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挺机枪到南宋》第81章


纪痛责李将军一百军棍,李将军第二天就带着五百多人捣毁了另一处囤积的炸药然后投向元军去了。“
我和逊菊,陈述之,张浪潮一个个都惊呆了。
李才智是我军的重要将领,他的叛逃是极其危险的。他有可能猜测我们炸药的成分配比,也非常熟悉我军的战略态势。如果那样的话,元军
可能马上就研制出真正的黑火药,我们的装备优势将荡然无存。
怎么办?
陈述之向我建议:元帅会处理好的,你只要安心援助朝廷就行了。
我闷闷地遣回哈尼,然后带着队伍迅速西南行,因为我知道,历史上的次年一月,崖山海上的宋军将会被全部歼灭。
骑兵先行,我的小妹妹逊菊郡主带着她的一百名骑兵缠绵地跟着我。六百骑兵,一千匹战马,我军以神奇的速度沿着海岸线向西南地区转进

张浪潮和辛若非的两营军马随后跟进。
远远地可以看见大海,听到它那沉重的呼吸,可以看到它宽阔的胸膛,天高云淡,海鸟依稀,美丽的大海即使是在冬天仍然散发着醉人的海
风。
我们的目标第一站是广州,敌人估计已经占领了它,但是那里不会有很多的兵,我们没有海船可走水路,只有强硬地绕道而行,从最保险的
方面着想,我们原来的元军行头这回仍然带着。
风尘仆仆,昼夜兼程,六百骑兵象一条小蛇逶迤在海边山地的小道里,都说福建路难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粤南之地也够呛。
一天夜里,我军扎在一个小山谷里,放了几个哨兵后,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就进入了梦乡。
在一片嘈杂声里,我被惊醒,火光冲天,整个营帐被冲的乱七八糟。一群农民模样的人正挥舞着武器在追杀着我们的战士。
到底训练有素,战士们很快就恢复了冷静,一边抵抗一边寻找战马集合到自己的建制队伍里。
我上了马,先找到逊菊郡主,她很安全,但是脸儿在火光里显得那样苍白,可见心里之惊吓。
“杀呀!杀呀!杀死元兵,保卫大宋啊!”此起彼伏的呐喊声。
我听清楚了,周围的将士们也听清楚了,我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地撤离现场,不再和偷袭着发生冲突。
我研判,这是一支义军!
尽管我们是轻装前进,还是有些锱重的,我们把它遗弃了,然后撤退到稍远稍高些的山地上。
损失了三十几人。
夜里,星光闪烁,黑暗无边,自以为是的义军将士们正在我们原先的宿营地得意忘形地高哥狂舞。
就地休息。
疲劳,让一切恶劣的休息都成为奢侈的享受。
就是深深的露水凝结的霜也让我感到温暖。
清晨,南粤的清晨格外晴朗,也格外冷清,风硬硬地从身上划过,地上真的凝结着一片片微白。
我们还穿着单薄的衣服,都瑟瑟地发抖,疲惫的打着哈欠。
放眼山下,那群沉浸在胜利中的义军战士还在原地呆着,旗帜寥落,兵器稀疏,互相依靠着休息。
心里生出莫名的感动。
在大宋覆没在即的时候,还有这么多的汉家子弟英勇不屈地挺起了脊梁!
衣服破烂,装备极差,一群乞丐啊。
这是怎样的人民?
我突然对恢复大宋的江山充满了信心,即使没有了火炮的专利,仅仅凭借着民族的正义斗争,百姓的向心力,我们也一定会胜利的。
马上就从李才智事件里驱除了沮丧。
大军展开,薄薄的一圈圆形悄悄地拢向义军战士。
胜利和疲劳让这些战术意识很差的战士们毫无察觉。
把他们尽数包围。
清点一下,该有八百多人。
“啊呀!”终于有人警觉了,于是,义军将士混乱成一团。他们赶紧寻找自己的武器,然后团团结合起来,向着我们:“混蛋的汉奸,我要
杀光你们!“
人群中有了旗帜闪动,将领开始指挥,因为我们没有动手,他们张开的弓箭也没有射击。
素来台上前搭话,表明我们是大宋军。义军将信将疑。
又喊了半天,对方也出来人辨认,终于确信。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两方的军民马上就欢呼起来,两支队伍搅成一团。
带队的义军将领来到我的跟前,他悔恨交加地给我跪下,“请将军责罚我的愚昧无知!”
我心里也有些气,毕竟,我三十几位战士没有倒在元军手里,反而被自己人给消灭了。
但是,我没有发作,而是好言抚慰,在逊菊的男装钦差的形象里,我奉命授予这位义军将领为校尉。
新任校尉名叫陈二举,他们是被元军镇压了的义军余部。
我立即收编了他,让他等候张浪潮的步兵大队。
他说:“将军,我们这里还有好几十支义军呢!”
我干脆授权给他,以他为义军副统制官,凡是他收编的义军将领一律授予校尉。这是民军的编制。
陈二举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事后,我才知道,这一帮临时收编的民军在崖山大战里,居然能起到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作用。
继续前进,五天以后,我军飞到广州,然后各自穿上配备的元军衣服,轻而易举地就从广州地面上绕开了,当有元军盘问的时候,小机灵鬼
素来台给我们当着,一阵纯粹的蒙古语让盘查的元军丧失了兴趣和胆气。
当我军绕道而行,到了前面一个小村庄时,百姓告诉我们:“军爷,这里离崖山元军的大营只有一百里了。”
我说:“素来台,多亏你了。”
素来台一脸憨厚像:“将军,我是您的奴隶啊。”
“不,素来台,你不是,你也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好汉,”
素来台说:“可是我的命是您的啊?!”
我说:“不,你的命是你的,问题是,要你反对你的战友,你心里有负担吗?”
素来台沉重地说:“将军,还是你的教导对,我不是反对蒙古人,而是反对暴政!反对压迫!”
“好了,我军扎营!”
我意气风发地说。
激战崖山 第四章 向导
(起1I点1I中1I文1I网更新时间:2006…10…24 21:14:00 本章字数:2817)
整天我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怎样和内线的宋军取得联系。我还把这件事讲给全军将士听,召开诸葛亮会,让大家都想办法。
当我骑着战马带着十名战士到了宿营地以外五十里的一个小村庄时,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坚定的答案。
萧瑟的村庄,少数常绿的树木还在寂寞地挥洒着风中宽大的叶子,柚子,桔子,椰子,槟榔,一处处随便地生长,大片的蒲葵林波涛汹涌地从远处冲刷过来,一直涌到我们的脚下,粗壮的直茎顶着一丛星散的绿葵,纷披的柔叶儿的羽翎,流苏一样蓬松华美。
山地起伏,海田块块坐落,水稻浅浅地遮盖着湿润的土地。
警惕地进了庄子,没有墙围子的村庄好象是个异数。
竹篱笆,竹房屋,两道小街,数十丛房舍,掩映在竹林和松海间。
墨绿的松针丛丛“爆炸”着,把我们弄得顾此失彼,只好下马走路。
一些居民从房屋的门口向我们张望,一见我们注意到就赶紧关闭了屋门默默无声。
转了一圈儿,居然找不到人可问,我们只好冒昧唐突了。
“大爷?大爷?”素来台在前边轻轻地打门。
门开了,那个老头儿满脸堆笑地鞠躬致意:“军爷哪里来?可是要喝水?小人马上就烧去。”
我们穿着宋军的衣服,全副武装的,一般人是可以看出来的。
“大爷,您看我们是谁的人马?”我温和地问。
老头儿短小精悍却硬充虚弱糊涂:“军爷,宽恕小老儿眼拙,小人实在是不知道。”
几乎是强行冲进屋里,我们胡乱地坐下,把老头儿弄得异常尴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老大爷,您请坐啊!”素来台恭恭敬敬地搬了一张凳子给老头儿。
老头儿神情松弛多了,仍然战战兢兢地接了凳子:“军爷,您是哪一路的?真是大宋的?还是大元的?”
“我们是大宋的!如假包换。”我严肃地说。
“不会吧?!”老头子惊讶地叫了起来,“你们不是全部上了海船了吗?”
“上海船?”
“对呀,朝廷大军十好几万全部上了海船了。”接着,他就给我们讲了所有的见闻。
元军数万已经到达,并且和宋军交锋数次,元军凶猛异常,火力强大,宋军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