底扬弃“弄个假工会装装门面或骗骗劳工”的虚伪心态。我们透过“经权法”,拿“伦理、民主、科学”的“经”来过滤西方式的劳资关系,建立对公司与工会都有帮助的工会制度,双方尽可因应实际情势,作适当的权变,以解决问题,增进双方的福社。
第7章 管理应该发挥象棋的十二特色
就我国目前情形而言,除去固有传统思想以外,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显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即使我们想要摆脱,也委实无计可施。这固然是由于:生存在某一时代某种环境中的人,很难不受当时当地思想的影响。我们今天在学校受的是西方式的知识教育,家庭内的陶冶因电视的侵入而解体。社会上所重视的,则是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正如海德格(MartinHeidegger)所说,科技基础始于希腊的古典哲学。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文化不提倡锢蔽的宗教信仰与狭隘的国家民族观念,传统仁者无敌以及虚怀以致广大的精神,也是西方文化毫无阻拦、顺利输入我国的莫大助力。
社会学家孟汉姆(KarlMannhein)认为思想无法脱离日常生活,因此深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每当管理科学工作者谈论起他们的观点时,总会出现这样的论调:“有关的研究与分析,应先设法建立模式。”于是,继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之后,大家都热切地关心:“中国管理能不能建立它的模式?”如果无法建立,似乎就不足以称为“中国管理现代化”。
“模式”(Model)的原始意义,与“模型”相通。而“模型”的解释,则是“模仿实物的原形,缩小制成的样品”。“概括地说,模型是一事实的再表现。一般是将事实的结构予以简化及抽象化;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意义上,使简化和抽象化后的系统与原系统相似,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为描述或说明我们周遭形形色色的真实世界,事实上不可能完全采用模型来表现。因为真实世界的现象,太过于复杂,只好运用抽象的方法,作理想性的简化表示,这就是模式。
中国管理的模式,可以用中国人所熟悉的象棋来代表。凡是精于象棋,而又能体认其中的精神的,便能够充分了解中国管理的精髓。象棋俗称“象戏”,是一种“仿真的游戏”。它是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棋戏,由两人在棋盘上按位布棋,以攻死对方的将或帅为胜。
中国管理的“象棋模式”,包含天人合一、确立制度、公平竞争、组织精简、各施所长、互依互赖、无为而治、民主自治、竭尽心力、贯彻始终、千变万化与和平融洽等十二特性,兹分别说明如后。
管理应发挥的十二特色(1)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哲学的基本信念之一。孟子首先指出天的根本性德,即含于人的心性之中;天道人道,实一以贯之。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即在人的心性与天相通。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宋代道学,更进一步形成一个根本观念。程伊川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孔子虽然不明言天道,但亦表现出尊天、顺天的观念。敬天即所以爱人,爱民即所以尊天。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观念,实包含了天定胜人与人定胜天两种看法。中国人思想,不偏于天定胜人,也不偏于人定胜天。象棋中的每一枚棋子,都有其特定的才能,也都有其尽心尽力的意向。但是否得遂所愿,端在下棋的人,如何布局与运行。假定棋子为人,则此下棋的人,即已扮演了天的角色。“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下棋的人,没有不谨慎细心,好好运用每枚棋子的;至少不会存心不良,把自己的任何一枚棋子拿来白白送死。然而外来因素的影响,内在心神的不安,乃至棋力稍逊,那就无可奈何,只好认命了。此所以孟子尽心章之后,立即承接莫非章,指出人生的吉、凶、祸、福,没有不是天命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应该按照中庸的道理,“居易以俟命”。
这种观念,表现在中国式管理上面,则为“人时时刻刻在为自己盘算,做各种的计画,但是天也同时在为每一个人做计画。必须人所做的计画,与天所做的密切吻合,才能够获致圆满的效果”。
我们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启示中,发现任何计画,都应该顺天应人;所有目标,都必须光明正大。这样的管理,才有成效。天所做的计画,便是我们先天带来的命,可是说是与生俱来的生涯规划。而我们所做的计画,则是后天的人生规划,两者配合,即为天人合一。
(二)确立制度。
一般人依据孔子所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推断“为政在人”就是孔子“人治”的思想;大家看到明法篇主张“以法治国”,便认定管子是“法治”的先驱,韩非“立法以治民定国”,即为真正的“法治”。因而人治、法治对举,互较长短利弊,造成莫大的谬误。实则孔子不完全主张人治,他是相当重视典章制度的。他的“从周”,便是采取以往实施过的善法而重加实行。不过孔子觉察到徒法不能自行,必须用“仁爱”的原则,来加以补救,才不致像周代那样,制度虽粲然大备,终究不能久远维持。强大而文明的周室,在平王东迁之后,便濒临衰乱危亡的命运。
象棋的制度十分完备。两人对面而坐,一伸手都是去拿黑子,彼此客气地要对方持用红棋,这是礼让的开始。让不过的人,占用了红子,即宜秉持“占红不占先”的规矩,请黑棋先走。同时将、士、象、车、马、包、卒等,各有各的走法,双方都要遵守规定。到了最后,胜负已经十分明显,胜方先说:“承让、承让。”败的人也不妨说一句:“毕竟棋高一着,佩服之至!”从头到尾,有其完整的制度,但如下棋的人不知或故意不予遵从,那也是徒法不足以自行,难免争执,吵闹一番。
中国式管理,当然重视制度的确立,因为主观的意愿必须化为客观的组织制度,才能产生作用。但是,任何制度不论多么完善,终免不了有其漏洞。而且时日一久,流弊丛生。所以一方面要有合适的人来执行,一方面也需要贤明的人来批评反省。不断努力加以修正改善,绝不容许因循懈怠。
(三)公平竞争。
礼记礼运篇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处理欲的方法,是“因势利导,把它引向正当的途径上去”。他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人而达人”的“欲”,是人人所该的可欲对象,都应该把它导向高尚的途径,使其充分发展,尽量获得满足的快乐。然而,孔子认为实现可欲的对象,亦应使用正当的手段,必须“以其道得之”。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象棋的游戏,应该是一种君子之争。下棋的人,没有不希望得胜的;除非他另有企图,存心利用棋戏来讨好对方,故意隐藏实力,以“不胜”为手段,真是可鄙的谄媚。不过,当说双方棋力悬殊,我们也不愿见一方屡胜,给另一方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