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辩又迭出奇兵,与景角斗。景身被甲胄,在城下督战;僧辩却宽袍大袖,乘舆巡城,一些儿不露惊惶,反令守卒鼓吹奏乐。景不禁叹服,屡战无功。湘东王绎令武猛将军胡僧祐,出援僧辩,且面谕道:“贼若水战,但用大舰迎击,必然大胜,若止步战,可鼓棹自往巴邱,不烦与他交锋了。”僧祐奉令至湘浦,与景将任约相遇,佯为畏约,避就他路。约驱众急追,直抵羊口,遥呼僧祐道:“吴儿何不早降?走将何往?”僧祐不应,潜引兵至赤沙亭,适信州刺史陆法和,引兵来会,法和有异术,能预料吉凶,当侯景围台城时,尝语人道:“景亦胜亦不胜。”至此闻任约进逼江陵,自请会击。湘东王绎乃令他接应僧祐。法和与僧祐定计,伏兵待约。约自恃屡胜,驰入穽中,那时伏兵骤起,左有僧珣,右有法和,两军围裹拢来,随你任约勇力过人,到此也似虎落陷坑,无从逞威,被法和军活擒了去;余众多死。景在巴陵城下,众多病疫,又兼粮食告罄,正思退军,蓦闻任约被擒,且惊且俱,便即焚营夜遁,用丁和为郢州刺史,留宋子仙守郢城,别将支化仁守鲁山。法和送约至江陵,自请还镇,并语绎道:“侯景将平,不必多虑,惟蜀贼将至,不可不防!”绎乃遣屯峡口,任约亦愿归诚,绎因许赦免。更命王僧辩、胡僧珣等引兵东下。僧辩先攻鲁山,擒住支化仁,进薄郢州,攻克外郛,斩首千级。宋子仙退据金城,僧辩四面筑垒,环攻不休。子仙惶急得很,情愿献还郢城,乞放开一网,俾得生还。贼党也有此时。僧辩假意允许,撤去一面围兵,给船百艘,令他载归。一面命别将杜龛,领着精兵千人,攀堞齐上,鼓噪奄进。子仙开城驾舟,与丁和飞桨遁逃。驰至白杨浦,天色将晚。子仙拟拢舟近岸,不防芦苇中闪出一军,为首一员大将,装束与天魔相似,大声喝道:“逆贼休走!周铁虎等候多时了!”小子有诗为证,诗云:
悍贼横行已数年,到头毕竟有谁怜?
一声惊响心先碎,乱党从来少瓦全。
究竟宋子仙等能否逃生,且至下回再叙。
…………………………
陈霸先起兵讨贼,为陈氏开基之始。彼本安居岭南,独能仗义执言,纠众兴师,当其出南海,越大庾,转战无前,所向披靡,元景仲、兰裕、蔡路养、李迁仕等,非死即遁,未闻有敢与久持者,何其锐也!冯夫人冼氏,谓非常人,诚哉其然。惟冼氏为一妇人,乃能鉴别枭雄,已非凡品,且为冯宝设谋,智赚迁仕,有此巾帼,不亚须眉,宜本回之力为旌扬,不肯苟略。王僧辩之从容拒景,智勇不在霸先下,瑜、亮并生,同辅一主,设非后日之互启猜嫌,各思攘柄,宁非亦萧氏之周召耶!故本回提出二人,作为纲领,所以表贼景之平,实由二人为首倡云。
第六十四回 弑梁主大憝行凶 脔侯贼庶支承统
却说宋子仙等行至白杨浦,兜头遇着一将,率兵拦住,叫做周铁虎。铁虎本在河东王誉麾下,誉败死后,铁虎为僧辩所擒。僧辩因他骁勇绝伦,屡摧将士,特下令就烹,铁虎大呼道:“侯景未灭,奈何烹壮士!”僧辩暗暗称奇,乃许释缚,收为部将。至是特令他往截子仙,子仙已经胆怯,不得已与他交锋,战了数合,被铁虎卖个破绽,把他擒住。丁和本是无能,见子仙受擒,吓做一团,当由铁虎麾动左右,牵令下马,一同捆缚。余众或死或降。铁虎回营献俘,僧辩即解二俘往江陵。湘东王绎,亲加审讯,问明方诸、鲍泉下落。才知方诸由侯王带去,鲍泉已被丁和捶死,投尸黄鹤矶,于是绎怒不可遏,即将二俘斩首,并命王僧辩进兵江州,与陈霸先会师。
时侯景返至建康,猛将多死,自恐不能久存,因欲篡梁称帝,暂娱目前。王伟希旨进言道:“从古移鼎,必须废立,既示我威,且绝彼民望,幸勿再延!”景乃使前寿光殿学士谢昊,代草诏书,略言:弟侄争立,星辰失次,皆由朕非正绪,召乱致灾,宜禅位豫章王栋云云。既要篡位,何必再立豫章?诏既草就,遂遣党徒吕季略赍入,逼梁主纲署印。一面即着卫尉卿彭隽等,带兵入宫,拥梁主至永福省,派兵监守,杀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西阳王大钧,建平王大球,义安王大昕皆梁主纲子。及宗室王侯二十余人。大器风度端嶷,未尝屈事贼党,或劝他稍贬气节,大器道:“贼不杀我,抗礼无伤;若要见杀,百拜何益!”景西出时,曾挟大器俱行,为质军中。及自巴陵败归,步伍错乱,大器坐船在后,左右劝他乘隙北往,免受贼制。大器道:“国家丧亡,本不图生,今若逃匿,不是避贼,乃是叛父了!”此语未免愚孝。景因他器宇深沉,防为后患,故先行下手。临死时颜色不变,且从容道:“久已待死,已恨过迟。”贼党取衣带上前,大器道:“此物何能即死,不如用系帐绳罢。”贼党乃将绳取下,套大器颈,一绞即已断气。后来湘东正位,追谥为哀太子,这且不必细表。
且说侯景既废去梁主纲,降封为晋安王,遣人迎立豫章王栋。栋系昭明太子长孙,父即豫章王欢,欢已去世,栋闲居第中,廪饩甚薄,方与妃张氏灌园锄葵,忽见法驾来迎,大惊失措,没奈何涕泣升舆。将入宫中,忽有回风,从地涌起,吹去华盖,飞出端门,都人已目为不祥。侯景等拥栋至武德殿,被服衮冕,即位受朝,改大宝二年为天正元年。太尉郭元建自秦郡驰还,向景进言道:“主上系先帝太子,奈何见废?”景答道:“王伟劝我早绝民望,所以举行。”元建道:“我挟天子令诸侯,尚惧不济;况无端废立,更失人心,祸且不远了!”景犹豫未决。更有溧阳公主,顾念父恩,亦劝景迎父复位。景素爱公主,又因元建谏诤,即欲迎还故君,令新主栋为太孙。王伟闻信,亟入见景道:“废立大事,难道可朝令暮改么?”景乃罢议。伟又劝景尽杀梁主纲子,景因遣使四出,一至吴郡杀南海王大临,一至姑熟杀南郡王大连,一至会稽杀安陆王大春,一至京口杀高唐王大壮。又将太子妃赐郭元建,元建道:“岂有皇太子妃,为人作妾么?”还算有些天良。景亦不便强迫,乃搁过不提。
惟王伟凶恶得很,复劝景弑故主纲。景因遣彭隽、王修纂与伟同至永福省,尚说是奉觞上寿。纲笑道:“寿酒么?想是要祝我归天了!”遂嘱陈肴馔,兼使鼓乐,饮得酩酊大醉,入卧床中。伟使隽携入土囊,压纲身上,再令修纂就土囊上坐,一个醉天子,当然是气绝身僵,时年四十九岁,在位只有二年。纲字世缵,被幽时题壁自序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缵,立身行道,始终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何况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又作连珠二首,词极凄怆,平素著述颇多,不可殚纪。王伟见故主已殁,便撤户扉为棺,迁殡城北酒库中,然后欣然复命。想与梁主有宿世冤仇,故狠毒至此。景为故主纲拟谥,称为明皇帝,庙号高宗。越年由王僧辩等入都,奉葬庄陵,追崇为简文皇帝,庙号太宗。
新主栋即位后,尊先祖昭明太子统为昭明皇帝,先考豫章王欢为安皇帝,进东道行台刘神茂为司空,余官如故。神茂闻侯景败归,阴谋反正,至司空命下,即誓众绝景,谓系受国厚恩,理应为国讨贼等语。乃据住东阳,遥应江陵。江陵大将王僧辩,复自郢州东下,收降豫章守将侯瑱,直入湓城,与陈霸先会师屯邱,得霸先接济粮米三十万石,军势大震。再引兵拔晋熙,下寻阳,所向无前,贼众尽靡。
侯景急欲称帝,自加九锡,置丞相以下百官。嗣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未几逼栋禅位,僭号汉帝,升坛受贺。坛前忽有兔跃起,一跃即杳,天空有白虹贯日,众皆惊讶。景还登太极前殿,改天正元年为太始元年,封萧栋为淮阴王,幽锢监省。栋弟桥樛,亦并禁密室。王伟请立七庙,景问道:“甚么叫做七庙?”伟答道:“天子祭七世祖考,所以应立七庙。”景默然不答,伟又问七世名讳,景乃说道:“前代祖名,我不复记,但记我父名标,死在朔州,去此甚远,就是阴灵未泯,怎得到此来噉血食呢?”左右不禁暗笑。我说他一生狡猾,惟此数语,尚本天真。有一侯景旧将,记得景祖名乙羽周,余皆无考。王伟捏造名号,推汉司徒侯霸为始祖,晋征士侯瑾为七世祖,祖周为大丞相,父标为元皇帝。遣赵伯超为东道行台,往戍钱塘。令中军都督李庆绪,右厢都督谢答?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陈寅恪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陈寅恪魏晋南北朗史讲演录绳楠整理二合肥:黄山书社本稿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我在北京(当时名北平时,所作的笔记。整理时,参考了五十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陈老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述两晋南北朝史时
- 最新章: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