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之塔》第282章


戚远的猜想中,奥术本身被他划入了信息的范畴,是由人类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与魔力结合,一部分成为了法术,另一部分成为法力沉积下来。
按照这个逻辑链条,也就推出魔力本身处于缺少信息这一维度的状态,因为魔力加上奥术之后,得出的是不再缺少信息的电能、热能!
之前戚远在独自的旅行中,反复尝试将电能、热能转化为魔力,其指导思路,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寻找能够反向抽离信息的奥术模型。
但是整个推论是不严密的,可以说根本就建筑在沙滩上。
要知道,大自然的信息无处不在,严格意义上讲,每个人只要还活着,哪怕只是呼吸,都在向外界发散着信息,这些信息为什么没有造成魔力的变化?
或许大自然的信息成就了自然神术,但那也只能是猜测罢了!
正如戚远劝告博卡布一样,建立在猜想上的一切,意义都很小,它们随时都可能伴随着猜想的被证伪而烟消云散。
这些推导、论述,只不过是丰富了戚远的“三维猜想”而已,其中信息那一维度,已经丰富到了——信息很可能与物质元素的多样性类似,它也有许多不同的种类,这样一个程度。
戚远打算停留一段时间,只要科学这门工具能够吸引到伯岳,让他感觉用着顺手,那么戚远就可以借重伯岳特殊的观测能力,进一步分析研究魔力的性质。
对于魔力本身的认识,可谓是诸多课题的先决条件。
伯岳本身也很苦恼:“它们一出现,我浑身都不自在,还总是干扰我!这些年都没有造出新族群了!”
戚远很感慨,世界融合给地球人类带来了伤痛与进步,给阿瑞纳达人带来了灭顶之灾,给诸神带来了彻底消灭憎恶的机会,而对于这些生活于宇宙、星系中的生物,就是带来一些烦恼罢了!
如果说,伯岳他们就是博卡布口中的星海之民的话,从生存能力上来讲,也确实足够强大。
“伯岳,你们知道咱们的宇宙的名字吗?”戚远想到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辨认伯岳他们是不是星海之民,博卡布不是说,颛墟这个名字就是他们所命名吗?
伯岳似乎没适应戚远转变话题的速度,愣了一会儿才回答:“竖芫说过,他以前见过一位旅行者,说宇宙叫颛墟。”
戚远说不上来是失望还是高兴,失望在于伯岳他们果然不是星海之民,虽然这与伯岳表现出的知识和能力相匹配,而高兴则是等到他告别了伯岳,还是可以继续寻找星海之民的,那些最接近融涉世界的凡物,一定有着许多更深的知识,只要找到他们,就能请教。
于是戚远在复杂的心情中,开始向伯岳推销科学,好在一件工具好不好用,只要到了能工巧匠手里,立刻就能判断。
伯岳在长久生命中,事实上自觉不自觉地,便采用了很多支离破碎的科学方法,比如定量排除法等等。
只不过缺少交流者,他们这个小团体才不过五个经常聚会在一起的个体,发展起来,出现偏科就是很正常的了。
最终,戚远和伯岳互为师生,向对方学习的同时,也向对方传授,这样时间就过去地很快了,就像伯岳一直以来沉醉于制造生命族群一样,根本不曾在意时间过去了多久,就连最基本的时间单位都没有明确规定。
而离开了地球的戚远,再想计算时间就不能去依靠什么日升日落了,宇宙间的太阳不要太多!
他必须以光的速度为标尺,一秒、一天、一年,都是光位移多少距离所用的时间。
人类的大社会,为了适应地球自转、公转的变化,而去修改历法,分出新旧不同,但是学界的小社会,并不会因为这些变量的改变,而去换一种标尺。
不知不觉中,一年时间就过去了,离得最近的竖芫最先到来。
戚远看着面对自己这一面的星球表面,开始缓缓聚拢山峦、凹陷盆地,最终一个眉眼俱全的类人面孔,出现在刚刚到来的小天体的表面,就连目瞪口呆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心情!
伯岳没有提前告诉戚远,他的朋友们都是什么样的生命,戚远也从没想过,幻想中的天体生命,有朝一日真的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怪不得伯岳说竖芫不方便落到行星表面去!
虽说竖芫的体积看起来远远不如伯岳落脚的行星,但是两个天体的亲密接触,想想就知道有多么不方便!
随着竖芫的到来并加入学习讨论,谵艾、迓和驳也先后抵达。
谵艾和驳是戚远很熟悉的碳基生命,前者的外貌很像爬行动物,但他是直立行动的,两个眼睛没有长到脸颊两侧,而是类似人类一般,外貌很是怪异。
驳与戚远最为相似,不过他除了两条下肢,另有四支手臂,戚远很怀疑他是由偶蹄类动物进化而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址:
星海之民 第三百七十三节 时光
第三百七十三节时光(第1/1页)
可惜的是,戚远不好意思要求驳脱掉鞋子,否则就可以验证一二了,仅仅从他的四只手上看,特征并不明显。
迓的外貌很有金属质感,他的族群的食物就是富含能量的元素物质,在行星上的挖掘能力非常强大。
当戚远得知他们本人掌握了宇宙旅行的本领,知识也相当丰富,整个族群却依旧处于原始状态的时候,充满了不可思议。
“你们没有想过帮助自己的族人吗?”戚远问道。
且不提伯岳和竖芫是独自成为一族的特异情况。
谵艾、迓和驳似乎不应如此吧,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了共同进步的必要性。
他们三个对着戚远一起摇头,驳比较健谈,回答道:“他们太笨,哪里有资格加入我们。再说了,有我们保护,随他们怎么活就是了。”
戚远难以理解,或许这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三观”不同?
不过说到底,这是人家自己的事情,戚远决定不去多嘴了,引起“外交”误会就不好了!
地球人类可不是只有自己一个能够宇宙航行的,说不定几百上千年后,族群的技术跨越式发展,后人就能航行至此,到时候发现老祖宗给自己留了个冤家对头……
虽说戚远有信心地球上的后辈们不会惧怕冲突,但是没必要的矛盾何必去激化呢?
他之所以放心大胆地传播知识,与这些外星生命交流,而不是选择杀戮,说白了是信心强大而已。
杀戮与破坏是最简单的事情,同时也是灵魂虚弱的表现。
若你有信心一直走在前面,那又何必惧怕后来者的追赶?
担心被外星生命侵占资源?但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资源都是不同的,能够始终领先于人,需要担心什么资源?
又或者担心好战的外星人搞侵略?戚远觉得以人类的爱好,不去侵略别人就很不错了!
地球人类,像他这样、像他所出身的民族一样爱好和平的,并没有那么多!
说白了是自信心不足,面对竞争者不敢相信自己可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那么直接摧毁竞争者,是多么一劳永逸的选择啊!
戚远从不担心这些,即便被竞争者赶上来了又怎样呢?奋起直追就是了,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存在,就永远不担心竞争。
而要保证自己的存在,像他、像黄馨、蒯教授,乃至于曾理那样的人,简直不要太多,生死存亡之际,他们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这就是戚远的信心所在!
戚远理想中的地球,应当是以文明、文化、科学的繁荣昌盛,吸引整个宇宙的各个种族前来学习、交流,最终共同进步,并存发展的。
而不是一个令其他种族闻之色变的杀戮代名词,那样与憎恶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梦蛹、埃盖马尼,祂们的本质也是神祗,不同世界的神祗,但因其行为,被艾梵瑞尔的住民们所憎恶,才得到了这样一个统称。
然而“憎恶”只是一个称呼罢了,能够称呼神祗,就能称呼凡物,戚远绝不希望自己为之舍生忘死的家乡,成为自己最初对抗的存在。
所以他每到一处,总要采取友善的态度,与他人交流,尽量建立友谊而避免矛盾的产生。
如此做,固然劳累,但也自有它的好处。
阿瑞纳达的祈愿术、伯岳他们的旅行技术。
戚远第一次见到如此多样化的本领。
伯岳能够将自己缩减到一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