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对话录》第14章


缓玫思式涣髂芰νΣ淮怼>拖裾秸芰κ且桓龉易酆瞎Φ南笳鳎臣苣芰σ彩歉鋈俗酆夏芰Φ囊桓黾斜硐帜亍U娴模【涂茨惆颜飧隽α渴怯糜谄苹祷故怯糜诮ㄉ枇恕?br /> “假如你的目标是去美国读MBA的话,你已经具备了许多必要的条件。但你最大的弱点是在大学里面泡到今天,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更没申请MBA所需要的某个特定商业领域里面的背景。你应该去外企,或者私企,或者任何一个蓬勃发展的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机构去,从零做起,从头做起,从小秘和大厨做起(假如需要的话),一直做到总经理助理做到敢在领导头上拉屎而不被开除。这就是成功。
“我给你一个日程吧:一个月之内离开这个你感到压抑的单位,两个月之内自己把这个户口扔掉——我不反对你当着领导的面剪给他看,假如你一定要这么做的话。三个月之内在现代企业里找一份工作重新开始你的奋斗。好好干两年,两年之内不要来新东方读任何东西,而只集中精力做好你的工作,成为你选择的领域里面的优秀专业人士。你的教育程度在这里,我相信你学任何东西都会学得非常杰出非常精彩。如果英语是第一工作语言的话最好,如果不是,那么你应该为自己创造条件,说好用好日常英语。如何创造条件,这是你的事我就不管了。
“第三个年头开始的时候,你来新东方,读一个托福和GMAT班,并争取在第三年内,拿到这两个考试的高分。要想去一流学校,托福至少得有630,GMAT呢,大约700上下吧,虽然并非越高越好。这样,第四年开始的时候,开始申请你的美国商学院,好好把你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整理整理,精心包装起来,递交到哈佛、耶鲁去,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得到哈佛、至少耶鲁的录取。
“你的大学不是名牌大学不要紧。国外著名商学院最看重的,是你的工作经验、以及你在申请的材料和过程中展示出来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如果一个没有进过名牌大学的人都能达到申请名牌大学的水平,那么一个名牌大学的MBA教育,将给她带来多么惊人的提升。这是国外大学看人才的一个思路。国外大学越来越重视进行个别面试,所以,口语和交流能力甚至举止表现,对你的申请都有决定性意义。而这些能力,仅仅通过学习并不能达到最佳状态,最好还是通过在工作中使用,才能真正成为你自己的素质。未来四年的工作,实际上是你进入哈佛、登上人生顶峰的一个起跑阶段。四年长吗?不长。要知道,著名商学院新生入学的平均工作年龄都是四年以上呢!再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只要你花个四年时间就能达到人生教育的颠峰,我们提倡的人才观念,比传统的教育思想,提前了九十六年!歌唱吧。
“到了哈佛,不要忘记我!”
我和她拉拉手,告别,再见。
道一声再见,道一声再见,这一声再见里,有无限的艳羡。
罗娑讲课我付钱,小平咨询无束修
转眼到了1999年的4月。两年过去了,罗娑如约没有理过我。
我总觉得我还会碰见罗娑,虽然我知道罗娑也许不会再来找我。找我干什么呢?这样聪明的孩子,一次谈话就够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其他都是多余的。
但是某种机缘使得我必须在两年之后的这个四月再次见到她。我去参加一个管理咨询的专业培训会议,付了高额学费来学习怎么做生意,没想到讲师席上侃侃而谈的女孩,竟是罗娑!
两年不见,她比当初见我的时候,要显得温柔恬静得多,而且最大的变化是,罗娑已经从一个安徽来的土而凶恶的女人,变成一个北京城里时尚性感的姑娘。我高兴地看着她,惊叹时光带给现代女性的,往往不是青春的流逝,而是魅力的盛宴。
罗娑告诉我:那天她离开我的咨询处,回到师范大学就离开了“那个领导”(可惜她没有听我的话,并没有和领导和解,而是继续把人家羞辱一顿之后说“户口你留着自己用吧”就扬长而去)。离开户口和大学,她加入了一家世界行业领袖级企业。她真的是从助理开始做起,在外企强大的培训和文化传统的熏陶下,很快就进了门、入了道,成为市场领域里一个专业人士。由于她具有天生的暴力倾向,所以当她把这个破坏天性转化成为创造性行为时,就产生了巨大的功效。她能面对数百专业人士侃侃而谈,谈笑风生。有些商业培训公司要搞讲座,她常常是被邀请的主讲之一。
我问她出场一次多少钱,她非常鄙夷地说:“才五千人民币!真丢人。”我心里就忿忿地想,你听我咨询我免费,我听你胡说却付钱。这世界越来越有问题了。不过我还是非常欣赏她的演讲,欣赏她的表达艺术。我不知道她的留学申请进展如何了,但我知道,如果哈佛大学招生主任就在现场的话,看见她的这个讲演,不用面试,一定直接把她录取了。
从外地普通大学的普通专业社会学硕士,到北京著名公司的热门市场营销学专家,到将来哈佛耶鲁的MBA,我看见罗娑在人才的天空翩翩起舞,在那里,她简直像是天女散花一样,在婀娜多姿地长袖独舞。我听见春江花月夜的玉音从远处飘来。
青年人不怕没有才能,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东方学员,人人都身怀绝技。但身怀绝技的人最怕的,是不去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罗娑和我的谈话,避免了把绝技用来和别人斗争,也避免了把绝技用在终将过时的偶像崇拜上(比如户口、比如铁饭碗)。她大胆地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用武天地。罗娑的命运向着成功迈进,是历史规律,而历史规律,是不可阻挡的。
在目前的中国人才市场上,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大量职业等待着人才来填满,老板经理们成天为人才难得而叫苦连天;另一方面,大量人才成天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怨声载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总觉得自己没有生在好时代,没有赶上好机遇。独具慧眼的人,就找到了惊人的机会;因循守旧的人,就错失了千载良机。
这才是人才领域里一个最大误区。传统教育下出来的学生固然有大量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外企私企文化的思想肿瘤,但只要把自己按市场规律的需求稍做调整,稍做适应,一个崭新的人才就会诞生。一个罗娑,就会站起来。
此时的罗娑,其实已经提前进入了我所说的人生的颠峰状态:往外看,哈佛耶鲁在向她热情地招手,外企外语又外向,她不出去谁出得去?往里看,中国社会在冲她暧昧地微笑,她可以继续做下去,做到吴士宏然后再感叹高处不胜寒。她也可以自己创业,做成张树敏然后再走投无路。她还可以找一个好的老公,做成杨澜但是结婚之前对老公的文凭最好仔细核查核查,只要不是克莱顿或者巴林顿其他不管是普林斯顿还是波士顿都行。实在不行,其实罗娑还有一种美好的生活,干脆做个家庭主妇又有什么不好。好女孩都去哈佛了谁来和优秀的男孩结婚?
“徐老师你在想什么?”罗娑把手在我眼前晃了晃,才把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我说今年你应该把几个考试搞完,完了就该申请哈佛了吧?
罗娑耸耸肩膀,表示没有问题。一个外企老板模样的人走过来和她搭话,她抱歉地对我点点头,示意再见,立即把我抛在一边,去和那个该死的家伙热烈地交谈起来。
我无聊地向窗外看看,窗下一株桃花正在怒放。我这才想起,这依然是一个早春4月,为什么我遇见罗娑的日子,都是这个4月,都是这么残忍?
罗娑成功感四月,后跻奋斗谢春天
这样就到了2001年的4月。这个残忍的季节,罗娑拿着残忍的录取,来找我展示她残忍的成功。我眼睛被她的成功刺痛而心里却在为她歌唱。啊,我的太阳,多么灿烂辉煌!暴风雨过去后,天空多晴朗!罗娑懂一点艺术歌曲吗?罗娑理解这个意思吗?
罗娑的整个申请,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她根本没有找过我。在她的公司里,她有许多同事来自美国著名商学院,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和她分享。加上她和新东方真正留学申请的文书信件写作大师何庆权有同乡之谊(何庆泉是湖北人,罗娑是安徽人,罗娑硬说他们两个是老乡,因为两个省是通过大别山还是什么山接壤的!)。被罗娑的热情烘烤得又脆又酥的何庆权成为罗娑留学申请的总指挥,指导她处理申请材料,告诉她美国商学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