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故事》第119章


有一个财主,穿着华贵,或是紫色的袍,或是细麻布的衣服;天天都是酒席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满身疥疮,被人弃放在财主门前,从财主的桌上得碎屑充饥。得财主的狗舔疥疮去脓。
财主与拉撒路都死以后,拉撤路给天使带到天上亚伯拉罕的怀中;而那财主则在阴问受苦。财主眼望着拉撤路得亚伯拉罕眷顾,便大声发出哀求:“我祖亚伯拉罕呀!可怜可怜我吧!让拉撤路用指尖蘸点凉水点点我的舌尖吧!地狱的火煎得我受不了了。”
亚伯拉罕告诉他:“你生前享福,拉撒路受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苦了。不单如此呢,你与我之间有一道鸿沟,从你那边到我这边,或从我这边到你那边,都是不可能的。”
财主只求亚伯拉罕,使拉撒路和财主能对他活着的五兄弟作见证,免得他们将来也象这位财主兄长一样在阴间忍受煎熬。
(路16)死后的遭遇往往是对生前的待遇的报偿,耶稣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也向人们宣说了得人上帝之国是不容易的事,不仅富人进去困难,一切不义的人都是进不去的。天国的门是极狭窄的门。
有人间那稣:“主啊!得救的人少么?”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才能进那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要想进去,却是不能。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却在门外叩门,并且说:"主啊!给我们开门吧!"他就回答:"我不认识你们。不晓得你们从那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你们要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上帝的国里,你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哀哭切齿。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上帝的国里坐席。只是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路13)
基督的最大诫命
耶稣到了耶路撒冷,立即同那里把持犹太会堂的法利赛人发生了冲突。耶稣传播的福音引起了他们的恐惧和仇恨。
法利赛人中的一位律法师为要试探耶稣,便问他道:“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最大呢?”意思是,律法中最根本的精神是什么呢?耶稣毫不犹豫地答道:“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这两条诫命——爱主和爱人——在耶稣的逻辑中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可以简缩为一个爱字。爱主的人必爱人,爱主的人必守主道,恨主的人必恨信主的人。耶稣本人的生命是实践了他的博爱的。他在殉道前不久也给自己的门徒颁发了上帝的“新命令”:“如今人子得了荣耀,上帝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上帝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的荣耀。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以后你们要找我。但我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彼此相爱的,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耶稣使拉撤路复活故事便说明了他的深厚爱心。
在离耶路撒冷不到六里路的地方,有个叫伯大尼的村庄,那里住耶稣的信徒和朋友马利亚和马大姐妹俩。马利亚便是那位用香膏抹他的脚,又用头发替他擦脚的女于。她的姐姐叫马大。先前耶稣也曾去过她家,马大手忙脚乱地料理别的事,她妹子马利业却在耶稣脚前听他讲道。虽然马大也是信主的,但耶稣委婉地劝告她,要象她妹妹一样抓紧时间听道,不要丧失了应有的上好福份。
马大姐妹二人还有一个兄弟,名叫拉撒路。拉撤路患了病,马利亚便请人捎话给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耶稣听说后,不顾犹太拉比和法利赛人的迫害,便要去伯大尼看望拉撤路。
等耶稣赶到时,拉撒路已经死去四天而且葬入墓室了。马利亚呆在家中,马大出来迎接他,并且说:“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上帝求什么,上帝也必赐给你。”
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
马大说:“我知道在未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
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么?”
马大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
马利亚接着也出村外来迎耶稣,伏在他脚下哭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的。”
耶稣看见马利亚以及同来的犹大人哭泣,心里甚为悲叹,又很忧愁。一边问拉撒路葬在哪里,一边也落下泪来。犹太人们都说:“看啦!他爱此人是何等恳切。”
来到墓室跟前,耶稣让人搬开堵在门口的大石块。马大说:“主啊!他死了四天了,别是臭了吧。”
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了,你若信,就必看见上帝的荣耀么?”
他们把石头移开。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经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相信是你差我来的。”然后,他就大声呼喊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脸上还包着手中,手脚包着布。耶稣说:“解开!让他行走!”耶稣的爱心便有这么大的力量。
在场的人便大都信奉了主。(约11)
作榜样为门徒洗脚
耶稣来到耶路撒冷,准备度过他的最后一个逾越节。他已经知道自己离开这世界的时候到了。他爱一切这世界上属于他的人,便要在生命的最后日子中显示这种爱。
这天吃完晚饭,耶稣站起身来,脱了衣服,拿来一条手中束腰,然后打水倒在盆中,要为门徒们一一洗脚,又用腰问的手中为他们擦脚。
西门彼得说:“主啊!你要为我洗脚吗?”
耶稣说:“我所作为的事,你现在虽不明白,但将来必然会清楚的。”
彼得答道:“主啊!你断不可为我洗脚!我是你的仆人啊!”
耶稣说:“你若不让我洗脚,你就与我无缘分了。”
彼得说:“主啊!既然这样,那就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吧?”
耶稣答道:“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都干净了。
你们是干净的,但不是都那么干净的。“耶稣的话是暗暗地说那加略人犹大,因为他已计划要出卖主耶稣了,哪里还能干净呢!耶稣洗完了门徒的脚,再穿上衣服坐下来说:”我向你们所作的一切,你们明白这含义吗?你们称呼我夫子(老师),称呼我是主。当然,我确实是你们的夫子和你们的主。以我的身份尚且要为你们洗脚,那你们也就应该互相洗脚。我是要为你们作个榜样,叫你们照我行的去做。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你们既已知道这事,若是能够实行,也就有福了。“
耶稣要让他的爱留存在门徒之间,并通过门徒而生存在世上。
(约13)
主是真葡萄树
从一开始,耶稣便负有强烈的使命感。他十二岁那便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说过要以在天之父的事业为念;他在犹大地和约旦河外传道那便宣称自己来是要成全而不是废掉律法和先知;他在勉励自己的门徒时,宣称他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要叫地上动刀兵。
耶稣对自己受神差遣到世上来这点是确信不移的,所以他才猛烈去抨击种种假先知,但然地宣布自己是好牧人。他曾经举了关于羊圈的比喻来谴责那些妄图将世人引入邪路的撒但,他称他们为强盗和贼。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不跟着生人,因为不认得生人的声音,必要逃跑。”
“我实宰在在的告诉你们”,耶稣又说,“我就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