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王妃》第141章


虽然只是个尾巴,皇上也听得十分入味。
他心中多少有些为自己的皇子们烦闷,暗暗担心自己当年争夺皇位的事情在儿子们身上重演。
所以便顺口对梅清提了这个么要求。
立嗣的故事。
梅清肚子里头立嗣的故事倒是有好几个,可是现在大昌成年的皇子有好几位,随便讲那个,都容易对号入座。
风险太大。梅清决定讲正大光明匾。
这个确实正大光明。
皇上听得眼珠子都不转了。
“建储匣?!”皇上坐不住了,开始在地上绕圈子,一边喃喃说着:“放在正大光明匾后头……这匾有三丈多高,无论是放上去还是取下来都必须兴师动众。难以偷换……一式两份,还需要和皇帝身边的诏书相对照……真是妙啊……”
皇上忽然停住脚步,皱着眉头看着梅清。奇怪地问道:“这是什么朝代的事情?这么好的法子怎么会没传下来?”
“啊?这个……”梅清的脑子飞速转动,“这个不是真事儿,只是个不知名的人写的话本里提到的。”
梅清竭力做出清纯不晓事的模样来,支吾道:“唔……臣女当时看了觉得有趣儿,只因立嗣之说,要么立长,要么立嫡,要么立贤,都是有规矩的。偏这人的说法儿不同,所以记住了。唔……臣女无知。不会真的有正大光明匾吧?”
信?不信?您老随意吧。反正总不能说是清朝的。
皇上挥了挥手,随意道:“现在没有。可以另做嘛。再说,现在理政殿上头挂着的中正仁和匾也挺高的。”
他随即想起实在不必跟这少女说这些,竟匆匆起身走了。
宜妃对整件事情未置一词。她似乎已经接受了即将成为母亲的事实,鼓溜溜的肚子就是明证。
“妹妹,你真的打算嫁给陆斐吗?”宜妃问得很平淡。
“目前是这样。”梅清也答得很平淡。
“这小子真是好命啊。这事儿,成了一半了。”宜妃由之前半躺的姿势慢慢坐起来,微笑道:“昨儿皇上说,要让他跟着使团回去呢。”
“回去?回去蒙萨?”梅清一时有点儿蒙。
陆斐回蒙萨的事情几乎每年都会提起那么一两次,都被皇上态度晦暗不明地挡回去。反正,只要蒙萨王在位,让他的长子留在大昌就有理由。
“对呀,”宜妃有点儿好笑地看着发蒙的梅清,“蒙萨王的次子都十岁了。不让陆斐回去,留着又有什么用呢?”
可是……跟着使团回去,似乎也太突然了。
“上次宴请朵夫人之后,听说谭贵妃在太后跟前很是劝说了一番。”宜妃的消息也不闭塞。“据说,她劝说太后给靖王指一位能干的王妃。”
宜妃的带着意味深长的语气慢悠悠地说着:“不然的话,靖王离开蒙萨多年,在蒙萨国内没有自己的嫡系,在蒙萨王心里也不见得占优。肯定是长在身边的小儿子得宠啊,这个谁都知道。若是再没有个得力的王妃相助,如何有实力争夺王位呢?”
“听说,太后大抵在妹妹你和张之瑜二人之间摇摆。所以说,只能算成了一半儿。”宜妃最后说了一句,便不再提此事,唤人过来扶她起身。
有些话,宜妃没有明着说出来,不过梅清也明白的。
太后既然态度在二人之间摇摆。也就是说,如今皇上的看法至关重要。
而皇上的看法,特别是与女人有关的看法。宜妃的影响力还有不容小觑的。
所以,这事定了八成。
只是。若是陆斐当真跟着使团回去,那大概就来不及大婚了。
要么推后婚事,要么推后回国。
驮轿停在了家门口。
梅清下车的时候发现,家里有客人。
门口还停了两部驮轿,栓着一匹马。
客人自然有,还是两拨。
先到的是吴启太吴七夫妇。
后到的是三婶娘曲氏。
旺财媳妇一脸为难的表示,吴七夫妇说啥不肯走,非要等姑娘回来;而三夫人。她当然不敢拦着,只能恭请入内。
梅清想了一下,让她去跟吴七夫妇说一声,自己得先去见三婶娘。
曲氏的脸色不太对劲儿。
难道还要继续说陈娟的事情么?
梅清稍微有点烦,自己确实不需要什么陪嫁的媵妾,不论嫁去那里都用不着。
当日跟继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三婶娘这人挺精明的,没理由还要坚持,难道又有别的事儿?
该有的客套还是不能免。见过礼,曲氏先跟梅清道谢。说是水仙斋的分红着实不少,都是姑娘能干的缘故。
这个肯定不是主要目的。
梅清自然保持微笑,说还有许多需要仰仗三叔父三婶娘之处等语。
曲氏又隐晦地说了几句陈娟不懂事。姑娘别放在心上。
梅清仍然保持微笑,笑道:“这些过去的事情早已不记得了。再说,她是姨娘养的,也不关婶娘的事。”
曲氏眼皮跳了一下,梅清连二姐姐也不叫了,看来心中自是不悦,自己果然来对了。
“其实……”曲氏略有些为难地开口道,“前几日我母亲派了人来跟我商量……”
梅清眨了眨眼,在脑袋里绕了绕。曲氏是庶出,这位被曲氏称作母亲的人。应该是指曲氏的父亲兵部尚书曲涤生的正妻。
一般大老婆派人去找小老婆的女儿,都不会是什么好事。
“芝姑娘的亲事定了。是镇远将军的次子。”曲氏又说道。
梅清又绕了一下,觉得这位芝姑娘,应该是指于岩芝。
于岩芝的母亲,是曲尚书的嫡女,也就是曲氏同父异母的姐姐。
这就对了,于岩芝应该称曲氏为姨母。
于岩芝要出嫁,跟曲氏有什么关系?
曲氏顿了顿,索性直接说了出来:“她想让二姑娘陪嫁。”
“啊?”梅清难得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让陈娟给曲氏娘家的外甥女陪嫁,好像绕远了吧?
曲家也好,于家也好,有姿色的庶妹、丫鬟什么的,应该不少啊……
不过梅清转眼就明白了,恐怕这个陪嫁不是什么好位置,大概是准备拿来儆猴的那只鸡,所以知道点儿底细的应该是不愿意的。
既然需要一只鸡,曲涤生的嫡妻乐得借此让庶女添点儿堵,谁让你嫁了人就不怎么理娘家了呢?让你在夫家难做人!
可惜的是曲氏并不觉得为难。让庶女做妾固然可能被人议论为母不慈,可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你想让我做慈母,你自己先得本分才行。既然陈娟不守本分让曲氏难堪在先,那就不能怪曲氏狠手在后了。
“因为先头说过娟儿跟着姑娘的事儿,虽说姑娘用不着,总有这么一档子事,所以婶娘今日还是跟你说一声。”曲氏的意思是自己打算同意了。
与其说是出于礼貌告诉自己,还不如说是表明态度,你看,陈娟乱来,我就把她给人做妾去了。
这个安排梅清觉得挺好,满意。
☆、第一百七十六章 建储
吴七的妻子要比梅清想象中的大很多。
吴启太年纪不小了,这个梅清自然知道,不过一直想着按习惯,大龄男青年多是会找个妙龄的媳妇,顶多十六七岁。没想到吴七的媳妇刘氏看起来总有二十多了。模样长得十分大方,一点儿扭捏也没有,说话带着脆生劲儿,倒是很对梅清的胃口。
吴七夫妇的来意很简单。
一则新婚,新媳妇过来见一见,认识认识。以后内宅走动,自然就是刘氏出面。
二则便是斗彩竞拍之事,吴七和陈老先生一样,提出其实可以无需竞拍,梅清只管开价即可。
梅清笑道:“这个竞拍,其实还是当初水仙瓷刚上市的时候,那几只插屏引得夏长史和宁管家都生了兴趣,争相出价,才开了这么个头。说老实话,我也是实实不知这些颜色方子值多少,所以才沿用竞拍这个形式。”
吴七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听梅清如此说,便不再坚持,只说此事关系重大,吴家需要多些日子筹措银子。
欲速则不达。
梅清觉得让吴家和丁家都多些日子仔细考量,对竞拍只会更加有利,自然顺水推舟地同意了。
好不容易客人们都走了。天早已黑透,梅清揉了揉额角,让丫鬟们传膳,真是疲累的一天啊。
丰裕帝也觉得有点儿累。
岁月不饶人,年轻的时候天不明就起身,每天政事不断,也不觉得如何疲劳,反而雄心勃勃,只想成为古往今来不世出的帝王。
如今其实好些事都不再过问。让中书省和门下省那些臣子去忙。可到了晚上,还是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力不从心并不妨碍心思活动。
听到米丽景关于米丽慧的建议,皇上的心思很是活动了起来。
米丽慧他见过一次。
两姊妹长得比较像。一定要比的话。米丽景是团脸比较丰腴,米丽慧则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