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将崔文荣御之,多有斩获。而楚府新募兵为献忠内应,城遂破。文荣与前大学士贺逢圣及楚府长史徐学颜俱死之。献忠执楚王,沉之于西湖,获宫中积金百余万。
屠楚宗,戮士民,遂据楚王府,而裸淫其宫眷,僭称武昌曰京城,伪设六部五府,铸西王之宝,开科取士,授郡县官。李自成闻之怒,遣人贺之曰:“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皆被杀,行将及汝矣。”献忠惧而恨之。
七月,方国安合左营副将徐懋德、马士秀率步骑二万,夜击献忠,胜之。左镇诸军并进,献忠令别部守武昌,而己趋岳州。官军复武昌,遂复汉阳并诸属地。献忠陷岳州,复陷长沙,拆桂王宫殿于长沙,以长沙为京城,开科取士。献忠遣兵取江西,陷瑞安、临江、新喻、分宜,又陷袁州吉安。十一月,江督吕大器兵复吉安,左良玉移镇武昌,令马士秀等趋长沙捣其后,令马进忠等趋袁、吉击其前,诸军奋击,大败之,遂复岳州及袁州。十七年正月,献忠遂弃长沙,引步骑数十万入夔州。
六月,献忠陷涪州、泸州,蜀王告急于江南。献忠陷重庆,瑞王阖宫被难。八月,献忠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献忠自称西王,改元大顺。献忠大索全蜀绅士至成都,皆杀之。既而悬榜试士,云不到者斩。诸生远近争赴,献忠以兵围而击杀之,咸挟笔握策而死,蜀中士类俱尽。献忠未几而病,遂死。清兵至,余党悉降。或曰:“清兵至,献忠出战,为流矢所中而死,尸化为黑虎,又伤人无算。”未知孰是。
李自成自十六年五月并袁时中之后,大造战舰于荆襄,谋自王于荆州,遣亲信大帅二十九人,分守各处郡县要害,以刘宗敏总步、白旺总骑。闯王行军,虽左右不知所往,其百万之众;惟自成马首是瞻,席卷而趋,遇大川则囊土雍上流而渡之。
每有谋略,集众计之,自成不言可否,而阴用其长者。其攻城望风降者不杀。其兄自秦中来,自成执而杀之。无子,以李双喜为养子,—时流乱十余年,自北京以南,南京以北,纵横数千里间,白骨满地,人烟断绝,行人稀少。上召保定巡抚徐标人见。标曰:“臣自江淮来,数千里荡然一空,即有城池,仅余四壁,蓬蒿满目,鸡犬无闻,曾未遇一耕者。陛下将何以致治乎?”上闻之,欷欺泣下。为祭难民,祭阵亡将士,祭各亲王,作佛事子宫中,以祈太平,下诏罪己。趋督师孙传庭,着速平乱。八月,孙传庭次阌乡,克宝丰,诛伪州牧陈可新,遂入唐县,反民家口悉伏诛。孙传庭复郏县,李自成将兵逆战,大败。时孙传庭前锋尽收左、革故部,皆致死于反民。而高杰所统诸降将,备悉其中曲折。自成复遣其弟一只虎李过逆战,三战三北。自成奔襄城,渚军进逼之,自成累败,挑土筑墙以自守,已而食尽,有饥色。自成谋所向,牛金星请先取河北,直捣京师,杨承裕欲先据河南。独顾君恩曰:“否,否,先据留都,势居下流,难济大事,其策失之缓;直捣京师,万一不胜,退无所归,其策失之太急;如先取关中,为元帅桑梓之地,秦邦百二山河,足以建国立业,然后旁略三边,资其兵力,攻取山西,后向京城,进退有余,方为全策。”自成从其计。正欲进取关中,会大雨连旬,孙传庭军乏饷,兵噪于汝州,降将李际遇阴通于自成。自成率诸骑大至,官军与战,堕自成伏中,遂大败。孙传庭与高杰走河北,自成向潼关,孙传庭亦整兵向潼关,众尚有四万。一只虎陷阌乡,疾走潼关,获督师大纛,自成以纛给守关者,突入潼关,官军大溃。自成入关西行,一只虎陷华阴,孙传庭退屯渭南。冬十月,贼合众数十万陷渭南,孙传庭没于阵,杨暄被执不屈,死之。李自成陷商州,商洛道黄世清死之。李自成陷西安,陕西巡抚冯师孔、按察使黄炯、长安知县吴从义、指挥崔尔达、秦府长史章世炯等皆死之。自成据秦王府,掳秦王,伪授权将军。秦藩富甲天下,拥资数百万,尽为自成部所有,自成分兵徇诸群县,皆陷之,自成改西安府为长安,掳掠巨室助饷。十一月,陷延安,复陷凤翔,屠之。总兵高杰引兵奔山西,高杰即翻山鹞,后率兵入扛南。李自成陷榆林,总兵尤世威及诸将、一城男妇尽死之,无一人屈节辱身者。自成捣宁夏,宁夏以降。陷庆阳,屠之,执韩王。
陷平阳,杀西河王等数百人。山西群县望风款附,自成遣伪牌遍行山西,其辞甚悖。
甲申,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称王号于西安,僭国号曰顺,改元永昌。其掠河东,河津一路俱陷,李自成伪牒兵部约战,言三月十五日至。上忧,临朝而叹。大学士李建泰曰:“主忧如此,臣敢不竭力,愿以家财佐军,提兵西行,剿寇立功。”上悦曰:“卿若行,朕当仿古推轮礼行之。”遂命大学士李建泰出师,上以特牲告庙,廷授节剑,驾御正阳门,设宴作乐,亲赐卮酒曰:“先生之去,如朕亲行。”建泰顿首起行,上目送之,是日大风扬沙,占曰:“不利行师。”建泰肩舆不数步,杆折,识者忧之。建泰出都,闻山西烽火甚急,家已破。进退失措。次于涿州,未几,为自成所执。二月朔,上平旦视朝,忽得伪封,启之,其词甚悖,末云:“限三月望日至顺天会同馆缴。”一时相顾失色,朝罢,遂不复问。李自成至太原,太原无重兵为守,巡抚蔡懋德,遣骁将牛勇、朱孔训出战,孔训伤于炮,勇陷阵死,一军皆没。
自成移檄远近,有云:“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甚至贿通官府,朝廷之威福日移;利入威绅,闾左之脂膏尽竭。”又云:“公侯皆食肉,纨裤而倚为腹心;宦官皆龅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人读之多为扼腕。
蔡懋德知事必不支,写遗表,令监纪贾士璋间道奏京师。
自成陷太原,执晋王,巡抚蔡懋德,中军盛应时等皆死之。李自成兵趋正定,知府邱茂华叛降,自成遣数骑入城,收帑籍,近京三百里,寂无言者。吏科鄙给事中吴麟征,请弃山海关,征吴三桂入卫京师,群臣皆以弃地非策,不从。李自成兵至宁武关,总兵周遇吉悉力拒守,大炮击杀自成所部万余人。会火药尽,或言:“贼势盛,可款也。”遇吉曰:“战三日,杀贼且万,君辈何怯耶?能胜之,则一军尽为忠义;万一不胜,缚我以献,若辈可无恙。”于是开门奋击,衣服旗帜,悉与自成部同,而自为记别。自成部大乱,被杀数千人,惧欲退。或为之策曰:“我众彼寡,请去帽为识,见戴帽者击之可歼也。”自成引兵复战,皆脱帽以自别,明兵大败,遇吉阖家自焚。身挥短刀力斗,见执,骂贼而苑,自成叹曰:“使守臣尽如周将军,吾安得至此?”李自成陷大同,杀代王,总兵朱三乐、巡抚卫景瑗等死之。上以自成兵日迫,问战守之策,群臣默然。上叹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耳。”遂拂袖而起。钦天监奏,帝星下移,李自成兵陷保定,御史金毓峒及其妻王氏与其从子振孙等皆死之。贼执督师李建泰,自成长驱向宣府,监视太监杜勋,与众约降,巡抚朱之冯独巡城,见大炮,命众燃之,众不应。之冯乃自起燃火,兵民竟挽其手,之冯乃夺士卒刀自刎。宣府军民俱降。
时帝内库银,不肯发饷,必取给于户部,户部用竭,乃征勋戚大珰助饷,遣太监徐高谕嘉定伯周奎为倡,奎谢无有,不得已奉捐万金。太监王之心最富,上面谕之,仅献万金。其余各献多寡不等。惟太康伯张国纪,输二万金。后拷王之心,追现银十五歹,周奎抄现银五十二万,珍币复数十万。李自成部益迫,有劝上南迁者,上怒曰:“卿等平日专营门户,今日死守,夫复何言?”分营都门,设大炮,给九门守者人百钱,诏前太监曹化淳守城。南京太祖孝陵夜哭。李自成自柳沟直抵居庸关,伪权将军移檄至京师,云:“十八日至幽州会伺馆暂缴。”
京师大震,诏三大营屯齐化门外。自成兵陷昌平州;总兵燕守钅荣骂贼,不屈而死。传警至京师,上乃下前吴麟征疏,飞檄吴三桂入援,然已无及矣。自成骑过昌平,太监高起潜弃关走西山,自成分兵掠通州粮储。
十六日上方御殿,召考选诸臣入对,问裕饷安入,滋阳知县黄国琦对中旨,授给事中。其余以次对,未及半,秘封入,上览之色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集作者:蔡东藩★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第一部《前汉演义》作者:蔡东藩自序吾国之有史,繇来旧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
- 最新章:第2019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作者:董郁青/濯缨子【由文《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书小引 民国二十五年(1936)季春 下浣濯缨子董郁青 记于斗斋久电灯光下《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重刊序一 1923年间,我在学校读书时,看到天津《益世报,很喜欢看它的副刊《益智粽。记得最清楚的是《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那时正写到慈禧病重时,向李连英问及光绪情
- 最新章:第584章
- 五代史演义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落英听雪】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Page 1-蔡东藩及其《中国历代演义》柴德赓中国历史悠久,史料非常丰富,单是一部廿四史就有三千几百卷,其余的史书更不知多少倍于此数。在史料丛杂、头绪繁多的情况之下,学者虽穷年累月,未必能尽读这么多的书;
- 最新章:第125章