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 -高红》第12章


他出了宾馆,打了一辆车(这辆车始终没有找到),先到机场存包处把自己的行李取 出,又坐车到了火车站附近的某宾馆,往下的一切活动已在前文中叙述,不赘。
他对预审员说,他觉得他做这件案子很不值得,根本没得到他需要的做生意的资金,只 有不到两千元人民币。
他后来到了烟台一家韩资公司做事,身上的毛病倒改了不少,成为管理操作工的一个小 工头。听人议论起上海一韩国人被害的事情,心里很害怕,过了很久看看没事,以为真得没 事了。1995年给德宏张某打电话,说是要子弹,其实也是打听一下警察有没有查问。
他当时想,做就做大,真的发了财,再报答被害人的父母,也可以报答养育自己的父 母。
他说,其实一直不安心,李相奉临死前的样子太可怕了。后来他都不敢同别人一床睡觉 ——显然是谎话,警察去抓他时,他正和女朋友睡在一起,是沈阳的女朋友。他说,有一箱 东西在常州女孩那里,破案后警察去找,有人说是有东西在这里放过,可是现在已不在了。
他让预审员帮他打听一下,李相奉父母有几个孩子,如果他还能出来的话,他去给李相 奉父母做儿子做孙子做什么都行,只要能补偿。
到后来,他认识到,犯了罪,首先对不起父母,虽然平时父母说他他也不听,但父母都 是为他好。
第二对不起国家,毕竟国家培养了他,让他受了高等教育,他还没为国家做任何事呢。
听预审员讲,许庆国的父母和姐姐都到上海来过,没提什么要求,只希望预审员转告儿 子,要好好坦白,配合政府。问问他身体好吧?心情好吧?往后的日子如果能见面,他们还 来,如果见不到,就不来了,话你们传到就行了。预审员对记者说,见面的机会就看是否公 审了。但我们现在不方便对他们讲任何话。只把他们的话转告许庆国。许庆国说,谢谢!
可怜天下父母心!
十六、总结会开了四个小时
“11。23案”破了以后,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朱达人正式通告韩国驻沪领事馆总领事。
6月24日,韩国驻沪总领事致电朱达人局长,对为“此次侦破工作作出努力的上海刑 警及其他地区有关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并且说“随着该案件的侦破,上海的韩国企业及 韩国人对上海地区治安状况又有了一个新的较高评价,这将有利于今后对上海的投资”。
朱局长接电后批示:请张声华总队长转达对侦破此案的有功人员,再次表示感谢!
7月5日,公安部部长陶驷驹签署命令,给“11·23”专案组记集体一等功,颁发奖 状,并奖给人民币1万元。
7月9日,上海市公安局给“11。23”专案组14人记功表彰。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其 中多数人在前边的文章中已经提到):
二等功获得者:王军、凌致福、毛立章、明德茂;
三等功获得者:俞援朝、顾智敏、薛勇;
嘉奖者:顾崧、陈伟、杨振衡、韦键、王德明、邵致远、俞剑斌。
他们代表为“11。23案”作出贡献的所有人。
据悉,上海市公安局奖给三支队一台桑塔那轿车,凌致福支队长将车号尾数定为 “1123”。
7月9日的表彰会,开了四个小时,除了表彰和总结经验,更多谈到侦破过程中的不 足。803刑警深知,上海的治安形势并不会因为破了此案而有所改善,上海的政治、经济、 文化地域特点,使它成为城乡流入流出地,境内外流入流出地,南北交汇,内外交汇,决定 了这块土地上犯罪种类齐全,既有最落后愚昧的,也有高智商的,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里, 治安形势仍很严峻,我们不能有丝毫怠懈,依旧得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这些话,这些清醒的认识,或许比豪言壮语更有价值。
据上海《新民晚报》8月19日报,第4000家外资企业——韩国大东模型塑胶(上海) 有限公司已经落户浦东王桥工业区,谁能说,这不是破掉11·23案社会效益的延伸
尾声
据《法制日报》上海1996年10月24日讯,杀害韩国人李相奉的凶手许庆国今天被上 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
法院认为,被告许庆国的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极大,以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判处其 死刑,以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另据《法制日报》1996年12月14日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公布了对许庆国的终审判决结果,维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并于12月10日执 行枪决。刑场上响起的枪声,是对两年前沪西涉外饭店枪声的回应吧。
许庆国死时25岁。
12月10日上海市天气,晴转多云,风向北风,风力3一4级,最高温度12度,最低 温度3。3度。大雪过,冬至不到的季节。看那天气下不来雪。那么暖,怎么会有雪? **********************************感谢JOHN提供底本,黄金书屋 整理校对 **********************************转载时请保留以上信息,谢谢!
为了母亲的微笑
——记浦东95·5·3案
上海浦东,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
据《新民晚报》报道:截止1996年8月,外商在浦东的总投资额169亿美元,协议外 资达108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达4000家。
浦东的外资企业有几个第一:
位于浦东陆家嘴滨江大道的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是上海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自 然也是浦东第一。15年前,它领到的工商执照是上海外企001号。15年过去了,港商唐翔 千从“联毛”获取的利润又滚出了五个实体。
浦东产值最高的外资企业是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2年前注册资金102亿 美元的贝尔公司,仅1995年上缴利税达10亿元。
第一家落户浦东的外资银行是富士银行上海分行。
第一家投资的跨国集团是“杜邦”。
第一家土地成块开发企业是“富都世界”。
八佰伴国际集团是第一家将总部落户浦东的跨国集团。
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楼的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全国第一批获环境管理体系1SOI4001认证的是高桥巴斯夫公司。
浦东的良好投资环境是全体浦东人努力工作的结果,其中有公安干警不可或缺的一份功 劳。
浦东的梅园小区是治安样板小区。
1995年5月4日清早,梅园小区栖霞路300弄8号201室的门没有打开,住在里边的 吕钰和赵吕臻母子俩也没像往常那样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一场特大上门杀人抢劫案在 无人知晓时发生了……
这是浦东新区建区以来第一起杀死两个人的恶性案件,其严重性不言自明。
众目睽睽之下组建两年的新区公安局。
接手此案的专案组长,任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重案队副队长还不到一个月,不管他有没 有准备好硬朗的肩膀、顽强的意志,和破大案恶案的办案经验,这副担子已经从天而降,落 到他和他战友肩头。
现场没取到任何有价值的痕迹;
被害人家的邻居听到一句不甚清晰的对话;
重大嫌疑人住所一件有着三滴微量血迹的衬衫;
六天六夜的突审,又一天一夜的强攻;
在最热的日子里,浦东新区干警苦熬苦斗了70天,终于在一个雨后初晴阳光灿烂的清 早,将案子拿了下来。
可以告慰无辜被害的母子。
死者的丈夫和父亲赵智平却一直没有露面。他的老岳父说,赵智平可以算做杀害自己女 儿和外孙女的间接凶手。
一、母亲的哭声
1995年5月4日,清早6点,七十多岁的赵仁梯老太就起来了。在街心花园锻炼了十 二分钟,又到奶站取奶,回到家简单吃点早点,又赶往前一排楼的儿媳家。赵老太每早给儿 媳家取奶送奶,送孙女赵吕臻上学,好让她妈妈按时到江那边提蓝桥工商行储蓄所上班。
全怪自己的儿子不成器,老婆孩子顾不上管,一分铜钿也没有给家里丢下。儿媳妇吕钰 就算贤惠的,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孩子皮,还要夜夜辅导功课,老辛苦的。看得出来, 儿媳心里有苦,也不同邻居瞎三话四,下了班,哪里也不去,除了自己这边吃吃饭。当婆婆 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也算替自己那不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