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李嘉诚全传
作者:陈美华 辛磊
内容简介:
一本好书,将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身无分文的青年李嘉诚如何赚得第一桶金;出身寒微的李嘉诚如何征服名门小姐的芳心;李嘉诚如何从小老板变为“塑胶花大王”;李嘉诚如何把握地产市道良机;李嘉诚如何兵不血刃以7亿搏60亿;李嘉诚如何连续多年稳跨全球华人首富宝座。
他掌控着香港的经济;他一年财富激增6成;他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享有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拥有最大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他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全球最佳企业家”;他统领的“和黄”集团被美国《财富》杂志封为“全球最赚钱公司”;惟有他能够在他的领域中频繁地被世界所感知,进而影响全球这一行业的未来……
正文
第一章 时局动乱 辗转香港弃家园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如果不是李嘉诚,李氏家族史很可能湮没在浩瀚的历史尘埃中。
20世纪末叶,经济热成为全球性的时代大潮。一代超人李嘉诚,人称香港首富,同时又是世界华人首富,在华夏经济史上耸起一座丰碑,举世瞩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广东省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有一座极为寻常的古宅。小巷毗邻喧哗的北门市场,如面线一般狭长。它宅门不大,亦无雕龙画凤。“古色古香,静谧幽雅”,似与这幢古宅无缘。然而,就是这幢普普通通的古宅,吸引了众多的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前来瞻仰参观。
这里是李氏家族的祖屋。
1928年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李嘉诚出生于古宅里的书香世家。
据李氏族谱,明末清初,一世祖李明山,为避战乱,举家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家史再往前溯,李氏家族的祖先在中原。从一世祖李明山定居潮州,传至李嘉诚这一辈,正好10世。
李氏家风,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李嘉诚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甄选的文官八贡之一。李氏家族是当地的望族,家门前有一座3米高的碑台,上插贡旗,深得四乡村人崇敬。
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未仕进,闲居村野。20世纪初,正值中国饱受列强欺辱、西学渐进的时代,饱读四书五经的李晓帆,毅然送两个儿子李云间、李云梯东渡扶桑留学,一个学商科,一个念师范。学成回国后,在潮州、汕头从事教育工作。
李嘉诚父亲李云经,走的也是治学执教之路。李云经从小聪颖好学,孜孜不倦,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1913年(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1917年毕业时成绩列全校第一名。时值家境式微,无资供他升读大学,李云经受莲阳懋德学校之诚聘,开始了执教生涯。
数年之后,李云经弃教从商,远渡重洋,在爪哇国三宝垄一间潮商开办的裕合公司做店员。不久因时局动荡,李云经打道回府,在潮安城恒安银庄任司库与出纳。后因时局动荡,银庄倒闭。
李云经重返教坛,在隆都后沟学校做教书匠。他教学有方,声誉日隆,1935年春,被聘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1937年,李云经转聘为庵埠郭垄小学校长,直至潮州沦陷,举家辗转香港。
时逾半个多世纪,人们很难考证李云经弃教从商的真实动机。不少著作认为:李云经是因家境贫寒,时局所迫。
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潮汕地区现时拥有人口1000万左右,而定居海外各国的潮人约六七百万,如加上移居港澳台的潮人,人数在1000万以上。
潮汕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人大批移居海外,始于明清。潮汕海外贸易发达,“商人重利轻别离”,“安土重迁”意识淡薄。潮人的迁徙,不可仅仅归结为贫穷。积极开拓,是潮汕文化的独特景观。潮人的迁徙,还不同于山东人闯关东,宁波人闯上海,人们的足迹仍在国内,而潮人则放眼海外。
潮人移居海外的高潮,始于19世纪中叶。1861年汕头开埠,每年输出的契约华工达数万。据广东海关史统计,1876~1898年,从汕头经香港或直达东南亚的华人有150万,其中绝大部分为潮人。国内有不少反映华工血泪史的影视文学作品,契约华工远离家园,是“受欺骗、被胁迫甚至遭绑架”。这是真实的历史,但不是历史的全部。大部分劳工是出于自愿的,他们心怀憧憬,前赴后继,蔚然成风。
潮人极富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潮人移居海外,劳工逐年递减,商人与年俱增。这股海外移民潮,到1949年共产党在大陆建立新政权,才渐渐停息。
李云经生活在这个大的文化氛围中,尽管接受的是传统家教,也 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潮汕,处处流传着海外游子建业致富的传奇故事,即使失望多于希望,仍构成潮人涉海闯荡的原动力。
不管李云经动机如何,他是他们中的失败者;亦不管时局如何动荡,商场如何险恶,他还是回到原点—重执教鞭。李云经或许接受了太多的传统道德,重义轻利,安贫乐道;或许更热衷于教育事业,视教育为强国利民之本。
我们从李氏家教,找不出丝毫经商敛财之基因。李嘉诚成为一代商界天骄,当属异数。
韩江碧青浩荡,千秋万载穿越潮汕平原,南流入海。潮州古城,北有金山,东有笔架山,西有葫芦山,三山一水,秀色如画,恍若世外桃源。
李嘉诚来到人世,世界已不太平。北伐取得辉煌的胜利,而中国依旧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世界经济经历长久繁荣后,接踵而来的是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
潮州偏安一隅,受时局的影响微乎其微。李云经携长子嘉诚,流连于青山绿水间,人世的一切烦恼,都会随着江水漂流远逝。李云经对儿子的最大期望,就是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和家乡——这是他涉足商场,又淡出商场,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李嘉诚不负父望,聪颖好学,3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咏诗诵文,是李嘉诚童稚时代最佳娱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李嘉诚正是在这些童蒙读物中,最早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的引导下,祭拜孔圣人,进了潮北门观海寺小学念书。学堂是观海寺的庙产,诵经声与读书声此起彼伏。
新文化运动已经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正在享受工业革命的文明。学堂的读书声与寺庙的诵经声一样亘古不变,“之乎者也”构成授课的主要内容,时光恍然凝固。
课堂的墙壁,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先生教授的诗文,李嘉诚在家早已烂熟于胸,他对陌生的诗文抱有浓厚的兴趣。李嘉诚回家讲给父亲听,父亲向他讲述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攻打上海的暴行。父亲忧郁的神色,深深铭刻在李嘉诚幼小的心灵里。
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间小小的藏书阁,线装古籍层层叠叠排放在书架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日放学回家,李嘉诚便泡在藏书阁,孜孜不倦地阅读诗文。他涉猎甚广,《诗经》《论语》《离骚》,唐诗、宋词、元曲……
李嘉诚堂兄李嘉智回忆道:“嘉诚那时就像书虫,见书就会入迷,天生是读书的料。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
他的另一位堂兄,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李嘉来感叹道:“嘉诚要小我十多岁,却异常懂事。他读书非常刻苦自觉,我看过好多次,他在书房里点煤油灯读书,很晚很晚都不睡觉。”
李嘉诚读书的悟性与勤勉,深得父亲的心喜。李云经任宏安小学校长,不久,李嘉诚转入宏安小学就读,父子俩有机会天天相聚。
他们相聚的话题,莫不围绕着书。书籍向李嘉诚展示出另一个世界,随着父亲娓娓的话音,李嘉诚仿佛看到忧国忧民的屈原,仰天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屹立船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在寒冷的秋夜,悲愤?
小说推荐
- 李嘉诚家族传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浅颜】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李嘉诚家族传 作者:窦应泰 家世篇 第一章 古宅里的书香世家(1 1、重返家园:昔日逃难少年今日商海巨富 1983年的元宵灯节 对位于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潮州,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清早,灰蒙
- 最新章:第40章
- 李诚的孤岛余生
- ★本文由*林小小”整理收集★更多全集书籍请访问:http★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李诚的孤岛余生作者:法显和尚跪求女婴名字更新时间2011-11-10 11:40:32 字数:50 马上会有一个西班牙小女婴在孤岛出生,不是李诚的结的果,老讷实在想不出一个好名字,跪
- 最新章:第177章
- 郭嘉新传
- 《郭嘉新传》作者:皇家卡卡[郭嘉新传 皇家卡卡 著/书籍介绍“看看人家穿越,不是用冰柜电视改装电脑,就是用肥皂做块炸弹,可是俺啥也不会,就穿越到了三国第一谋士郭嘉身上,好歹也是个名人,俺知足了,更何况现在的郭嘉还是游学时候,不嫖不赌不嗑药,估计不会象史上那么短命…俺再怎么说也知道三十六计,俺也能帮老
- 最新章:第251章
- 淑嘉贵妃传
- =淑嘉贵妃传作者:果冻虾虾文案:十娘入宫的时候,阖府拜送。她看着跪在自己脚下的伯父父亲兄弟们,虚扶一把,轻声叹息“放心,珍重,而后带着丫鬟登车而去此后一十三年,她从一个小小的选侍,一路升到正二品的四妃之一,荣宠不断。家族更是凭借恩宠一飞冲天,名动京城当红颜老去荣宠日渐减消,唯有权势能给她温暖。从宠妃
- 最新章:第238章
- 三国郭嘉传
- 第一卷 风云再起第一章 往事如梦[本章字数:795 最新更新时间:2007-06-13 15:39:56.0]第一章往事如梦 这些日子总是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就连每天一个时辰的读书功课也很容易就睡着了“人老咯”郭嘉总是自嘲地说 一个接着又一个的梦幻,往事如闪电般清晰地重现,有时是揪心的痛,有时却
- 最新章:第19章
- 重生嘉平公主传奇
- 书名:重生嘉平公主传奇作者:苑城柳晋江20140703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148139 总书评数:251 当前被收藏数:418 文章积分:15,077,348文案:舒静君刺杀失败,葬身异国,却侥幸重生。此时梁国仍在,舒家犹存,距离她嫁进本朝最大奸佞家里还有三年;距离国君病逝还有七年;距离梁国覆灭还
- 最新章:第114章
- 李贺诗全集
- ,电子版李贺诗全集 目录 编校前言李贺,字长吉,生于贞元七年,卒于元和十二年(即公元790-816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昌谷,以乐府诗着称。本《电子版李贺诗全集》以施铁民(david steelman)先生输入的《全唐诗》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李贺诗歌集注》中的王琦《李长
- 最新章:第9章
- 李白诗全集
- ,诗词介绍<小>说?网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的诗表现了唐代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并转向衰落时代的特点。首先,李白诗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他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满信心,期望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 最新章:第46章
- 李克农传
- [李克农传/作者:朱玉-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他,曾多次身临险境,生死难测,但却总能处变不惊,逢凶化吉;他,虽末指挥过千军万马在战场上陈兵逐鹿,但却精心策划过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情报战
- 最新章:第5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