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第368章


是“英明”的。
同僚心里瞧不起这个毫无建树的总参谋长,多有鄙视,但华西列夫斯基总是一笑置之。其实在军事会议上,华西列夫斯基说的前半部分根本就不希望其他人听清楚,让斯大林一个人能听明白就行了,然后“润物细无声”地作用在斯大林的决策中,目的就达到了。从此可以看出,华西列夫斯基是个聪明人,斯大林也不蠢。
一般来说,人当了上级难免就会觉得自己比所有的下级有本领,道理很简单,你本领大怎么还被我领导呢?就像刘邦跟韩信论兵,刘邦问韩信:卿家到底能带多少兵呀?韩信骄傲地说“多多益善”!刘邦又问:那你看寡人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口无遮拦地说,陛下能带个三五千人马就足够了?上不悦,脸上阴云骤起。韩信自知失言,赶紧说,陛下不善于将兵但善于将将呀!
尽管上级一般不承认下级比自己聪明,但聪明的下级实在太多。但为什么有人能当“上级”,而有人却只能做“下级”呢?恐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而我是连答案也没有。
在苏军所有的高级将领中,我比较喜欢朱可夫。这点“喜欢”还是从电影中得来的,迈着稍稍有点罗圈腿的朱可夫,睿智、冷静、果敢、勇于承担责任。知道了华西列夫斯基的事,我又开始佩服这个“毫无建树”的总参谋长了。参谋长这个角色没有资格无为而治,既参还得谋,但其“谋”得有人采纳,不被采纳那就“放屁都不响”了,况且按照不成文的条令,只能“参”三次,超过三次就有了干扰首长决心之嫌。其实所有下级都存在这个问题,尽管没有严格的“三次”规定,但两次、四次性质一样,讨不讨人嫌视情况而定。
能做上级绝少人甘当下级,所以身在官场的人大多觊觎“一把手”位子,其理论依据是“宁做鸡头,不做牛尾”!不过现实中“鸡头”上面还有许多“鸭头”“狗头”……在等着,躲都躲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既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改变不了“做下级”的命运,那就必须得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理想的上下级关系是“取长补短”,说难听一点,那是“狼与狈”的关系,不为奸就行。
26。4 四
中国当官感觉最好,人人都想当
出国学习后,因费用充足等原因;使我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后来毕业后,该校所属的研究所要我去;于是就留在了那里。虽然从实验员到实验室主任,再从实验室主任到副所长的职位在变;但对我没有半点当官的感觉,因为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没有当官的概念。
然而回国在一家事业单位当了负责人后,仿佛一下子中了状元;不仅自己高的福利待遇一步到位,而且好象自己的身份也如同镀金了;因为到什么地方都是别人对你的前呼后涌,更重要的是自己实际干的事少了;而受别人请示报告的多了。不干事却还要对干事的决策,刚开始也使我很犯难;因为国外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做,如年度计划;当时是各实验室自报自己的计划,而汇总审核与编制所的综合计划就是我自己的事;办公室的人她们只负责打印,决不会帮助你编制新的计划。而在中国当了官后,自己要做的事就是签上自己的名字;很多时候连审核都不需要,因为所有的东西全部是正式文件才送到当领导的手边。
以财务为例,在国外所有的费用全部由发生者自己控制;领导并不需要签字审核。可在中国却是财务一只笔,任何报销单都要由一把手签名;我开始还找专业人员核对,结果吃力不讨好;后来任何报销都是来者签字,因为这只是一个权力的体现;而不是一个制度环节。有时对一些很少报销的人故作姿态,更是使人敬佩不已;因为财务人员会把关的,而且如何应付审计她们更是精通;所以我的笔只是表示别人报销,必须要到你这里来敬仰你;当然你同样也可以故意作弄一些对你不敬的人。
是啊!当官以后,我才知道:住房按职位,小车按职位;就连分物质同样也是有区别的,这才真的是职位与一切挂钩;所以当第一把手的感觉那真是好极了。开会,你不到谁敢宣布开始;提拔干部,哪怕所有程序全部到位了;你不签字,依然还是白搭;在任何抛头露面的时候,镜头绝对是对着你;就是酒席上,你不动筷子;谁敢动手。参加送温暖工程时,那接收温暖的人简直把你当成了他(她)的观世音;这种用公众的钱,为自己造势的感觉真的是好极了;仿佛这一切是自己出的钱物。当然,如果不当官就不可能有这种感觉;因为只有当官才有这种感受。
中国一直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俗语,我自己在中国当官后也有这种感受来了。以前我家贫穷时,找领导办事不知多难;即使后来我上了大学,领导依然是公事公办的高姿态;再后来出国,领导只是客气了;可当我当了领导后,竟然家里的父母亲也有领导经常去慰问;更不用说我每次探亲,竟然成了如同组织活动一样;使我都不好意思回乡探亲了。
有人说‘中国的官不腐败难’,这话的确有道理;你看到舞场,最漂亮而且最会跳舞的女孩子肯定是专陪你的;在酒桌上,同样是漂亮而又艳丽的媚娘绝对也是专陪你的;而当你为那些没有权势的人办了一点实事后,他们绝对会感谢你一辈子;至于那些政策规定内的事,同样得到好处的人也一样不会忘记对你的感谢或表示(送礼);所有这些,你说腐败也是;你说是礼尚往来也行。反正当官后,并不一定非要以权谋私才腐败;正常履行职责,一样很容易腐败;因为你当官了,想不腐败都难。
小时候读《大禹治水》很感慨,知道当官就是付出;后来在国外也是如此,有时职位提升待遇没变;但责任却增加了。现在国外有很多官是零工资,因为他们完全是为了付出;不是有位演员还自己贴钱当官吗,那就是自己花钱找责任。所以我在国外当官时,总在思考如何为下属增值而操心;可在中国一当官,才知道福利待遇全部挂钩;工作责任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轻的,因为责任目标太空;与自己的能力无关,到有很多指标是运气;如意外事故与安全等。当然也有烦恼的事,那就是担心上级领导个人对你的满意度;因为这才是决定你前途的主线。而单位内部没有你操心的事,因为下面所有人全部是以你为中心;难怪前些年国有企业各级一把手,全部自称或被员工敬称为老板;因为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不可能叫全民当老板;当政府退出管理后,所以他们当然自己也就成了老板;更可笑的是国有企业成立董事会的,竟然全部是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这真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的好事,所以说在中国当官真好;只有当官后,才知道什么叫‘享受人生’;君不见一些腐败分子的子女,用腐败分子的钱财在国外受教育;结果还是要回来做官,哪怕腐败分子被制裁了;这条路依然如故,因为全世界当官;只有在中国那才是真的是官。
一位局长的“废话情结”
我是一个爱讲废话的人。废话的用途实在是太大了,我这个当局长的对此深有体会。我不知道自己是何时学会说废话的,不过我十分清楚,在机关工作,没有废话是万万不成的,从某种意义讲,废话支撑着机关的运行。我想象不出,如果没有废话我如何度过机关悠长的时光。有废话就好了,我的日子让废话填补得很充实。我很忙,整天忙着说废话,我讲的废话车载斗量。我很幸运,我靠废话获得了数不尽的荣誉,我的职务不断提升。我感谢废话,说废话是我的成功秘诀呀。
讲废话是我的特长。有句俗话,叫做好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在机关工作,要想出人头地,能说会道最为管用。其实,一个人在机关工作,一天真正有用的话也就是那几句,大家说的大部分都是废话。废话从字面上理解是没有用的话,而实际上它很十分重要。有人只会埋头干工作,只会说有用的话,他就很容易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人,这样的人在机关被称为呆子或木头人,决不会被人们看重的,也不会被提拔重用。而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总是会被青睐,被委以重任,机会多多,好处多多,这就是机关的规则。这个规则虽然没有写在文件里,但是,凡是在机关工作的人,都会有所体会的。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能力,只是爱说废话,能说废话就是口才好。我小时候被大人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