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鉴宝人生》第230章


程东对鉴定一途虽然谈不上厌恶,但每天面对韩晓丽、李润洁这一帮别有用心的家伙,也实在觉得无趣。
他们明明对付不了自己,在鉴定一途也赢不了自己,可为什么偏偏那么喜欢在背后搞鬼呢?
虚伪的人生!
“这三个托盘里有三件礼物,是我们几个人一起送给刘老板的大礼,不过想得到这几件东西并不容易,因为他必须能够全部鉴定出来才可以。”韩晓丽一脸笑意,转身对刘正南道:“刘老板,别怪小妹无礼哦?”
“哪里,哪里!”
刘正南的心里或许在滴血,但面上,他必须表现地慈眉善目。
几位领导也凑在一起嘀咕道:“这个祝贺的方式,倒是挺别致的。”
合着他们压根就没有看出来韩晓丽等人是别有用心啊。
“韩姨!”
程东一句话,韩晓丽恨不得一口血喷死他。
女人最在乎的是什么,容貌和年龄。
按年龄来说,程东喊韩晓丽一声韩姨,倒是情有可原,可因为保养的好,其实韩晓丽看起来才三十出头的样子,程东这一叫,不是破了她的养颜神功吗?
不过想想也不怪程东,谁让她对刘正南自称小妹呢,程东叫刘正南刘叔,叫韩晓丽,可不就是韩姨吗?
“韩姨,我来替刘叔闯关如何?”程东上前一步,笑道。
韩晓丽心里或许恨不得咬死他,但面上却笑道:“好啊,我方才也说了,只要是盛华公司的员工,都可以,你是文化总监,一身的鉴定本事得到你刘叔的真传,算是他的弟子,弟子替师父出马,正合规矩。”
没想到韩晓丽还替自己说话,这倒是让程东一愣,或者说,其实她本来针对的目标就是自己,不是刘正南?
“大侄子,来看第一件宝物吧。”
听到这个称呼,程东嘴角一抽,不过他却是面带微笑道:“是,韩阿姨!”
加了一个“阿”字,语气又加重了。
第一个托盘上的红色锦布掀开,露出里面的物品,那是一件红、褐、金三色相杂的小木柜,是一件漆器。
木柜的左、右、上、下、后五面密封,前面有两道小门,是左右开的,门上用镂刻的技艺刻着梅兰竹菊,庄重而典雅。
程东道:“这是明清的样式,京城的东西,韩姨送的礼物,一定不凡,这该是当年皇宫之中的用具吧,哪位贵妃用来装首饰的木柜?”
“呵呵,大侄子,光自己看出来没用,你可得给大家讲解讲解,我相信无论台上的这些人还是台下的观众,都等着你呢吧?”
韩晓丽这一句话,台下的观众纷纷起哄。
果然是看热闹不怕殡大。
程东对漆器研究不深,要让他自己来说,恐怕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没办法,上手吧。
“嗯,让我仔细看看。”
程东说罢,当即伸手将小木柜捧起来,一瞬间,关于小木柜的信息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清代康熙年间四友镂刻楠木柜,距今三百一十五年,价值两百三十万……”
“居然是楠木的,韩晓丽也算是下本钱了!”程东心中嘀咕道。
除了年代价值之外,这一次,程东脑海中还浮现出关于漆器的其他信息,他一边整理,一边笑道:“这东西叫四友镂刻楠木柜,梅兰竹菊号称四友,人尽皆知,再加上它是楠木的,所以价值应该在两百三十万左右,韩姨,我说的对吗?”
韩晓丽微微错愕,正欲张嘴,程东却忽然对着台下的观众说道:“各位上眼,这是一件漆器,产自北京,是康熙年间的东西,北京的漆器,可是名动天下,海内皆知。”
“北京的漆器种类繁多,但不外乎五大类,立体镶嵌、百宝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我手里这件,是立体镶嵌和雕填的结合,大家如果近距离看的话,可以看到镂刻的梅兰竹菊之上还镶嵌着一些小小的明珠,算是比较稀罕的物件。”
程东这一说,众人纷纷向前挤,程东生怕出现踩踏事件,于是道:“大家别急,我韩姨方才说过,要是我们能够鉴定出这东西的来历的话,那她就送给我们,到时候,这件东西我们会在二楼的展厅展出的,大家有机会看到。”
韩晓丽轻声笑道:“别忙,大侄子,你这介绍也太简单了吧,我想大家该听不过瘾了。”
“就是,就是。”有人起哄道。
程东甚至怀疑起哄的人是不是韩晓丽花钱雇来,故意来捣乱的。
不过经过方才的异能鉴定,程东对手中这个小木柜的历史已经算颇为了解了,再加上他本身的专业知识,韩晓丽无论玩什么幺蛾子,他都能招呼一二。
“各位要是想听,我倒是愿意费点口舌和大家说说,就怕大家站累了。”
“不累。”
有好戏看,观众自然不累。
程东只好说道:“漆器是明清时期皇宫之中的主要装饰物,可谓历史悠久,不过在明朝末年以及清朝末年,因为战乱的缘故,漆器的很多工艺濒临失传,一直到近代,这些工艺才慢慢被恢复,包括雕填和刻灰。”
“根据考古和古籍记载显示,漆器是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而北京的漆器,兴起于元代,明清时期发展到巅峰,那个时候的漆器,以彩绘、镶嵌和刻灰为主。”
“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是雕填工艺的漆器,我手中的木柜就是雕填作品之一,所以我想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雕填。”
“雕填工艺是要现在木胎上涂抹灰,然后在灰上绘画,也就是所谓的彩绘,当然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会比较久,而且为了让成品更加动人,这个过程必须重复重复再重复,是一个比较麻烦的过程。”
“彩绘结束之后就可以按照上面的绘画勾勒出纹络来,然后铺上金粉或者是各种颜料,待干燥之后,就可以算是一件成品了!”
说到这里,程东指着小木柜上的一处,说道:“这里可以看出反复绘画的过程,还有这个小木柜显示的金色,那就是金粉的作用。”
一个小小的木柜上居然使用了金粉,这让现场的观众很是震惊。
218西汉盆形鼎
“雕填漆器的价值不菲,我方才说的二百三十万,只是一个最低的数字,如果将这个小木柜放到拍卖行,或许拍出的价格会更高。”
说到这里,程东故意凑到韩晓丽的身边,小声道:“让韩姨破费了!”
“哼!”韩晓丽轻哼一声,没说什么。
不过接着就有人出来难为程东了,是朱光正。
“不知道程总监可否为我们讲解一下,雕填为什么价值不菲?”
正如程东方才所说,明清时期,漆器虽然大兴于世,但其工艺,多为绘画、镶嵌等等,至于雕填,虽然也有,但数量不多,以至于后来存世的雕填漆器,数量也不是很多。
所以凡是搞漆器研究的,你问他绘画漆器和镶嵌漆器的特性,他可以和你说一整天,但一问雕填,或许几句话就结束了。
朱光正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站出来问这一句,想难为一下程东。
但他哪里知道,程东可是有异能傍身的人。
“雕填漆器比较贵,是因为雕填工艺存世的少,雕填工艺之所以存世少,是因为制作起来比较难。”
面对众人的疑惑,程东解释道:“漆器制作工艺里,无论是刻灰还是镶嵌,制作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是可以弥补的,可雕填不同,一旦中途出现问题,只能毁掉,不能修补,而且哪怕是强要修补,也是整个作品全部重来,这和重新制作没什么区别。”
“这样的工艺对匠人的要求很高,首先你要技术娴熟,其次是细心、有耐心,而且还要有好的运气,总之一个字,难。”
程东说罢,省里的领导带头鼓掌,程东借机问韩晓丽和朱光正:“两位,还有什么要问的?”
韩晓丽面皮抽搐,不过嘴上却说道:“我大侄子说的很好,这件漆器,是你们的了!”
紧接着是第二件宝物,红色锦布掀开之后,露出一副卷轴。
“不是字,就是画!”程东心中想到。
果然,韩晓丽轻轻地将卷轴拿起,然后在朱光正的帮助下将之展开,那是一幅画,画的是竹林七贤月下饮酒的故事,笔意苍劲,可想而知画家在落笔的时候浑然忘我。
整幅画意境深远,颇有韵味。
省里的领导看罢,喊道:“好画,好画。”
程东看了看画的落款,笑而不语。
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不好确定。
“大侄子,觉得这幅画如何?”韩晓丽笑着看向程东,颇有深意道。
程东微微颔首:“好画,不过韩姨您想考我什么?”
“真伪!”韩晓丽直言道。
“这……”
这画要是假的,那可怎么送?
“你要是说这是真的,你拿走这幅,你若说这是假的,我把真的找来送你!”
“哈哈!”程东笑道:“那我肯定说这是假的。”
见众人面带疑惑,程东解释道:“我如果说这幅画是真的,万一它是假的,那我不是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