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第67章


例 》,通过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现在沿用的这一套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和方法产生很多新的认识新的看法。我看公安局局长的人选问题很难在一次会议上取得认识上的统一,省委宋书记前几天专门跟我谈了这个问题。”说到这儿,吴修治顿了一顿,扫视了大家一眼。常委们都眼睁睁地看着他,每个人都暗暗吃惊,谁有这么大的马力,能搬出宋书记替自己说话打招呼?如果真的是宋书记出面打招呼了,那也就不用再讨论了,吴修治只要把那个人的名字说出来,大家唯一的选择就是举手通过。
吴修治微微一笑:“宋书记找我谈这件事情可绝对不是替谁打招呼、托人情啊。省委站得高,看得远,根本就没有关注我们选谁用谁。省委宋书记提请我们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也算是交给我们的一个课题: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尽可能地发扬党内民主,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开辟出一条选拔使用干部的新路子,为我们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作一些创新、探索性的试验。今天这个会议让我更加切身地体会到了改革干部选拔任用体制,真正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公正、公平,还应该加上透明,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严重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今后我们像今天这样的会议就永远也开不完。不改革,吏治腐败就将成为危害我们党的事业、动摇我们党执政基础的最危险的腐蚀剂和沼泽地,我们很可能会被这种腐蚀剂溶解成毫无免疫力的躯壳,会在这种沼泽地里陷入没顶之灾啊。什么叫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呢?向谁公开、向谁透明,怎么样才能做到公正、公平呢?我个人的理解,也算是学习《 党章 》和《 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的心得吧,那就是向人民群众公开透明,争得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支持和监督,只有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有效监督下,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才能做到公正、公平,也才能真正把优秀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推选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靠我们几个人,再加上组织部干部处,能有多大的本事做到这一点呢?所以啊,我们的眼界要更加开放一些,思路要更加宽广一些,最近老领导跟党走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很有启发啊。他说,别忘了,现在我们共产党是执政党,不是战争时期夺取政权的那个阶段了,战争时期提拔任用干部要讲究保密,那是为了防止敌人破坏,解放五十多年了,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一点都没变,五十年一贯制,这不符合与时俱进的方针。跟党走说,我们是执政党,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是为人民选公仆,有必要对人民群众保密甚至搞得鬼鬼祟祟好像在做见不得人的坏事吗?他说的话很朴素,但是却真正体现了我们的干部管理工作在思想上、路线上、政策上、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和平时期、执政党提升执政能力的要求,满足党的中心任务对干部工作的现实要求。所以,我提个建议,供大家参考,我们不要急于确定公安局长的具体人选,把主要注意力放到改革创新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上来。总体思路还是那个大原则: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制度的优势,真心实意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彻底破除干部管理上的神秘化倾向,真正实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具体做法,我想应该吸收和借鉴乡镇一级领导班子实行公开选举的成熟经验,对候选人向全社会公示,欢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同时不要把决策权限制在我们常委会这个小圈子里,要知道,根据《 党章 》常委会仅仅是党代会闭会期间的执行机构,是全委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全委会的职权是高于常委会的,根据这个原则,可以考虑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请全体党委委员票决公安局局长,而且差额选拔,现任的副职经过考核只要符合《 党政干部选拔条例 》标准的都可以作为候选人接受全委会的考察和选择。我们选拔任用党政干部完全是正大光明的事,没必要搞得那么神秘,完全可以邀请各新闻媒体现场采访、实况转播嘛。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广大人民群众不是可以更好地履行监督权吗?而且,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当场定案,这也有利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效率。这仅仅是一个粗浅的想法,我提请组织部在这个大原则的指导下,尽快拿出一整套改革方案来提交给常委会讨论,而不要让常委会在具体人选上空耗浪费时间。在改革的原则上,不妨按照小平同志的话去做: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成功了,我给组织部记头功,失败了,我作为党委班子的班长,承担首要责任。关部长,你表个态,拿出一套方案需要多长时间?”
此议一出,所有常委都有些吃惊,谁也没想到吴修治彻底逃脱了在具体人选问题上纠缠不休的漩涡,完全从全新的高度和角度提出了这样一个过去大家都意识到了,却谁也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这样一来常委们的一票权就大大贬值了,这难免让人有些心疼。尤其像关原、夏伯虎等一些事先跟某些人有着交换关系的常委,拘于物质利益和人情关系心里已经有了预定的人选,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八成他们的承诺就难以实现,所以他们也有些失望甚至不满,只是碍于吴修治的权威不好当面反对而已。不过,冷静下来想想,关原和夏伯虎以及和他们一样有着难言之隐的常委又不约而同地长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因为这样一来,尽管自己对关系人有违约之嫌,却也非常好交待,不管对谁,都可以用一句:干部管理制度改了,无记名全委会投票,谁也没办法控制所有委员,这样一来不管圆满不圆满,对方方面面也都算交待得过去了。沉思默想一阵,与会人员包括关原和夏伯虎对吴修治都有些佩服,到底是书记,高,实在是高,从正面说是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新举措,从反面说也是一种最高明的推卸责任的手段,把最复杂最难以处理的问题交给了更大范围的集体去承担责任,让上下左右方方面面谁也说不出什么。吴修治从大家的眼神里读到了两个字:“敬佩”,心里产生了深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当领导当到这个份上,能让这些手中各自都掌握着相当权力的同事由衷的佩服,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当然还是李玉玲首先第一个表态:“我完全同意吴书记的意见,吴书记高屋建瓴,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也非常实际,我们的干部管理体制确实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我看报纸上经常有跑官买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违法犯罪行为出现,这就是吏治腐败嘛。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体制创新和政治改革,我坚决支持吴书记的意见。”
接下来大家纷纷表态,支持吴修治的意见。尽管大家都已经口头表态了,吴修治还是请大家表决一下,表决结果是对他的提议全票通过。表决完了,由李玉玲带头,常委们还哗哗啦啦地鼓了一阵掌。
吴修治问关原:“老关,你说说,需要多长时间能拿出方案来?”
关原看了看干部处王处长,王处长连忙说:“现在各地已经纷纷开始了干部选拔和任用的体制改革,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我想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吴修治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给你们一周的时间拿出方案来,刚才王处长也说了,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成功的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很多,我们自己不会发明,总会学习吧?我们自己不会创造经验,总会总结别人的经验吧?一周时间,够不够?”
关原只好说:“我们争取吧。”
吴修治说:“不是争取,而是必须,今天我们就定了,下个礼拜同一个时间、地点开会,专门讨论你们组织部提出来的干部选拔任用改革方案,不成熟也不要紧,我们还有常委会嘛,在常委会上讨论完善也可以嘛。”
关原只好点头应承:“那好吧,我们保证在下一次常委会上拿出方案供各位常委审议。”
吴修治说:“我再提个建议,你们可以找方方面面的同志征求一下意见,跟他们探讨探讨,包括像跟党走这样的老同志,他们说的一些朴素的道理还真的很有营养呢。”
关原连连点头,常委们也纷纷赞同,于是吴修治宣布散会,大家不约而同地看表,比正常下班时间已经晚了一个小时。
3
这一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