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阳,属。司马昌明改,魏因之。 西平有精山、赭山。 涅阳二汉、晋属。有涅。 上陌
西鄂二汉、晋属。有棘山、华城、张衡碑。
顺阳郡魏分南阳置,曰南乡,司以衍更名,魏因之。
领县五
南乡后汉属南阳,晋属南乡。 丹水前汉属恆农,后汉属南阳,晋属南乡。
临洮有洮山。 槐里 顺阳二汉属南阳,晋属南乡。汉哀帝置,即博山也。后汉明帝改。
新野郡晋惠帝置。
领县三
穰二汉属南阳,晋属义阳,后属。 新野二汉属南阳,晋属义阳,后属。 池阳
东恆农郡太和中置。
领县六
西城二汉属汉中,晋属魏兴,后属。 北郦有长山。 南乡 左南乡有凡亭山。 上忆 东石
汉广郡
领县二
南棘阳二汉属南阳,晋属义阳,二汉、晋曰棘阳,后改属,有汉广城。 西棘阳
襄城郡
领县九
方城有赭阳城、七石山。 郏城有崩石山。 伏城有广阳山。 舞阴有唐山。 清水 翼阳有招泉。 郑北平有因城。 赭城有陵中山。
北清郡
领县二
武川有滍城、鹿鸣山、农山。 北雉二汉、晋曰雉,属南阳,后改属。有西鄂城。
恆农郡
领县四
国 恆农 南郦 邯郸
襄州孝昌中置。
领郡六 县二十
襄城郡萧道成置,魏因之。台赭阳城。
领县六
方城 郏城 伏城 舞阴 翼阳 赭城
舞阴郡孝昌中置。
领县二
舞阴 安阳
南安郡太和十三年置郢州,十八年改为南中府,天平初罢府置,后陷。
领县四
安南 南舞 叶 南定
期城郡孝昌中置。
领县四
西舞阳 东舞阳 南阳 新安
北南阳郡孝昌中置,为宣义郡,后改。州治。
领县二
北平 白水
建城郡太和十八年置,景明末罢郡置戍,永熙二年复。
领县二
赭阳 北方城
南襄州
领郡三 县五
西淮郡
领县二
钟离 襄城
襄城郡
领县二
陈阳 上马
北南阳郡
领县一
南阳
南广州
领郡五 县七
襄城郡
领县一
襄城
鲁阳郡
领县二
冠军 繁昌
高昌郡
领县一
高阳
南阳郡
领县一
南阳
襄城郡
领县二
扶城 南阳
郢州
领郡三 县八
安阳郡
领县四
真阳 安阳 清阴一本作青丘 淮阴
城阳郡
领县三
平春 义阳 义兴
汝南郡
领县一
上蔡
南郢州
领郡十二 县二十九
北遂安郡
领县一
新安
冯翊郡
领县四
山阳 彭城 城 建安
江夏郡
领县二
屈阳 郢阳
阙字 子郡
领县四
南新阳 西新 北新阳 新兴
香山郡
领县二
北新安 郧阳
永安郡
领县二
永安 南新兴
新平郡
领县二
阙 城 安城
永安郡
领县二
刘刚 上城
宕鄀郡
领县三
西新化 东平阳 安城
宜民郡
领县三
西新安 新安 平阳
南遂安郡
领县一
安兴
阙二字 郡
领县三
东新市 西新市 长安
析州
领郡五 县十一
修阳郡
领县二
盖阳 脩阳
固郡
领县三
怀里 南乡 固
朱阳郡
领县二
黄水 朱阳
南上洛郡
领县二
单水 南上洛
析阳郡
领县二
西析阳 东析阳
志第八 律历三上
大圣通天地之至理,极生民之能事,体妙系於神机,作范留于器象。然则制物成法,故冥赜可寻;推变有因,而化生以验。昔黄帝采竹昆仑之阴,听凤岐阳之下,断自然之物,写自然之音。昔既协矣,黄钟以立;数既生矣,气亦征之。于是乎备数、和声、审度、嘉量、权衡之用,皆出于兹矣。三古所共行,百王不能易。汉孝武置协律之官,元帝时京房明六十律,事为密矣。王莽世,征天下通钟律之士,刘歆总而条奏之,最为该博,故班固取以为志。后汉待诏严崇颇为知律,至其子宣不传,遂罢。魏世杜夔亦以通乐制律,晋中书监荀勖持夔律校练八音,以谓后汉至魏尺长古尺四分有余。又得古玉律,勖新律命之,谓其应合,遂改晋调,而散骑侍郎阮咸讥其声高。永嘉以后,中原丧乱,考正钟律,所未闻焉。其存於夷裔,声器而已。
魏氏平诸僭伪,颇获古乐。高祖虑其永爽,太和中诏中书监高闾修正音律,久未能定。闾出为相州刺史,十八年,闾表曰:“《书》称‘同律度量衡’,《论语》‘谨权量,审法度’。此四者乃是王者之要务,生民之所由。四者何先?以律为首。岂不以取法之始,求天地之气故也。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尚于乐。’然则乐之所感,其致远矣。今调音制乐,非律无以克和,然则律者乐之本也。臣前被敕理乐,与皇宗博士孙惠蔚、大乐祭酒公孙崇等考《周官》、《国语》及《后汉律历志》,案京房法作准以定律,吹律以调丝,案律寸以孔竹,八音之别,事以粗举。书既三奏,备在前文。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颓,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发之益,使律法长绝,遗恨没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近在鄴见崇,臣先以其聪敏精勤,有挈瓶之智,虽非经国之才,颇长推考之术,故臣举以教乐,令依臣先共所论乐事,自作《钟磬志议》二卷,器数为备,可谓世不乏贤。今崇徒教乐童书学而已,不恭乐事,臣恐音律一旷,精赏实难,习业差怠。转乖本意。今请使崇参知律吕钟磬之事,触类而长之,成益必深。求持臣先所奏三表勘《后汉律历志》,陛下亲览,以求厥衷,俱然易了。又著作郎韩显宗博闻强识,颇有史才,粗解音律,亦求今时往参知。臣虽在外官,窃慕古人举善之义,愚意所及,不能自己,虽则越分,志在补益,愿不以言废人。”诏许之。
景明四年,并州获古铜权,诏付崇以为钟律之准,永平中,崇更造新尺,以一黍之长,累为寸法。寻太常卿刘芳受诏修乐,以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即为一分,而中尉元匡以一黍之广度黍二缝,以取一分。三家纷竞,久不能决。太和十九年,高祖诏,以一黍之广,用成分体,九十黍之长,以定铜尺。有司奏从前诏,而芳尺同高祖所制,故遂典修金石。迄武定末,未有谙律者。
历者数之用,探灵测化,穷微极幽之术也。所以上齐七政,下授万方。自轩辕以还,迄于三代,推元革统,厥事不一也。秦世汉兴,历同《颛顼》,百有余年,始行《三统》。后汉孝章世改从《四分》,光和中易以《乾象》,魏文时用韩翊所定,至明帝行杨伟《景初》,终晋朝,无所改作。司天测象,今古共情,启端归余,为法不等,协日正时,俱有得失。太祖天兴初,命太史令晁崇修浑仪以观星象,仍用《景初历》。岁年积久,颇以为疏。世祖平凉土,得赵匪所修《玄始历》,后谓为密,以代《景初》。真君中,司徒崔浩为《五寅元历》,未及施行,浩诛,遂寝。高祖太和中,诏秘书钟律郎上谷张明豫为太史令,修综历事,未成,明豫物故。迁洛,仍岁南讨,而宫车晏驾。
世宗景明中,诏太乐令公孙崇、太乐令赵樊生等同共考验。正始四年冬,崇表曰:“臣顷自太乐,详理金石,及在秘省,考步三光,稽览古今,祥其得失。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帝王相踵,必奉初元,改正朔,殊徽号、服色,观于时变,以应天道。故《易》,汤武革命,治历明时。是以三五迭隆,历数各异。伏惟皇魏绍天明命,家有率土,戎轩仍动,未遑历事,因前魏《景初历》,术数差违,不协晷度。世祖应期,辑宁诸夏,乃命故司徒、东郡?
小说推荐
- 重生vs书穿之千瓣魏紫
- 书名:重生vs书穿之千瓣魏紫作者:鼓瑟希文案穿越到自己书里,遇上最对不起的二儿子boss沈醉,还成为沈醉的小师叔。本着小师叔疼你爹爹更疼你的精神,林夷开始了千方百计阻止沈醉成为boss的道路。误修妖法、门派大比中被发现已是半妖之身、被逐出门派,一切都和剧情一样,但怎么到了沈醉催生花妖当小弟的情节时,
- 最新章:第86章
- 相魏
- 简介: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中赵国男儿的鲜血还未完全干涸,秦国兵围邯郸,赵国前往关东五国求救的使者络绎不绝。毛遂自荐、窃符救赵,奇货可居,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叙说着战国史上最后的辉煌。这一年,大梁夷门处突然多了一个年轻的夷门令,使得这一段历史更加的鲜活起来。书友群:122600第1章 夷门之处有贤
- 最新章:第265章
- 魏侯
- 《魏侯》作者:三七开魏侯章节目录/第一章 曹氏子“哎呀,曹公子啊,今日怎么如此落魄“曹大公子,怎么不见那俊俏的小寡妇了”曹禅挑着担子,担子上装着几双草鞋,几卷草席。WWw,缓缓的走进县城,街道上每过三两步,就有旁边的小商小贩,那么几个人凑过来,几句冷嘲热讽的话时不时的冲着曹禅而来。曹禅只是冷着一张脸
- 最新章:第418章
- 大魏劫
- 简介:民殷国富,大魏盛世,表面的光鲜之下却是暗流涌动。前朝外戚当道、后宫女主跋扈、边关阴谋作乱、江湖危机四伏、敌国虎视眈眈、异族蠢蠢欲动,犹如暴雨来临之前的一叶扁舟,步步惊心。当一切撕下伪装、动乱再临人间之时,这叶扁舟能否穿越风雨,驶向彼岸…135886第1章 初见)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大魏北方大片
- 最新章:第109章
- 魏不二
- 142352第1章 恶怪追香茂林中)宏然大陆,自生至今,已有数万年。在无尽的岁月中,蕴育了数百个大小种族。近千年来,以人族、修罗族、万山妖族、幽冥鬼族、藤萝木族、自然灵族最为强盛,在大陆中央各占一方。其余各族倍受欺压,遍布在偏远之地。三百多年前,人族领域内一个名为傀蜮的山谷,某一日忽然雷声大作,风狂
- 最新章:第84章
- 重回北魏
- 简介:21世纪公务员回到北魏孝文帝时期,成为孝文帝次子。群号。132659第1章 序章)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十月平城,作为皇魏首都已经有九十二年了。今天的平城与往日有所不同,凌晨时就遭遇天气突变,气候骤降,霜雾大起,寒风凛冽。整座城市都笼罩在雾气中,平时十几里以外都能看见的城楼今天看不见丝毫影踪,远
- 最新章:第152章
- 魏紫传说
- 《魏紫传说》作者:艳骨陈香[魏紫传说 艳骨陈香 著/书籍介绍:本文1女N男,卫道士清道夫勿入,同时也是非常白滴,但是,白开水是有益身心健康滴.女主不是完美滴,但是是可爱滴(可怜没人爱,此人是孤儿,男主是多样性滴,有双面人格滴,有喷火暴龙滴,有正太娃娃滴,有阳光帅帅滴,还有.女主说:我怎么可能爱那么多
- 最新章:第91章
- 大魏宫廷
- 【书包网/w】文案:生作大魏皇子 愿当盛世闲王 志在偎红倚翠犬马声色 胸怀家国百姓社稷安危 若兄贤,若弟明 尔为人王吾偷闲 若尔不能使国强 吾来登基做帝王—弘润《你不行我上》正文 第一章:文德殿乱赋大魏,姬氏赵姓之后。洪德十六年九月十九日,于陈都大梁汴京宫内,大魏皇帝赵元偲早朝之后回到文德殿暂作休息
- 最新章:第2464章
- 汉魏文魁
- 《汉魏文魁》作者:赤军穿越汉末乱世,生在偏僻乡村,幸得李代桃僵,从此借尸还魂。不会造枪制炮,总能选才荐士,胸无百万雄兵,心藏千年故智。拔城樽俎之间,定邦帷幄之内,御侮北达幽并,讨逆南及吴会。何必覆军杀将,自然燮阴理阳,窜定古文经义,抄绝建安文章。且看普通文科生如何趁势而起,附曹而兴,成就一代儒宗文魁
- 最新章:第11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