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之谜》第52章


不久,湘西迎来了护国军,各路民军又兴起了,纷纷配合作战,加紧了反袁斗争。大庸的民军首领罗剑仇派罗贵福等人来到洪家关协助贺龙召开了桑植讨袁民军成立大会。慈利县中华革命党人卓晓初也前来视贺。会上,桑植民军一致推举刚满二十岁的贺龙担任桑植讨袁军总指挥。
贺龙当上讨袁军总指挥后,亲率民军攻占了桑植县城,杀了头号大恶霸米海珊。贺龙任命卓晓初代理县长,宣布桑植独立。
贺龙率民军攻打桑植县城这一仗,打出了讨袁民军的威风,从此,总指挥贺龙更加威震四方了。
桑植宣布独立后,湘西北洋军从永顺、慈利两路围攻桑植。贺龙得知后立即带兵去大庸与罗剑仇会合,共同作战。当队伍开到距大庸七十华里处,碰见了从大庸败退的吴佩卿,方知北洋军进了大庸城,罗剑仇抵挡不住,已经到贵州铜仁去联络黔军了。
怎么办?贺龙的队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寡不敌众,大庸是肯定不能回去了,回桑植也难守住。这时有人提出了解散队伍。
当时,贺龙的意见是,不去大庸和不回桑植都是对的;尽管力量薄弱,打不赢也守不住,队伍断不能解散,而且要千方百计壮大起来,继续干到底。
然而,贺龙的意见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在往回撤兵的路上,民军队伍越来越少。贺龙只得带着三十多人枪的队伍在洪家关樵子湾一带的高山密林中隐藏力量,待机再起。
北洋军打下大庸后,慑于贺龙的威名,派了一个营直扑桑植,结果竟是一座空城,接着又到洪家关搜捕贺龙未果。他们以为民军这下真的被打散了,贺龙的队伍简直不堪一击。
贺龙的队伍决不会这样轻易被打垮的。他们虽藏兵山野,但时刻在等待时机。这时,桑植县的农民哥志会首领黄德清,组织数百农民打富济贫,冲进大地主杨锡清的庄园杀死管家,打开粮仓,分给了众乡亲,杨锡清脱逃在外,勾结北洋军马士超部队,回乡疯狂镇压。
贺龙闻讯,觉得出山的时机到了。他立即带兵攻袭马士超部队,将其打垮,支持了黄德清的正义行动。随即率部回到桑植县城附近,布设疑兵,大造声势。他选派精干士兵,每天早晚都忙着人挑马驮地运枪械子弹,沿着大路小路来回打转。城里城外群众对此议论纷纷,有些人已忙着大包小包地往城外搬迁避难了。一时间,桑植县大有兵临城下之势。
守城的北洋军早闻贺龙大名,这时,又听到马士超部队被打垮的消息,已经乱了阵脚。自己就此一营孤军,且远离大庸。越想越害怕,干脆一走了之,免得中了贺龙的空城计。
便谎报军功,连夜撤回大庸。
贺龙就这样不费一枪一弹,极其顺利地重返桑植县城,招聚旧部新兵,重整旗鼓,在桑植坚持讨袁斗争。
到了四月,讨袁巨浪已经席卷湘西,湘西二十个县已有十六个县宣布独立,反对袁世凯。中华革命党人程潜奉命来到湖南,召开湖南人民的袁大会,并就任湖南护国军总司令。
这时的罗剑仇已被委任为湘西扩国军左翼司令,他任命贺龙为湘西护国军左翼军第一梯团第二营营长。至此,贺龙组织和指挥的民军正式被编入了护国军的序列。
然而此后的事情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1915年5月,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宣布撤消帝制,取消“洪宪”年号,恢复中华民国,他自己也于六月郁郁而死。死后,北洋军阀黎元洪、段祺瑞争权夺利,刚刚恢复的国会又被解散,保皇派趁机制造了溥仪“重登大宝”的丑剧。
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号召北伐。可是,南方的地方军阀所关心的只是如何保持和扩大自己的势力,护法不过是一面幌子。湖南督军谭延辏媾嗷す幕ㄕ校钕嫖髅窬5抡啵档乩锶床贾孟婢し诿窬谋鼐兀似洳槐钢浣尚担恍┟窬琢炀贡淮叮亓炔恳蚨獾桨邓恪:亓约阂蛲獬稣觳斓靡孕颐猓氩慷颖恢乇韪簦薹担缓猛娜嫘腥嗽贝肆街够氐胶榧夜兀藕虿≈氐哪盖住?br /> 贺龙好容易拉起的这支护国军队伍,没有败于战场,输与强敌,却轻易地成为善于翻云覆雨的军阀政客的牺牲品。年方二十多的贺龙不得不思考政治斗争的复杂矛盾了。
从三把菜刀打芭茅溪盐局,树起讨袁大旗,发展到近千人枪的队伍,参加湘西护国战争,后遭人暗算,这是贺龙早年戎马生涯的又一次传奇经历。这次武装斗争虽以失败告终,但也使年轻的贺龙在政治、军事两方面都受到锻炼和提高,为他后来与形形色色的反动军阀政客作斗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教训。
1。3 两把菜刀东山再起
谭延辏滩⒘撕亓亩游椋亓氐胶榧夜厮欧畈∧福宰餍拚螅诰旁轮醒囊惶欤诔5碌巧下执┕税倮锒赐ズ菹娼希毕虺ど橙フ抑谢锩场?br /> 这时的贺龙,已屡经征战,更加成熟了,他蓄了浓黑的小胡须,显得风度翩翩,气宇轩昂。
贺龙来到长沙,找到了罗剑仇。此时,谭延辏Ф味较嫔咸ú痪茫蚕肜┏涫屏Γ亓亩游樗浔槐嗌ⅲ窬煨涞耐偷匚灰廊淮嬖冢阄魏亓隙骄鹱梢恰?br /> 这实际上是泡泡般空头官衔,贺龙十分气愤,毫不领情。
贺龙一心投奔中华革命党。当时,正值勋节彪炳的辛亥革命元老黄兴在沪病逝不久,湖南的革命党人用“正谊社”的名义进行活动,准备借黄兴迁葬长沙的时机,组织力量,反对湖南军阀。
正谊社斗争的矛头直指督军谭延辏А⑾婢Τふ院闾枰约昂仙坪蠖桨斓闹薪魅蚊纷痈馊鼍纷樱岢隽恕肮ヌ贰⑸闭浴⒚鹈贰钡目诤拧:亓ν度肓苏獬》淳屏Φ恼味氛?br /> 按照中华革命党的安排,贺龙两次执行刹杀谭延辏Ш投戊魅鸬那仔配吡甲舻娜挝瘢嘉此欤亓虼讼群罅酱伪徊度胗S捎诟锩橙说慕吡τ龋痪没袷汀?br /> 这件事对贺龙震动很大,他后来回忆这件事时,曾对战友关向应说:“这给了我一个教训,它使我认识到,搞暗杀是无益的,没有军事力量,在中国就成就不了什么事情。我认为我必须着手建立一支革命军队。”
于是,贺龙与罗剑仇一起离开长沙,辗转于永顺、大庸等湘西各县,重新组织起二三百人的武装力量,被任命为湘西护法军游击司令。但不久,又被该军总司令张学济的谈判为名扣押,虽然党人多方斡旋而获释放,但部队、枪支均遭没收。
这时,贺龙的父亲赶来常德,见到了刚被释放的贺龙,含泪劝说贺龙回家务农,图个平安,再不要在刀尖子上滚打了。
贺龙却对父亲说:“爸爸给您改了名字叫立堂,是盼望您能立起宗堂,奶奶给我改名字叫什么振家,是盼望我能振兴家业。结果呢?您七立八立,揭不开锅;我七振八振,当了骡子客。后来,我们父子拥护孙中山,明白了建立民国打倒贪官污吏的道理,明白了平均地权,让天下穷若农民有田种的道理。活着就该为这个道理干!”贺龙下决心要重新把队伍拉起来。
贺士道叹口气说:“道理是满对的,只是搞不好就会掉脑壳。好,我年过六十,这条老命也豁出去了,和你一块干!”
想说服儿子,反被儿子说服了。贺士道老人从此和贺龙投入了革命斗争,直到他壮烈牺牲。
贺龙和父亲在革命征途上达成了一致认识后,又分别踏上了征途。父亲刚走,贺龙的部下谷顺如从被吞并的队伍里逃了出来找到贺龙。两人商量了一阵,想起在洪家关还留有两支枪,被吞并的队伍中也有一些弟兄逃出来,想继续跟着贺龙干的。总之,一定要重新组织队伍,重新搞到枪支。
两人商量妥当,贺龙只身离开常德回乡。他路经桃源县,碰上了一起赶过马帮的朋友列开章,贺龙向他借了三百大洋,准备作路费和买枪支。
这天,贺龙走到桃源县和慈利县交界的一个叫两水井的集镇上时,一个虎头虎脑、身穿对襟小袄的小伙子,满头大汗地急匆匆往这边跑来。一见到贺龙,就向他打听去洪家关的路怎么走法。
洪家关是贺龙的家乡,贺龙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一时来了兴趣:“你去洪家关干么事嘛,跑这么快?”
小伙子打量眼前的贺龙,蓄着浓浓的胡子,眼睛弯弯地咪缝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