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鉴于朝鲜战争发展变化的实际形势,使中国派兵援朝的必要性紧迫性越来越突出,中国援朝志愿军的挂帅人选问题对毛泽东的困扰也就越来越大。经过两昼夜的反复思考后,他考虑到了彭德怀。
(5)彭德怀临危受命。
10月的北京,几场秋雨过后,路旁的杨柳,虽枝叶茂盛,但已略显枯黄。4日下午4时10分,一辆汽车由西郊机场飞速地直奔西直门大街,大街上熙熙攘攘,一派节日的和平景象。旧式的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穿来穿去忙个不停。
彭德怀从车内注视着街道两旁的机关、学校门楼上的大幅标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他感慨地说:“咱们的新中国已经满一周岁了。新中国的诞生真不容易呀!这千千万万的生命换来的!这是我们党奋斗了几十年才取得的成果。”听了彭德怀的话,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处长李树槐也说:“是呀!去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当时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热烈沸腾,中央和各大区的领导人差不多都来到北京参加开国大典了,可惜你没有亲眼看到当时欢乐的场面。”
彭德怀若有所思他说:“去年新中国成立时,我正在甘肃武威指挥部队进军新疆哩!
不是不想来,而是前线离不开呀!“
汽车通过具有民族风格的西四牌楼,很快就进入中南海的西门,然后汽车停在“丰泽园”
门前,彭德怀急忙下车,随李树槐向后院的颐年堂走去。
当他来到颐年堂前时,周恩来总理首先迎来与彭德怀握手。周恩来解释说:“彭总,会议下午三点就已经开始了,来不及等你,因为政治局会议定得很仓促,昨天就准备派飞机去接你,可是天气不好,只好推迟到今天。搞得你很紧张吧?吃过午饭了吗?”
“吃过了。”彭德怀一边回答一边随周恩来进入会议厅。
毛泽东主席和政治局委员们见彭德怀赶来参加会议,都站起来和他握手。
毛泽东发话道:“老彭,辛苦了,你来得正好!美帝国主义军队已越过三八线了,现在政治局正在讨论我国准备出兵援朝的有关问题,大家正在发表意见,请你也准备谈谈你的观点。”
彭德怀坐定之后,猛然发现会议气氛很严肃,包括和他同舟共济,在戎马生涯中度过了几十年的朱总司令见了他也没说几句话,有的同志更是只握手不说话,使他立刻感到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政治局会议。由于他来京前,满脑子里装的是如何建设开发大西北的经济问题,对中央召开这祥的紧急会议,思想上并无准备,所以他只好侧耳静听。从几个同志的发言中,他才知道对出兵支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些不同意见,有的主张不出兵,有的主张暂不出兵,共同的理由是:(1)我国经过了几十年战争的摧残,战争创伤急待恢复,而财政又十分困难;(2)国内还有部分边远地区和沿海岛屿尚未解放,约有100万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尚急待肃清;(3)广大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新建的政权也还不巩固;(4)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的装备,更无制空权和制海权;(5)由于长期战争的艰苦生活,有些干部和战士产生了和平厌战思想情绪,等等。多加会议的大多数同志认为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困难重重,出兵问题应慎重从事,聂荣臻元帅后来在回忆这次会议的情况时写道:“总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
毛泽东听完与会者的讨论后,对我国是否应该出兵援朝问题,在会议最后讲了以下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因为彭德怀是在会议开了两小时后才赶到会场,还不了解会议进行的全部情况,对这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他也就没有轻易发言表态。
第二天上午9时左右,邓小平受毛泽东委托来到彭德怀下榻的北京饭店。他和彭德怀两人在房间交谈约1小时后,即同车去中南海。因为在昨天下午政治局的会议上,彭德怀未曾发言,毛泽东不知道他对出兵援朝是什么态度,而且常委已决定派彭德怀率军入朝,因此想亲自听听他的意见和看看他是什么态度,所以特派邓小平接他来中南海个别交换意见。当彭德怀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后,毛泽东点起一支烟用力吸了一口说:“老彭,据朝鲜来的情况,美军和南朝鲜军队正大批越过‘三八线’,因此政治局今天下午还要继续开会,在昨天的会议上,你没来得及发言,可你都听到了吧,大家摆了很多困难,当然,我们现在确实存在一些困难,有些是严重困难,但是怎样战胜困难,克服困难,我们还有哪些有利条件?不知道你彭老总是怎么考虑的!”
彭德怀喝了一口茶,望了望毛泽东疲困的眼神。直言坦率地说:“主席,昨天晚上我几乎没有睡觉。我把你讲的四句话,反复思考了几十遍,我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强调困难的一面,不同美军正向鸭绿江进犯的危急后果联系起来考虑,不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难保,就连我国东北边防也直接受到威胁。出兵有利还是不利?经过反复考虑后,我拥护毛主席出兵援朝的英明决策。”
毛泽东听着彭德怀的话一边赞同地频频点头,一边兴奋他说:“嗯,好哇!还是你彭老总有战略远见,看来你是百分之百地支持我的意见罗!”然后毛泽东又仰躺在沙发上高声说:“我们有些同志,只看眼前,看不到将来,更有人被美国的飞机、大炮吓破了胆!我们过去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不都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敌人吗?”
毛泽东的话音越来越高,他的话,显然是有针对性的。
两人又沉默了一会儿后,彭德怀将话题接过来继续说:“我们确有时多困难,大家摆的情况也是事实,但是,敌人也有困难,他们兵力不足,补给线长,从美国本土离朝鲜大约5000多海里,我们应全面观察问题。但如果让敌人占领了全部朝鲜半岛,这对我国威胁很大。过去日本人进攻中国就是以朝鲜为跳板,首先进攻我国东三省,然后又以东三省为跳板,大举向关内进攻的,这段历史教训不能忽视。这次我们的作战对象,虽然是在武器装备方面占绝对优势的美国侵略军,我们既不能轻视敌人,但也不能过低估计自己。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他的兵力是24万人,有空军支援,武器装备几乎都是美式的,比我军装备不知要好多少倍。我军只有25000人,只占敌军的十分之一,武器落后,每枝枪平均不过几十发子弹。陕甘宁边区地瘠民贫,人口才100多万,为什么我们能打败了胡宗南?一是我们是正义战争,是自卫战争;二是边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三是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现在我们已取得了全国政权,有几百万军队,有全国人民的支援,我们有对付优势装备敌人的经验,只要我们在战略战术上不犯重大的错误,我们就有信心打败美国侵略军。”
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完彭德怀叙述的观点后高兴地用手捶了一下沙发大声说:“你分析得对喽!看来我们是想到一起了。现在美军、英军和南朝鲜军队正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接近,麦克阿瑟已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朝鲜已处于危急时刻,金日成同志要求我国尽快派兵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当前出兵援朝已是关键时刻,如让敌人前进到鸭绿江边,其后果不堪设想啊!”
彭德怀同意地说:“主席分析得很对,我们现在就是要和敌人抢时间,不能再举棋不定了。”话题至此毛泽东一面吸烟,一面侧过身来对彭德怀微笑说:“老彭,你看,带兵去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这样艰巨的任务,派谁挂帅合适呢?”
彭德怀急问:“我听说中央不是早已决定派林彪同志去吗?”
毛泽东即刻紧锁双眉两眼一闭,若有所思地叹了一口气:“是啊,前些天我和恩来、少奇、朱老总商量的一致意见是派林彪去,因为他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是东北地区的领导人,是东北第4野战军的司令员,现在集结在南满的4个军都是原东北地区的部队,一旦打起仗来,首先也要靠东北地区支援。我国长白山地区的地形特点,民情风俗和朝鲜北部的情形大体相似,从各方面考虑,派他去率军援朝,是很合
小说推荐
- 共和国基石之卫国战争
- 内容簡介 类别:游戏生涯 社会上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多,简直就是“十亿人民九亿游,还有一亿在交流。我想用不了10年,网络游戏将取代麻将在民间的位置,当然,凭现有的网游肯定不行,游戏尚未成功,策划仍需努力 玩着现在的网游,看到网吧里一张张稚气的脸,这一代人从小受到的就是“刀剑”主义教育。对此我深深忧虑,世
- 最新章:第57章
- 联盟共和国之海军航空兵
- 联盟共和国之海军航空兵作者:凉宫文熙第一章:兵选部队 2995年12月联盟共和国海军环岛舰队,舰队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环岛舰队航空兵由舰队海军航空兵司令部负责管理 航空兵司令部隶属与海军舰队司令部统一管理。海军航空兵共有二十只航空大队,每大队分五个中队,每中队又分四个小队,每小队有十名飞行员 联盟共和
- 最新章:第180章
-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
- 声明:前言任何一场伟大的革命,无一不是波澜壮阔,大潮叠起。伴随和影响着这些革命的,是一代又一代伟大的革命家。对于二十世纪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革命”一词总是蕴涵着正义和进步,圣洁和光荣。在这荆棘载途艰苦卓绝的一百年里,无数中华儿女毅然奋起投身于开天辟地的历史性创举中。峥嵘岁月,腥风血雨,天翻地覆,可歌可
- 最新章:第836章
- 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 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作者:石之轩 一部将“走向共和”历程推向极致的宏篇大作。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 引子 泪眼望江山,哭罢依然(1 一八九五年四月二十日,赴日议和的全权代表,七十三岁的李鸿章从日本议和归来,乘轮船驶入天津大沽码头。大沽炮台上炮声隆隆,向他致敬。岸上,直隶的官员列队迎接,军兵如林,
- 最新章:第198章
-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者:费正清【完结】译者的话《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多种历史丛书中的一种,各卷由研究中国相应历史时期的专家学者编辑,卷内各章由各课题的专家撰写,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史研究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剑桥中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
- 最新章:第175章
- 5879-共和国红镜头 :中南海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 《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2《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3《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4《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5《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6《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引言 杜修贤:著名“红墙”摄影师见过杜修贤的人都会说他是条汉子!是的,一米八的个头,宽阔的背脊,古铜色的脸膛,还有岁月的风霜染白的平顶“
- 最新章:共和国红镜头 :中南海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第40章
- 红警共和之梦
- !红警共和之梦作者:风云乾坤第一章什么世界?更新时间2011326 3:44:30 字数:2976 夜深了,王洋还在电脑前玩着联网游戏红警2,王洋今年20岁职业是一名学生。平时功课不忙了就在网吧里和朋友玩玩游戏聊聊天,高大威猛的身材给王洋一副天生就是练武的好身板,不过他只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有独钟。这
- 最新章:第29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作者(英)阿诺德·托因比 作者序 作者还在大学本科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在当地报社门前阅读有关1930年9 月14日选举结果的报道,获悉纳粹党已成为德国最强大的政党。这是作者头脑中有关德国的最初印象之一。作者对纳粹上台所造成的局势极为关
- 最新章:第92章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作者:蚂蚱不吃鱼第一章 华阳之危公元前273年,周赧王四十二年,韩国都城,新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昨夜的一场大雪将整个新郑装扮成了银白色的世界。西北风虽说刮得正是凌冽,但也挡不住百姓过年的热情。今天是正月初六,整个新郑的大街小巷都热闹非常。小孩
- 最新章:第60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