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第26章


《独禄》辞:
独禄独禄,水深泥浊。泥浊尚可,水深杀我!
──右一曲,晋《独鹿舞歌》,六解,此是前一解。古辞《明君曲》后云:“勇安乐无慈,不问清与浊。清与无时浊,邪交与独禄。”《伎禄》云:“求禄求禄,清白不浊。清白尚可,贪污杀我!”晋歌为鹿字,古通用也。疑是风刺之辞。
《碣石》辞:
东临碍石,以观沧海。水河淡淡,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言志。
──右一曲,魏武帝辞,晋以为《碣石舞歌》。诗四章,此是中一章。
《淮南王》辞: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我欲渡河河无梁,愿作双黄鹄,还故乡。
──右一曲,晋《淮南王舞歌》。六解,前是第一,后是第五。
《齐世昌》辞:
齐世昌,四海安乐齐太平。人命长,当结久。千秋万岁,皆老寿。
──右一曲,晋《杯槃歌》。十解,第三解云:“舞杯槃,何翩翩,举坐翻覆寿万年。”干宝云:“太康中有此舞。杯槃翻覆,至危之像。言晋世之士,苟贪饮食,智不及远。”其第一解首句云“晋世宁”,宋改为“宋世宁”。恶其杯槃翻覆,辞不复取。齐改为“齐世昌”。余辞同后一。
《公莫》辞:
吾不见公莫时 吾何婴公来 婴姥时吾 思君去时 吾何零 子以耶 思君去时 思来婴 吾云时母那 何去吾。
──右一曲,晋《公莫舞歌》,二十章,无定句。前是第一解,后是第十九、二十解。杂有三句,并不可晓解。建武初,明帝奏乐至此曲,言是似《永明乐》,流涕忆世祖云。
《白纟宁》辞:
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裳。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清歌流响绕凤梁,如惊若思凝且翔。转眄流精艳辉光,将流将引双雁行。欢来何晚意何长,明君驭世永歌昌。
──右五曲,尚书令王俭造。《白纟宁歌》,周处《风土记》云:“吴黄龙中童谣云‘行白者君追汝句骊马’。后孙权征公孙渊,浮海乘舶,舶,白也。今歌和声犹云‘行白纟宁’焉。”
《俳歌》辞:
俳不言不语,呼俳噏所。俳适一起,狼率不止。生拔牛角,摩断肤耳。马无悬蹄,牛无上齿。骆駼无角,奋迅两耳。
──右侏儒导舞人自歌之。古辞俳歌八曲,此是前一篇。二十二句,今侏儒所歌,敗≈病?br /> 角抵、像形、杂伎,历代相承有也。其增损源起,事不可详,大略汉世张衡《西京赋》是其始也。魏世则事见陈思王乐府《宴乐篇》,晋世则见傅玄《元正篇》、《朝会赋》。江左咸康中,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绝倒、五案等伎,中朝所无,见《起居注》,并莫知所由也。太元中,苻坚败后,得关中檐橦胡伎,进太乐,今或有存亡,案此则可知矣。
永明六年,赤城山云雾开朗,见石桥瀑布,从来所罕睹也。山道士朱僧标以闻,上遣主书董仲民案视,以为神瑞。太乐令郑义泰案孙兴公赋造天台山伎,作莓苔、石桥、道士扪翠屏之状,寻又省焉。
皇齐启运从瑶玑。灵凤衔书集紫微。和乐既洽神所依。超商卷夏耀英辉。永世寿昌声华飞。
──右《凤皇衔书伎歌辞》,盖鱼龙之流也。元会日,侍中于殿前跪取其书。宋世辞云“大宋兴隆膺灵符。凤鸟感和衔素书。嘉乐之美通玄虚。惟新济济迈唐虞。巍巍荡荡道有余”。齐初诏中书郎江淹改。
《永平乐歌》者,竟陵王子良与诸文士造奏之。人为十曲。道人释宝月辞颇美,上常被之管弦,而不列于乐官也。
赞曰:综采六代,和平八风。殷荐宴享,舞德歌功。
志第四 天文上
《易》曰:“圣人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天文之事,其来已久。太祖革命受终,膺集期运。
宋升明三年,太史令将作匠陈文建陈天文,奏曰:“自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日蚀有十,亏上有七。占曰‘有亡国失君之象。’一曰‘国命绝,主危亡’。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太白经天五。占曰‘天下革,民更王,异姓兴’。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月犯房心四,太白犯房心五。占曰‘其国有丧,宋当之’。孝建元年至永光元年,奔星出入紫宫有四。占曰‘国去其君,有空国徙王’。大明二年至元徽四年,天再裂。占曰‘阳不足,白虹贯日,人君恶之’。孝建二年至大明五年,月入太微;泰豫元年至升明三年,月又入太微;孝建元年至元徽二年,太白入太微各八,荧惑入太微六。占曰‘七耀行不轨道,危亡之象。贵人失权势,主亦衰,当有王入为主’。孝建二年至升明二年,太白、荧惑经羽林各三。占曰‘国残更世’。孝建二年四月十三日,荧惑守南斗,成句己。占曰‘天下易正更元’。孝建三年十二月一日,填星、荧惑、辰星合于南斗,占曰‘改立王公’。大明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太白犯填星于斗;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太白、填星合于危。占曰‘天子失土’。景和元年十月八日,荧惑守太微,成句己。占曰‘王者恶之,主命无期,有徙主,若主王,天下更纪’。泰始三年正月十七日,白气见西南,东西半天,名曰长庚;六年九月二十七日,白气又见东南,长二丈,并形状长大,猛过彗星。占曰‘除旧布新易主之象,远期一纪’。至升明三年,一纪讫。泰始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太白犯填星于胃。占曰‘主命恶之’。泰始七年六月十七日,太白、岁星、填星合于东井。占曰‘改立王公’。元徽四年至升明二年三月,日有频食。占曰‘社稷将亡,王者恶之’。元徽四年十月十日,填星守太微宫,逆从行历四年。占曰‘有亡君之戒,易世立王’。元徽五年七月一日,荧惑、太白、辰星合于翼。占曰‘改立王公’。升明二年六月二十日,岁星守斗建。阴阳终始之门,大赦升平之所起,律历七政之本源,德星守之,天下更年,五礼更兴,多暴贵者。升明二年十月一日,荧惑守舆鬼;三年正月七日,荧惑守两戒间,成句己。占曰‘尊者失朝,必有亡国去王’。升明三年正月十八日,辰星孟效西方。占曰‘天下更王’。升明三年四月,岁星在虚危,俳徊玄枵之野,则齐国有福厚,为受庆之符。”
今所记三辰七曜之变,起建元讫于隆昌,以续宋史。建武世,太史奏事,明帝不欲使天变外传,并秘而不出,自此阙焉。
○日蚀
建元二年九月甲午朔,日蚀。
三年七月己未朔,日蚀。
永明元年十二月乙巳朔,日蚀。
十年十二月癸未朔,加时在午之半度,到未初见日始蚀,亏起西北角,蚀十分之四,申时光色复还。
隆昌元年五月甲戌合朔,巳时日蚀三分之一,午时光复还。
○月蚀
建元四年七月戊辰,月在危宿蚀。
永明二年四月丁巳,月在南斗宿蚀。
三年十一月戊寅,月入东井旷中,因蚀三分之一。
五年三月庚子,月在氐宿蚀。
九月戊戌,月在胃宿蚀。
六年九月癸巳,月蚀在娄宿九度,加时在寅之少弱,亏起东北角,蚀十五分之十一。十五日子时,蚀从东北始,至子时末都既,到丑时光色还复。
七年八月丁亥,月在奎宿蚀。
十月庚辰,月奄蚀荧惑。
八年六月庚寅,月奄蚀毕左股第一星。
十年十二月丁酉,月蚀在柳度,加时在酉之少弱,到亥时,月蚀起东角七分之二,至子时光色还复。
永泰元年四月癸亥,月蚀,色赤如血。三日而大司马王敬则举兵,众以为敬则祲烈所感。
永元元年八月己未,月蚀尽,色皆赤。是夜,始安王遥光伏诛。
史臣曰:日月代照,实重天行。上交下蚀,同度相掩。案旧说曰“日有五蚀”,谓起上下左右中央是也。交会旧术,日蚀不从东始,以月从其西,东行及日。于交中,交从外入内者,先会后交,亏西南角;先交后会,亏西北角。交从内出者,先会后交,亏西北角;先交后会,亏西南角。日正在交中者,则亏于西,故不尝蚀东也。若日中有亏,名为黑子,不名为蚀也。汉尚书令黄香曰:“日蚀皆从西,月蚀皆从东,无上下中央者。”《春秋》鲁桓三年日蚀,贯中下上竟黑。疑者以为日月正等,月何得小而见日中?郑玄云:“月正掩日,日光从四边出,故言从中起也。”王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