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教父的逃妻》第125章


“你是说——两党之争?”宗元大悟。
“聪明。”唐承珣掏出怀表看了眼,“金必武约了我一起喝茶,你也同去。”
“你都卸下军职了,那大老粗金司令怎么又惦记上你了?不会是他那宝贝女儿的事吧?”
“应该与时局有关。”唐承珣收好怀表,“我与老金相交多年,一直敬重他是条汉子。跟我一起去吧,不妨听听他的高见。”
金鼎轩茶馆。 
年届五十的金必武高大魁梧,挺拔的身姿罩在褐色长衫下,举止带有军人特有的潇洒之气。
唐承珣与宗元与他还未寒暄,他的大嗓门就扯开了,“奶奶的,这日本人都打上门了,政府竟然不让打!还让咱们签什么不得反日的协议书!奶奶的,我老金就不签!九一八以后,我气的没合过眼!” 
“司令先消消气——”唐承珣给他斟上一杯上好的龙井。
“你小子有先见之明啊,早早地退出了这是非泥淖之地!”金必武端起茶,吹着热气。 
“司令过奖。承珣当日也未曾想到今日之国难,如果尚在其位,也会如司令般两难啊!”
“凡是现在处于两难境地的,都是我中国的热血男儿。不像那些签协议书的叭儿狗,国难临头,竟然没有一点儿骨气!这群狗日的,气死我了!”
“气大伤身,金司令,您悠着点儿。”宗元笑着插了一句。
“你小子是宗元吧?哎——不在军中,你们体会不到我的杀敌报国之心啊!”金必武喝下一口滚烫的茶水,“洪水泛滥,我中国泱泱大地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外夷来犯,政府那帮人呢——他奶奶的,都他妈的躲到杏花楼小桃红的闺房里去了!”
“噗嗤——”宗元笑喷了。
这个司令就是直爽,说起话来快意恩仇,让人喜欢!
“司令,下一步您有何打算?”唐承珣问。
“他奶奶的,早知今日,我去年就跟明珠去英国了。”金必武叹口气,“我老金是条有血性的汉子,只要为官一天,就要对得起百姓一天!我就等,等上面下令——打日本人!”
“司令英姿不减当年,承珣以茶代酒敬你。”
下午的时光在三人的谈笑中过去。
走出茶馆,天色未黑,唐承珣看到路上大多商铺都在准备关门了。
时局动荡,生意也不好做。
唐承珣看到街上角落里星星两两从乡下涌入的难民,眸色难辨。
“阿元。”他沉声道,“给唐忠说一下,明天开始在公馆门口开设粥棚,救济灾民。” 
“好。”宗元知道他内心亦有温情的一面,只是不常示人罢了。
受时局影响,叶青然的两个店铺也开始抵制日货,有日本人上门买东西,伙计就委婉地把她们劝走。
“我们的店不光没卖过日本货,也没加入樱花会馆。云霓这下可惨了,他们是第一批入驻樱花会馆的商家,如今老店被一帮激进的学生给砸了,还被贴上”亲日大汉奸“的条幅,哎呦,这条街上的商家都去看热闹了!”李福海擦着头上的冷汗。
“落井下石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现在政府不准反日,平民百姓也闹不出个结果。我们做好一个中国人该做的就行。”叶青然十分淡然。
“对。”李福海点头,吩咐其他伙计,“都听好了,谁都不许去那边看热闹!好好经营我们的铺子就行了。”
叶青然看了眼街上稀少的人影,“关门吧,今天大家都早点儿休息,明天我们早些开门。”
走出铺子,深秋的风袭来,叶青然浑身打了个冷颤。
又是一年!
她每天的日子都在忙碌中度过,每天算计着如何赚更多的钱,拉拢更多的顾客。
时间久了,心底那抹伤也就结痂了。
同处上海,不见面也就少了很多烦恼。
就这样过下去吧,一个人,静静地。
没有快乐亦没有伤心。
一进家门灵越就急着奔了过来,“姐,快救救敏越吧!”
“敏越不是去学校了吗?”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里‘护国团’的成员去日本领事馆游行示威,巡捕房逮捕了很多学生。我跑得快,敏越却落在了后面——”灵越垂下头。
“什么?我出钱让你们上上海最好的中学,你们怎么不学好!”叶青然气的转圈儿,“你们才十四岁!就敢游行示威了?”
“姐,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你给我闭嘴!”叶青然狠狠瞪他一眼。 
“茉茉,这可怎么办?”何玉芯满脸泪痕从屋里出来。“一定要想办法把敏越保出来。巡捕房怎么是人呆的地方!”
“妈,我要静一静。”她倚在门口,闭上双目。
敏越这种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关键是找谁出面。
她脑子里快速否定掉唐承珣和石原一郎。
这种事对他们来说手到擒来,但是她不想找他们帮忙。
荣柏杨!
她脑中灵光一闪,再次想到了那块玉佩!
------题外话------
1931年的中国是个多事之秋啊!
这一章写起来参阅了很多资料,也不知道能不能写出当年那份疆土被掠,人人警醒的感觉。
我们的男主子不光爱女主,还爱国家啊!
☆、第二十七章 金断弥坚
上次她在荣记店铺门口就遇到了石原一郎,根本没有用到那块玉佩,如今是时候了!
她从抽屉里取出那块鸡蛋大小刻着“荣”字的玉佩,匆匆出了家门。
找到一家荣记铺子,她慌忙掏出玉佩,“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
店里管事的是个四十多岁带着眼镜的高瘦之人。
他接过玉佩,仔细看着,“敢问姑娘,这块玉佩是何人所赠?”
“荣柏杨。”叶青然低声道。
“里面请——”他恭敬无比,掀起里间厚厚的门帘。
叶青然顺势进去。
“我去通报,姑娘先等片刻,我家老爷正在楼上核对账簿,很快就来。”
叶青然点头。
荣柏杨不是一向在昆明吗,什么时候来上海了?
一会儿,楼梯上响起沉重有力的皮鞋声。
“叶小姐——好久不见了!”荣柏杨依旧意气风发。
“荣先生,您什么时候来的上海?” 
“昨天刚到。今年不走了,准备在上海过年。”荣柏杨示意她坐下。
高瘦中年人端上茶来。
“我就开门见山的说吧——”叶青然给他娓娓道来。
一盏茶还未凉透,她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个八九分。
荣柏杨不住地点头,“这才是我中国的好男儿!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血性,难得难得!”
“荣先生,其实我不希望弟弟掺和这些政事,他现在只是个学生,学业当先。”
“我能理解叶小姐的苦心。你的事我也听说了,一年下来在上海商界能有今天的成绩,很不容易啊!”荣柏杨笑道,“你弟弟的事我管定了。老薛,拿笔墨来。”
高瘦男子端上文房四宝。 
荣柏杨快速挥毫洋洋洒洒写了两页,递给老薛,“把这个交给警察局陶云鹤。”
老薛收好,就奔了警察局。
“最迟三个小时,你弟弟就能回家了。”他安慰叶青然。
“谢谢荣先生。”叶青然对着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你还是与承珣和阿元一样,叫我荣三叔吧!我听着也顺耳。我叫你青然得了。”
“荣三叔,谢谢您。”叶青然把玉佩交给他,“完璧归赵。” 
“青然,听闻你的铺子经营的很不错啊,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牌子,敢不敢让我把你的牌子带到昆明去?”
“啊?真的不敢想——”叶青然淡然一笑,“不过,如果您能帮我,我就敢。”
“年轻人就得有一股子魄力!有钱大家赚,这件事我来运作,你只负责开发你商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就行。昆明的百姓对上海流行过去的事物都很眼馋的。” 
“荣三叔,您不是一直没有涉足布匹和服装吗?如今又怎么对这些感兴趣了?”
“我也是闲来无事,心血来潮。”荣柏杨故作一笑,眼前的女子又怎会知道,是他的义子找了他,求他帮一把这个女人。 
当时的他简直受宠若惊,珣儿已经好几年没正经跟他说上几句话了,上次来上海,两人也是不欢而散。如今珣儿想帮她,却又不想被她觉察,竟然主动来找他了。毕竟在上海无论他怎样出手,以她的聪慧,早晚会发现。
他只想让她的日子好过一些。 
帮了这个女人,也就是帮了自己的义子,两人的关系就会缓和,他又何乐而不为?
“合作的事情,我会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