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娶新娘》第4章


龃眨吹郊装迳狭炻宰懦そ桨兜钠胬龇绻狻?br /> 在甲板上的众多游客中,有一位三十多岁、身材修长、西装革履的年轻男子。他一边观看着浪花翻滚的江面,一边在大声地打着电话。这位年轻男子就是杨久宁。他于前两天来重庆参加一个商务会议,会议结束后,他突然想到著名的丰都鬼城去看看。
鬼城丰都位于重庆东部的长江北岸,是我国“鬼神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着令人恐惧的“阴曹地府”,以及各种诡异的可怕传说,是一座举世闻名的“鬼国幽都”。
大学时代杨久宁便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可惜一直没机会来看看。以前也常来重庆,但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没有时间去走走看看。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萌发了一种强烈的想到鬼城去看看的念头,在他心底的深处,似乎鬼城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他,让他把繁忙的公事撇在一边,登上了开往鬼城的游轮。
不知道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游轮似乎开得很慢。
深冬的夜晚来得较早,夜幕已经逐渐降临了,离丰都还有十几公里的水路。
夜色的帷纱将人们饱览了一天的贪婪的目光遮挡了起来,奔腾了一天的长江似乎也陷入了睡眠的状态,只有游轮的轮机声在峡谷中轻轻吟唱。
其他游客都陆续返回了船舱,只有杨久宁独自一个人站在甲板上,任凭寒冷潮湿的江风吹拂着自己。不时驶过的江轮,也是静静地航行着,只有船首的照明灯像两条光柱射向辽阔的江面。每当船行至沿途城镇时,就会看到江中渔火与两岸重重叠叠的万家灯火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散发着一种异样色彩的图画。
杨久宁望着静静的江面,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异样的神情。鬼都遥遥在望,他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又有一种莫名的期待。
大约七点,游轮终于停泊在了丰都鬼城的码头。夜色迷蒙中,杨久宁与其他游客一道,拾阶而上,往城里走去。只觉得远处影影绰绰的房舍、客店、树木、街道全都沾了几分鬼气。一阵阴风吹来,众人心里都有一种发冷的感觉。
据说,在丰都白天是人赶集,傍晚六点以后是鬼赶集。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游客中突然有人在打趣,说道:“现在刚好是夜晚,鬼已经开始出来赶集了,所以,看来今天‘重庆号’游轮载来的是一船鬼,我们现在出来赶集,天亮后就要返回阴曹地府了。”此话一出,虽然是打趣,但游客中有许多人都面露不悦之色。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来鬼城,心里本来就有一种忌讳,经他这么一说,心里都不禁害怕起来,都纷纷往酒店赶,生怕在街上真的会遇到鬼。
杨久宁订的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客房。丰都鬼城的种种诡异的传说,让他对这座阴森的城市的夜晚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好奇感。因而,他回酒店用完晚餐后,便独自到街上游逛。
由于“鬼城”自身所具有的恐怖性,加上冬天的夜晚比较寒冷,因而街道上的行人并不多,且大多数都是本地人。
每一条街道都显得冷冷清清,阴气浓重。
杨久宁走在一条冷清的街道上,街道的两旁不时出现一些以鬼神为原形的雕塑,这些雕塑不是张牙舞爪,就是面目狰狞,令人心惊胆战,望而生畏。街道的前面是一座桥,杨久宁怀着一种又惊悚又好奇的心情继续向前走去。
突然,桥的那边传来了一声高亢的唢呐声打破了夜晚的沉寂,杨久宁不禁心里一惊,他觉得这唢呐声有点不对劲,这分明是给死人奏的哀乐。他心里猜想,难道这是“鬼城”知道游客来了,特意营造出来的一种气氛吗?过了一会儿,他看到桥那边浩浩荡荡地走来一队全身上下穿着白衣的人。他立刻闪到街道的边上,睁大眼睛看着他们,想看清楚这到底是群人还是群鬼。
白衣队伍迎面走了过来,缓缓前进。杨久宁终于看清楚了,原来这是一个送葬的队伍,乐手们在队伍中吹着唢呐等乐器,演奏着充满了悲伤的哀乐,孝子在队伍前捧着亡父的照片,一群女眷有的哭哭啼啼、有的号啕大哭地跟在队伍的后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口大棺材,几个男人步履蹒跚地扛着它。整条街道都被哭声充斥着,气氛非常令人恐惧。
杨久宁眼睁睁地看着这支送葬队伍慢慢远去,心里不禁涌上一种不安的感觉。他突然觉得,这“鬼城”的确很诡异,心中萌发了返回酒店的念头,但是想起刚刚远去的那支送葬队伍,他对这座城市的好奇心不禁又增强了许多。踌躇了半天后,他决定继续往前走。
不知道走了多久,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名山。这座天下闻名的“鬼国幽都”在朦胧的夜色下,若隐若现,神秘莫测。为了让游客切身感受幽冥世界的神秘,名山鬼都晚上也向游人开放,欢迎那些胆大的、追求刺激的游客前来参观、探险。
在名山山脚下,杨久宁犹豫了片刻,便向山上走去。此时,有些胆子较大的游客也三三两两地结伴着前来夜游鬼都。夜晚的名山,阴气缭绕,寒气袭人,特意设置的特效灯光,犹如鬼火一般闪烁着冷冷的幽光,异常阴森恐怖。一些古怪的叫声如泣如诉,令人毛骨悚然。
杨久宁独自一人往山上走去,当他上行到名山山腰时,看到一个古式楼亭,在血锈般的门匾上书有三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鬼门关”。看着那三个似乎泛着幽幽绿光的大字,杨久宁心里突然一抖,只要跨进了这道鬼门关,就等于进了阴曹地府。这“鬼国幽都”里到底有没有鬼呢?他心里想着,万一真的遇见了鬼该怎么办?
正当他想入非非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一个奇怪的声音,这个声音犹如天籁来音,从遥远的地方悠悠地飘了过来,穿过鼓膜,顺着耳道,进入了他的大脑中,令他愣了一愣,然后,他便不由自主地跨进了鬼门关,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推了他一把。进了鬼门关后,杨久宁对刚才那个奇怪的声音也暗暗感到诧异,它像一个魔音一样,牵引着他跨进了鬼门关,瞬间后,它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过了鬼门关,就来到了黄泉路。黄泉路是一条宽约二米,长约五十米的青石板路,路面不很平整。在来之前,杨久宁已经听别人说了,走在黄泉路上时,不管听到什么声音,或者感觉到什么动静,千万不要回头,只管往前走。因为据说黄泉路上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会抓住过往行人的衣服,或者拍拍游人的肩膀,扯住游人的裤腿等等,以求附身。所以这时千万不要回头,这样才不会被那些孤魂野鬼缠住。
杨久宁小心翼翼地走在黄泉路上,路两旁如鬼火一般蓝幽幽的灯光忽明忽暗,烘托出一种阴森的气氛,令人心里发毛。刚刚走到路中间,杨久宁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咯咯”的女人笑声,他心里一惊,顿时忘记了来时别人的叮嘱,猛然转过身向后看了一眼,身后空无一人。然而,刚才那个女人的笑声是如此的清晰而真实,似乎还在耳边回荡着。难道这山上真的有鬼不成?想到这里,杨久宁心里一沉,一种恐惧涌上心头。走在黄泉路上,他已经无意中回头了,会不会真的被孤魂野鬼缠上?
杨久宁想就此反身下山,早点回酒店休息。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还是忍不住向前走去。
走过了黄泉路,就到了望乡台。传说这里是人死后最后一眼看望自己家乡和自己亲人的地方。在《西洋记》中记道:大凡人死时,头一日都在当地土地庙类齐,第二日解到东岳庙,见了天齐仁圣大帝挂了号,第三日才到这丰都鬼城。到了这里之时他们还不死心,阎罗王有个号令,允许他们到这个台遥望家乡,各人大哭一场,方才死心塌地,所以,这个台就叫望乡台。
“救命啊,有鬼啊……”
正当杨久宁准备登上望乡台时,突然听到台上面传来一个女人恐惧的呼救声。他心里大吃一惊,赶忙快步向台上登去。当他上到望乡台后,看到一个女子浑身颤抖,眼露恐惧之色,显然被什么可怕的东西吓住了。
“姑娘,别害怕,这里哪有鬼。”杨久宁镇定地对她说。
当他看清那个女子的面容时,不禁惊呆了。这个女子二十七八岁,身穿一套天蓝色的羽绒套裙,脖子上披着一条淡紫色的棉质围巾,高挑的身材亭亭玉立,一张精致、漂亮的脸蛋美艳绝伦,一双如水一般清澈深邃的眼睛似乎天生有一种勾魂摄魄的魔力。虽然她的脸上依然一片惊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