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鉴宝人生》第225章


“诸位要是没什么事情,我们就展示第二件藏品了?”
记者们点头,礼仪小姐将第二件藏品摆到高台上,那是一件青铜器,三十公分高,是香炉的形制。
见到青铜器,记者们狂拍照,程东讲解道:“这是一件宋代的三足香炉,原来供奉于寺庙之中,后来因为战火流落民间,几经流转,落到我们的手中。”
“众所周知,咱们国家的青铜文化非常发达,尤其是上三代,也就是夏商周,夏禹收天下赤铜,铸造九州鼎,流传三代,秦始皇称帝之后,也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收天下兵器,铸造十二铜人,可见那个时候,青铜器物代表的是王权!”
“大体来说,青铜器有两种用处,祭祀和作为蒸煮食物的器皿,当然将之当作王权的代表,那也是祭祀作用的一种衍生了。”
“除了我国,青铜器在其他的国家也有出现,虽然别家的青铜文化不如咱们灿烂,但却不能置之不理。”
“程先生!”又有一位记者站起身来问道:“您能否说一下,为何青铜器会得到世界民族的普遍应用呢?”
说话的记者是一位外国人,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敢问这位先生,您是哪里人?”程东笑道。
“我是希腊驻华的记者,中文名字叫蔡东明。”
“蔡先生您好,您请坐。”程东道:“蔡先生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其实就算他不问,我也会解释一番的,世界民族普遍应用青铜器,是因为其原材料与其他金属相比,具有优越性。”
“首先自然界是存在纯铜的,也就是如今我们已经熟知的纯铜,可是纯铜因为太软,不适合用于制造工具,后来聪明的先人们发现在其中加入锡和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青铜就应运而生了。”
“说白了,还是因为那个时代受到生产力的限制,所以人们先发现的都是比较简单的一些东西,也是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东西,然后才是那些更复杂的,比如铁、钢、金、银等等。”
说到这里,程东道:“给大家讲了那么多的知识,估计你们也听烦了,其实我也说烦了,下面咱们就看看这件青铜三足香炉吧,这是宋代的东西,其样式是仿照商周铜器制作的,这是宋代青铜器的特点,其价值约在两百万左右。”
一听这个数字,现场的记者们又爆发出一阵惊讶的声音,并有人在窃窃私语。
待会场安静下来,程东正欲开口,却不想新闻发布会所在会议室的大门忽然被推开,一个熟悉的人影缓缓走了进来。
开门的声音很大,所以一众记者纷纷回头看去,就连摄像师和摄影师也立即回头。
程东一见那人,眉头紧皱,并回头看了刘正南一眼。
盛老也在座,站起身来,方欲张口,来人已经先说话了。
“哈哈哈,不好意思,因为有事儿来晚了,听说今儿盛华文化传播公司开新闻发布会,给明日的挂牌仪式造势,小弟我明天有事儿不能出席,所以今天先把礼物送来,刘老板,不会责怪兄弟吧?”
来人正是李润洁。
“早知道这家伙会来捣乱,没想到偏偏选了这么一个时候。”程东心中想到。
省市领导都在,还守着那么多记者,刘正南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站起身来,笑嘻嘻地走过去,伸手与李润洁相握,并说道:“李老弟,真是太感谢了,来不了就说一声,何必如此费心,还送什么礼物。”
“刘老板初来东区,我作为地主,怎么敢不尽心呢!”
两个人虚与委蛇一番,李润洁一拍手,门外走进来两个中年壮汉。
中年壮汉的两肩分别压着一根碗口粗细的木棒,两个人、两根木棒,中间则是一个小型的木台,上面摆着一件人形物品,约有一米高,因为盖着红布,所以看不分明。
“哈哈,我还以为李老板是来送棺材的,原来是塑像,真是难得,难得啊!”
刘正南虽然怕破坏现场的气氛,可程东说话却没有丝毫的顾忌,否则,李润洁不是更敢耀武扬威了?
213婆金铜佛像
显然李润洁也没想到程东敢说这话,当时一愣。
程东笑道:“升官发财嘛,哈哈!”
盛老长出一口气,看了一眼省市的领导,见他们面色如常,这才缓缓坐下,有程东和刘正南在,无需他说什么。
刘正南和李润洁来到一众记者的前面,和程东站到一起,两名壮汉也将东西抬过来。
李润洁稳定情绪,笑道:“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刘老板亲自掀开看吧?”
“好!”
刘正南方欲动手,忽然见程东看了自己一眼,于是笑道:“小东,还是你来吧。”
“是,刘叔!”
这正是程东的意思。
论年纪,李润洁只比程东大三四岁,论资历,他也比不上刘正南,所以他送来的东西,若是刘正南亲自打开,那不是等于说李润洁和刘正南是同等地位的吗,那以后程东怎么办,面对李润洁,岂不是矮了一辈?
李润洁轻轻皱眉,看了程东一眼,却也没说什么。
红布打开,是一尊鎏金铜佛像,佛像塑的是观音菩萨,慈眉善目,栩栩如生。
“这是我托人从东南亚请来的,据说是唐代制品,程东程先生是吧?”李润洁笑问道。
“呵呵,客气!”程东笑道:“咱们年纪差不多,我托大,叫您一声大哥,您叫我一声程老弟吧!”
程东说完,李润洁嘴角一抽。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程东最后还补了一句:“刘叔,远来是客,给我李大哥安排个座位,让他坐下吧。”
刘正南强忍着笑:“那当然,那当然!”
程东喊李润洁大哥,接着叫刘正南叔,明眼人都听的出来,那不是李润洁喊刘正南也得是叔叔?
“呵呵,江湖规矩,各叫各的,程……老弟!”李润洁嘴角虽然带着笑,但一双眼睛却瞪得老大,近乎可以杀人。
一会椅子搬上来,李润洁坐到第一排,对程东道:“请程老弟帮我鉴定一下吧,这尊佛像,是真是假。”
其实不用看程东都知道这尊佛像一定是假的,李润洁给刘正南送礼,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他无非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刘正南出丑,好掉掉他的面子,顺便让盛华文化公司无法开张。
不过有程东在,李润洁的鬼把戏,显然不会有丝毫的作用。
“呵呵,李大哥说笑了,您送的东西,怎么可能有假。”
一听“李大哥”这三个字,李润洁的嘴角又是一抽。
“各位可能不知道!”程东对着一众记者说道:“我大哥李润洁,白水市东区数一数二的古董商人,别看他年纪轻轻,但能力和见识绝非等闲,我程东以后要向他学习的东西可多着呢!”
记者们议论纷纷,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此时也朝向了李润洁。
“小兔崽子,把我吹的那么高,一会鉴定出鎏金青铜佛像是假的,就可以使劲羞臊我了是吧!”李润洁心中想到:“哼,那你也得有本事看出来才行,想通过插科打诨赢我,简直痴人说梦。”
程东微微一笑,他心里自然也打着别的主意,正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各位请看!”一说到鉴定,程东面色顿时凝重起来,倒不是因为他看不出真假,而是因为他尊重自己的职业。
“这尊观音像,里面是青铜制造,外面采用鎏金技法,也叫婆金铜佛像。婆金铜佛像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它在古代,不是用于皇宫之中,就是用于敕建的庙宇之中,可谓佛像中的皇者。”
“婆金铜佛像的出现年代比较早,根据考古发掘以及历史典籍的记载,两汉时期,它就已经存世了,隋唐前期,因为佛教盛行,所以婆金铜佛像大兴于世,一直延续到明清。后来随着战乱,婆金铜佛像的铸造工艺在大陆流失殆尽,如今想看到它的话,或许只能去港澳台等地,以及东南亚了!”
有记者提问道:“既然我们能弄到这尊佛像,那仿制不可以吗?”
“仿制出来,总是假的。”程东解释道:“而且婆金铜佛像的核心铸造工艺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仿造出来的,举个例子,我给你一架飞机,你能造出一模一样的吗?”
提问的记者摇摇头。
程东继续道:“婆金铜佛像的种类比较多,包括我们看到的这尊观世音菩萨,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佛祖释迦牟尼,其他的罗汉、尊者、天王等等。”
又有一位记者起身道:“程先生,照您所说,如今大陆就没有真正的婆金铜佛像咯?”
程东摆摆手:“不敢这么说,因为如今的交通便利,人的胆子也大了,走私文物一批一批地进入大陆,所以或许有从东南亚或是港澳台运来的真品,但一定不多。”
那位记者刚要开口,程东笑道:“你是西北人吧,兰州还是西安?”
“咦,您怎么知道?”
“一是因为你的口音,二是听你这么问,想必你一定是见过古玩市场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