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情人》第1章


作品:盐酸情人
作者:棉棉
内容简介:
“问题女孩”――“我”十九岁时在酒吧认识了“问题男孩”赛宁,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十年的“残酷的青春”。
作者带着坚定的自信、被激情淹没后青春的触痛,充满着自醒和控制,以独一无二的节奏,在此书中构造了一个“问题女孩”对自由、失控、爱以及身体的认知过程。
本书是一份礼物,给失魂落魄、热爱思考的城市青年的一份爱的礼物。作者蔑视激情却又崩溃于激情;回避苦痛却又沉溺在受虐的下坠中;像灰烬却又妖艳如火。城市生活的隐秘在这里变得很内在,一些从未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人物,在此书中闪闪发光。
作者简介:
出生年月:1970年8月28日
血型:B型
学历:高中二年级
已出版作品:小说集《啦啦啦》
最喜欢的人:父母
最喜欢的电影:《夜访吸血鬼》、《活着》、《情迷六月花》
最喜欢的乐队:疯子乐队、大门乐队、收音机头乐队
最喜欢的古典音乐家:莫扎特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红色
最喜欢的诗人:翟永明、艾伦、金斯伯格
最喜欢的节日:自己的生日
正文
编者语
无知者无畏的王朔在看了棉棉的《糖》后感叹:“我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文字可以让我们通过隐藏的痛楚,触摸到对自由,失控,爱以及身体的认知?那种“残酷的青春”带着灰色的激情,像灰烬却又妖艳似火,迷幻而魅惑,如入夜的城市,在隐约中浮现沦落的美,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我们精心制作的这本小册子收集精华,让你一睹棉棉和她的文字中那惊心动魄的另类魅力。
我是棉棉
我是棉棉,我的作品不是我的自传,是小说。我一点不觉得我的生活多么“刺激”,多么“摇滚”,我也完全没有兴趣成为城市另类生活的“代言人”。我只是在整理我自己的同时创造着我自己,我创造了棉棉。这件事一直在安慰我,并给我力量,我特别需要力量。
我只能而且必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是棉棉的意义。真正喜欢我作品的人,绝不会认为我书中危险的生活习惯是一种时髦,绝不会认为这种生活可以被表演,可以被效仿,可以满足虚荣。他们善于思考,并试图改变,这是棉棉的意义。如果说写作除了让我更好地珍惜自己以外还有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跟我的读者沟通,他们在地铁里,他们在迪斯科里,他们在幽暗的房间里,他们自卑而又敏感。他们不在图书馆里。这是棉棉的意义。有灵魂的写作拒绝模仿不可模仿。一个作家,起码应该是一个棉棉。
我一直在想这场“成为作家的改变”到底是什么。我的“走红”绝不仅仅因为我的作品。《糖》中所谓另类的生活早已在《糖》出版前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商业标签被拷贝被庸俗化符号化。而对这些,我想来想去,我除了好好写作,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我一直想靠写作来证明些什么,证明那个一直遭人歧视的女孩也应该有春天。我一直想靠写作来更爱我的父母,而父母其实一直都在那里无怨无悔。我一直想靠写作来找到爱,而爱其实就是你真正爱了,爱就来到你这儿。我一直想靠写作来找到幸福和自由,而人生充满苦痛,我们确定了这一点,就获得了无限的自由。
十六岁时写了《仿佛是祈祷》,陈村老师对我说:“文坛有很多一篇作家,不好。你要想办法写些别的出来。”这话让我的生命亮了一次。
二十五岁,我决定给自己起一个名字:棉棉。
二十九岁完成了《糖》,开始相信自己是作家,我的写作照亮了我的祈祷,照亮了我的爱。
LaLaLa
《啦啦啦》
1997年7月
一个矫揉造作的晚上
美丽的羔羊
啦啦啦
九个目标的欲望
EveryGoodKidDeservesCandy
《每个好孩子都有糖吃》
2000年2月
啦啦啦
每个好孩子都有糖吃
香港情人
盐酸情人
我是个坏男人或者生日快乐
一个病人
Candy
《糖》
2000年1月
把棉棉1996至1999
的中短篇小说串在一起
就是糖
一样的故事
不一样的读法
盐酸情人(1)
我睡在粉碎里
死去的就是你的美丽
这扇灵魂的窗户
变化得如此认真
再也不会回来
再也不会回来
这是谁说的
1、永不回头
下雨的时候常会想起玲子。玲子对我说过有一首诗里写着:春天总是要下雨,那是大地和天空在做爱。对此我们都曾迷惑。那时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小问题纠缠,例如病菌,例如恐高症,例如“爱情是抽第三根烟时的想象”。玲子是我高中时的同桌,她长得象一张白纸,她的苍白是一种状态,一种出神的状态。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是个爱吃巧克力的女孩,看起来就象个柠檬黄色的小太阳。
高二第一学期开学不久,玲子的头发开始变得这里短一截那里多一块的,她的脸上经常会有被指甲抓伤的痕迹。她本来是个极安静的女孩,那个时侯她的安静变成了古怪。在我的一再追问下,玲子告诉我她可以确定班上有个男生在注意她,并且目光“炽热”。我记得她当时对我用了“炽热”这个词。她说他炽热的目光没完没了地围绕着她,这让她满脑子私心杂念。她说她是决不可以为读书以外事分心的。玲子认为他看她是因为她漂亮,玲子认为自己很漂亮,玲子认为自己的漂亮是一种障碍,她为此羞耻。所以玲子开始把自己搞得很难看。她以为这样事情就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她认定她丑了就不会有人再看她了,没有人看她了,她就可以好好念书了。玲子说她是必须要好好念书的。
在那整整一个学期里,玲子千奇百怪地变换着她的样子。很多同学为此费解,并且不再接近她。
我并不觉着玲子有多漂亮,我理解她,但我不知道怎么帮她。她是那种平面的、静止的,刀枪不入的。
有一天,玲子没来上学。那个位子从此就一直空在那里。听说她有暴力倾向,她的父母把她绑去了精神病医院。玲子疯了。我开始拼命吃巧克力。我一紧张就需要巧克力的毛病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十一年后的今天,我因此有了严重的血糖问题。
那时我曾偷偷跑去精神病院看她,我穿着红色的滑雪衣在星期六的下午钻进医院的铁丝网。我想其实我是可以从大门进去的。我在冬天给玲子带去她最爱吃的娃娃雪羔,香草橄榄和杏话梅。我不停地吃着巧克力,她吃着娃娃雪糕和香草橄榄。病房的其它病人都是大人。基本上都是我在说话,不管我说什么,只要一个话题结束玲子就会笑,那是真正的银铃般的笑声。
玲子是说过些什么的,玲子不断重复“在医院里吃药人吃得这么胖人吃得这么胖。”
后来听说玲子出院了,她的家长请求老师通知大家谁也不准去看望她。
一个雨天的下午玲子的死讯传到学校。据说有一个男生在某个下午乘她父母不在拿着一束鲜花去看她。那个时候上海是很少有人买鲜花的。当天夜里,玲子在自家的洗手间切腕自杀。据说她是站着死的。
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使我迅速地滑入“问题少女”的泥潭。奇怪的日子到来了,我的声音由于激动而变得越来越沙哑,我残酷的青春由此开始。玲子那特有的银铃般的笑声从那个冬天起就一直飘荡在我身后,它逼我走入无边无际的黑暗,永不回头。
2、那个送花的男生
奇异果在十年后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他是我高中的同班同学。我常来的这家酒吧的调酒师是他的好朋友,奇异果听他说起我,所以这天他特意在那里等我的。
奇异果现在是一名出色的造型师。有些人彼此期待而又彼此惧怕,他们很容易在人群中相互辨认出来。我和奇异果就是这一类。
我们有时会做爱。我们做爱的方式每次都一样。他用嘴唇给我高潮,然后我需要背对着镜子跪在床上,摆直我的大腿,扭动我的腰,手臂自然搭下,他看着镜子里我的背影自慰。我看着他自慰时的样子,他到达高潮时的声音不是来自他的身体,而是来自他的梦境。夜晚的颜色总是让我透不过气来,我吻了他,我们就很近了;我们知道了对方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