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本港塑胶花牛耳的李嘉诚,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塑胶花的大好年景还会持续多久?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塑胶厂遍地开花,塑胶花泛滥成灾。据港府劳工处注册登记的数据,塑胶及玩具业厂家,1960年为557家,1968年增加到1900家,1972年则猛增到3359家。该行业的就业人员,由1960年占全港制造业劳工总数的8。4%,增加到1972年的13。2%。据估计,该行业的厂家,有半数以上是塑胶花专业厂和兼营塑胶花的。
长江拥有稳固的大客户,销路不成问题。可有不少塑胶花厂家销路不畅。竞争变得日益残酷,终将对长江产生不利影响。
塑胶花业的兴旺,除它自身的优点外,迎合了人们赶时髦的心理,不能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曾几何时,富人穷人,皆以系塑胶裤带为荣,到后来,渐渐鲜有人问津,人们还是觉得真皮裤带好。
塑胶花何尝不是如此,塑胶花就是塑胶花,不可能完全替代有生命的植物花。李嘉诚从海外杂志上了解到,有的家庭,已把塑胶花扫地出门,种植真花。国际塑胶花市场,渐渐向南美等中等发达国家转移,而这些国家,也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力生产塑胶花。香港的劳务工资与年递增,劳务密集型产业,非长远之计。
香港已出现过几次塑胶花积压,原因一是生产过滥;二是欧美市场萎缩。虽未造成大灾难,更未直接影响长江,却引起李嘉诚高度重视。
李嘉诚决定未雨绸缪。
他的未雨绸缪,不是不断投资,强化塑胶业的竞争能力,而是顺其自然,让其自兴自衰。
除了那次石油危机,出面解除塑胶原料暴涨危机外,李嘉诚已基本不插手塑胶花事务。他的主要精力,放在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这是他蕴藏于心多年的抱负。与塑胶花相比,后者显得更重要,他实现了他的抱负,舆论给他戴上“超人”的桂冠。
识时务者为俊杰——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位商界俊杰。
无论李嘉诚的事业发展到如何庞大,获得的盛誉有几多,他永远不会忘记从事塑胶花生产的岁月。是塑胶花把他引入辉煌事业的大门,坚定了他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为他赢得创建伟业的第一桶金,更使他获得磨炼积累经验。
李嘉诚回首这段岁月时说:
“虽历经坎坷,但从未彷徨。”
“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第七章 心心相印 亲上结亲喜叠喜
李嘉诚的妻子是表妹庄月明。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传闻,舅父庄静庵极力反对女儿下嫁李嘉诚。诚哥是如何征服表妹的心?表妹出身名门名校,他们门户不相对,地位不般配,世人众说纷纭,人言人殊……
1963年,34岁的李嘉诚,与年近30的庄月明小姐结为连理。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成为香港华人社会的美谈。
李嘉诚与庄月明是表亲,庄月明的父亲庄静庵,是李嘉诚的亲舅。不过,这门亲事,并非庄静庵与他的胞姐庄碧琴的主张,表哥表妹是自由恋爱,结上这段良缘的。
香港《明报周刊》,曾刊登过一篇《李嘉诚与庄月明爱情故事》的文章,开篇道:
“在香港的潮州人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系出名门的表妹,不顾父亲的极力反对,与穷表哥恋爱、结婚。在表妹的鼎力支持(精神上和实际上)与鼓励下,表哥奋发图强,终于出人头地。之后,他的事业更蒸蒸日上,成为本埠富豪。
“佳话中的表哥,正是当今香港富豪李嘉诚,而表妹者,就是李先生的结发妻子庄月明女士。”
李嘉诚素来不提私事。常有记者和好事人问及李庄两人的恋爱经过和岳丈庄先生的态度,李嘉诚总是回避。从不谈私事的李嘉诚,当舆论有关他的报道和传闻严重偏离事实、有损本人或他人名誉时,他也会站出来评价、澄清。
李嘉诚对有关他恋爱婚姻的私事,一直持缄默态度。
站在今天优生学的角度,表亲结婚,实在不可取。不过,在五六十年代,无论是李嘉诚、庄月明,还是他们的父母,都不以此为一回事。在粤东的某些地区,甚至还保留表亲联姻的古老习俗。笔者于本书,亦不以优生学为评判。
下面的故事,是依据有限的史料、传媒的报道,以及港埠民间传说综合而成,但愿不会太偏离事实。
1940年冬天,为避战乱,李嘉诚的父母带领全家投靠舅父庄静庵。庄家算得上香港华人社会的富裕人家,庄家的一切,都使来自贫穷老家的李嘉诚感到新奇和拘束。
11岁的李嘉诚,认识了小他4岁的表妹庄月明。月明是庄家的长女,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对她呵护备至。月明从小娇生惯养,伶俐可爱,她那时已是教会办的英文书院的学生。身穿一套崭新的校服。
出身富家名门的月明,一点也不嫌弃穷表哥嘉诚。李嘉诚随家经过十多天长途跋涉,加之原来就营养不良,来舅父家时瘦得像柴棍,在舅父家吃饭,难免现出“食鬼相”。李嘉诚母亲曾与潮州老乡谈到过,月明那时天天都要送吃的给阿诚,弄得阿诚很不好意思。李嘉诚父亲给儿子讲“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李嘉诚才坚决不受表妹的馈赠。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是嘉诚和月明童年时代的真实写照。
李嘉诚初来香港,先父明智地要阿诚学做香港人,年幼的表妹,于是成了诚哥学广州话的老师。香港的殖民教育,无视中国的传统文化,眷恋中国文化而又忙于商务的庄静庵,敦促女儿向阿诚学念古典诗词。李嘉诚转入香港的中学念初中,深为英语而苦恼。表妹已进英文书院读了半年书,上学前还跟家庭教师学了一年英语。表妹当仁不让做了表哥的家庭教师,帮表哥补习英语。
1943年,李嘉诚父亲去世。从此,表哥表妹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庄月明一直家境宽裕,深得父亲宠爱。庄静庵是个具有新思想的商人,重视子女教育。更加之庄月明聪明好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英华女校,随即考入香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又北渡东瀛,留学于日本明治大学。
青少年时代的庄月明,一帆风顺。人生的道路上,开满鲜花,阳光明媚。
而表哥的人生之路,却是那么坎坷,充满磨难。丧父不久,他不得不辍学,以嫩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做过茶楼堂倌,做过钟表公司的学徒,做过走街串巷的行街仔。他终于独立创业,但白手起家,无富亲资助的他,很长一段时期,还是位卑财薄的小业主。
不少人认为,李嘉诚与舅父兼岳父的关系,比较疏淡。倘若是事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人认为,当年李嘉诚毅然脱离中南钟表公司,拂逆了庄静庵的一番好意。因此,李嘉诚后来艰苦创业,庄静庵未鼎力帮衬。李嘉诚外销塑胶花,欧洲批发商要李找殷商担保。李嘉诚在舅父那里碰了壁。也许他真的未去求舅父,这不外乎有两个原因,要么李嘉诚不愿给舅父添麻烦,要么估计舅父不会伸出援手。
更多的人,在分析李嘉诚与舅父“不咬弦”时,认为主要原因是嘉诚与月明互相爱慕,将会结为秦晋之好。
一直与庄李两家保持交往,不肯公开姓名的Z先生,在接受《明报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
“庄静庵先生初时不大喜欢李嘉诚,但表妹庄月明却对表哥一心一意,无论如何也要跟着他……
“当年,表妹为了表哥,不顾父亲反对而委身下嫁。婚后,她并不时常回娘家,尤其是近年,我多次找他俩(李嘉诚和太太),都要传话(指见面少)……”
香港珠宝大王郑裕彤,少年时在周大福珠宝行学徒,深得老板赏识,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他为妻。世人称郑裕彤为乘龙快婿,由于这门亲缘,郑裕彤成为周大福珠宝行的掌门人,奠定了他成为本港超级富豪的基础。
却从没有人称李嘉诚为庄家的乘龙快婿。
这大概可以说明:岳丈不认外甥为未来的女婿;另外,婚前婚后,李嘉诚至少在事业和钱财上,未沾岳丈的“光”。
暂且不论岳丈的态度,按照世俗的眼光,出身贫寒,只有初中学历的小业主李嘉诚,是不可高攀出身名门名校,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庄月明的。结果却是不可以世俗论断。
人们自然会探究,人生道路截然迥异的一对,是如何结合到一起的?
?
小说推荐
- 李嘉诚家族传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浅颜】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李嘉诚家族传 作者:窦应泰 家世篇 第一章 古宅里的书香世家(1 1、重返家园:昔日逃难少年今日商海巨富 1983年的元宵灯节 对位于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潮州,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清早,灰蒙
- 最新章:第40章
- 李诚的孤岛余生
- ★本文由*林小小”整理收集★更多全集书籍请访问:http★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李诚的孤岛余生作者:法显和尚跪求女婴名字更新时间2011-11-10 11:40:32 字数:50 马上会有一个西班牙小女婴在孤岛出生,不是李诚的结的果,老讷实在想不出一个好名字,跪
- 最新章:第177章
- 郭嘉新传
- 《郭嘉新传》作者:皇家卡卡[郭嘉新传 皇家卡卡 著/书籍介绍“看看人家穿越,不是用冰柜电视改装电脑,就是用肥皂做块炸弹,可是俺啥也不会,就穿越到了三国第一谋士郭嘉身上,好歹也是个名人,俺知足了,更何况现在的郭嘉还是游学时候,不嫖不赌不嗑药,估计不会象史上那么短命…俺再怎么说也知道三十六计,俺也能帮老
- 最新章:第251章
- 淑嘉贵妃传
- =淑嘉贵妃传作者:果冻虾虾文案:十娘入宫的时候,阖府拜送。她看着跪在自己脚下的伯父父亲兄弟们,虚扶一把,轻声叹息“放心,珍重,而后带着丫鬟登车而去此后一十三年,她从一个小小的选侍,一路升到正二品的四妃之一,荣宠不断。家族更是凭借恩宠一飞冲天,名动京城当红颜老去荣宠日渐减消,唯有权势能给她温暖。从宠妃
- 最新章:第238章
- 三国郭嘉传
- 第一卷 风云再起第一章 往事如梦[本章字数:795 最新更新时间:2007-06-13 15:39:56.0]第一章往事如梦 这些日子总是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就连每天一个时辰的读书功课也很容易就睡着了“人老咯”郭嘉总是自嘲地说 一个接着又一个的梦幻,往事如闪电般清晰地重现,有时是揪心的痛,有时却
- 最新章:第19章
- 重生嘉平公主传奇
- 书名:重生嘉平公主传奇作者:苑城柳晋江20140703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148139 总书评数:251 当前被收藏数:418 文章积分:15,077,348文案:舒静君刺杀失败,葬身异国,却侥幸重生。此时梁国仍在,舒家犹存,距离她嫁进本朝最大奸佞家里还有三年;距离国君病逝还有七年;距离梁国覆灭还
- 最新章:第114章
- 李贺诗全集
- ,电子版李贺诗全集 目录 编校前言李贺,字长吉,生于贞元七年,卒于元和十二年(即公元790-816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昌谷,以乐府诗着称。本《电子版李贺诗全集》以施铁民(david steelman)先生输入的《全唐诗》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李贺诗歌集注》中的王琦《李长
- 最新章:第9章
- 李白诗全集
- ,诗词介绍<小>说?网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的诗表现了唐代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并转向衰落时代的特点。首先,李白诗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他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满信心,期望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 最新章:第46章
- 李克农传
- [李克农传/作者:朱玉-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他,曾多次身临险境,生死难测,但却总能处变不惊,逢凶化吉;他,虽末指挥过千军万马在战场上陈兵逐鹿,但却精心策划过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情报战
- 最新章:第5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